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禮物書展
音樂之戰:奪回二十世紀的古典音樂

音樂之戰:奪回二十世紀的古典音樂

The War on Music: Reclaiming the Twentieth Century

  • 定價:450
  • 優惠價:7315
  • 優惠期限:2024年11月30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為什麼過了半個世紀,我們還不演奏希特勒以前禁演的音樂?」
莫切里以本書回答這個問題,
引導讀者以全新的方式聆聽古典音樂。
 
  知名指揮家約翰.莫切里大幅重新審視二十世紀的古典音樂,以本書探討二十世紀三大戰爭期間,美學標準如何掩飾各國的政治目的。莫切里認為,這一時期的音樂史是由三場大戰形塑而成: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及冷戰。他爬梳為何自一九三〇年以來成為經典的作品少之又少,也考察偉大作曲家的生命軌跡,他們在一戰後的創作看似更加簡單,實則為獨特而多變的聲音。莫切里指出,二戰期間作曲家的命運與其隸屬之政府的政治目的密不可分,接續導致了德國、義大利和俄羅斯的實驗音樂遭到噤聲、作曲家移居美國,以及實驗音樂(莫切里稱之為「機構前衛派」)突然回歸,成為冷戰期間西方古典音樂的通用語。
 
  約翰.莫切里以這本《音樂之戰》,不但總結了這兩種觀點,而且更激進地重新思考與定位,當代音樂在多重性當中的各種相對立場。能夠如此直指本心,和他身為指揮對音樂的「體感」有關,這讓他的音樂學絕不枯燥。在這樣的基礎上,莫切里啟程回到二十世紀歷史的風向中去尋找解答──音樂不只是藝術的問題,藝術是在反映世界的動向。如果藝術出了問題,極可能是世界出了問題,或更根本地說,是世界被權力操控的方式出了問題。他打破一些音樂史的迷障,從真實文獻中證明華格納和布拉姆斯這兩大「門派」的掌門人,其實如何彼此尊重並達成了和解;指出「前衛」和「當代音樂」的排他性之狹隘;並為電影和百老匯音樂據理力爭。
 
  本書文筆優雅,極具啟發性,適合愛樂人、入門者,以及所有期待在心中燃起音樂之愛的讀者。
 
好評推薦
 
  吳家恆|數位傳聲製作總監
  鴻 鴻|詩人、導演
  (依姓氏筆劃排列)
 
  「莫切里的《音樂之戰》的優秀美德在於,承認了許多撰寫相關主題的作家都知道但說不出口的事:二十世紀,特別是一九四五年之後,音樂界犯了嚴重錯誤⋯⋯文筆流暢,極具說服力。」──巴頓.斯威姆(Barton Swaim),《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
 
  「兩次世界大戰改變了二十世紀的音樂發展。莫切里描繪了從希特勒到史達林的政治負面影響,展示音樂如何成為身分武器。難民作曲家失去主流地位,而莫切里主張重新評價那些被遺忘與丟棄的作曲家。」──理查.費爾曼(Richard Fairman),〈2022年最佳夏季書籍:古典音樂類〉,《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
 
  「〔莫切里〕的著作以挑釁角度來處理『什麼是好的古典音樂』這個議題:為什麼我們沒有增加演奏希特勒禁止的音樂,特別是荀貝格、康果爾德、亨德密特以及懷爾的作品?為什麼我們反而迷戀莫切里所說的「機構前衛」?以德國作曲家史托克豪森的《直升機弦樂四重奏》為首──沒錯,每位演奏者各自在直升機上。讀者可能不同意莫切里的分析,但他的文風比我們搭過的任何直升機都更刺激。」──《航空郵件》(Air Mail)雜誌
 
  「這本書據理力爭、令人信服,讓我們重新審視所有二十世紀偉大的音樂,其中大部分是在特殊情況下創作的,也告訴我們為何需要回頭去聆聽這些作品。」──喬恩.柏林格姆(Jon Burlingame),《007配樂大解密》(The Music of James Bond)作者
 
  「莫切里是具有洞見的思想家和觀察家,也是傑出的美國音樂家,以精彩的書寫探索二十世紀古典音樂的爭議,為我們對音樂政治與曲目的理解拓展全新的維度。」──賴瑞.沃爾夫(Larry Wolff),《歌唱的土耳其人》(The Singing Turk)作者
 
  「各就各位!才華橫溢、多角經營的指揮家、作家莫切里的《音樂之戰》肯定會引發激昂熱烈的討論。在其極為挑釁的新書《音樂之戰》中,他向音樂界發出戰帖,努力顛覆、重新審視主導戰後二十世紀古典音樂史的一些假設。無論人們如何回應莫切里勢不可擋的音樂世界觀,都必須向他的熱情、無畏又大膽的奮戰致敬。」──強納森.科特(Jonathan Cott),《與伯恩斯坦共進晚餐》(Dinner With Lenny: The Last Long Interview With Leonard Bernstein)作者
 
  「莫切里精彩的《音樂之戰》以這個問題展開:『為什麼過了半個世紀,我們還不演奏希特勒以前禁演的音樂?』接著拉開布幕,以毛骨悚然的細節來回答。」──羅伯特.湯森(Robert Thompson),席爾默(G. Schirmer)樂譜出版公司總裁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約翰.莫切里(John Mauceri)
 
  國際知名指揮家與音樂學者,曾與全球多數知名的管弦樂團及歌劇團合作,包括:斯卡拉歌劇院(Teatro alla Scala)、英國皇家歌劇院(Royal Opera at Covent Garden)、柏林德意志歌劇院(Deutsche Oper Berlin),也曾與許多優秀交響樂團合作,包括:紐約愛樂、洛杉磯愛樂、法國國家交響樂團(Orchestre Nationale de France)、東京愛樂、以色列愛樂、萊比錫布商大廈交響樂團(Leipzig Gewandhaus Orchestra),以及所有駐地倫敦的主要樂團。
 
  他也曾在百老匯與好萊塢演出。曾任都靈皇家劇院(Teatro Regio Torino)常任指揮,以及蘇格蘭歌劇院、甘迺迪藝術中心華盛頓歌劇院、匹茲堡歌劇院以及卡內基音樂廳美國交響樂團的藝術總監。莫切里為好萊塢露天劇場交響樂團的創團指揮,該團是1991年洛杉磯愛樂為他成立的。自2006至2013年,他出任北卡羅來納州藝術學院名譽校長,也曾於耶魯大學任教十五年。
 
  莫切里發行的唱片超過八十張,曾獲葛萊美獎、東尼獎、奧利佛獎、戲劇桌獎、告示牌音樂獎各一座,三座艾美獎、兩座金叉獎及四座德國錄音評論獎等獎項。2000年獲柏林美國學院(American Academy)頒發柏林獎;2015年獲頒哥倫比亞大學迪森指揮獎(Ditson Conductor’s Award),肯定他以五十年以上的時間致力於演出與編輯美國音樂。
 
  莫切里著有《古典音樂之愛:指揮家的私房聆聽指南》、《大指揮家與古典音樂:當代指揮大師的工作技藝、曲目觀點與後臺故事》(Maestros and Their Music: The Art and Alchemy of Conducting)等,文章散見於《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泰晤士報》、《哈芬登郵報》等媒體刊物。
 
譯者簡介
 
游騰緯
 
  臺灣大學翻譯碩士學位學程筆譯組畢。自由譯者、文字工作者,譯有《古典音樂之愛》(黑體文化)、《藝術家之死》(麥田出版)。譯稿賜教:tengwei930@gmail.com 
 

目錄

推薦序 你喜愛當代音樂嗎?/鴻鴻
前言

第一章 離地三萬呎
第二章 布拉姆斯與華格納:雙神的黃昏
第三章 史特拉汶斯基與荀貝格:一戰序曲
第四章 混沌的誘惑
第五章 希特勒、華格納以及來自國內的毒物
第六章 史達林與墨索里尼的音樂
第七章 《出埃及記》的奇蹟再現
第八章 新戰爭,舊前衛
第九章 定義當代音樂的冷戰
第十章 創造歷史,抹去歷史
第十一章 戰爭與損失
第十二章 世紀尾聲

附錄 我的日記
註釋
謝辭
 

推薦序
 
你喜愛當代音樂嗎?
鴻鴻(詩人、導演)
 
  有些指揮也寫作,不過,他們通常只書寫自己的音樂生涯。身為成功的指揮,約翰.莫切里(John Mauceri)熱中寫作的主題卻不是自己,而是古典音樂和現代人的關聯。不過,在他幾本中譯作品(如《大指揮家與古典音樂:當代指揮大師的工作技藝、曲目觀點與後臺故事》、《古典音樂之愛》)當中,這本《音樂之戰》無疑是最尖銳、最驚世駭俗的一本。他像個偵探、像個歷史學家,從二十世紀的三場大戰(一戰、二戰、冷戰)的官方歷史縫隙鑽入,抽絲剝繭,揭露一個問題的真相:為什麼二十世紀的當代音樂乏人問津?讀這本書之前,恐怕沒人料想得到,這不只是音樂圈的茶壺風暴,而是跟戰爭有關,跟權力有關,跟轉型正義有關……
 
  當代古典音樂和以歌劇為高峰的十九世紀音樂之最大不同,在於與群眾脫鉤。爵士樂、搖滾樂、甚至電影音樂擄獲了大眾的喜好,反而「嚴肅音樂」成為一門「蓋高尚」的藝術,與「前衛」、「無調性」、「冷僻難解」劃上等號,必須以國家的力量支持才可能苟活。歌劇曾經是歐洲最重要的娛樂形式,而今這樣的功能已被電影、電視、網路串流、流行音樂取代,古典音樂變成一種需要拯救的瀕危動物。
 
  要回答二十世紀音樂出了什麼問題,進而提出解方,當然是各方音樂學者必爭之地。比如寫作《陰性終止》的蘇珊.麥克拉蕊(Susan McClary)在「風格多元主義」的前提下,就一舉將藍調劃歸二十世紀音樂主流形式,這一脈絡含括了爵士樂、鄉村樂、搖滾樂、重金屬、說唱(Rap)、乃至後現代拼貼(例如John Zorn),凸顯非裔美國人的重大影響,拓寬了「古典音樂」的界域。而法國哲學家阿蘭.巴迪歐(Alan Badiou)則以華格納為座標,認為他消除了以往音樂與戲劇的斷裂形式,那種在碎片與局部中重新尋找整體性的嘗試,不但總結了過去,也開放向未來,以此在古典音樂本身當中尋求出路。
 
  約翰.莫切里以這本《音樂之戰》,不但總結了這兩種觀點,而且更激進地重新思考與定位,當代音樂在多重性當中的各種相對立場。能夠如此直指本心,和他身為指揮對音樂的「體感」有關,這讓他的音樂學絕不枯燥。在這樣的基礎上,莫切里啟程回到二十世紀歷史的風向中去尋找解答──音樂不只是藝術的問題,藝術是在反映世界的動向。如果藝術出了問題,極可能是世界出了問題,或更根本地說,是世界被權力操控的方式出了問題。
 
  莫切里出手就打破一些音樂史的迷障,從真實文獻中證明華格納和布拉姆斯這兩大「門派」的掌門人,其實如何彼此尊重並達成了和解;指出「前衛」和「當代音樂」的排他性之狹隘;並為電影和百老匯音樂據理力爭。
 
  但是,身為音樂熱愛者,他並不是要把大眾音樂納入主流古典音樂而已(這個現在許多唱片公司已經做得不遺餘力了),而是要去鉤沉眾多被埋沒的二十世紀音樂。這本書最精采的論述,便在於指出當代音樂之所以被大眾敬而遠之,不只是「聽不懂」那麼簡單的理由,而是大家習以為常的「自然淘汰」說,一點都不自然,而是被世局影響的結果。
 
  華格納偉大的歌劇革命,在被納粹利用來反猶之後,事實上是經由逃亡的猶太音樂家帶到美國,在好萊塢和百老匯發揚光大。現在的電影音樂主流,以音樂搭配影像動機的美學,完全與華格納一脈相承。但電影與劇場音樂卻被嚴肅樂界所拒斥,這些作曲家的純粹音樂作品(例如顏尼歐.莫利克奈音樂會的上半場都會排出他的實驗性曲目),也同樣被漠視。
 
  這種漠視除了對娛樂化藝術的鄙夷之外,還有政治因素。二十世紀現代音樂的前衛實驗,包括德國和義大利二戰結束前的歌劇、蕭士塔高維契的歌劇與器樂曲、普羅高菲夫的電影配樂,有的被納粹或蘇聯貼上「墮落藝術」的標籤,有的被盟國貼上「愛國藝術」的標籤。莫切里卻犀利提問,這些有政治問題的作品,為何在戰後都一併消失了?
 
  美國和蘇聯在二戰時聯手對抗德義,冷戰時期美國卻又和德義聯手對抗蘇聯,政治上敵友關係的變化,讓轉型正義無法落實,納粹、法西斯份子在戰後得到喘息的機會,也讓古典樂界乾脆對所有與政治問題沾親帶故的音樂,不碰不錯。十九世紀的大眾聽的都是他們的當代音樂,然而二十世紀的歌劇院與交響樂團卻只演奏上個世紀的作品,然後觀眾對不熟悉的曲目自然沒有機會選擇。這是當代音樂被消音的外在因素。
 
  當代音樂被消音的內在因素,則是前述的古典樂界對大眾音樂的排拒,連極簡音樂、電影音樂也一併打入「媚俗」的範疇。莫切里從音樂的角度指出,這是視野被「音樂進化論」的觀念侷限,認為音樂必須越發展越複雜(所以史特拉汶斯基和荀伯格的「返祖」現象才被詬病)。但是複雜真的是唯一出路嗎?
 
  我認為這是對當代古典音樂最有建設性的提問。撕掉標籤,廓清約定俗成的觀念,把音樂放回真實世界去理解。經歷這場洗禮,相信讀者對許多音樂的看法和聽法,都會大為改觀。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7263389
  • 叢書系列:灰盒子
  • 規格:平裝 / 340頁 / 14.8 x 21 x 2.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前言
 
二○二○年初,華府發布名為「讓聯邦建築再次美麗」(Making Federal Buildings Beautiful Again)的行政命令,要求國內新建的聯邦建築以羅馬神廟作為「預設風格」,依循古典建築樣式進行設計。可想而知,此舉觸怒許多人,而且成為美國共和黨與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等保守派,以及民主黨與所謂的進步人士等自由派之間的假議題;同樣可想而知的是,二○二一年二月二十四日,民主黨總統喬.拜登(Joe Biden)就職後僅五週便撤銷了該命令。川普政府以美感作為訂定行政命令的理由,規範一致性與參考風格則是實現目的的手段。
 
上述事件令人想起藝術史與音樂史上,爭議不斷、極為諷刺又鮮少人知的時期:二戰後歐洲去納粹化、冷戰,以及美國共和黨政府當時給予前衛藝術官方支持,將這種相當特別的風格作為藝術與音樂自由表達的重要範例,藉此抗衡蘇聯的官方立場。蘇聯支持寫實的視覺藝術,描繪一顆蘋果的畫作看起來就像是一顆蘋果;他們也擁護歷史悠久的調性音樂,作品中可能充滿前衛、衝突、挑戰,不過肯定會以勝利而振奮的姿態收尾。最重要的是,蘇聯音樂必須眾人能解。正如同墨索里尼與希特勒政權都支持極為相似的反實驗藝術與美學,美國軍方認為在戰時曾創作非調性音樂的作曲家,既不是納粹份子也不是法西斯主義者,並且發放免罪卡給他們。該政策意外導致創作交響樂、歌劇、室內樂等非前衛(如果可以如此稱呼之)古典音樂的作曲家,都必須證明自己與納粹或法西斯主義無涉。
 
冷戰期間,蘇聯與西方的美學相互抵斥。前者望向持續演進的傳統;後者擁抱嶄新、具挑戰性、破除舊習的作品──他們認為音樂中的美既不恰當又平庸。不過,「新」的概念源於一九○九年所提出的理論及當年出版的《未來主義宣言》(Futurist Manifesto)。別管大眾無法接受新的音樂了,無論是在一九一○年代、一九六○年代或是二○二○年代,新舊角力在過去與未來都是哲學之爭──亦是政治之爭。
 
在某種程度上,或許音樂與藝術一直是政治的棋子,是君主與教宗的玩物。薩爾茲堡大主教曾經喜愛莫札特的音樂,後來又棄之不理。普羅大眾與統治者總有各自的歌曲與舞蹈──不過,有時也會產生交集,例如一七四九年,英王喬治二世委託倫敦人氣作曲家喬治.弗德利克.韓德爾(George Frideric Handel)創作《皇家煙火》(Royal Fireworks Music)。

會員評鑑

5
2人評分
|
1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5.0
|
2024/04/09
為什麼古典音樂會的標準曲目永遠都是那些?古典樂的世界彷彿凍結在二十世紀初,難道現代都沒有人再寫像布拉姆斯、拉赫曼尼諾夫那樣的音樂?反而說起當代音樂,都會直接聯想到令人退避三舍的非調性音樂。很多經典電影配樂,不論旋律或意境都不輸古典樂,尤其華格納的主導動機,不就是電影配樂最常用的嗎?但是為何電影配樂好像跟古典樂界總是壁壘分明?

自從我開始接觸古典樂、勤跑音樂廳,這些疑問就在我心中盤旋不去,讀了一些談音樂史的著作也沒能解惑。感謝這本「音樂之戰」出版,為愛樂者另闢思考之路。

指揮家約翰‧莫切里認為當今古典樂界的樣貌是三場戰爭陰影投射的結果: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及冷戰。戰爭結束了,但反法西斯、反共的意識形態似乎還留在古典音樂圈中,加上雅與俗涇渭分明的迷思,讓許多二十世紀晚近的卓越音樂沒有機會被演奏,也沒有機會被聽見。作者進一步指出,古典樂界長久以來顢頇僵固的文化,已經離死越來越近、離地越來越遠,隨著古典樂最重要的贊助群體---戰後嬰兒潮世代的凋零,前途難免令人擔憂。

不論你有沒有聽古典音樂、是不是古典樂迷,這本書都會是一個引人入勝的窗口,帶你了解近代戰爭如何影響西方音樂。全書觀點犀利、直言不諱,尤其對當代音樂霸佔機構資源有諸多批評指教,或許會讓許多學院建制派頗為感冒吧。你可以不必全都認同,但讀完絕對有滿滿收穫。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藝術設計】典藏藝術社方展:抗爭之力,單書85折、雙書79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大和圖書聯展
  • 遠流童書展
  • 尖端BL藍月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