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本書為「解剖圖鑑」系列叢書之一,從古代乃至近代的西洋建築中挑選出名作(傑作),並透過圖文並茂的插圖與文字解說每件作品的整體與細部特色。一共精選了70多件名作。
對身為西洋建築史研究者的作者群而言,在這次「解剖圖鑑」上投注的心血是一種「嘗試」。可收錄的案例有限,所以我們對每一個案例都格外留意,使用適當詞語(術語)、準確地製圖,並且設計出在閱讀過程中能透過圖像同步確認的排版。2位插畫家也都為了繪製準確的圖像而傾盡心力。
我們在撰寫含括建築在內的藝術類書籍時,在某些方面總是格外用心,像是素材、技術、形態、作者或委建人的意圖、時代精神等各式各樣的要素,以及作品整體與細部的最終樣貌,盡可能透過視覺化來解說彼此之間的關係。
本書針對任何一件名作皆一致採取解剖學的方式來描述,從整體(右頁)到細部(左頁),逐一詳加檢視分析。
希望讀者只須快速瀏覽便能自行領會本書所精選的「名作」建築有何高明之處,不過以名作來說,所涉及的建築師、專業工匠與委建人、所用素材與技術、相關的民族、國家與地區,以及宗教、歷史與風格等資訊與知識都十分豐富。這些要素皆已經過充分研究,用來統整的形成與構成原理也簡明易懂,因此儘管內容複雜,卻能輕鬆做到可視化。打造出由這些資訊與知識組成的多種網絡,而名作不但被收錄於其中、可隨時提取,更可說是接續網絡的節點。另外再補充一點:本書所收錄的資訊與內容皆具有普世的價值。換言之,即便不能斷言「對全人類而言」,但對建築文化發展程度在世界上數一數二的日本人而言,至少有其價值。
話雖如此,判定「名作」的基準是相對而非絕對的,不同的評選者可能會(根據資訊、個人經驗或觀察角度)列出不同的「名作」清單。在決定本書的作者陣容時,特意地錯開了年齡世代,邀請多位熟悉國外情況,尤其是致力於研究不同國家(民族)與時代(風格)的新進年輕研究者加入我們的行列。
我們認為最終展現出的成果是──每篇解說都寫得乾淨俐落又清晰明瞭,彷彿實際從建築外部走入內部,侃侃而談建築的魅力。您覺得如何呢?
在撰寫時不會把分歧或對立帶進文章裡,反而追求彼此的連結與關聯性。無論是整體還是細節,應該都能讓大家腦海中浮現一套以這些關聯性為節點延展而成的廣闊網絡,建構起包羅萬象的龐大秩序。
無論從哪件「名作」入門,建議先不帶成見(順其自然、對等)地切入。不先入為主,用自己的方式消化吸收。古代、中世、近世與近代,各個時代的開頭與結尾處都另闢了2種專欄,應該也有助於理解書中內容。倘若在探究略為深奧的建築世界時,腦中逐漸浮現出一套整體秩序的架構,應該是已經形成「真實自我」的讀者對「名作」所產生的原創印象吧。
2023年1月 川向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