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輕小說展
留下來的人:偏鄉高齡者的生命紀事

留下來的人:偏鄉高齡者的生命紀事

  • 定價:350
  • 優惠價:79276
  • 優惠期限:2024年12月08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編輯選書

如果可以,他們為什麼不?

探討台灣社會高齡化問題結構的書眾多,這部作品是最為貼近長者及環境的作品之一。作者以台西孫女的視角,帶領讀者感受炙熱豔陽下的勞苦工作,觀看阿公阿嬤們的人生故事,以及島內移民的步履與途徑,讓我們置身除抗爭之外的日常。這是感同身受、無法釋卷的生命紀事,在文字與紀錄編織的段落中,讓我們重新思考台灣目前無法忽視的偏鄉高齡、照護倫理議題。

 

OKAPI 推薦

  • 他們為何留下安老?:康舒雅、洪伯邑對談新書《留下來的人:偏鄉高齡者的生命紀事》側記

    文/游擊文化,|,廖珮岑,|,康舒雅(本書作者),|,洪伯邑(台大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教授),|,恬野書2024年04月19日

    留下來的人:偏鄉高齡者的生命紀事 《留下來的人》是康舒雅在台大城鄉所的碩士論文《以身立地:彰化縣台西村高齡者人地關係的形構與轉化》,所改寫的著作。她以扎實的田野、生動的筆法與細膩的故事,帶領讀者進入彰化台西村高齡者的生命故事。 《留下來的人》作者康舒雅與台大地理系教授洪伯邑於恬 more
 

內容簡介

在農村生長、安家與衰老的人,走過什麼樣的人生?
偏鄉照護困難,若可以選擇離開,為何還是想留下?
 
※都會區長大的孫女,對農村阿公阿媽的探尋之旅
 
  台西村,一個因環境抗爭與《南風》攝影集,而廣為人知的沿海小村。但是,檯面上的新聞,鮮少突出此地的高齡議題。
 
  事實上,它是一個高齡村落,村內四百多人,70歲以上的長者就佔了兩百多位,它也是台灣千萬衰退的農村之一。台西村民無論在經濟、智識、基礎設施、健康或者人口結構上,皆處於邊緣。
 
  在這樣的偏鄉,長者如何安老?
  作者身為都市成長的青年世代,反思自己與台西村的阿公阿媽,雖是血緣至親,卻像是生活在不同世界的人。
 
  為了解這份差異從何而來,作者於碩士階段展開田野研究,試圖理解環境抗爭之外,台西村的高齡者過著什麼樣的生活?他們的日常生活是什麼模樣?
 
  不再三代同堂的世代
  本書描繪的台西村高齡者,出生於1930、1940年代,自小從農,大部分只接受過數年小學教育。到了晚年,因台灣社會的劇烈變遷,他們難以再循傳統農耕社會的大家庭模式,將勞動責任交予下一代,也無法在子孫環繞下,安養天年。
 
  這些人的晚年階段,與他們的先祖輩大為不同,也和都會區的高齡者有多方面的差異。在時代轉變下,他們不僅需要發展出因應當前社會型態的老化途徑,也面臨諸多挑戰,包括:
 
  ——生活清閒下來,不用再為生計奔波,但似乎必須找到新的重心?
  ——重聽、視力模糊、手腳無力、不能再做事了,怎麼辦?
  ——伴侶生病甚至去世,身上病痛時好時壞……
  ——看著同輩人一個個離去、甚至子女過世,怎麼自己一個人好好生活?
  ——子孫在外地生根,要不要離開故鄉,搬去跟子女同住?
 
  上述總總身體或心理上的變化,都需要經歷調適。本書紀錄了高齡者如何隨著生命變化,調整生活秩序、如何在衝突與矛盾中掙扎適應,而他們的過去又如何形塑他們的信念、認同與價值觀,據以度過晚年。
 
  本書透過高齡者的生命故事,呈現底下重要議題
 
  ▎身體老化是怎麼一回事?
  台西村高齡者如何描述身體經驗的變化,怎麼看待自己變老? 
 
  ▎為何老人家閒不下來?
  高齡者為什麼在身體狀況變差後,還是想保有勞動習慣,這與他們從小到大的生命經驗以及他們所居住的地區有何關聯?
 
  ▎為什麼不想離開?不與子女同住?
  老人家何以不願意離開家鄉,為什麼不想搬去與子女同住?需要哪些條件才能留在家鄉?
 
  ▎如何在鄉村做高齡照護?
  不同家庭型態的照護方式各有同,有些是夫妻兩人同住相互照顧、有些則是喪偶的獨居者,有些則聘請外籍看護,不同家庭型態下的高齡者如何適應?
 
  ▎高齡者的社交生活
  高齡者如何維繫社交生活?身體差異與病痛經驗為社交生活帶來怎樣的挑戰?
 
  ★台灣社會學會田野工作獎作品改寫★
 
一致推薦
 
  王志弘|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周傳久|中正大學高齡所兼任副教授
  洪伯邑|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教授
  陳正芬|台北護理健康大學長期照護系教授
  陳懷萱|台灣大學創新領域學士學位學程專案助理教授、百工裡的人類學家共同創辦人
  黃于玲|成功大學醫學系人文暨社會醫學科副教授
  楊培珊|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盧敬文|家庭醫學暨安寧緩和專科醫師,《福利之鄉.煙囪之城》共同作者
  顧玉玲|作家、台北藝術大學文學跨域創作研究所副教授
  (依姓名筆畫排序)
 
  作者勾勒濱海村落的眾多場景,凝縮著社會變遷、地方紋理和人世起伏的重層皺褶,看似不連續卻有著統貫的主旨:身體勞作交織於地方風土,養成柔韌的心性。讀者若耐心體察這宛如異域的往事,或許更能了解地方創生、社區營造和國土規劃等命題,必須植根於長久積澱的常民時空,不能急於實現燦麗願景而將認定粗礪的人地一併清除。—王志弘(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當我們看到長者,往往就是一個外表。多點接觸,可能有許多疑問,「為什麼您這樣或不那樣?」作者以學術與通俗並茂筆觸引介一個地方人文變遷下的庶民生活如何走過一生,幫助我們學習用更謙卑而不設立場和太快下結論的方式來論斷他人的「何以是如今」。—周傳久(中正大學高齡所兼任副教授)
 
  本書以台西村高齡世代的生命故事為背景,記錄早期台灣貧瘠農村青年往返城市與家鄉的島內移工經歷,以及這些一輩子實踐「作穡人」勞動習慣的世代,在年邁身體機能衰退後面臨的心理挫折、社交聯繫轉弱與照護上的困境。書中主人翁的經歷,提醒我們偏遠地區高齡照護所面臨的挑戰,需要社區關係網絡與醫療服務網絡雙管齊下。—黃于玲(成功大學醫學系人文暨社會醫學科副教授)
 
  本書不只讓我們看到「故鄉」如何承載過往社會變遷集體記憶與社會關係,更重要的價值在於藉由書寫行動創造世代之間的連結,探問老年的意義,帶我們進一步看到高齡者在老化身體的日常實踐所體現出家鄉高齡者共老的生命韌性。—陳懷萱(台灣大學創新領域學士學位學程專案助理教授、百工裡的人類學家共同創辦人)
 
  作者以環景視野,配合高齡者的主觀經驗,像打開一本本的日記,帶領我們閱讀高齡者在病痛之外的生活。當關係性的日常面臨崩解,失能除了是生理的、心理的,更是社會性的;反思病人自主的浪潮,高齡者可能更在乎做決定對他人的影響。不論離鄉或留下、自主或依賴,作者藉這些偏鄉高齡者的素樸生命,深描出照顧倫理的社會脈絡。—盧敬文(家庭醫學暨安寧緩和專科醫師,《福利之鄉.煙囪之城》共同作者)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康舒雅
 
  1994年生,台北人,幼時隨祖父母在彰化老家生活。台大城鄉所與荷蘭萊頓大學文化襲產研究碩士畢業,現為英國倫敦大學學院人類學博士生。大學期間接觸社區實作,關注草根社群的賦能與公共參與議題。碩士論文《以身立地:彰化縣台西村高齡者人地關係的形構與轉化》爬梳偏鄉的高齡化現象,獲台灣社會學會田野工作獎。深信田野研究方法能為知識生產帶來洞見,並認同在差異與共性中擺盪的研究位置是理解社會的重要取徑。
 
  聯絡方式 r05544023@ntu.edu.tw
 
繪者簡介
 
沈恩民
 
  1980年生,彰化人,插畫家
 
  喜歡大自然,與《台灣山岳》雜誌、台灣千里步道協會、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有多次合作經驗,也曾參與多本書籍的插畫,包括《淡蘭古道:百年里山的長路慢行》、《文明初來電》等等。著有《慢漫生活》、《山教我的事》(獲金鼎獎兒童及少年圖書獎)。
 
  臉書粉絲專頁MINNAZOO
  工作聯絡:minnazoo.studio@gmail.com
 

目錄

推薦序 留下,何以安老?/ 洪伯邑
各方推薦
 
01台西村
02比一甲子還久之前
03收袂通仔食
04一世女工情
05壯丁出外
06海事生活
07間奏
08一天
09疾病的拉扯,勞動的進退
10田、房、祖先與親密的夥伴
11病痛、社交與移動
12各自孤獨,一起生活
13照護私人化
14離開
15終章
 
參考書目
 

序言
 
  台灣西部沿海一個偏僻小村裡,住著一群年事已高的海口人。
 
  海口人出生於戰亂時代,自小從農,大部分只接受過數年小學教育,一輩子勞苦營生。身體成為他們摸索世界與理解社會的基礎,並據此建構起生活方式、人我互動及價值觀念。因為長時間投入勞動,他們與身周環境維繫著緊密關係,而著根的地方紮得既深且牢,更影響了他們對晚年生活安排的看法。
 
  我的祖輩在此建厝,然至今還留存老家者,只有阿公、阿媽二人而已。他們二人雖是我展開碩士論文研究的起點,但在實際探訪村裡高齡者之前,我只是一名長年生活於台北、偶爾返鄉度暑假的孫女,平淡停留於祖孫關係所框限的相處經驗,並無密切互動,甚至沒有和同村人對話的印象。幼年時在阿公、阿媽教導下的台灣話,更漸漸被台北的都會氣質洗刷得七零八落。
 
  在我的家族中,無論是留在老家的親人,或遠赴他鄉打拚的出外者,都盼望下一代在都市裡取得社會菁英的資格,未來過上不一樣的人生。在這種盼望下,我自小生活在物質豐裕無缺、毋須拚盡力氣生存的環境,浸潤在文字所架構起的體制中,系統性地學習特定的社會表達與各式標準。
 
  這些在都會裡的生活經驗、學習成長,卻好像成為一道柵欄,隔開了我與家鄉。隨著我年紀漸大,日漸感到柵欄越築越高,好像阿公、阿媽那一輩人的標準、知識、表達,都和我有很大的差異,幾乎像是不同世界的人。
 
  我不理解他們,也少有理解他們的機會,或許是因為這群人鮮少顯影於公共的視野中,也未曾在我熟悉的文字書籍裡現身。屬於那一世代、那一群人的集體記憶,存在於親密的口頭述說裡、存在於未患阿茲海默的腦海裡、存在於泛黃的老相片、也存在於田圳屋瓦的崎嶇紋理中,卻不存在於文字世界裡。即使有些故事在家族成員間流淌、傳承,在公共層面上卻鮮有聲息。仿如一株植物逕自在角落生長、開花與腐朽,而不為世界知曉。
 
  在碩士階段展開研究以前,這是一個我稱之家鄉、大半人生卻不住這裡的地方;這是一群我開口敬稱叔伯姨嬸,卻一點也不理解的長者。
 
  一次返鄉,引發了研究的契機。
 
  那日太陽快要落下,阿媽照例在三合院埕裡遛達巡視。她先收起在晚風中擺盪的衣衫,又到正廳向祖先請安休息、關上廳門,然後拾起地上散落的玉米。時值盛夏,玉米晾曬了一整天,已經乾癟得能輕易剝落,阿媽彎下腰,一根一根抱於懷中,準備晚間和阿公一邊看電視、一邊整理,備於來季種下。
 
  她彎腰撿起玉米的那片刻,在我心中動搖了好一陣子。我首次察覺時間在一個人身體上的作用,竟有如此強大而不可抗衡的效果。彎下身撿起玉米,對我而言輕而易舉,阿媽卻需要多我三倍的時間完成,末了還吁出一口長氣,很是耗力的樣子。年歲是身上負著的一個個隱形砝碼,使人的行動變得遲慢。對阿媽來說,撿玉米成了一趟費力的搬運。
 
  我於是想:若時間沒有標準的度量,而是相對的概念,那麼,阿媽晚年生活的一分鐘、一小時與一天,與我的一分鐘、一小時與一天,應該有非常不同的體會與感受吧。
 
  這一層對身體差異的認知,開始引領我探索高齡生活的各種方面。我曾多次自問:這是否是廉價的憐惜與同情?將之特殊化的看待,是否反而使這群人陷入孤獨境地,而離理解越遠?隨著研究日久,起初這份對於高齡身體如何行使日常生活的探索,卻漸漸發展出更具歷史感、總體性的面貌。我越加感受到初始那份差異,不只橫亙於年輕與衰老的肉體之間,而是疏隔著不同時代生活、政治、經濟與生活環境的差異。
 
  台西村高齡者的過往如何引領他們行至當下,乃至於當下立足之處所關聯的遲疑與未解,是我研究期間的焦點。越是深究,越感書寫成書的必要─他們的人生故事如同一面稜鏡,折射出台灣自日本殖民後期以來這七、八十年的農村轉變,包括那一世代的人們如何活過戰後的刻苦生活、城鄉移動如何發生、以及當代農村老化趨勢的具體景象。
 
  故事發生的地點台西村,之於社會大眾而言,是萬千衰退農村的其中「之一」;許多人的長輩,也是高齡化趨勢底下的其中「之一」。
 
  「之一」看似瑣碎平凡,是日復一日不斷經歷的日常,沒有特別之處,沒有足以令人聚焦的吸睛亮點,但事實上,「之一」代表著還有眾多千千萬萬個相似的案例,這些經驗因此超脫了個人,具有集體共享的意義。
 
  凝視與書寫高齡者的日常,並非純粹的故事分享,而是政治性的行動。我想起法國哲學家列斐伏爾(Henri Lefebvre)的看法,他認為,研究者必須將日常生活作為一種問題意識來探討,也就是將日常「問題化」:假使現況還有改革的必要,則在當今世代中,已經不限於在政治、經濟等結構性的層面改革,而必須回歸人們的生活世界,因為改革涉及了在日常生活質性上的變動與改造。因此,深入理解常民的日常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研究這群高齡者的身體與地方關係,即是我對於例行如是、理所當然的農村現象的一種「問題化」嘗試。過往的書寫、研究大多聚焦於災難性的、突出的現象,卻也因此很難看見例行化的日常,以及未曾經過新聞截取、一眾無名者對自我、對社群與地方的完整敘事。在台西村故事的地勢起伏中,理所當然的日常,是不被注意的平滑地帶,經常作為高潮與低潮的襯托,很少獲得專注的理解。
 
  人類學者波維內利(Elizabeth Povinelli)在2011年的著作《拋棄的經濟》(Economies of Abandonment)中,敘述了一段與朋友乘船旅行的故事,雖然船隻有傾覆危險,但始終沒有發生,敘事冗長無聊。作者只是記錄下了過程,沒有一般故事常見的高潮迭起。這種並未具有「亮點」的材料,通常會被作者刪去不用,她卻保留了下來。
 
  她想由此延伸的思考是:如果我們採取一種不同以往的敘事取向─將焦點從震撼性的、事件性的高潮迭起,轉向「普通、漫長與拖沓」的苦難與死亡形式,我們能從中獲得什麼?似乎,當透過這種方式展開生活紋理、容留細節現身,或許有助於我們看見事物為何形成、如何成形,並且得以挑戰單一的視角與敘事。
 
  這本書延續這樣的關懷,希望透過建構起高齡者的微觀日常世界,描繪出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如何行過困頓的人生,並在晚年的變動中,如何調整生活秩序、如何轉換關係、如何在衝突與矛盾中掙扎並經歷調適,而他們的過去又如何奠定了根基,形塑了他們的信念、認同與價值觀,據以度過晚年。
 
  本書的寫作,是我作為一名青年研究者的致力臨摹。需要強調的是,這些內容雖取材自真實人物,卻不能與真實人物直接對應。「真實」並非絕對單一的存在,而具有多層面的涵義,本書儘管在事態與情境方面進行真實的描繪,卻未還原所有細節。在建構場景、重現對話,乃至人物的時間軸與地點等方面,不能直接等同現實處境。
 
  一定程度的模糊性,是為了盡力在人物的深度與個體隱私間求取平衡。本書並非偉人傳記式的書寫,而是一群人共同行經的路跡與集體樣貌。高齡者並非被象徵化的符碼,不能用數個形容詞堆疊、拼湊、集成,而是各有各的個性、喜好與生活;但他們也與真實世界中的人物存在一定距離,敘事中交織著刻意的遮蔽替換,以及作者主觀視角鋪陳下的誤差與偏移。
 
  僅求以書寫作為我片面參與高齡生活、與之互動的彙整,將觸動我的時刻─老去的勞動身體、經歷過風雨海水的臉孔、有別當世人的生活瞬間,以及之間浮現的吉光片羽記錄下來。記錄不是為了紀念,而是一種發聲,相信逝去的人事物雖已遠矣,但思考與行動仍有延伸的可能。
 
  這群留在家鄉的人,在此生長、安家、衰老、逝去,與移居他方的親人好友或遠或近地維繫不等的關係。我站在那方與彼端,凝視他們,叨絮著這些既平凡又特別的人物生平,零零碎碎蒐集起在時空甬道中碰撞所產生的對話、回聲與鳴響。作為一名投石者,希望在石子入水的這一瞬間,能夠激起漣漪,製造更多四濺聲響。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9777556
  • 叢書系列:Misfits
  • 規格:平裝 / 252頁 / 15 x 21 x 1.2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雀仔人如其名,如小雀一樣鎮日忙活,勤快家務事、田事,還有各種雜工。她喜歡說話,有人的時候說,沒人的時候也說,話說得多又快、快又好,串串俚語,生動非凡。高齡八十有三的她,仍努力在生活裡填塞各種工作,時常告訴外地返鄉的子孫:「我才毋是閒人!規工攏咧捙拚!」
 
她的童年艱辛,那根深柢固的生存緊迫感,似乎跟著她一輩子。
 
雀仔總是不停做事,一刻也閒不下來。若有漁網可織補,她便不會午覺。像在和時間拚鬥,每一次都要在速度上追求超越。午後若補好四張網,她便欣喜滿足。雖然渾身疲憊,夜晚得拿舒筋霜揉一揉手腳,但肯定能一夜好眠。
 
時至今日,織補工多半凋零,像雀仔這樣的工人,村裡一隻手就數得完。台西村那間漁網織補工廠依舊存在,經營者已經從挺仔的父親頂仔,傳到頂仔的孫子一代。只是織補的工作,從以前棉線製成的漁網,改為由塑膠繩線穿成,亦有機具協助編製,業務也擴展出醃菜網、籃球網等各式網具。
 
偶有外地工廠慕名而來,對著雀仔說:「我揣真久,才揣著遮,聽講遮閣有人會曉補!」雀仔每回聽見此話,總是樂呵呵笑,既驕傲又大器地向對方表示:「若有網仔,就提來!」
 
於是網子一車又一車載來小小的三合院,每回都在宅院右側無人居住的廊下堆積如山。工廠主說:「有閒的時做,就好矣,我過一站仔才閣來提。」但雀仔總是在網子一載到的當口,便整日投入縫補漁網的作業,幾乎是不眠不休的架勢。據她的說法:「我人都閒閒,加補一張,就加趁一張的錢!」
 
雀仔的技術確實高超,工作時,手部動得飛快,穿線之間毫不滯留,身體餘部幾乎無甚動作,只是支撐。漁網上的經緯如工廠的生產線,一格一格以規律迅捷的節奏輪替。一張漁網平均一個小時能補完,雀仔一天最多能補七、八張。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張忠謀親筆撰寫、獨家授權自傳,他的一生,一場不能錯過的智慧盛宴!《張忠謀自傳》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GL百合展
  • 墨刻紙電聯展
  • 室內設計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