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25)日出刊的第18期「海洋漫波」季刊,不僅呼應亞太經濟合作(APEC)關注的「海洋廢棄物治理」,更帶領讀者一覽海廢再生時尚秀、藝術展,窺探本土海廢再生循環經濟的能力,如何回收再利用保麗龍、廢棄牡蠣殼,點殼成金。
本期「國際廣角鏡」以海委會主辦的「APEC 海洋廢棄物區域治理研習營」,與大家分享來自荷蘭、美國、加拿大、印尼、日本、泰國、越南及我方公私部門,在創新技術、社區參與及跨區合作的海廢治理與循環經濟的實例經驗,提升我方國際影響力及話語權,會場周邊活動更以在地回收寶特瓶及廢棄牡蠣殼材料研發製成的海毛紗,創作時尚設計款服飾走秀,彰顯海廢循環經濟理念及海廢再生聯盟的重要性。「海好有你在」篇章的台糖生物科技事業部案例中,分享如何透過因應社會環境政策、上下游經營管理及環境友善作為,扭轉廢棄牡蠣殼的命運,呼應上一篇,「點殼成金」創造多元的附加價值。
「焦點報導」篇章,由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許瑞峯助理教授帶大家認識海洋微型塑膠的前世今生,說明塑膠廢棄物釋出至自然環境時,經風雨浪曬作用,裂化成粒徑小於5毫米的「微型塑膠」,對生態和人類健康帶來的負面風險。此外,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分享從監測花蓮海域的海廢,探索海廢源頭的可能性;樺奕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周軍成總經理也淺談海廢保麗龍回收再利用流程,呼籲更多企業和地方政府加入海廢循環經濟的行動行列。
「熱門新議題」篇章從清理、減量、去化、透明、教育等五個面向,分享「向海致敬—守護1990公里海岸線」成果,鼓勵全民淨海、知海、近海及進海,逐步邁向潔淨海洋。另外,臺北市海洋教育資源中心透過創作瓶蓋藝術牆活動,引發學生關注海洋污染問題,並觸發年輕學子付諸行動守護海洋生態環境,實踐環境教育的實質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