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勝利」是台灣唯一的選擇
(一)
二十世紀元年(一九○○年),對中國人與台灣人是同樣的殘酷。八國聯軍攻侵北平,日本帝國主義統治台灣進入第五年。滿清的腐敗使四億多人民受盡痛苦。
歷史的教訓是:一個無能的王朝就會帶來烽火漫天,國破家亡。
百年戰亂、百年蛻變、百年新局。
二十一世紀元年(二○○○年)中國大陸與台灣同時出現了前所未有的遠景。中國大陸的經濟以百分之十的成長率在全球競爭中崛起;台灣在寧靜的革命中,國民黨政權和平地移轉給民進黨,陳水扁當選為總統。
台灣歷史性的機遇是:當反對黨在民主化浪潮中,變成了執政黨,正可以一鼓作氣攀登民主、法治、全球化、族群融合、兩岸開放的高峰。如果這樣,陳總統就變成了中華民族民主史上的英雄,民進黨就變成了不可取代的政黨。
出人意外地,陳總統選擇了另一條路—鋪天蓋地的選舉操作,祇在延續權力的掌控。七年來的政績竟是如此地令人失望。七年的政策空轉產生了兩個重大影響:台灣在全球化中,愈來愈失去競爭力;台灣在邊緣化中,愈來愈孤立。
(二)
面對這樣的大變局,二○○三年我發表了《反冷漠的知識人》一書。其中討論到:對陳總統施政不能冷漠,對李前總統的負面示範不能冷漠,對兩岸僵局不能冷漠,對知識經濟的興起不能冷漠。
書中有幾段話是這樣寫的:
有人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我要說:「人人為己,天毀地滅。」看看大陸沙塵暴出現時的天怒,看看台灣土石流發生時的地吼!「貪婪」正是今天東方與西方社會共同墮落的根源,我不得不把大家熟知的「權力與腐敗」的因果關係,改寫成:貪婪使人墮落;絕對的貪婪,使人絕對的墮落!
如果「貧」是二十世紀的「病」,「貪」就是二十世紀之「痛」。此刻,只有世界各國的政府、企業與人民及時在貪婪的大逆流中,採取對策。唯有行動,才有結果。
十七世紀的法國哲學家帕斯可(Blaise Pascal, 1623-1662)說得深刻:「世紀上罪惡的出現,是因為一個人無法獨自坐在一個房間裡。」因此,對策之一就是要那一些虛偽的政客、那一些喧譁的民代、那一些貪婪地遊走於政壇與商場的名人,能夠少出門、多反省,這個世界就會寧靜得多。
(三)
台灣的政局與經濟情勢持續混沌。在二○○四年八月再發表了《八個觀念改善台灣》,書中提出八個觀念:
(1)大格局思維。
(2)「台灣優勢」比「台灣優先」重要。
(3)不獨不統下的兩岸雙贏。
(4)提倡有靈魂的知識經濟。
(5)開放社會與國家競爭力。
(6)人的品質與優質生活。
(7)人文情懷。
(8)學習型台灣。
「自序」中我寫著:「我當然記得美國威爾遜總統的話:『若要樹敵,就試圖推動改變。』不追求名位,不爭取選票的知識分子,如果怕得罪人,怕樹敵,都不敢提倡改變、改善、改革,那麼這個社會注定了沉淪與墮落!
「台灣還存一線生機,因為知識分子還沒有完全放棄。」
像很多中產階級一樣,對台灣前途已失去了信心,也失去了熱情,但我還沒有完全放棄。
(四)
台灣此刻的情勢更為嚴峻,因此再做一次嘗試,提出「台灣的V型選擇」。
當前的台灣有兩個:一個是正在邊緣化的台灣,一個是急待奮起的的台灣。造成邊緣化台灣的元素是:內有內耗性議題一個接一個地操弄;財經、民主、環保、教育等重大政策一個又一個地空轉;兩岸關係一件又一件地僵持;廉能政治一次又一次地落空。外有全球化的風起雲湧,與中國大陸經濟快速崛起,二者都對台灣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造成衝擊。內外形勢的惡化,造成了人民、企業、外商束手無策。
急待奮起的台灣,祇剩下一個選擇,要以最短的時間、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包容、最廣的視野,追求勝利—VICTORY。「勝利」由七個元素組成:
(1)願景(Vision)
(2)誠信(Integrity)
(3)承諾(Commitment)
(4)人才(Talent)
(5)開放(Openness)
(6)和解(Reconciliation)
(7)年輕一代(Youth)
把七個英文字的第一個字母聯結,就是VICTORY,就是書中提倡的「V」型選擇。
(五)
在美國任教(一九六四—一九九八)的三十四年中,從一九六七年起,我每年都設法回來,今年剛好是四十年。
四十年中,「台灣」從旭日東升走向夕陽西斜,刻劃了兩個政黨的升起與衰敗,陪著走進沉淪的是那兩千三百萬善良的人民。這實在太不公平了。
今年七月剛好是天下文化創設二十五週年。二十五年前出版的第一本書是我寫的《經濟人與社會人》,那真是一個台灣意氣奮發的年代。此刻的台灣必須反敗為勝,做出「V型選擇」。
最近寫的兩本書,祇有自序。這本書決定邀兩位大家尊敬的學者寫序。一位是對台灣經濟與學術發展有重要貢獻的于宗先院士;一位是對台灣神經認知科學和教育普及化積極參與的洪蘭教授。
本書的出版要感謝各位同事的參與:林素伶的整理文稿,吳佩穎、沈維君、曾文娟三位的細心編輯,李錦鳳的封面設計,以及李雪麗的企劃。沒有他們的專業投入,這本書會出現更多的缺點。
(二○○七年六月,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