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Gs童書展
成為臺南:府城文史活字典石暘睢

成為臺南:府城文史活字典石暘睢

  • 定價:450
  • 優惠價:79355
  • 優惠期限:2024年12月31日止
折價券 領取折價券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謝仕淵最新力作!
  在臺南四百年行動前夕,本書別具意義。

  爬梳人稱活字典的石暘睢以及臺南地方研究先驅,如何在殖民現代性與大中國史觀之外,找到了第三條路──在地化的途徑。藉由大量保存古蹟文物,打造出故都風貌,臺南得以成為臺南。

  石暘睢生於1898年,1915年實業科畢業以後,長年自行研究,收集了許多書畫、金石、陶瓷、舊文獻與新史料,也時常在臺南一帶踏查。1930年,因為臺灣文化三百年紀念會而有了一展長才的機會,陸續有許多貢獻過去培養專業的機會。1937年在臺南市歷史館服務,戰後出任臺南市文獻委員會委員,管理臺南市歷史館。

  橫跨日治時期與戰後初期,石暘睢就像同期的臺南文史調查研究者一樣,受惠於日治時期與戰後初期的歷史學、考古學、古生物學與地質學等知識。他們所立基的位置以及他們所關心的對象都有著明顯的地方文化視野。這條在地化途徑,呈現了臺灣博物館發展歷程另一種可能——在殖民現代性與大中國史觀之外。

  石暘睢世代留下來的文化資產,是臺南之所以成為臺南的重要資源。在今天,值得我們從塵封中再次檢視並重新對話,看見它們的價值。

名人推薦

  「走在臺南市的街道上,古蹟與歷史遺構不斷進入民眾的視野,博物館中的藏品,每個物件都構成臺南人的文化基因。臺南之所以是臺南,時間只是一個充分條件。」——臺南市長黃偉哲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謝仕淵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現任臺南市文化局局長、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曾任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副館長。
  學術研究關注物質文化史、飲食文化史與區域文化史等領域,並對臺南的博物館與文物資產的發展脈絡感興趣。

 
 

目錄

市長序 為臺南文史奉獻的石暘睢
作者序 成為臺南:府城文史活字典石暘睢
推薦序 憶念石暘睢舅公


緒論

第一章 日本時代的文史調查— 初試身手的石暘睢

第一節 青年石暘睢
一、石馬出土記
二、青年石暘睢
三、石鼎美後人
第二節 博物館員跟他的文史同好
一、初試身手:「臺灣文化三百年紀念會」中的收藏
二、成為博物館員與文史社群的形成
第三節 帶著時間向前走:古物的出現
一、都市開發與文化危機下的調查成果
二、挖出來的時間:明墓與史前遺址
三、刻劃歷史:大臺南的古碑調查
小結

第二章 臺南市歷史館的奮進──戰後十六年的館長生涯
第一節 戰後重建的臺南市歷史館
一、終戰後的臺南市歷史館
二、那個稱為館長的人
三、十年有成的調查行動
第二節 大臺南調查行動的開展
一、文史社群的「採訪記」
二、南瀛調查行動
第三節 館長的分享與主張
一、石暘睢的研究成果與方法
二、石暘睢的收藏與分享
三、鄭成功登陸地點爭議
小結

第三章 文史調查的延續──行動轉進與精神傳承
第一節 民間力量的集結:臺南市文史協會
一、臺南市文史協會的成立與出版活動
二、臺南市文史協會的調查活動
第二節 跨海澎湖踏查與南瀛博物館構築
一、文史社群的澎湖踏查
二、吳新榮與陳春木的博物館之夢
第三節 石暘睢文化資產的再公共化
一、後人的捐贈—成為公共資產的石家文物
二、臺南市歷史館的新生
小結

結論

附錄
附錄 1:石暘睢著作表
附錄 2:石暘睢先生年表
參考文獻
 

作者序

成為臺南:府城文史活字典石暘睢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局長 謝仕淵


  書寫石暘睢,是一連串巧合的結果。

  2006 年左右,我當時任職於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有個文物捐贈的通報,說是日治時期林百貨的陳列櫃,想要捐給臺史博,於是我便前往永康某個工廠倉庫,看見那個被人刻意留下來的櫃子。

  那時,我認識了日治時期曾任職於林百貨的石允忠先生,他告訴我許多年輕時任職於林百貨的故事。後來的十幾年,我便經常有機會跟他見面,有時在臺史博、有時在京園日本料理,我喜歡聽他聊過往的見聞,後來,他還把父祖傳下的珍貴文物,分別捐給了臺南市政府文化局與「臺史博」。

  我初次接觸跟石暘睢相關的線索,並沒有特別留意,石先生說,自己的父親被人稱為「活字典」,我也在石家藏書中看過石暘睢的落款,不過當時我未曾留意。

  一直到 2013 年前後,臺史博開館不久後,出於歷史研究者對於歷史脈絡與歷史詮釋的敏感性,我開始爬梳臺灣博物館史的脈絡,那時固定的兩種理解博物館史的脈絡,一個是國立臺灣博物館所代表的殖民現代性,另一個則是故宮博物館與國立歷史博物館,代表戰後的中華文化在臺灣的脈絡。

  我幾乎立刻就覺得臺灣博物館史乃至於臺灣研究的在地行動,是可以對話與修正的議題,那時我從之前因展覽調查,而到鄭成功文物館的庫房進行文物調查的過程中,了解至少在1920 年代中晚期左右,臺南就有一群在地的文化工作者,他們以臺南文化三百年的活動之名,開始了有系統的調查並且透過博物館展示的方式,將文物放在一個特定的知識系統中展示。

  這場相當具有活力的行動,時而與時局拉扯,當然也深受個人興趣所影響,與現代學術活動之間進行了對話,這個社群,大約持續活躍了三十年左右的時間。他們所調查的文物現在還在臺南,這場擴延的範圍也包含了臺南縣的集體調查活動,其中的關鍵人物就是石暘睢。

  我那時開始追問起石允忠先生關於父親的事,也在文史調查社群的第二代之中,尋找書寫這段故事的必要史料。從最初的追尋到這本書的完成,大約經歷了十年的歷程,構成故事該有細節的素材不多,許多片段的拼湊,有時靠機緣。

  透過這本書,我想為臺灣博物館史、臺南研究乃至於本土的知識社群等議題,添加一點新的理解。他們的貢獻,並不必然從現代學術的角度檢驗,但前輩們開始從臺南自身的脈絡理解自己的歷史,這樣的故事,對於臺灣近現代史的發展而言,還是有些啟示的。

  這本書的完成,要感謝石允忠先生、黃天橫先生及其公子黃隆正、林錫田先生、連風彥先生以及石暘睢先生的後人潘思源先生。並且感謝過去協助我整理石暘睢資料的嚴麗、王麗菡、王佩穎等諸位小姐。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7339343
  • 叢書系列:先行者
  • 規格:平裝 / 288頁 / 15 x 21 x 2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一節 戰後重建的臺南市歷史館
 
一、終戰後的臺南市歷史館
 
1. 毀於空襲的臺南市歷史館
 
赤崁樓是臺南的重要名勝,是臺南歷史文化的象徵,最初是荷蘭時代的普羅民遮城,而到日治時期已經被視為見證歷史的文化資產。赤崁樓躲過了戰時的空襲,於是成為戰後臺南市歷史館的所在地,石暘睢於戰後 16 年的館長生涯,全部時間都在此地。日治時期的臺南市歷史館之設置,係奠基於 1930 年臺灣文化三百年記念會展覽會,並於 1932 年在安平成立史料館,並在歷經 1935 年始政四十周年記念博覽會時,收到捐贈的貴重史料擴充館藏,進而於臺南市中央的大正公園旁(今湯德章公園),興建一座二層樓的建築。建築風格參照了明治神宮繪畫館以及臺北市教育會館展覽會場,並在 1937 年 3 月召聘臺北帝大畢業的齋藤悌亮擔任歷史館主任,歷時將近一年的興建,於 1937 年10 月 1 日正式開館,而石暘睢則為開館之初的館員。
 
博物館除了一般性展覽之外,應有特展舉行,例如 1938 年由黃伯壎支援清代黃本淵遺墨展,展品包括參考資料共計 40 幾項,這項收費的展覽,期間共吸引了 592 名觀眾參觀。1943 年6 月還曾因為展示「林則徐大印」而見報的臺南市歷史館,到了戰時便因局勢緊張而暫停開放,並將所有典藏品藏於「館南棧房與本市延平郡王祠內」, 1944 年赤崁樓重修完竣,先是在1 月中,「歷史館部份史料移藏樓中及蓬壼書院內,準備於四月一日在這攬古勝處重新開幕。」、「不料先於三月一日下午零時,盟機大舉空襲本市,留藏於青年路舊館之史料,全部炸毀;儲存在赤崁樓與蓬壼書院者倖免於難,重新開幕的計劃也就成為泡影。」
 
1945 年 3 月 1 日,美國第五航空隊出動了「 B-24 解放者」空襲臺南市區,投下了造成嚴重災情的燃燒彈,造成臺南市區超過一千棟以上民宅的損壞。
 
1945 年 8 月 15 日終戰,幾天之後吳新榮迫不及待的來到市區,剛好記錄了民生綠園旁兩館會館、州廳遭空襲後的情況: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張忠謀親筆撰寫、獨家授權自傳,他的一生,一場不能錯過的智慧盛宴!《張忠謀自傳》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碁峰全書系(止)
  • 性別主題展
  • 采實童書暢銷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