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從天外而來朝星際而去:劉柏村的冶煉、考古、當代與未來
沈伯丞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客座助理教授
往昔賦予了現在力量,而這通往當下的壯闊足跡標誌著通往未來的道路
瑪麗・凱薩琳・貝特森(Mary Catherine Bateson)
用貝特森關於過往、當下與未來的詮釋,來詮釋《考古與當代冶煉》這檔在考古博物館中展覽當代藝術並探索未來的展覽,或許是一個更容易去想像與理解的視角。文明的進程的確一如貝特森的說法一般,在承繼著「過往」的積累後,從「現在」跨步向「未來」走去。
從貝特森的說法開始,若我們將視角朝著遠久的往昔眺望,那麼我們或將看見眺望群星的遠祖們,如何在星隕的赤焰中,點燃了文明的新篇章。星隕為鐵,從天外而來墜落於安納托利亞(Anatolia)的隕鐵2,開啟了往後四千年的鋼鐵文明。鐵的冶煉是從流星殞落開始的傳奇,是一則從天外而來的啟發,也因此,遠古的宗教聖像與聖物雕塑,會以隕鐵為材料也就不足為奇了。伴隨著冶煉技術的成長,鋼鐵構成了現代社會主要的硬體架構,一個國家的工業力量總是正比於鋼鐵的冶煉總量,與此同時「工業構成」也成為了當代雕塑創作裡重要的表現形式與構成技術,無論是里察・塞拉(Richard Serra)還是劉柏村,「工業」構成了其雕塑創作的重要技術與靈感基石。當下永遠是夢想未來的起點,而科技則提供了朝向未來的實質動力,鋼鐵冶煉伴隨著太空載具(火箭)的發射支架以及相關同樣需要鋼鐵的探索機具,朝向星際飛去。
《考古與當代冶煉》特展,毋寧是藝術家劉柏村以自身的藝術探索與美學思考,去回應「冶鐵」在人類文化與技術中的歷史演變,與此同時,在這個弘大的歷史脈絡中,當代藝術創作該如何想像未來的可能?
或許整個展覽其藝術和美學的核心構成,可以濃縮成一句:「從天外而來;朝星際而去」,藝術家通過作品的辯證,藉以探討從隕鐵到太空科技之間,冶煉其藝術、人文乃至於美學上的回應與可能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