「近年市民飽經滄桑,往昔常態變得虛無飄渺,如煙往事足以編撰成二十六篇小說,述說彼時此地盛世楚情。」——孜扶
通過〈蹉跎〉、〈人約黃昏〉、〈沉淪〉、〈流逝〉與〈何曾〉等短篇,呈現香港社區人物的親情、愛情、友情和懷舊之情。作者直抒胸臆,關懷社會,感時憂世,刻畫悲歡離合,發人深省。
〈蹉跎〉:
式微的修錶檔、盛行的咖啡店、苟存的影樓匯聚唐樓經營,三者互惠互利。舊行業經不起時代變遷,新興行業也敵不過重建,面臨同一厄運。分離前,咖啡店東主自揭與影樓之間一段不為人知的關係。
〈仨〉:
放縱不覊的攝影師、墨守成規的老師與救急扶危的飛行服務隊空勤主任是舊同學,三人命運糾纏,衍生悲劇,空勤主任魂斷大澳。
〈離散〉:
元朗郵差和鄉郊社工惺惺相惜,社工在新界東北發展事件中為民請命,一時失去自由,男友愛莫能助。
〈天各一方〉:
兒時在中國求學的越南學生與老師隔別半個世紀後重逢,碰上前赴廣西交流的香港學生,交織成中、港、越三地的師生情。
〈不撓〉:
傑出留學生和長洲包山王先後傷殘,瞎子和跛子倆互助互勉,走出人生低谷。
〈破舊〉:
文天祥的詩詞膾炙人口,宋帝與香港的淵源卻鮮為人知,直至宋朝文物在九龍城出土,一度引起社會關注古蹟文物的保育。
〈無國界〉:
作為世界公民,有香港人特地前往貧窮落後的柬埔寨,守護當地生活逼人的孩子。
〈人約黃昏〉:
西環發生塌樹意外,飯店老闆痛失妻兒,人到中年,邂逅離婚婦人,譜出一段黃昏戀。
〈立錐之地〉:
運用抽離的手法詮釋切實的土地和房屋問題,讀起來趣味盎然。
〈鶴唳〉:
超強颱風「山竹」襲港,臺灣遊客見證災情及亂局,關懷基層港童,展現天災無情、人間有情。
〈沉淪〉:
巴士翻車意外,傷亡枕藉。司機鎯鐺入獄,其妻同負一軛,家庭擔子和罪疚感與日俱增。她患上抑鬱症,直至放下執著,心坎放晴。
〈濁世〉:
速食文化、用完即棄的消費模式、大白象工程等破壞環境及海洋生態,塑膠垃圾危害海洋生物。污染問題日益嚴重,潛水員和旅遊記者藉工作避世。
〈際會〉:
上一代中港買賣婚姻普遍。現今中港互通,大學校園孕育異地情緣,還有介紹所撮合佳偶,締結了不少中港婚姻,加快兩地融合。
〈市井〉:
大學畢業生身價貶值,人浮於事。有的創業當老闆,有的劏豬賣菜當小販,在領展的霸權下逆境求存。
〈作樂〉:
在物資匱乏的年代,簡單的玩物足以令孩童樂在其中。玩具也許會失去吸引力,滿載的感情卻長存不朽。現實世界比故弄玄虛的魔術虛假,魔術反而實實在在,與眾同樂。兒時玩意潛藏主人的情意結,世代相傳。
〈看重〉:
有關部門行政失當,殃及大埔小白鷺。獸醫拋開現代的審美觀,垂青事件中挺身守護動物的善良少女。
〈崢嶸〉:
高齡馬拉松跑手、全職單車手、中風病人皆鬥志頑強。長跑背後,他另有隱衷;騎單車的途上,她歷盡坎坷;復康運動中,他未曾退縮。在人生路上,有人倒下,有人迎難而上,朝著標竿直跑。
〈藩籬〉:
社會動盪,群眾歷盡憂患,在香港人的集體回憶中留下不可磨滅的烙印。
〈燎原〉:
「沙士」給予香港沉痛的教訓。十七年後,新型冠狀病毒襲港,縱有前車可鑑,無助控制症情。疫症與日俱增,悲情籠罩全城。
〈守株〉:
蛇舖少東營商有道,建立鰻魚料理飲食集團,事業被金融海嘯淹沒,全家流離失所,一家之主為家人逆來順受。舊同學由學徒做起,全憑將勤補拙,晉升為行政總廚。事業如日方中,他考慮提早退休,全然投入助人的義廚服務。
〈留盼〉:
她尋回失蹤的鸚鵡,締結一段情緣。她大病痊癒,尋回失散的親人。她登上接送機場員工的巴士,一去不復還。
〈流逝〉:
年月過去,鴨脷洲船排廠由盛轉衰,家傳跌打醫館轉型為中醫骨傷科傳承。香港仔簷篷倒塌意外事過境遷,塗鴉藝術活化舊社區,港島南區耳目一新。
〈依傍〉:
稚女因外觀缺陷遭遺棄,寄養家長悉心教養,匡扶成長。長輩寄居院舍,在新界東北發展計劃下臨老遷居。親母要求領回女兒,何去何從?
〈何曾〉:
煤氣技工邂逅社康護士,志趣相投。有緣相愛,無緣長相廝守。
〈寒噤〉:
在疫情和政情的雙重打擊下百業蕭條,僱主紛紛結束生意,僱員相繼被裁,轉行的轉行、失業的失業、移民的移民、消失的消失。
〈絕響〉:
一改寫實風格,現實生活與虛擬世界相互交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