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從荷蘭搬回臺灣之後,因為在大學兼任授課的關係,常常有學生問我:留學荷蘭是一個好的選擇嗎?每次被問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往往不知從何說起。一來是到目前為止,荷蘭不算是臺灣留學生的主流選擇;不像美國,能提供學生更被臺灣社會熟悉或是認可的學歷,或是更大的當地就業市場。二來是因為臺灣對荷蘭社會認知的資訊較少,文化交流也不多,的確需要多花一點時間才能深入了解荷蘭文化。對我來說,在荷蘭(主要在阿姆斯特丹)十多年學習及工作的經歷,頭幾年花了很多時間及力氣才適應當地的生活,決定回臺灣之後,又花了很多年重返原生社會。生命的發展遲緩如我,覺得這樣的歷程不一定適合每一個臺灣小孩。
五年前開始著手寫下這本書的內容,或許就是想要一個開始,開始思考這段經歷對我個人、專業發展上、甚至是我所處的社會所產生的意義。
近十年來,臺灣社會陸續有一些改變,從太陽花學運開始,社會改革的呼聲不斷諸如房價高漲導致年輕人買不起房子、資源分配不均產生的勞資糾紛……等等,這些社會現象使得新一代的公民希望對大環境及體制進行重新的檢討,這些覺醒也反映在這些年的學生運動、罷工運動及政黨輪替等方面。
荷蘭是一個追求個體自由又講究社會秩序的國家,而阿姆斯特丹又是其中的代表城市,阿姆斯特丹的城市發展,就是一段個體自由跟社會秩序之間不斷拉扯的動態歷史。早在十七世紀,阿姆斯特丹人就已經逐漸擺脫君王的極權統治及教宗的領導,開始實施地方自治,也就是在那個時代,阿姆斯特丹人開啟了理性思辨並且成為自己的主人。與海爭地與治水的經驗(家家戶戶的農人都需要參與)讓阿姆斯特丹人習慣於合作、團體協商及城市規劃的公民參與。
徘徊在自由與秩序之間的各種衝突與妥協經驗,讓荷蘭人不拘泥於政治意識形態,而能在困境之間尋找務實的解決之道。這些經驗充分反映在他們的社會福利政策、住宅政策、城市規劃及建築設計上,是荷蘭社會不斷向前推進的原動力。
以阿姆斯特丹來說,每項都市重建案,都是經歷十幾年以上的公民協商成果,這樣的城市再發展速度比起臺灣城市是慢太多了,尤其是部分都市街區又經歷了現代主義城市規劃的失敗歷程,後續的都市重建及住民重組又花了一整代人的時間再重新來過。相較於臺灣人耳熟能詳的「都市更新」,僅聚焦於一棟建築物的重建或是「一坪換一坪」式的利益兌換,希望阿姆斯斯特丹式的都市重建及街區再生故事,可以提供給讀者跳脫於現狀的思維並引起對公共環境的關心。
本書的標題「我在荷蘭當都更說客」是我和編輯腦力激盪的結果,希望用臺灣文化更能貼近的「都更說客」的角色,帶出我在阿姆斯特丹都市再生下的經歷,也能比較出兩地對於都市重建或是都市更新的不同觀點。我也希望用較為生動、貼近生活的敘述方式,以及在阿姆斯特丹的生活經歷和人物觀察,將當地的城市規劃、住宅機制、多元政策介紹給臺灣讀者,並引出更多的討論,大家一起思考「居住」、「自由」、「多元社會」的種種可能性及當代定義。
當然,下回有學生問我該不該留學荷蘭,我也可以請他/她先讀讀這本書,然後由他/她自行判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