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Gs童書展
塵封的椰影:細川隆英的南洋物語和臺北帝大植物學者們的故事
  • 定價:680
  • 優惠價:79537
  • 優惠期限:2024年12月18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優惠組合

 

內容簡介

融合植物分類學、民俗植物學、歷史學與社會學
以標本重新發現臺灣第一代植物學家的故事
太陽從太平洋的海平面緩緩下沉,天空悄悄地換了夜色,月光從椰葉間穿透,
從不知道南洋的月亮可以如此地耀人。──細川隆英,一九三四年
 
  在臺灣大學植物標本館與人類學博物館裡面,有超過六千件植物標本,以及十五件來自密克羅尼西亞與蘭嶼的藏品(包含一件草裙),都跟細川隆英這個人有關。任教於臺大生態演化所、同時身兼植物標本館館長的胡哲明,十年前開始對細川隆英這個被遺忘的植物學家感到興趣,透過數千份標本追索細川的身世與田野,開展出日治時期,在日本帝國主義的擴張下,臺灣與內南洋(大洋洲)一段塵封超過七十年的歷史。
 
  從一九三三至一九四一年,細川隆英被徵召當兵前後,總共七次到密克羅尼西亞諸多島嶼採集植物,當時這一帶被稱為內南洋。細川六歲跟著當教師的父親來到臺灣,教育皆在臺北完成,是臺北帝國大學第二屆畢業生,也在臺灣成家生子,於一九四六年回到日本。作為第一代臺灣培養出來的植物學家,這本書不僅關於細川隆英,也是臺北帝大理農學部植物研究者的群像故事。
 
  胡哲明透過細川隆英留下的標本、論文、書籍與少數遊記,爬梳大量同時代人與其後對密克羅尼西亞的文章、研究,以及日本官方文書,重建細川的七次航行時空,彷彿一幅工筆畫,有著比人高的沼澤芋、唇瓣不到三釐米的迷你蘭花細川氏擬蜘蛛蘭、喝了汁液會飄飄欲仙的醉椒,亦有豐富的原住民日常生活,然而除了這些熱帶植物與文化景象讓人著迷,本書亦可見證二十世紀前半葉,交織於大洋洲島嶼的商業、科學、宗教與帝國勢力,那個燃燒無數人青春的南洋熱之夢。
 
  ■細川隆英七次下南洋
  1933年(昭和8年) 7/11-10/28第一次南洋調查(塞班、科斯雷、波納佩、楚克、帛琉)
  1934年(昭和9年) 6/24-8/24第二次南洋調查(馬里亞納群島)
  1936年(昭和11年)6/26-9/23第三次南洋調查(波納佩、楚克、菲律賓)
  1937年(昭和12年)7/12-9/22第四次南洋調查(雅浦、帛琉)
  1938年(昭和13年)6/23-9/12第五次南洋調查(科斯雷、塞班、賈盧伊特環礁、楚克)
  1940年(昭和15年)7/15-9/30第六次南洋調查(波納佩)
  1941年(昭和16年)7/7-9/25第七次南洋調查(馬里亞納群島、帛琉)
 
本書特色
 
  一、全景展現一九三○年代至二戰後臺灣第一代植物學家的群像,除了細川隆英,更有工藤祐舜、山本由松、正宗嚴敬、鈴木重良、鈴木時夫、福山伯明等,此外,也輪番出現日本展現帝國拓殖的野心下,大批商業、科學、教師與官員如何在密克羅尼西亞發展。本書以細川隆英為橋梁,呈現臺灣與日本帝國史的不同面向。
 
  二、從太平洋島嶼理解二戰史。細川隆英曾經前往的諸多島嶼後來成為美日大戰的前線,死傷慘重。楚克島曾發生「日本的珍珠港事件」,遭美軍海空襲擊。
 
  三、殖民農業造成生態的劇烈變化。以細川隆英曾採集的塞班島為例,一九六○年的植物學家發現,曾為優勢物種的山欖、密克羅尼西亞赤楠已幾乎不見蹤跡,從平地到山頂都是日本人留下的蔗園。
 
  四、以標本重建歷史。作者以標本重建傳奇博物學家鹿野忠雄與細川隆英曾在一九三五年七月一起到蘭嶼採集,兩人不僅同時同地採集同一種植物,並陸續發表對華萊士生物地理線的延長與修正,鹿野與細川認為,這條線應該延伸到臺灣與蘭嶼之間,兩地有不同的生物相。
 
專文推薦
 
  呂紹理/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洪廣冀/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
  謝長富 /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兼任教授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胡哲明
 
  臺灣大學植物學系畢業、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博士,現為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教授,亦為臺大植物標本館館長、臺大博物館群副總館長。專長為植物系統分類學、植物生殖系統演化、植物區系地理、民族植物學。策劃且合著有《繪自然:博物畫裡的臺灣》(國立臺灣博物館)。
 

目錄

專文
散發歷史溫度的追尋    呂紹理
從分類學至生態學到「生態學」   洪廣冀
述說一段湮沒的歷史    謝長富

作者序

序章
.南洋熱與南洋想像
.南洋群島的前期植物探查史
.細川家族
.細川隆英的早期求學

第一章    臺北帝大
.昂揚的青春
.臺北帝大豆科研究學士論文
.急轉直下的命運
.池野先生的草山行

第二章    首航.未知的南洋
.初航旅程
.巧遇貴人
.科斯雷島的植物調查

第三章    天外飛石.撒考的魔力
.波納佩島的植物調查
.三角山的麵包果
.撒考的魔力和娜娜拉烏山之行

第四章    月光下的故事板
.帛琉植物初探
.南興夜話
.玻璃珠和故事板

第五章    振翅高飛
.天使的翅膀
.海上奇緣
.穿梭馬里亞納島群

第六章    赤蟲島的紳士們
.故友來訪
.紅頭嶼之旅
.細川線的正式定名

第七章    半樹上的世界
.波納佩的附生植物調查
.楚克群島與左拳老人
.阿波山的山中老人

第八章    雅浦的草裙.盛開的花
.Kudoa學會
.雅浦的草裙
.充滿活力的帛琉

第九章    海角的君子之島.風起
.戰事暗湧
.科斯雷的盛宴
.被迫小別的新婚
.重返波納佩

第十章    南島烽煙.夏花秋葉
.海南島調查團
.最後的航行
.二次入伍
.玉碎南島

第十一章 遠颺.羈絆
.從臺北帝大到臺大
.永別摯友
.莎喲娜拉,臺灣
.三千份標本的羈絆
.「南洋伯父」回臺灣

後記 

附錄一 細川隆英年表及相關大事記
附錄二 細川隆英著作年表
附錄三 細川隆英之公開演講場次與其他文獻之分享
附錄四 人物關連圖
附錄五 細川隆英歷年發表,總共一六四個植物學名
附錄六 植物學名中,種小名紀念細川隆英的物種
附錄七 《塵封的椰影》章頭圖錄說明

注釋
參考文獻
細川隆英家族照片選
 

作者序
 
  一般人對於植物學家的想像,可能不外乎喜歡在溫室裡養花蒔草,或是熱中於穿梭熱帶雨林間探險獵奇。但對從事基礎植物學研究的學者而言,瞭解植物的形態分類,為什麼會生長在特定的地方,又是如何適應各種生態環境而有多樣性的面貌,其本身就是饒富趣味的問題。他們對農業開發和自然資源的利用沒有太強烈的興趣,而毫無節制的開墾砍伐通常只會令他們搖頭嘆息。這類的植物學家往往没没無名,但常常是身為第一線的自然觀察者,擁有與眾不同的視野,以及更深刻對於人與環境互動倫理的體認。
 
  這本書的核心人物細川隆英,就是這樣的一位畢生鑽研植物分類生態的學者。他的前半生在臺灣度過,是臺北帝國大學第二屆的學生,畢業後也一直留在學校任職直至二戰結束,可以說他的研究歷程見證臺北帝大的起落。而他因緣際會下在南洋地區進行多次調查研究,是極少數在南洋長期實地進行探索的自然研究學者。大部分讀者對南洋的想像也許都很浮面,也幾乎絕不知道在臺大留存有數千份來自南洋的珍貴植物標本。除此之外,臺北帝大時期的植物研究相當活躍,不管是老師和學生們都有豐富的成果發表和採集標本,本書內容雖然以細川的生平為主軸,但它敘述的,其實也包含二十世紀初期這些在臺灣植物學家們努力的故事。
 
  植物腊葉標本是由植物分類學者在田野工作時所採集,再經烘乾壓製而成,並且附上包含採集日期、地點等資訊的標籤。植物標本館給一般人的印象都是泛黃的紙張和乾枯黑褐的葉子,被堆放在一個又一個的櫃子裡,只有專門的植物分類學才會去翻出來看。但是它們除了是研究上的證據標本,本身就存在學術價值,在過去的幾十年來,有不少新的延伸研究,利用標本的標籤資料來重建過去植物的時空分布。這本書的研究契機也是如此,希望藉由標本標籤上的資訊,來建構植物學者們的採集歷程。由於臺北帝大植物標本館的這些研究人員,幾乎沒有留下任何的旅行日記或採集紀錄手稿,只有大量的腊葉標本留存在標本館內,和多篇正式出版的學術文章,因此在重建他們的生命史和學術探索歷程時有非常大的困難。所幸過去「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和「國家記憶庫」有許多整飭成果和資料庫可供快速查找,大量資料累積下,採集者的田野歷程可以依此重新建構重現。而有關細川隆英在大洋洲的標本整理,則是由我的學生鄭怡如,花費數年時間檢視比對,並以此作為論文主軸完成相當完整的資料。有了這些資訊為基礎,我才得以重建本書相關各人物的採集歷程和網絡關係。
 
  不過在實際的寫作上,除了推敲人物之間的關係外,當時的社會環境,以及學術界的交流狀況,甚至當時的天氣情況,都必須花費很多時間進行文獻爬梳和查證。部分的學者如工藤祐舜、正宗嚴敬和細川隆英等,在退休或逝世時有出版紀念文集或回顧文章,較容易依此略窺其生平,但許多時候植物學者和細川隆英所遇相關人物的生平資料則近乎空白,我只能從各種蛛絲馬跡尋找可能的線索。而為了讓本書有連續性和故事性,我也花費一番心思,加入其他文獻中提及的事蹟,或是在文章中設計對話,配合自己的田野經驗,進行全書的撰寫。部分有關人類學的描述,也承蒙臺大人類學系的羅素玫老師提供寶貴建議,不致流於模糊謬誤。
 
  在文獻整理上,我得益於近年國內外許多公開資料的平臺,使資料查找可以快速有效,如臺灣學電子資源整合資料庫、臺灣研究古籍資料庫、臺灣總督府職員錄系統、日本國會圖書館、國立公文書館亞洲歷史資料中心(アジア歷史資料センター)、Japan Search、琉球大學附屬圖書館網站等。在這幾年的寫作期間,也在舊書網站購買許多珍貴的參考書籍,加上臺大總圖書館、植物標本館,和中研院近史所圖書館的豐富藏書,都對本書完成有莫大幫助。
 
  此外,因為我和細川隆英的後人有多次聯繫,細川的女兒華那子和女婿永野洋提供相當多珍貴的家庭照片史料和軼聞趣事,讓故事脈絡的梳理更為清晰。而我每找到新的相關資料也會寄給他們分享,有許多意料之外的發現,像是在小琉球國小由張簡振豐校長找到的細川隆英父親細川隆顯生平資料,或是在臺北高等學校學生刊物《翔風》中有關細川隆英的運動紀錄等,都讓細川的家人感動不已。這幾年永野洋、華那子也和女兒美那子每年寄送他們店裡烘焙的餅乾給我和植標館的同仁,禮尚往來的同時,心中倍感溫馨。最後我也要特別感謝我的父親胡定河和母親吳彩月,不僅協助我不少日文文獻的翻譯,解決各種疑惑,還分享他們童年時的許多生活記憶。他們都年逾九旬,是極少數還能提供一九三○、四〇年代第一手資料的長者,讓我能身歷其境地馳想在昭和時代的氛圍中。
 
  臺灣雖然在一九四〇年代也籠罩在戰爭的恐懼中,但嚴格說來因為並沒有經歷真正的登陸戰,主要都仍是以美軍空襲為主的破壞,以及隨之而來的火災等間接傷害,和中國、東南亞、太平洋島嶼等戰場比起來,一般民眾比較缺乏實際的臨場震撼。我在書寫本文時,特別在最後兩章加上部分戰時、戰後的描寫,讓讀者也能約略體會戰爭的殘酷,以及許多人生中的無可奈何。整本書的寫作,包含植物分類學、民族植物學、歷史學、社會學等不同面向,野心也許太大,無法通順地整合,但也希望讀者能通過跨域的連結,有不同以往的體認。
 
  澄子,菲歐菈,多雷斯等人是本書少數虛構的配角,可是都有其角色設定原型之真實人物。這些人物在細川故事中的穿插,主要是為了帶出當時的情境,和特定的小主題,例如民族植物的利用,或是科學繪圖書籍的介紹等,不至於讓文章太過枯燥無味。另外如菲歐菈的草裙,雖然是虛構的情節,但其實也是想提供細川留給臺大人類學博物館的草裙標本一個合理的解釋,只不過我嘗試加上自己一些浪漫綺思的想像吧。

  謹將本書獻給細川隆英,和那些在艱困年代中努力奮鬥的人們。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7236529
  • 叢書系列:春山之聲Voice
  • 規格:平裝 / 544頁 / 17 x 23 x 2.8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二章 首航.未知的南洋
 
初航旅程
 
昭和八年(一九三三)七月十一日的橫濱港,日本郵船三千噸級的笠置丸剛起錨出航,望著橫濱市區的建築愈來愈小,細川隆英的心情不禁有些緊張和興奮。這當然不是他第一次坐船,不過這次的旅程與以往不同,不僅是他首次自己一個人長途旅行,還攜帶了不少野外採集裝備。想到接下來的三個月時間,他都會在南洋島嶼間度過,細川仍然有點像做夢的感覺。
 
船的角落有個大木箱,裡頭裝的是細川隆英在東京採購的二十公斤舊報紙。對大部分的人來說,帶著一箱過期報紙出門是件不可思議的事,雖然看似累贅,但這卻是在熱帶採集植物時不可或缺的東西。所有在野外採集的植物,在剪成三十公分左右大小後,都要夾在吸水力極佳的舊報紙間壓好,再加熱烘乾除去水分,最後固定在台紙上,製作成腊葉標本。舊報紙雖然在城市裡隨處可見,而像在臺灣各地採集時,也從來不會有找不到報紙壓標本的時候。可是在偏僻荒野從事採集工作,特別是原始的熱帶島嶼上,很多住民可能連報紙是什麼都沒看過,更別說要拿來壓標本,很可能有錢想買都買不到。如果沒有事先準備好足夠的舊報紙上路,千辛萬苦採集的植物沒辦法盡速壓乾,很可能就會發霉壞掉,這可不是件說笑的事。壓在報紙間的標本,有時也會再放在架上以小火炆烤,加快乾燥的速度。
 
從橫濱港到塞班島(Saipan)的航程,中途會經過小笠原諸島,即便是像笠置丸這樣的大船,沿途仍然可以感受到風浪,但當船隻駛入熱帶圈之後,海面就變得平靜下來。笠置丸客船在啟程六天後抵達塞班島,在此只會做短暫的停留,之後船會途經楚克(Truk/Chuuk)、波納佩(Ponape/Pohnpei),最後到科斯雷(Kusaie/Kosrae)。
 
因為機會難得,細川隆英事前做了不少功課,整個密克羅尼西亞島群數量相當多,不可能一一造訪。最合理的做法當然是去具有代表性、比較大的島嶼,於是細川將研究重點放在密克羅尼西亞群島中的馬里亞納群島和加羅林群島,並選擇島嶼面積比較大,植物相較豐富的地點進行採集研究。在細川隆英第一次南洋採集行程中,預計第一個主要的採集目標島嶼是科斯雷島,停留一週後,回頭停留波納佩島約三週的時間,再前往帛琉(Palau)五個星期,最後經由塞班島回到橫濱港,盡量把這幾個密克羅尼西亞群島主要的島嶼走一遍。

會員評鑑

5
1人評分
|
1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Lv.7
5.0
|
2024/03/08
在台大有一批植物標本,上面都標著「細川」,而採集地點卻是密克羅尼西亞。
沒人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直到胡哲明老師與他的學生開始研究後才發現,
原來這些標本都是細川隆英去密克羅尼西亞採集而來。
細川隆英老師雖然不是灣生,生涯的大半卻都在台灣度過、在台灣求學、在台灣做研究,
最後在戰後不得不回到日本。
裡面最讓我感動的一段,卻不是關於細川老師的,
而是一位日籍場長因為擔心費盡苦心收集來的植物,
在美軍接手後會因為不認識日文,而將這些植物盡數摧毀,
所以在半夜去將所有的日文標示加上英文。
只能說,這是怎樣的一種癡情啊!
展開
 

特惠贈品

載入中...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晚安,床邊故事101夜~兒童故事小說|名人傳記|生活百科有聲書66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碁峰全書系(止)
  • 性別主題展
  • 采實童書暢銷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