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事長序
中國教育學會於1933年創立,今年正好90週年,本學會長期關注國內教育議題,每年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合辦的國際學術研討會,是教育界的年度盛事。每年的主題發想,都經過學會的理監事與臺師大教育學系的師長共同腦力激盪,選定的主題皆反映當時教育界最關心的議題。
2014年時,我們以「教改二十年:回顧與前瞻」為題,為臺灣的教育把脈診斷,提供解方。如今又過了十年,這十年間,我們經歷2014年制定與逐步推動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2019年正式實施強調素養導向的108課綱,配合2030雙語政策發展藍圖於中小學推動的教育雙語,以及在大專校院推動的雙語化學習計畫,再加上疫情期間數位學習的衝擊與轉化,前述種種變革既快速又複雜,亟待大家群策群力,共同面對挑戰與分享經驗。因此,值此教改30年之際,我們以「教育體質的檢視與再造:教改30面向未來」為主題,邀集國內外關心教育的學者專家與教育實務工作者,細究與反思過去30年的教育改革成效與待改進之處,並據以提出建言,展望未來。
除了研討會,我們也希望透過專書出版,進行理論與實務之交流,以梳理學理脈絡之關聯,反思在地實踐之啟發,提出教育之實務建言與創新構想。因此,本學會特邀請不同領域專家學者貢獻文稿,集結成書,以提供學界及教育實務工作者參考,發揮長遠的影響力。
在此,特別感謝所有作者慷慨賜稿,貢獻智慧結晶,感謝匿名審查委員們的用心審查與回饋意見,讓本書內容更臻嚴謹精進。感謝本學會全體理監事之前瞻籌畫和秘書處同仁之盡力支援,更感謝本書主編湯仁燕教授、余穎麒教授穿針引線,使本書得以完成。最後感謝學富出版社支持本書出版,嘉惠讀者。謹代表中國教育學會為本書的所有推手,致上最高敬意。
中國教育學會理事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特聘教授兼教務長
謹誌
中華民國一一二年十一月
編者序
本年度專書共收錄一篇導言及十一篇論文,分從教育理念的發展軌跡、教育制度的檢視與再造、課程與教學的實施及反思三部分,探討教育發展與改革的相關議題,以提供對這些主題有興趣者一起探索,共同思考教育革新中的重要議題。
首先,導言是薛承泰所撰寫的〈人口危機與高教發展:從29年前的教改說起〉,以高教擴張為背景,探討少子化對高教所帶來的衝擊。第一部分共有三篇論文,探討教育理念的發展軌跡:第一篇論文是周愚文的〈我國義務教育興起的艱辛:民國初期的萌芽與推動困境(1912-1937)〉,聚焦近代各國建立教育制度時,推動義務教育的艱辛過程。第二篇論文為劉蔚之的〈清末赫爾巴特學派傳入中國的知識轉移探究〉,除了釐清赫爾巴特本人與赫爾巴特學派的理論內涵,並分析早期傳入日本的赫爾巴特學派所形成的歷史性框架與特性,以理解其對中國學習的教育學內容之制約與範定。第三篇論文則是周愚文的〈教會學校與國家教育:民國早期政治變局下教會學校的挑戰與回應(1912-1937)〉,藉由探究清朝建立西式「癸卯學制」時,處理與教會學校關係的難題,就教育與宗教關係及政府管理原則在歷經百年後,提出值得當今再思考研議。
本書第二部分共收錄四篇論文,論及教改下之教育制度的檢視與再造:其中,第四篇論文是劉源俊的〈我國「教育鬆綁」的理念與實踐述評〉,就「放鬆管制」與「重建新制度」這兩方面,分別舉四個事例,檢視近三十年來教育改革的成效與實績。第五篇論文是葉坤靈的〈加州大學學術評議會教授共治及其對臺灣高教教授治校理念之借鑒〉,著眼於1996年行政院「教改諮議總報告書」倡議「教授治校」之理念,引介加州大學學術評議會之組織設置與職權及運作狀況,以窺其教授共治之實況,供臺灣高教機構實施教授治校之參考。第六篇論文為鄭淑惠、劉玳君的〈108課綱校長公開授課之探究:國小校長的觀點〉,探究國小校長對校長公開授課之認知、做法、影響因素及成效的觀點。第七篇是張芳全的〈OECD國家及臺灣的不同教育程度與生命週期在國民所得倍數之研究〉,以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公布的35個國家,分析其國民在不同教育階段及生命週期時所得的差異情形。
本書第三部分論文著眼於課程與教學的實施及反思,收錄四篇論文,第八篇是單文經的〈東亞地區地區歷史課程改革爭議舉隅〉,論及臺灣、上海、澳門、韓國、日本及香港等周邊的地區,因歷史課程改革而引起的爭議及啟示。第九篇論文是李玉馨的〈從社會生活發現進步之道歷史教學在杜威課程理論中的洞察作用〉,揭示歷史學科與社會探究之間的密切關係,說明社會探究方法的基本重點,並找出產業史課程設計的關鍵做法,以論證歷史教學在杜威課程理論中所發揮的洞察作用。第十篇論文為邵士原與黃純敏的〈跨越學科與語言疆界的再統整模式-以臺灣CLIL課程的發展與實踐為例〉,探討臺灣2030雙語政策脈絡下,國中CLIL雙語教學再統整模式及其課程與實踐,以便有效整合學科教師與語言教師的教學專業,跳脫學科導向或語言導向的線性思維。第十一篇是湯仁燕與楊善茵的〈教師實施素養導向教學的理念認知與行動省思〉,藉由一位高中歷史教師實施素養導向教學的實踐經驗,分析歷史科教師在規劃和實施素養導向教學時的課程思維與現實考量,探究其課程理解及現實因素如何影響素養導向教學的轉化實施,釐析教師實施素養導向教學的行動省思。
本書能順利編輯刊行,要特別感謝各篇論文作者對各項議題的觀察、思考與深究,也要感謝審查委員在百忙中協助審稿,所提出的意見與建議亦使各篇文稿的思慮更為周全。本書能依時出版,實有賴相關編輯出版人員的專注任事與辛勞投入,高嘉徽小姐緊盯進度才使稿件進得來印出去,陳彥巧小姐亦提供最佳的編輯服務。期待讀者能透過本書的閱讀,對臺灣的教育有更多的瞭解與思考,並為臺灣教育體質的檢視與再造貢獻一己的心力!
執行主編
湯仁燕、余穎麒 謹誌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