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這裡有一幅圖。
右邊可看到「彰化市大觀」的標題及「常光」的落款,發行年代為一九三五(昭和十)年。彰化原本就沒有留下豐富的照片、地圖等資料,因此,在追溯彰化的歷史時,經常會使用到「常光」所繪的這幅圖。此圖的魅力,應該是在於以最明快的形式傳達彰化這座城市鮮明的整體樣貌吧。彰化藉由在日本帝國中的地理位置、周邊地形,以及彰化驛(彰化車站)、彰化孔廟、彰化神社等冠上城市之名的設施,畫出城市的明確輪廓。依據上述要素,這張圖成功勾勒出這座曾經樣貌特出、具統合性的城市。是的,這正是彰化的「肖像畫」。
一座城市若是有了名字,又被繪成肖像,說不定也算具有某種「人格」吧。縱覽世界史,中近世的歐洲城市不也如此? 城市屢屢創造出一個個固有的「人格」,這些「人格」超越人的一生,甚至超越國家盛衰,生生不息,即使戰爭、大火,也無法奪走城市的生命。
本書要思考的是,臺灣的歷史城市彰化在受到當時名為「市區改正」的都市改造事業的粗暴切割後,如何自我修復、改造,並且延續生命。不過本書既非都市政策史、都市計畫史,亦非民眾的生活史、社會史。故事的主角是城市本身,也就是「彰化」自己。
城市是活的。城市擁有物性結構,而這物性結構就像人的臉孔跟身體般,具備特徵。城市不論受到什麼樣的外力驅使,往往都會在當下做出恰好是必要程度的改變,繼續存活下去。本書便將嘗試一探其變化的機制。
那麼,就讓我們回到金子常光的鳥瞰圖吧! 這張圖並其實未忠實重現一九三五年的彰化。就像肖像畫通常會將真人加以美化一樣,從某種觀點看,這張圖中的彰化也經過了美化,已在「該描繪」及「不該描繪」之間做過取捨。
究竟這張圖上畫出了什麼,又有什麼是沒被畫出來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