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書展
認識真正的杜拉克套書(書盒裝):八篇不可不讀的文章

認識真正的杜拉克套書(書盒裝):八篇不可不讀的文章

  • 定價:1360
  • 優惠價:7952
  • 優惠期限:2025年04月09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認識真正的杜拉克」(八篇不可不讀的文章)包含三本書:《認識真正的杜拉克:八篇不可不讀的文章》、《杜拉克札記:八篇文章研習錄》、《慢讀:不合時宜的齊克果》。

  「我自認是一個社會生態學家,關心人類的人造環境,就像自然生態學家研究生物環境一樣。—彼得˙杜拉克。

  比起世人對杜拉克的定義「現代管理學之父」,杜拉克更認為自己是一名「社會生態學家」。本套書總編邵明路先生,集結八篇文章,加上楊無銳先生的解讀、鄧軍海先生針對〈不合時宜的齊克果〉的解析;讀者透過本套書,可進一步瞭解社會生態學(包含管理學)建立於其上的信仰和世界觀根基。

  《認識真正的杜拉克:八篇不可不讀的文章》

  內容簡介:本書是由八篇彼得˙杜拉克的文章匯集而成。八篇中只有一篇來自杜拉克的管理著作,其他七篇來自他關於社會和政經類書籍。

  杜拉克認為好的決策者不僅僅需要擁有知識理論,更重要的是新世界觀。通過閱讀《認識真正的杜拉克:八篇不可不讀的文章》可以讓我們窺測杜拉克作為一個管理大師和社會生態學家究竟是如何思考,以及他思考的歷程。企業家如果想要發展自己的企業,這是一塊大可借箭的他山之石。

  《杜拉克札記:八篇文章研習錄》

  內容簡介:作者於40歲前後,偶然機遇中接觸了杜拉克,深受杜拉克著作震撼。作者從杜拉克經典著作中,看到杜拉克要探討的,正是作者在閱讀西方哲人、小說家作品時看到的主題:及主義的診斷,以及救贖之道。

  此書為作者參與紹明路先生組織的杜拉克八篇文章讀書社群,期在共讀、研討中,寫下來的學習筆記。

  書中包含「內篇」、「外篇」、「雜篇」。
  「內篇」:對八篇文章的研習筆記。
  「外篇」:收錄近年來作者在各種場合分享杜拉克思想的紀錄。
  「雜篇」:收錄作者研習柏拉圖、杜斯妥也夫斯基、曼˙埃利亞斯等西方哲人之筆記。

  《慢讀:不合時宜的齊克果》

  內容簡介:彼得˙杜拉克對丹麥哲學家齊克果的思想研究,造詣頗深。他在1949年發表了《不合時宜的齊克果》一文。這篇最可能表達杜拉克管理思想根基的文章後來收入《社會生態願景》的第八部「社會為何不夠?」,且是其中唯一的一篇文章,由此可見此文在杜拉克心目中的分量。本書是鄧軍海教授為〈不合時宜的齊克果〉一文所做的全新翻譯、註釋與解讀,期望能為讀者帶來啟發與幫助。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彼得‧杜拉克


  彼得‧杜拉克生長於一個文化環境優越的家庭,薰陶於猶太–基督教信仰傳統。1937 年移居美國,2002 年6 月20 日榮獲美國「總統自由勳章」。

  杜拉克一生好學、敏思、善察、能析;筆耕不輟,以逾40 部著作享譽世界;治學精進、不拘框條,觸類旁通、不落窠臼。他早年學金融,1931 年獲法蘭克福大學法學博士。經濟學上,他尊敬凱因斯(John M. Keynes 1883-1946),但跟隨熊彼德(Joseph A. Schumpeter 1883-1950)。政治學上,他主張多元化和去中心化,對極權主義持嚴肅的批判態度。他對存在主義哲學與生存神學,特別是齊克果(S. Kierkegaard 1813-1855)的思想研究,造詣頗深。

  杜拉克自稱為「旁觀者」,始終持守立場清醒、思維冷靜、人格獨立、思想自由以及責任意識。做為「社會生態學家」,他具有明心慧眼、洞察力強,為世人的社會與組織守望的美德、正直與良知,勇於在批判中追求創新。他創立了「現代管理學」,主張管理的理論創新與實踐探索、走「知信行」合一之路,因此被譽為「現代管理學之父」和「管理大師中的大師」。

  杜拉克在世近一個世紀。他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見證從科學技術變革到思想理念革新的過程;目睹從工業時代進入智識(知識)時代、資訊時代的變化;親歷從資本主義社會發展到後現代知識型社會的變遷;對所有經歷的變化以及21 世紀的人類發展,他都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見。今天,我們能夠深切感知到他的貢獻永不止於20 世紀,對未來世界的發展與變化,杜拉克的思想必定會產生更加積極且深遠的影響。

編者簡介

邵明路


  企業家和管理教育工作者。經由彼得.杜拉克本人及其家族授權,在臺灣、香港和中國大陸建立「彼得.杜拉克管理學院(Peter F. Drucker Academy)」,傳播杜拉克倡導的博雅管理學說。編有《杜拉克論極權主義與社會拯救》。.

「解讀」作者簡介

楊無銳


  文學博士。畢業於中國南開大學。現為加州高等管理學院(CIAM)博雅管理研究所研究員。著有《欲采蘋花不自由:中唐士人心態研究》、《其實不識字:在漢字裡重審生活》、《十九日談:古詩十九首裡的生活和英雄》、《亞特蘭蒂斯的水手:從柏拉圖到德魯克》。

「不合時宜的齊克果」翻譯解析作者

鄧軍海


  1971 年生,甘肅正寧人,天津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哲學博士,譯註出版C.S.路易斯著作十部。曾與友人楊無銳共同創辦「者也讀書會」,每學期的週六上午,跟大學生朋友一道「慢讀」經典。

 
 

目錄

《認識真正的杜拉克:八篇不可不讀的文章》
序 杜拉克管理哲學的門徑 007
編者序 015
第一部 入世的宗教信仰:價值觀、承諾、信念、熱情和抱負的依歸 023
第一篇 不合時宜的齊克果 025
 引言:社會為何不夠 025
 不合時宜的齊克果 029
 附錄一:閱讀〈不合時宜的齊克果〉的19 個問題 051
 解讀 056
第二部 與「事」俱進的世界觀:目的導向的方法論 065
第二篇 新世界觀 067
 附錄二:閱讀〈新世界觀〉的10 個問題 084
 解讀 087
第三篇 從分析到感知:新世界觀 097
 解讀 109
第三部 信仰和世界觀的應用:杜拉克的社會生態學 115
第四篇 一個社會生態學家的省思:社會生態學的主題、工作和特質 117
 目錄
 附錄三: 閱讀〈一個社會生態學家的省思〉的11 個問題 140
 解讀 144
第五篇 何謂正常運作的社會:一般社會原理 149
 解讀 167
第六篇 從盧梭到希特勒:歷史的教訓 177
 附錄四:杜拉克的「自由觀」 200
 解讀 213
第七篇 現今人類的處境:今後的挑戰 219
 解讀 235
第四部 社會生態學的工具:博雅管理 243
第八篇 作為社會功能和博雅技藝的管理:管理的領域、正當性、原則和特質 245
 解讀 258
第五部 回顧與總結:杜拉克的八段金句 263

《杜拉克札記:八篇文章研習錄》
序 009
內篇 八篇文章研習:功能社會與極權診斷
第一篇 〈不合時宜的齊克果及其引言〉札記 017
 篇章主旨 017
 文本脈絡 026
 屬靈視野與現代成見 054
 研習鏈接 065
第二篇 〈新世界觀〉札記 067
 篇章主旨 067
 文本脈絡 076
 為何反省笛卡爾 084
 重提目的論,何種目的論 100
 研習鏈接 120
第三篇 〈從分析到感知:新世界觀〉札記 123
 篇章主旨 123
 純粹感知批判 131
第四篇 〈一個社會生態學家的省思〉札記 137
 篇章主旨 137
 張力:一種社會生態觀察法 142
 科學、社會科學、社會生態學 149
 庫恩其人其書 152
《科學革命的結構》關鍵概念 156
 庫恩方法與社會科學 165
 庫恩關切與杜拉克關切 171
第五篇 〈何謂正常運作的社會〉札記 175
 篇章主旨 175
 文本脈絡 185
第六篇 〈從盧梭到希特勒〉札記 213
 篇章主旨 213
 文本脈絡 219
 理性與極權 249
 研習鏈接 255
第七篇 〈現今人類的處境〉札記 259
 篇章主旨 259
 文本脈絡 266
第八篇 〈作為社會功能和博雅技藝的管理〉札記 273
 篇章主旨 273
 附錄一 閱讀〈不合時宜的齊克果〉的19 個問題及試答 279
 附錄二 閱讀〈新世界觀〉的10 個問題及試答 307
外篇 自由與極權:世界的可能性
 亞特蘭提斯的水手:讀彼得.杜拉克札記 321
 不合時宜的杜拉克:杜拉克與軸心時代 349
 在生活中發現責任:述小說家杜拉克 367
 政治的根基與危機:杜拉克的政治生態視野 391
 自由、責任、世界觀:杜拉克的秩序觀 403
 「成果」與「我執」:讀《為成果而管理》 431
雜篇 文學與極權診斷
 作為旅途的《理想國》:政治的博雅技藝 451
 從洞穴到地下室:杜斯妥也夫斯基與現代魔性 473
 曼的病人:湯瑪斯.曼與現代魔性 509
 可燃的世界:卡內蒂與現代魔性 535

《慢讀》
篇首小言 ...... 006
引言(英文原文請見P.67) ...... 010
不合時宜的齊克果(英文原文請見P.69) ...... 017
 一 ...... 017
 二 ...... 028
 三 ...... 037
 四 ...... 046
 五 ...... 052
 人的存在,何以可能? ...... 084
|附識|
 01 自由主義新教與自然神論 ...... 100
 02 基督信仰、社會生態學與管理學 ...... 104
 03 上帝之死與「降維之劫」 ...... 110
 04 共同體與公眾 ...... 116
 05 絕望與希望 ...... 127
 06 齊克果與「存在主義之父」 ...... 131
 07 「超級巨星」馬克思 ...... 137
 08 基督信仰與基督教世界 ...... 140
 09 大崩潰與保守之道 ...... 151
 10 人的存在,何以可能? ...... 159
 11 社會救贖 ...... 168
 12 進步論筆記 ...... 174
 13 盧梭及其「公意」 ...... 179
 14 「世界歷史總司令」黑格爾 ...... 185
 15 「失敗神靈」馬克思 ...... 192
 16 消極自由與積極自由 ...... 197
 17 自由與平等 ...... 206
 18 自由與秩序 ...... 214
 19 尼采與「上帝之死」 ...... 221
 20 齊克果的生存辯證法 ...... 227
 21 為此世而信仰與俗世救贖 ...... 236
 22 齊克果的「原始場景」 ...... 244
 23 19 世紀的樂觀主義與齊克果的「憂鬱」 ...... 250
 24 量變與質變 ...... 255
 25 現代心靈習慣與里斯本大地震 ...... 260
 26 道德冷漠與知識分子的背叛 ...... 264
 27 唯靈論 ...... 270
 28 喪禮與個體尊嚴 ...... 273
 29 社會權力與自由社會 ...... 277
 30 相對主義與絕對主義 ...... 281
 31 假名寫作與間接交流 ...... 289
 32 主觀真理與孤獨個體 ...... 29+
|譯後記|
 Ⅰ. 齊克果作為先知 ...... 302
 Ⅱ. 極權威脅與功能社會 ...... 317
 Ⅲ. 「延續與變革之間的平衡」:作為保守主義者的杜拉克 ...... 335
 誌謝 ...... 374
 

推薦序

杜拉克管理哲學的門徑


  西方哲學和中國哲學產生的文化土壤不相同,但諸多思想表現了人類文明的相通性,在全球社會的影響下更趨於互鑒融合。很多中國企業家讀到杜拉克著作的第一反應是,「杜拉克的話講

  出了我想表達的意思。」我能體會到創業者「學到新東西」的那種興奮,中國企業家與杜拉克管理思想產生的共鳴,為管理實踐提供了新的啟發。管理哲學的發展路徑是中西哲學合體的道路,向「識別途徑者」請教是正途。

  杜拉克(1909-2005),世稱「現代管理學之父」,是一位博雅老人,他的一生都在思索和寫作,其管理學橫亙20 世紀。杜拉克開創的管理學科既有基礎的管理哲學和研究方法,也注重

  實踐。他的管理學說,主要來源於奧地利經濟學派的經濟學家熊彼得、丹麥存在主義哲學家齊克果、美國的管理學先驅傅麗特、英國的保守主義者柏克,和德國社會學家滕尼斯等。杜拉克的貢獻和成就舉世矚目,他曾當選為美國人文與科學學院(AAAS)院士和美國管理學會(AOM)院士。在晚年,杜拉克獲得美國公民的最高榮譽:總統自由勛章。

  008 認識真正的杜拉克:八篇不可不讀的文章

  杜拉克1954 年出版的《管理的實踐》,讓現代管理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在1957 年的《明日的地標》中探討「新世界觀」時,杜拉克首次明確提出管理哲學(Management Philosophy)名詞及概念:
  企業也不是由規模大小來定義的。只有在整體結構產生質的變化時,量的變化才有意義⋯⋯這種轉變並非連續的過程,而是不連續的事件。在一舉跨越某個質的門檻之後,聲音串成可識別的旋律,言語和動作結合成行為,多項程式構成管理哲學⋯⋯。

彼得.杜拉克,《明日的地標》
(臺北:博雅出版,2020)頁51

  杜拉克的現代管理學科和管理哲學理念在1950 年代同時產生,他認為:
  「管理是一個整體的概念。」
  “Management, similarly, is a configuration term.”
  Peter F. Drucker, Landmarks of Tomorrow
  (New York: Harper & Row Publishers, 1957), 5

邵明路先生編輯
《認識真正的杜拉克:八篇不可不讀的文章》


  邵明路先生是一位深具創業精神的中國企業家,曾經從改革開放伊始的1980 年代成功創辦數家企業,涉及房地產、後勤服務、管理諮詢與培訓等多個行業。作為杜拉克管理學院創辦人,

  在辦學、研讀和教授杜拉克20 多年後,邵明路先生主張「杜拉克所有的著作是一本書」,反映了他對杜拉克思想的整體觀的解讀。杜拉克的思想包括社會、社區、政體和管理,多個主題是一個整體。

  邵先生曾經參與了杜拉克先生《下一個社會的管理》(2002年)的書稿討論,成為十多位被邀請者中的一位。邵先生近年來致力於杜拉克管理研究,嘗試「用杜拉克的語言闡釋杜拉克的思想」,並已經出版了第一本匯編《杜拉克論極權主義與社會拯救》(2021 年)。在《認識真正的杜拉克:八篇不可不讀的文章》的編輯過程中,邵先生借鑒了杜拉克《下一個社會的管理》

  012 認識真正的杜拉克:八篇不可不讀的文章的成書模式。從2022 年8 月開始組織八篇文章研討,我有幸參與了相關章節的討論。《認識真正的杜拉克:八篇不可不讀的文章》是邵先生編輯的第二本著作,書稿最終落腳在作為社會功能和博雅技藝的管理(Management as Social Function and Liberal Art),試圖以精神維度和新世界觀哲學為開啟理解杜拉克學說的門徑。

  本書共有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關於信仰。《不合時宜的齊克果》從杜拉克的精神世界出發,以杜拉克的精神體驗作為思想體系的切入點。這種研究方法,對於不熟悉西方宗教思想和尚未產生信仰的人來說,有挑戰和難度。但是一旦深入理解杜拉克所提出的,「人同時存在於社會維度和精神維度」的理念,杜拉克學說的大門就可以開啟了。

  第二部分是世界觀。杜拉克對哲學領域的新世界觀整體論的明確論證有兩篇文章:第一篇是依據二戰後初期美國的社會現象改變,提出與之相適應的「整體新世界觀」(Landmarks of Tomorrow, 1957)。第二篇是基於冷戰末期世界範圍的社會現象,提出「從分析到感知的新世界觀」(The New Realities, 1989)。

  第三部分是信仰和世界觀的應用。齊克果認為,「人的存在,可以不在絕望中,可以不在悲劇中,可以在信仰中。」人有了信仰,既是精神維度的個人也是社會維度的公民。個人(包括企業家)只有在信仰中正視不完美的社會,才能面臨困境承受絕望,才能堅持自己的使命。杜拉克視兩篇世界觀文章為感知分析不同社會生態的基本方法,包括工業社會(Industrial Society)、

  知識社會(Knowledge Society)、企業家社會(Entrepreneurial Society)和非營利的社會組織(Social Sector)。無論社會發展的任何階段和形態,杜拉克的社會生態願景始終如一,即面對社會必然的不完美,建設尚可容忍的功能社會(Functioning Society)。

  第四部分是發揮管理功能,建立有效運行的社會生態組織。2023 年我校對了一份邵先生和杜拉克交談的檔案材料,其中邵先生回憶,杜拉克曾經對他說:「在中國迅速培養大批有道德和有效的管理者至關重要。」杜拉克曾長期關注中國,並和邵先生等中國的企業家、留學生和學者保持溝通。中國在2001 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飛速發展,印證了杜拉克的期待,中國社會產生了自己的企業家群體。對杜拉克新世界觀接受度,影響著企業家對杜拉克管理學的理解,決定著正確的理念能否在企業組織生態內落地實踐。邵先生作為一位企業家,作為少數跟隨杜拉克學習的中國人,經過長期的實踐,為後繼的企業家和管理者探索出一條學習杜拉克整體思想的門徑:即齊克果存在主義精神維度和新世界觀整體論。

  我願意鄭重推薦這本書給尋找杜拉克門徑的企業決策者。決策者不僅僅需要擁有知識理論,更重要的是新世界觀。通過閱讀《認識真正的杜拉克:八篇不可不讀的文章》可以讓我們窺測杜拉克作為一個管理大師和社會生態學家究竟是如何思考,以及他思考的歷程。中國的企業家如果想要發展自己的企業,這是一塊大可借鑒的他山之石。

  《認識真正的杜拉克:八篇不可不讀的文章》該書從新世界觀整體論哲學為切入點,是全面系統地理解杜拉克管理思想的著作,是邵明路先生新的探索和成果。是為序。

劉敬輝
加州州立大學人文學院 終身教授
敬序於洛杉磯
2023 年1 月22 日春節
編者序

  這本書顧名思義,是由八篇彼得.杜拉克先生的文章匯集而成的,它們分別是〈不合時宜的齊克果〉(1949)及其引言(1993)、〈新世界觀〉(1957)、〈從分析到感知:新世界觀〉(1989)、〈一個社會生態學家的省思〉(1993)、〈何謂正常運作的社會〉(1942)、〈從盧梭到希特勒〉(1942)、〈現今人類的處境〉(1957)和〈作為社會功能和博雅技藝的管理〉(1989)。讀者可以透過閱讀每篇文章之前的編者說明,找到該篇文章的出處。八篇中只有最後一篇來自杜拉克的管理著作,其他七篇均來自他關於社會和政經類書籍。比起世人對他的定位「現代管理學之父」,他更認為自己是一名「社會生態學者」。要想瞭解箇中原委,以及進一步瞭解社會生態學(當然也包括管理學)建立於其上的信仰和世界觀根基,本書可能扮演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

  為什麼要編這本書?

  我從1999 年結緣杜拉克先生,承蒙他的信任和授權,在中國大陸和香港開設以他的姓名命名的“Peter F. Drucker Academy”(中文譯為「彼得.德魯克管理學院」),二十多年來,因此得以接觸到數以萬計的企業家、管理者、商學院教授和管理諮詢師,他們的學習熱情和對先生的尊崇令我印象深刻。不過在他們中間,有一個普遍存在的誤解一直困擾著我,即認為杜拉克的管理學是讓組織和個人在市場和職場中取得成功的利器,似乎只要有上進心和學習熱情的人都可以習得,而與學習者本身秉持何種信仰、世界觀和政治理念,並不相關。曾經有一位在IBM 中國區擔任高管的朋友向我指出,杜拉克明白說過,他在自己的管理著作中刻意避談宗教信仰和哲學,就是佐證。我雖然對他的結論不以為然,告訴他杜拉克一生著書三十九本,管理學部分僅占十五本,要理解他的管理著作應該把它們放在作為一個整體的「杜拉克學」中觀照,但我當時並沒有就其個別管理觀念和原則給出具體的說明。

  其實我之所以得遇杜拉克先生並非偶然。當年介紹我去拜訪他的人是我的生意合作夥伴和朋友,時任美國財富500 強之一,ServiceMaster 公司的董事長兼CEO,比爾.波拉德(William Pollard)先生。ServiceMaster 是美國乃至全球後勤專業服務行業的龍頭企業,我那時是它的中國區特許經營商。它的使命宣言由四句話組成:一切為了榮耀上帝;幫助人發展;追求優異;在盈利中成長。很明顯地,這是一間不以市場成功和經濟功利為終極目的,因而與眾不同的公司,而杜拉克先生正是它的管理顧問。

  在波拉德和杜拉克之後,還有一個人對我認知的改變發生了重要影響,那就是約瑟夫.馬齊里洛(Joe Maciariello)教授。馬齊里洛是杜拉克先生多年的同事和朋友,在杜拉克去世之後,仍鍥而不捨地對他的學說追根溯源,他的研究成果清晰地呈現於他與歷史學者凱倫.林克萊特(Karen Linkletter)合著的《失落的杜拉克管理藝術》中。這本書一開始就列舉企業界因為喪失美國社會的基本信念和價值觀,一味追求利潤,給消費者和社會公眾帶來的災難。雖然這和太平洋彼岸發生在中國的物質主義和功利主義在表現形式上有所不同(應該說中國的情況要嚴重得多),但是兩者都印證了我的憂慮:如果人們,尤其是社會精英,只把管理學當作價值中立的商業工具,卻忽略受到管理行為和決策影響的人,包括但不限於管理的對象─ 工作者,那麼這樣的管理學勢必會把它的學習者和實踐者引到邪路上去。

  《失落的杜拉克管理藝術》出版後不久,在一年一度舉辦的「中國彼得.杜拉克管理論壇」上,我作為開場發言嘉賓做了題為「管理學不是成功學」的演講,沒想到得到了熱烈的反響。這意外的成功與Joe 的《失落的杜拉克管理藝術》出版後立即成為暢銷書的現象很相似,它不禁引起我的思考:隔著太平洋的美、中兩國不約而同發生的響應,是不是在昭示某種趨勢的改變?世界在長時期沉迷於功利主義和過度的物質追求之後,是否開始重新思考和定義何謂人的本質和人生圓滿,開始回歸精神價值觀?

  受到啟發和鼓舞的我於是邀請Joe 以《失落的杜拉克管理藝術》中的內容為基礎,開發一套深度研討課程,把杜拉克的管理原則和它背後的信仰與世界觀根基貫通成一體。這套包含十四個主題的系列研討課程被命名為「博雅管理的實踐─ 培訓培訓師的課程」,簡稱“TTT (Training The Trainer)”。從2016 年起,我們在北京、香港和洛杉磯,成功開辦了十多期“TTT”。在中途,Joe 和我坐下來檢討“TTT” 的得失,我們共同認為,雖然“TTT”在打通杜拉克操作層次的管理知識和工具與觀念層次的信念方面,收到了值得欣慰的成效,但是仍未能達到真正通透的地步。Joe 承諾他將深化這個方向上的研究,據以擴寬和完善“TTT” 課程的設計。只可惜他的驟然去世打斷了這個計劃。

  故事講到這裡,聰明的讀者已經猜的到我為什麼要編這本書了。事實上這是我編的第二本杜拉克文集,頭一本是《杜拉克論極權主義和社會拯救》。這兩本文集出於同一目的,都是為深化和完善“TTT” 課程而增補必要的研討材料。我自問是個做事的人,作文章即便是編選別人的文字,於我而言也是勉為其難,但逝者已矣,Joe 留下的工作畢竟需要能理解它的人承擔。

  這本書是編給誰看的?

  本書固然是為未來“TTT” 課程的學習者─ 那些希望通過“TTT” 的學習,不但自己能正確理解杜拉克管理學,而且有能力傳授給他人的人而準備的;但它的讀者也包括任何想要窮根究底,探尋杜拉克學說真諦的人,無論他們是學者還是實幹家。身為編者總是希望讀者多多益善,但是因為本書的閱讀並不輕鬆,理解更非易事。我最樂觀的期待也只能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它會逐步受到更多的關注,贏得較多的讀者,我希望本書也能展現頑強的生命力。

  怎麼去讀這本書?

  作為編者,我依照我所理解的各篇文章之間的內在關聯性,試圖提供某種明確的指引給讀者,但我並不反對讀者從其中任何一篇自己最有經驗基礎,因而也最有「感覺」的文章入手,再及其餘。同好楊無銳博士在精讀各篇後認為,一般讀者可以從居中的〈一個社會生態學家的省思〉這一篇開始,再向前延伸至世界觀和信仰那三篇,向後延伸至其他四篇,亦不失為一個合理的建議,因為中間這篇既不太過理念化或抽象,又不過於具體化,相對而言可以「雅俗共賞」。我相信這八篇文章任何一篇的深度都不是線性地從頭到尾讀一遍就可以把握的,因此很可能實際閱讀起來會是跳來跳去:從此篇跳到彼篇,讀完後面的又跳回前面,即循著個人有所感悟不斷重復閱讀。如是,則不論你從哪一篇開始,最終都可以逐漸走向對全書的融會貫通。

  鳴謝

  本書原訂在一年前出版,在這一年裡卻有機會聚集一批鑽研杜拉克學說的同好,就八篇文章逐篇進行相當深入的線上研討,研討中頭腦風暴所產生的真知灼見,校正了我之前諸多理解上的膚淺和失準之處,其中對本書成書貢獻最多的幾位是:慈玉鵬先生審校了八篇文章的譯文;楊無銳博士為每一篇文章精心撰寫了「解讀」;楊黎明先生全程主持了研討活動;劉敬輝教授撰寫了序言;孫虹發先生編選了書中的附錄四「杜拉克的自由觀」;劉屹松先生、黃建東先生和王章林先生與上述各位分擔了特定文章的導讀;蔣鵬先生則為線上研討提供了技術支援。我在此向他們一併致以由衷的感謝。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本書的編輯和出版雖然是我發起的,最終卻是眾人精誠合作的成果,沒有他們的熱心投入,本書斷然無法以現在的面貌呈現給讀者。

編者 邵明路 謹識
2023 年5 月於台灣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9766116
  • 叢書系列:大師講堂
  • 規格:軟精裝 / 1216頁 / 16 x 23 x 9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解讀
 
在一封對羅莎貝斯.坎特做出回應的信裡,管理學家杜拉克說自己的知識並非來自社會學家馬克思.韋伯,而是來自一位韋伯未曾讀過的人:齊克果。他的回應意在糾正一個流行的誤解:
 
一些人認為管理學家杜拉克一生聚焦於社會,因此對人性和宗教所知不多。杜拉克卻說,他一生的工作都始於從齊克果那裡得到的教誨:哪怕為了捍衛社會,僅有社會也是不夠的。
 
在1993 年寫的「引言」裡,杜拉克稱這篇文章為「絕望之作」。首先,本文的構思、寫作、發表,貫穿了第二次世界大戰。那正是人類陷入深沉絕望的年頭。其次,本文的主題之一,正是探究瀰漫社會的普遍絕望的心靈根源。最後,本文的目的,是澄清齊克果所屬的信仰傳統,並藉此重新肯定希望。
 
像杜拉克那些最精彩的篇章一樣,本文也有雙重主題。杜拉克談論信仰的同時,也對極權主義做出診斷。他並不打算對「何謂信仰」給出教科書式的定義和答案。相反,藉助對極權主義的剖析,杜拉克幫助讀者意識到信仰不是什麼、是什麼威脅著信仰。繼而,他希望讀者意識到,那些危及信仰的力量,也正威脅著人的生存。20 世紀的讀者,很難憑藉一篇空談信仰的神學論文重拾信仰。20 世紀的讀者卻對極權導致的生存危機有著切膚之痛。杜拉克的極權診斷恰恰有一種力量:用無比鋒利的方式把切膚之痛呈現出來。這不是玄學,不是空談,而是至為真切的生存體驗。唯有在至為真切生存體驗中,早已習慣輕視信仰、鄙視信仰、仇視信仰的現代讀者才可能真正意識到:他們需要的,不是像局外人那樣審判信仰,而是作為獨一無二的個人,重建與信仰的聯繫。在生存中割除信仰之維,這正是極權主義崛起的靈性病因。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楓樹林【超現代語譯的歷史奇遇記】電子書展,12/31-2/9單書88折、雙書8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年度百大
  • 書展大獎入圍
  • 開運命理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