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本書是發展自我長期的研究脈絡「場外藝術」(off-site art),也就是美術館機制外的藝術實踐。這個脈絡起初是以美術館作為介面,對照現代藝術展示的白盒子空間(white cube),以及美術館之外的公共空間、日常生活、社群參與等。相關的藝術類型從「特定場域藝術」(site-specific art)、「公共藝術」(public art),到脈絡特定的「社區或社群藝術」(community art)、強調公眾參與的「參與性藝術」(participatory art)、「對話美學」(dialogue art),再到政治批判意識更明確的「政治藝術」(Political Art)、「社會參與式藝術」(socially-engaged art)、「社會實踐」(Social Practice)、「文化行動」(Cultural Action),或稱之為「行動主義藝術」(activist art)等。我跟隨著藝術家創作的路徑,一路擴展研究範圍,這本書即是「行動主義藝術」(art activism, activist art, artistic activism, art as activism)面向的書寫。
研究的轉折點是2014年的318太陽花運動。2014年9月中開展的台北雙年展,法國策展人尼可拉‧布西歐(Nicolas Bourriaud)對於這個台灣的關鍵歷史時刻完全不感興趣,以「劇烈加速度」(The Great Acceleration)為題,帶入「人類世」(Anthropocene)議題。參加完2014台北雙年展開幕,高漲的乏力感、虛無感、懸浮離地的感受,讓我覺得應該要做一些什麼事,真切地回應這座島嶼剛剛發生,且持續轉變中的「我們」的現實,「社會參與藝術系列演講」便在這種複雜情緒之下誕生。
該年的9月底到12月,我在台北當代藝術中心(TCAC)策劃「社會參與藝術」系列七場演講,邀請國內外講者來分享其在地實踐與研究,其中最後一場為「藝術←→運動」由陳界仁、黃孫權、黃建宏來談藝術與運動之關係,在講座的最後,大家熱切地討論起我所下的標題「藝術←→運動」,陳界仁分享他在1990年代野百合運動之中的挫敗,深刻感受到一種「沒有位置 」的經驗,就像是雙箭號背對彼此。然而,他認為拉開的距離才會促使辯論的發生,這也是藝術之所以有價值之處。這個藝術家個人的感受開啟更多我對於藝術與社會運動的疑惑。
2015年9月,台北當代藝術中心(TCAC)與香港亞洲文獻庫(AAA)共同舉辦「公共製造:財產、抗爭、公/共與藝術的另類經濟」(Made in Public Taipei Forum on Property, Protest, Commons and the Alternative Economies of Art)論壇,我整理想法發表〈藝術/運動作為公共平台的可能〉。同場香港藝評人黃小燕以雨傘革命中的創意生產為主題,標題為〈抗爭演義:鏡中物體比所示更_______〉。論壇會後,我們決定合作研究與書寫發生於同年的太陽花運動與雨傘運動。這個起始點也讓我持續書寫幾篇相關論文,也成為本專書書寫的緣起。
本書的第一章是〈藝術作為運動之殘響?閱讀陳界仁作品「加工廠」、「路徑圖」與「殘響世界」〉的精簡版本,原論文收錄於《現代美術學報》第36期(2018.12): 79-115。第二章為〈Art as Protest: The Forced Eviction of the Shijhou and Sa'owac Urban Indigenous Tribes in Taiwan: Two Case Studies〉,收錄於Routledge Companion to Art in the Public Realm (Routledge, 2020)一書,此章在此基礎上增修而成。第三章奠基於〈Art/ Movement as Public Platform-Artistic Creations an Sunflower Movement and Umbrella Movement〉,原收錄於Art and the City: Worlding the Discussion through a Critical Artspace (Routledge, 2017),此章翻新整體結構,大幅度修改,僅聚焦於太陽花運動之中的創意–創造。第四章、第五章為全新書寫。第六章改寫自筆者之前對兩個環境藝術行動相關文章,並加入後續長達十年以上的觀察與近期的訪談。
此專書為科技部110年度「『藝術/運動』作為公共平台:當代藝術與社會運動之間」專書寫作計畫(計畫編號:MOST110-2410-H-152-020-MY2),感謝科技部給予兩年書寫時間與經費支援。另外,要向書寫期間受訪者、協助者致上感謝,沒有你們無私的分享與協助,這本書無法完成。最後,將這本書獻給我親愛母親陳明玉(1948-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