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自從2008年撰寫了《結構式遊戲治療》的第一本專書之後。這幾年不管是接案、督導、研究或教學,都一直堅持在遊戲治療此專業領域,也因為這樣的堅持跟專注。自己陸陸續續地寫了8本專書,5本繪本,還有4盒圖卡,其中還有分別在中國大陸及馬來西亞出版的。現在再回顧這一過程,我還是覺得自己這樣的堅持是正確的。
有很多的諮商專業工作者會覺得「遊戲治療」是一個簡單、容易或好像不是太有深度或覺得沒有太多主題,需要花如此長時間去投入的。但事實並非如此,甚至我覺得遊戲治療此專業是最值得學習與投入的!
我常說10歲12歲以前的兒童,基本上他的可塑性、轉變性及治療效果都會比12歲以上的兒童來得大。好比當心理師面對的是一位13、14歲的「情緒不穩定」或「拒學」、「懼學」……的兒童,及面對的是一位7、8歲的同議題兒童,心理師所要投資的時間、精力,相對的要來得多很多。當然這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但這說明一件事就是針對兒童的議題,能夠早期發現早期介入,效果通常會比較容易彰顯的。而遊戲治療此專業就是最適合小學階段及學齡前階段的兒童,所以,我才說遊戲治療的學習是一個非常值得投入的諮商專業學習領域。
再加上兒童中心學派的遊戲治療,發展出親子遊戲治療;結構式遊戲治療也發展出遊戲式教養,都在在證實這個專業所講的技巧、態度也都非常適合及鼓勵家長、幼稚園小學老師,或者是從事兒童的工作者來學習。當兒童家長、老師相關工作者學習了親子遊戲治療或遊戲式教養的技巧跟態度。那對於兒童心性的發展、品格的養成、心理的健康及親子的關係的促進都會有非常正向的影響。
也因為如此,這幾年我投入很多的時間在結構式遊戲治療的訓練、督導與推廣,再這過程,就深感很需要一本很實務取向的專書來協助學員學習,這本專書要能夠把結構式遊戲治療的精神、態度、技巧,很系統且很實務地來介紹給學習者,那學習的效果就會更大。在這樣的背景脈絡下,讓我有了撰寫《結構式遊戲治療實務手冊》此本專書的念頭。
此本專書的目標,是讓已經了解結構式遊戲治療概念、基本技巧的家長、老師或兒童工作者都能夠透過這本專書能夠更進一步體會到結構式遊戲治療的精神、態度與技巧,進而能夠在實務上更快地展現出專業的的效能。所以,此本專書非常適合結構式遊戲治療的初學者,或已經開始在運用結構式遊戲治療接案的專業工作者。
為了達到這樣的一個目標,此本專書的內容大概有幾個重要的部分。
1. 第一個就是本書特別來介紹如何進行一個有效能的「角色扮演」,因為「角色扮演」是每位初學者一定會接觸到一種學習方式,但甚少有人專門介紹如何應用「角色扮演」架構來做學習。所以,本書第一章就先來介紹「角色扮演」的架構與執行。
2. 第二個部分可以說是本書的核心,就是結構式遊戲治療的基本技巧及進階技巧地介紹。在介紹每個技巧介紹時,除了針對每個技巧的概念做說明之外在,還特別介紹該技巧在實務應用時該注意的「要點」,這些「要點」都是筆者實務經驗所累積出來的經驗,應該是很具實務價值。同時也會提供該技巧的「實際情境」例子來說明該技巧,以及提供「模擬情境」例子提供讀者自行練習或進行色扮演的素材。
3. 有關技巧的介紹,除了「追蹤描述行為」、「情感反映」、「提升自尊」、「反映意義」、「促進決定提供自由」、「設限」等基本技巧之外,本書更把結構式遊戲治療所強調的「界線」、「布偶客體」的概念如何在遊戲治療過程中實際的操作及運用加以說明,這就包括搭配「布偶客體」所運用的「見證」、「連結」和「鏡射」等技巧。
4. 本書也特別把「語助詞」的應用做介紹,因為「語助詞」的應用是跨技巧的,且一個適當「語助詞」的應用,可以讓整個遊戲治療過程更流暢、生動,我常說「語助詞」的適當應用是很具「畫龍點睛」的巧妙效果。
5. 本書在最後一部分就會提供非常多實際情境的逐字搞,同時以會針對這些逐字稿的技巧做分析或建議,即使讀者還沒有很豐富的接案經驗,也都可以透過閱讀這些實際情境逐字稿中,對心理師的技巧反應做說明、分析及建議,讓讀者體會到技巧之巧妙應用,及在不同時機點所做技巧反應的不同效果,相信這些都能提升每位讀者對這些技巧的體會與實務上的運用。
6. 本書會將最後一部分的「遊戲治療實例逐字稿分析」,隨書印成一本手冊就是期待每位讀者可以先閱讀手冊上的逐字稿,並寫下你的修正或建議,然後再參酌本書所寫的內容,如此相互對照兩者間的異與同,這也是非常具有提升學習成效的效果。當然本書所寫的修正、建議或說明,並不是百分之百的模範,它仍是還會有疏失、不足、不周全之處,但就是提供一個不同視野、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的機會,尤其更鼓勵可以有同儕一起針對這些情境來做分享與討論。那更可以擴展自身在技巧運用的多元性,提升學習的效果。
總之,本書是一本非常具實務內涵的專書,期待能夠讓已對「結構式遊戲治療」有基本認識的夥伴,透過閱讀此書能夠對結構式遊戲治療的精神、態度、技巧有更深刻的體會,進而能更有效能的運用在實務的接案或與兒童的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