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看電影,對於21世紀的人類來說是一件再平凡不過的事情,無論是到電影院觀看或是在3C產品上打開串流APP,隨時隨地都有數量多到難以計算的選擇跳出來爭奪我們的注意力,因此最大的困難不是如何欣賞,而是該挑選哪一部影片。然而電影這項技術當初剛被發明時可不是這樣,1888 年,法國人路易斯.普林斯使用改進版的單鏡頭攝影機拍攝了《朗德海花園場景》,這一部片子也被視為電影時代到來的濫觴,然而當時沒有引起太多人注意,直到1895 年,法國的盧米埃兄弟在巴黎一家名為「大咖啡館」的地下室首次公開放映了他們的短片,這才使得電影進入了公眾的視野。
同一年,盧米埃兄弟又製作了一部影片《火車進站》,內容從今天的角度來看,簡直無趣到極點,片如其名,就是拍一列火車沿著鐵軌進站的景象,沒別的,但是據說128 年前當這部片在巴黎首映時,引爆了轟動,當螢幕上的火車慢慢進站時,許多觀眾都從座位上跳起來,一個個躲到旁邊去,因為他們深怕火車立刻就要撞到他們了。無論上述這個故事的真實性是否得到驗證,我們都可以從中發現即使面對同一件事情,傳統與現代的觀看者在思想上存在著非常巨大的差異,過去的人就算想破頭也無法理解他們百年後的子孫竟然能如此輕易的接觸到各種類型、各種劇情的影片。
知名加拿大傳播學者馬素.麥克魯漢(Marshall McLuhan)曾提出一個經典概念,即「媒介即訊息」(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意思是人們理解一個訊息時會受到其傳播方式的影響,傳播媒介的形式本身早嵌入了該訊息當中,訊息與其傳播媒介之間有著共生關係,像是早期的黑膠唱片,又名蟲膠唱片,因為使用東南亞一種膠蟲的分泌物為原料故得名,唱片一面僅能錄製一首約4分鐘內的歌曲,於是創作者必須縮短作品時長,以適應這項技術,影響之下,直到今天,大多數人心中依然下意識認定一首歌流行歌的長度差不多就該是4分鐘左右,直到後來的錄音帶、CD、隨身聽、iPod 依序出現,一代又一代的科技更迭不斷地改寫了消費者的收聽習慣,當時間來到數位時代,隨著串流平台的出現,人們對於影片與音樂的接收行為,與過往相比也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可以說傳播形式本身的重要性絲毫不亞於內容本身。
2024 住宅美學年鑑的出版其實從側面印證了「媒介即訊息」的雙重道理,首先,年鑑本身是一種傳播媒介,藉此將更多優秀的室內設計作品介紹給讀者;其次,書中各種商空與住家所呈現出來的風格分別代表著不同流派的藝術美感,或將再次顛覆及改變讀者的過往認知,畢竟在這個多元且快速變遷的社會,每一個資訊的觸碰與接收,可能都將重新定義我們所處的獨特世界,也期待您在閱讀本刊時,內心能夠有所收穫,那就不枉全體編輯團隊所付出的努力了!
主編 王程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