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素養 導論
科學乃是人類文化活動的產物之一,科學是什麼?科學是由人類的好奇心出發,透過一連串的觀察、觀測和實驗,一步一步探究知識,逼近真理的過程。但科技發展一日千里的今時,仍然存在許多人類無從探究的領域,在知識不足以致於無法判斷的時候,保持對知識的謙卑更符合科學求真的態度。如同愛因斯坦所言:「當我們的知識之圓擴大,環繞圓周的黑暗也跟著變大了。」(As our circle of knowledge expands, so does the circumference of darkness surrounding it.)
雖然並非人人都是科學家,但科學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卻非常鉅大;因此,對科學的認識、反思與抉擇,便是現代公民皆應該具備的素養。科學素養的內涵大約可概括為如下幾點:
第一,我們是否能以科學講求實證的方式思考「問題的本質」。
第二,我們是否了解自己「知道什麼,又不知道什麼」。
第三,我們是否能根據科學資料與證據,建立自己的主張、論點,形成見解。
第四,我們是否能了解科學誕生的歷史,進而思考科學、技術,究竟和人類社會有什麼關係。
第五,我們是否能運用已有的科學知識解決問題。
本單元一共有三篇選文,第一篇陳之藩〈覓回自己〉一文,藉由英國學術界著名的赫胥黎家族祖孫三代的思想,反思19世紀以來的樂觀進取精神,到了20世紀後,卻成了徒有物質文明,缺少內在靈魂的美麗新世界,對科學發展提出觀察與反省。第二篇孫維新〈白象與男孩〉一文,由英國觀光客購買泰國仿冒成白象的灰象故事,在一層一層洗去的漆色中,諷刺地揭示「眼見未必是真」的詐騙寓言,而另一則新疆男孩放羊的故事,則在幽默與自我解嘲的筆觸中,傳達科學應該求真的實證態度。第三篇李開復〈未來十年消失概率最小的十種職業,你安全嗎?〉一文,引用數據資料提出某些職業即將被智慧機器人取代的預言,而伴隨個人失業浪潮而來的,可能是日漸懸殊的貧富差距,甚至是自我認同的崩解,無法置身事外的我們,又該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