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禮物書展
很深的民主,需要很厚的共同體:兼論「民主人」的養成

很深的民主,需要很厚的共同體:兼論「民主人」的養成

  • 定價:450
  • 優惠價:79355
  • 優惠期限:2024年12月08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民主的深化連結於社群性的建構,一個有厚度,以及兼具各種尺度的社群性建構,而在地或是面對面社群更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社群性」不等於「集體性」,而是「人」如何走向「社群我」的社會與文化過程。缺乏「社群我」養成的群體容易被單一概念綁架――不管是以公領域「理性」為名,還是以「民族主義」為名――造成某種集體性制約。經由社群建構之社會與文化過程,我們才能從對立和同一的矛盾中轉化為「社群我」。

  過程或許繁複多變,就像各種文化為基底的樂章或是詩篇。不是每一次都要詮釋出完整的宇宙論意識,而是體會到文化根基的精髓,經由個人的實踐轉化為各種載體,不管是遊戲、文學、藝術、音樂、論述……象徵在某個起點開始,切合當下時空的脈絡,上下左右移位,引導人們進行「我」的轉換與質變,一個永不懈怠也永難完成的文化之旅。

  這是「民主人」養成的真意,一個以人為主的民主政治。――林秀幸
 
  如果民主不只是選舉,那還會是什麼?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貧富差距、民粹、不平等,一躍而為熱門討論的關鍵字,在知識份子慨嘆全球民主倒退、紛紛提問「民主為何失敗」的此時此刻,台灣也無法規避民主深化的任務。

  本書以霍布斯、盧梭、涂爾幹的理論為基礎,探討個人意識與公共意志之間的關係,進一步推衍出:「在民主政治下,社群與個人並重。」今日民主發展的困境之一,在於單一面向地強調個人主義、個人權益的維護,而忽略了整體社群的能力,包括人民互相溝通照顧的能力、以群體為思考框架的能力。

  人民的權益,需要以社群整體的能量來維護。民主的深化,需要建構一個有厚度的共同體。

  本書也透過再詮釋克里特島山村的偷羊、日本的武士道、峇里島的鬥雞,以及北台灣客家地區的宇宙論、閹雞競賽等象徵建構過程,說明民主淺層化的弊病、後果與可能的對治之道。並進一步剖析台灣的民主危機與生機,探討民主人的養成之道,企盼未來我們能建構一個不失去象徵能量、以人為主的民主政治。
 
專文推薦

  江旻諺/台灣經濟民主連合客座研究員,《如水》編輯委員
  李丁讚/清華大學社會學榮譽退休教授
  邱星崴/地方工作者
  張淑惠/小民參政歐桑聯盟創黨召集人,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創會理事長
  莊程洋/任職於民間倡議組織
  陳方隅/東吳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菜市場政治學共同編輯
  陳東升/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特聘教授
  黃丞儀/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研究員,島國前進基金會董事長
  劉維人/獨立研究者,社科譯者
  戴興盛/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教授,地球公民基金會理事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林秀幸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副教授。台灣苗栗人,巴黎第五大學社會學博士。《主權獨立的人間條件:台灣如何成為一個自由平等、團結永續的新國家?》、《照破:太陽花運動的振幅、縱深與視域》、《社會運動的年代:晚近二十年來的台灣行動主義》主編。喜歡漫遊在各學科當中,找尋生命的養分和自由的空間,不管在個人或是島國的層次。
 

目錄

推薦序 一本為政治工作者重探政治如何進步的專著/江旻諺
推薦序 韌性的民主,韌性的共同體/李丁讚
推薦序 地方工作應有的深度/邱星崴
推薦序 一起為更厚的,是你也是我的共同體努力/張淑惠
推薦序 原來「讓自己與夥伴成為人們期待的改變」是這樣/莊程洋
推薦序 民主共同體成員的重要功課/陳方隅
推薦序 從圖騰象徵的共同體到地方民主共同體/陳東升
推薦序 寫給台灣民主的政治詩學/黃丞儀
推薦序 從社群中的互動,看見真正的自己/劉維人
推薦序 台灣安身立命之路:共同體、民主、主權和人權的相互支持/戴興盛
 
引言
 
「共同體」和「民主」的跨學科之旅
疫情揭開序幕
共同體的哲學,哲學的共同體
透過約定,屬於大家共有的「國家」
盧梭「公共意志」的奧義
涂爾幹的社會分工論
宗教與共同體
本章小結
 
象徵如何編織社群
偷羊的意義性
在涂爾幹視角的探照之下
武士道
紀爾茲的鬥雞
每一個社會都有他們的象徵體系
 
宇宙論與社群建構
台灣北部客家聚落的宇宙論
 
再回到政治學的軌道
後現代和後國家主義
「認同」與「協商」的社會過程
詹姆斯如何和我們的論述軸線接軌
「閹雞」如何跳躍在不同層次的共同體之間
 
象徵與記號
象徵的多義與質變
兩種後現代:postmodernity和postmodernism
 
台灣的民主危機和生機何在
正視民主危機、培植生機厚土
民主人
 
後記
參考文獻
 

推薦序

韌性的民主,韌性的共同體
李丁讚/清華大學社會學榮譽退休教授

 
  林秀幸教授的新書──《很深的民主,需要很厚的共同體:兼論「民主人」的養成》(簡稱《民主共同體》),文筆優美流暢,很像一首長詩,但卻同時帶著理論的重量。《民主共同體》透過細緻的詮釋,把古典政治哲學對民主共同體的討論,帶入涂爾幹社會學的視野,特別是圖騰象徵與社群建構,為民主理論提供了堅實的社會文化基礎。我認為,《民主共同體》繼托克維爾的《美國的民主》之後,為「社會民主」的理論提供了新的元素與方向,不只具有理論的原創性,也對當代民主困境的緩解提出有力的回應。

  《民主共同體》指出,當前的民主困境乃是「民主淺薄化」,易言之,民主變成一個抽象的概念,如平等、自由等都很空泛,人們對這些概念並沒有身歷其境的感受,也沒有主動詮釋這些概念的能力。因此,政客很輕易地以看似合乎民主的理念來操弄政策,人民的參與變得虛泛,只剩下投票一途。但是,投票也很容易被媒體網絡的數字操弄。這是當前民主的危機。在涂爾幹社群建構理論的啟發下,《民主共同體》很有洞見地指出,「民主的淺薄化」乃源自於「社群的扁平化」。民主的深化需要共同體的厚化。

  為什麼社群會扁平化呢?這也必須由涂爾幹的圖騰與象徵理論說起。澳洲圖騰制度由圖騰表記/象徵、圖騰物種、氏族成員構成一個三角關係,經過秀幸教授的詮釋,這三個相位變成「概念/象徵、感知、詮釋者」的新三角關係。這是一個經過深描後的轉化,還佐以本土北部客家田野資料的印證,非常精彩。其中最重要的轉化點是,涂爾幹以表記來象徵整個社會,但秀幸教授透過客家村落「爐灰」的集結過程,發現「爐」所象徵的是參與祭拜者所構成的群體。這個群體是一個社群,而不是社會整體。我認為,這是《民主共同體》很關鍵的轉折與修正,讓涂爾幹的象徵理論與民主理論可以無縫接軌。

  當象徵代表社群,而不是社會整體時,共同體的概念也由一個界線鮮明、強調包覆性與歸屬性的群體,轉化成以參與者為中心。個人變成詮釋者,透過自己生活脈絡的親身經歷與感知來回應生活,進而重新詮釋象徵的意義和價值。藉由這個詮釋過程,抽象的理念得以清晰化、個人化,共同體的意義也不一樣了。在這個意義下的共同體,公共道德不是透過抽象理性的教化,而是個人直面生活中時時刻刻的情勢判斷與因應,在對立與衝突中不斷地協商與修正才逐漸養成。《民主共同體》透過豐富的個案,從國外到本土,分別從不同層次解析,社區成員如何透過日常性象徵行動來建構公領域的德行與情感,把自我轉化成社群我。共同體就是由這樣的社群我所組成的團體。

  但是,這樣的共同體只有在面對面、可以親身經歷體驗的小型社群才可望建立。可是,當社會的尺度加大之後,面對面的社群逐漸消逝,公領域的道德與情感無法培育,民主變成一個空泛的概念。這是民主第一層困境。抑有進者,當社群的尺度越來越大,進入區域、國家,乃至全球的範圍,多層次的社群認同被多層次的行政體系取代,人們詮釋象徵的能力逐漸被法律文件與道德口號抹除,社群的扁平化造成民主更加淺薄。在這樣多層複數的社群組織下,人們如何跨越層層的、甚至相互矛盾的認同而形成新的共同體呢?一個有厚度的共同體是什麼?我們如何緩解當前的民主困境,捍衛民主,進而重建民主的深度?這是《民主共同體》最核心的提問。

  民主的困境是當前普遍的認知,各家都嘗試提出解決方案。很多理論,尤其是後現代與後國家論者往往認為,民族國家或是共同體乃是當前民主困境的主因,因此倡議各種去領土、去界線、自由移動、不受土地牽絆的多重認同。這種提法雖然指出了傳統共同體與民族國家的問題,卻無法真正重建人的社群認同。《民主共同體》從對涂爾幹象徵理論的重建出發,結合詹姆斯(Paul James)的本體政治學,以及艾斯波西多(Roberto Esposito)關於民主、免疫與共同體的討論,架構出一個具有原創性的民主理論,這個理論強調,具有深度的民主必須鑲嵌在土地與社群之中,首先建立詹姆斯所謂的「本體認同」,再從這個認同出發,透過象徵的多層次轉化,逐漸浸潤更高層次的社群認同,也讓更高層次的倫理,包括照顧倫理、權利倫理,以及對立的倫理得以建立。

  這是一個從象徵出發所建構的民主理論,是秀幸教授以一個社會人類學家對民主的特殊貢獻。民主實踐的過程充滿利益與情感的張力、矛盾與衝突,這是民主運作的基本問題,無法避免,每個民主理論都必須處理這個核心問題。但是,我認為《民主共同體》提議以象徵作為民主的方法,有其獨特之處。象徵有一種特別的柔軟度,可以隨著不同情境而轉化其意義,讓人的心境與視野隨之轉化,對於化解對立具有獨特的功能。至少,象徵可以當成容器,讓不同見解可以獲得暫時的共識,這些特質都是其他學科的方法很難具備的。因此,我認為秀幸教授把象徵帶入民主理論,為民主開創一個嶄新的向度。而且,這不只是理論文獻的統整,更有本土田野資料作為佐證。透過客家的賽閹雞儀式,《民主共同體》向我們證明,象徵當成一個引路者,可以把民主的實踐從面對面的層次,引到更遠、更深的範籌,讓民主更深,也讓共同體更厚。

  為什麼很深的民主需要很厚的共同體呢?除了象徵的文化建構與本體政治學,艾斯波西多也為民主與共同體的互構提供精彩的分析。艾斯波西多認為,共同體含有兩個基本面向:禮物與免疫。人是群居的動物,必須走向他者、協助他人,這是禮物。但是,在走向他者的同時,由於自然、文化與人性的限制,人很容易與他者發生衝突、陷入危險。因此,人類設計很多防衛的機制,包括很多民主制度的目標都在保護個人的安全,讓人免疫。這些免疫制度讓人相互警戒、相互隔離,與禮物相互排斥,卻又必然共存,造成共同體無可迴避的矛盾。這是本體的矛盾,與後現代所指稱的現象界的差異不一樣,先於我們自身的存在。這種矛盾我們無法克服,而又必須與之相處,於是慢慢產生「體恤」之情,透過相互體諒轉化矛盾。艾斯波西多認為,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體恤與照顧,是共同體最重要的文化基礎。

  不管是詹姆斯的本體倫理,或是艾斯波西多的體恤之情與照顧倫理,都強調在地面對面互動社群的首要性,這是所有其他更上位倫理,如權利與對立倫理的基礎,或是對話對象。本體性的倫理沒有建立,其他倫理也很難產生。可是,什麼是本體性的倫理或體恤之情呢?根據生態學、也是土地倫理的奠基者李奧帕德(Aldo Leopold)的看法,所有倫理都是人群在面對無法超越的限制下,為了生存而不得不妥協所逐漸演化出來的不成文規則,或是一種默會的知識,要求成員要體會困境,並做出犧牲,包括限制自己的自由等,讓社群可以度過難關,甚至願意互相照顧。因此,本體倫理或體恤之情都是演化的結果,深深地銘刻在人們身上。這種倫理是布赫迪厄(Pierre Bourdieu)身態(habitus)的一種,可以移轉到不同領域。

  但是,在社會快速變遷下,人群異動頻繁,不只面對面的社群逐漸消逝,人與人的互動也變得短暫而隨機,很難有足夠的時間與空間讓人維持持續性的互動,演化的機制很難啟動,本體性的倫理自然無法誕生。目前很多大家耳熟能詳的倫理,包括人權、平等、自由等,其實都停留在抽象的論述的層次,而不是人們在長期的互動中逐漸演化出來,並沒有銘刻在人的身上,因此也無法驅動人們的行動與熱情。更嚴重的是,共同體逐漸依靠民主的防衛體系來保護個人的權利與自由,人與人之間的禮物關係逐漸消失,讓共同體更為扁平化,也讓民主與共同體的關係更為複雜。一方面,社群的扁平化造成民主的膚淺化,另一方面,民主的膚淺化也進一步造成社群的扁平化。民主與共同體相互壓縮彼此發展的空間,這是當前民主困境的社會根源。

  因此,《民主共同體》指出,更深的民主需要更厚的共同體,共同體與民主必須相互建構。我認為,這個視野下所建構的共同體才具備韌性,這種韌性讓共同體面對危機或威脅時,有能力透過內部的自我調節,而不是外在制度來解決困境,讓共同體永續地運作下去,這才是真正的免疫力。其實,共同體與人體並無太大差異。個人健康的維持,以及身體免疫系統的建立,不能只靠外在藥物或科技物的護持,而必須在日常生活中,透過周而復始的身體實作,才能慢慢強化內在的免疫系統。身體內生的免疫系統才是讓人療癒與再生的關鍵要素,外在藥物的使用反而讓自身的免疫力消減。可是,當今的社群組織通常都依靠外在的制度化民主,包括透過各種權利的制訂來保障、捍衛人的自由與平等,這種免疫措施缺乏個人化的參與、體驗,無法讓人滋生與權利相對應的義務、禮物與責任。共同體的厚度無法滋長,更不具備韌性。

  有厚度的共同體才是「民主人」養成的棲地。在這樣的共同體裡,個人才是生活的詮釋者,從自己的生活脈絡出發,直面生活中無時無刻不存在的遭逢與險阻,並在對立與衝突中隨時調整自己,逐漸學會把他人的情感放入自己的座標之內。正如捷克的政治思想家哈維爾(Vaclav Havel)所指出的,一個人在回應生活困境時,尤其是很難克服的困境,包括大自然的限制、階級與意識型態的對立,以及人性的弱點(包括死亡)等,不能硬把自己的觀點強加回應給對方,而必須體恤對方,與對方合作或妥協,才能真正解決困境。因此,回應(responding)是責任(responsibility)的開啟,讓我們不能只談權利,而必須同時思考義務、付出禮物,甚至願意犧牲、限縮自己的自由,與他人一起承擔責任。這種在生活實踐中所培養出來的能力,轉化了禮物與免疫的互斥邏輯,讓民主體制不必藉由外力就可以自我療癒與再生,進而創造民主的韌性,共同體因此得以永續經營。
 
推薦序

寫給台灣民主的政治詩學
黃丞儀/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研究員,島國前進基金會董事長

 
  現代政治學的基礎來自於霍布斯的主權理論,背後預設人與人之間永恆的不信任和恐懼。在這種脆弱的社會關係上,人們願意讓渡自身的權力,形成政府。林秀幸透過本書,詳細爬梳當代社會學理論大師涂爾幹的晚年顛峰之作《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指出人類社會的聚合並不是只有靠恐懼,人們之所以願意共同生活,形成公共意識,有神聖性的作用在裡面。透過心理能量的共振與輻射,讓個人成為公共意識的承載者,也讓個人的心理能量灌注到公共領域中,達到「個人中有社會,社會中有個人」的緊密鑲嵌和相互構成。這是社群生活的具體脈絡,也是民主政治需要深刻體會和突圍的關竅。

  本書不只透過各方民族誌,映照涂爾幹的圖騰制和社群建構,更著眼於台灣當下的民主危機與生機。居住在台灣的人民究竟如何形成一個共同體,是一九九○年代以來長期困擾著台灣政治的終極問題。基於不同的政治認同,對於同一段歷史都會有不同的解讀,如何可能發展出公共意識,進而產生共振與輻射?本書直指核心,認為必須回到地方,依靠社群體的豐厚文化遺產,日常生活的脈絡性,才有可能彼此構連。本書其實是寫給台灣民主的政治詩學,以才華橫溢的自由書寫,寄給台灣社群作為一個共同體的未來。所有困惑於台灣何去何從的讀者,都可以從本書中找到脫困的線索。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9792504
  • 規格:平裝 / 432頁 / 14.8 x 21 x 2.1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引言
 
這本書開始於疫情下的台灣,詢問的卻是台灣的民主,這條我們共同走了三十幾年的路。如果民主不只是選舉,那還會是什麼?
 
從一本談論「禮物」與「免疫」的哲學著作開始,我們踏上了這場跨越時空的民主之旅。從十六世紀西歐的政治哲學之作,到十九世紀的社會學開基祖,再遠征到克里特島、日本與峇里島的象徵與詩意,再繞回我們自己的島時,仔細詳觀的不只是當下的台灣,還有島上先民遙望天際時如何想像宇宙與自己腳下的土地。這樣的想像不是異想天開的,而是哲學的、政治的,也是社會的、文化的。這個在地的觀念體系和西歐發端的民主思維竟然也不是不相容的,只差有心的詮釋者予以連結。畢竟,民主對我們不會是完全的外來物。只是,島上這些思維想像不是以言說來呈現,而是以行動來實踐,也存在於虔誠的文化心靈。我們將自己島藏的心靈地圖和民主發軔之初的思想藍圖疊合之後,不僅相容,也讓雙方都擴展了視界。
 
當我們再次回到政治學領域時,此時的政治已經不限於政治,對民主生活的反省也加上了社會與文化的廣角鏡。畢竟,先賢們想像的民主願景不應該讓當代的我們越走越狹,它本是豐碩文化土壤中的民主。我們最終以象徵來照亮民主之途的暗影,以期躲開狹義民主的陷阱,並進而拓寬我們創作民主的視野與心胸,掘深我們實踐民主的著根與承諾。很深的民主,需要很厚的共同體。
 
這是一段漫長繁複的旅程,漫長繁複的不僅是書中的論述軸線、引用的經典或案例,還是個人的民主體驗,也是台灣的民主經驗的一部分。有這樣的民主體驗才折射出那樣的學術工作,畢竟,「論理」是最末端的表達,親身的體驗才是能量之所在。因此,三十年來的民主路需要被以某種角度回顧,當然,是我們的角度。也說明了這個論理的展開不是憑空想像的,它具有某些歷史事件的佐證。佐證不代表事實,卻是詮釋的起點。因此,我們深覺負有責任陪伴讀者重新走過亦真實、亦詮釋的來時路。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博客來|日文】軍武迷集合,日文軍事書任2刊9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大和圖書聯展
  • 遠流童書展
  • 尖端BL藍月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