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德國文學家麥克安迪花了六年時間,構思《默默》這本經典名作。核心概念簡單明瞭:如果世上真有「時間盜賊」,那麼時間被偷走的人們,生命又會變成什麼樣子?這本50年前的小說彷彿預言般昭示,在資本主義和物質社會掛帥的時代,生活會變成怎樣的夢魘……,人們擁有的看似越來越多,實際卻漸次遞減,如此情況宛如小說中竊取時間的灰衣男子,用盡心力讓人們以為「節約」時間,就能更有效率的使用時間,殊不知這樣只會讓時間不斷貶值,不斷消逝,生活完全變調,只剩身心俱疲、毫無歡笑的人生。
《默默》讓我們看見,在物質社會、消費主義與工商文明之下,一切看似富足、圓滿,實則是虛耗、變調,看似節約,其實只是填補內心的空缺、寂寞。人們彷彿被「時間就是金錢」的概念桎梏,無處逃脫,失去享受生活、感受當下的能力。
作者想告訴讀者的就是換個角度重新看待「時間」,理解「時間就是生命」,並在每分每秒感受它的存在。麥克安迪創造出默默這個獨特的角色,透過她絕無僅有的才能——聆聽,襯托出成人世界中,被遺忘的純粹。她聆聽所有人的心事,不論是煩心的、憂愁的,只要說給她聽,都會煙消雲散。這並不是她有什麼獨到的見解,她只是靜靜的聽、專注的聽,讓說話者感到安心。她也聆聽萬籟的聲響,感受生活所有片刻,用心享受每分每秒……這正是人們逐漸長大後,漸漸遺忘的本能,而默默的存在,正是提醒著人們,惜時不是把時間當成可議價的物品,而是用自己的方式,活出時間最美好的樣態,看見生命就在每個人的心中,每個片刻都有其價值。
美國哲學家大衛羅伊(David Loy)將《默默》譽為「二十世紀後半葉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小說之一」,這本書不單單探討理性社會、物質主義中被遺忘的人性價值,更提醒所有人在追求效率與速度的世界裡,要省思生命的步調和生活的樣貌。不管任何年齡的讀者,只要翻開《默默》,必定能開闊自己的心靈,找到屬於自己的感動。
編輯的話
《默默》出版50周年之際,推出了繪本版,重新詮釋這本經典巨作,帶領孩子進入文學的世界,感受其中感動。繪本的形式,除了精簡的文字,還有細緻的插畫,更擷取小說中的精華,讓讀者在短篇幅中,體會不同於小說文字帶來的悸動和溫暖。繪者西蒙娜曾經擔任科學家,她將科學研究的嚴謹帶入插畫世界中。創作時,她仔細爬梳故事文字,運用自己深厚的繪畫功力,如實描繪原著中既奇幻又寫實的印象,用不同形式重現同樣的感動。她在插圖埋藏許多精巧的細節,像是用日晷代表時間,底層搭配機械錶的齒輪,彷彿在不同的時空中交織出迷幻的世界,呈現獨特的效果。西蒙娜更大膽的將孩子的想像,化作實際物件,巨大的海盜船恍如龐然大物,忽焉出現在石階廣場,畫面卻毫不突兀,想像與現實交疊,忠實體現魔幻寫實的風格。
對於各項細節,畫家都十分考究,不論是默默的造型,甚至是故事中灰衣男子的形象,都栩栩如生呈現在眼前,彷彿看著圖,故事就傾洩而出,在我們面前演奏樂章。此外,西蒙娜還發揮想像,創造一個「顛倒」的城市景象,把故事奇幻的感覺推向高峰,我們走進目眩神迷的迷宮,沉浸在五光十色、虛實交錯的插畫世界裡。在最後,畫家更用滿版的星空,讓讀者化身默默,感受萬籟齊聲演唱的震撼,所有的星星化成一道道絢爛的煙火,星星的永恆和煙火的短暫,兩個不同的意象結合,用插畫的語彙講述故事最重要的寓意:時間有時漫長永恆,有時轉瞬即逝,端看我們如何感受。
《默默》繪本巧妙結合文字和插畫,魔幻迷離的插圖,搭配精練簡潔的文字,啟發孩子無限的想像,也讓大人重溫小說的動人之處。
感受《默默》原著的感人之處:reurl.cc/OGVk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