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奏曲
迁鼓風湁韻
「文化創意產業」一詞,源自創意或文化積累,透過智慧財產之形成與運用,具有創造財富與就業機會之潛力;同時也是促進全民美學素養、提升國民生活環境的產業。茲因國際貿易日益頻繁,廠商在全球化貿易浪潮的衝擊下,面臨激烈的產業競爭,導致產業區塊鏈重塑,重新調整生產和整合模式。
從初期單一區域工業化的大量製造出口方式,逐漸移轉成兩個競爭方向:製造方移轉至勞力成本較低的區域,而設計、腦力和創意則保留在文創資源豐沛的區域。自此,文化創意產業納入各國戰略性發展的概念,並積極推動相關的文化創意活動,包含結合創作、產製和商業買賣的內容。本質上,文創屬於無形資產與特定的文化概念,並受到智慧財產權保護,需大量仰賴知識與文化美學創作,對於實體資源需求相對較少的產業特性。
從變聲到變身,十鼓的成長、蛻變與轉型
本書內容是台南在地藝文團體──十鼓樂團的成長故事,歷經多次蛻變轉型,最終發展為文創園區。故事的發想源自於擊鼓之聲,透過「聲」和「身」二字,近似音與異字的結合,用「聲音」與「身變」的文字轉化魅力,表達十鼓鼓樂核心的幻化「變聲」,與產業轉型的質化「變身」。而擊鼓音「咚、咚咚」的疊字轉換更饒富意涵,「咚」聲代表十鼓的核心,即鼓樂聲;「咚咚」由一聲發展到兩聲,猶如兩支鼓棒接連敲擊,交集而成「十」字,象徵十鼓結蛹、羽化成形的蝶戀過程。
全書發展主軸分為六部曲,在前奏曲的簡約描繪下,進入首部曲「浪滔上之浮萍」,從「創業動機與創業家精神」論述十鼓的緣起。第二部曲「秋色連波 波上寒煙翠」,運用「利益關係人理論」和「衝突管理理論」,闡述藝文團體在成長過程中,所面臨的關係人轉變與改變。第三部曲「歌唱之夜來香」,鋪陳十鼓進駐糖廠後的各種變革,包括「多角化策略」、「創新策略」和「國際化策略」所結合的「資源基礎理論」核心優勢。第四部曲「桃花依舊笑春風」則描繪十鼓一路成長的組織演化,以及商業模式轉換變身的樣貌。尾奏曲則以「糖鼓合鳴大變身」為題,總結十鼓的成長歷程,並展示他們在南台灣建立了別具特色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經過數次訪談、逐字稿整理與資料分析彙整,本書旨在引領讀者一窺鼓樂傳統藝術團體的成長過程,並介紹十鼓如何巧妙地將糖廠遺址,轉變為文創園區的故事。特別感謝十鼓文創的創辦人謝十,以及十鼓所屬一級主管,提供第一手資訊,讓更多讀者了解藝文團體在文創發展方面的不易與不懈。無論有形或無形的文化資產產業,成功的背後都充滿了辛酸、淚水與感動。期待透過書中的實務案例和管理理論的對話,激發讀者獲得更深入的見解,並帶來後續的實質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