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趨勢展
憂鬱:牛津非常短講007

憂鬱:牛津非常短講007

Depression: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 定價:340
  • 優惠價:79268
  • 優惠期限:2024年12月31日止
折價券 領取折價券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OKAPI 推薦

  • 彭仁郁/愛與痛的孿生本體論──牛津非常短講《愛》與《痛》

    文/彭仁郁,|,左岸文化2024年04月08日

    愛與痛,被預設為人們終其一生苦苦追尋或奮力逃離的正反兩極。無論是有愛、缺愛,受著苦痛折磨,或成功離苦得樂,人們以全副身心靈沉浸其中,最識箇中滋味的,莫屬身處愛戀天堂或跌落苦痛地獄的靈魂。是以,何須閱讀著名學者論著,來理解自身走過,或正在穿越的生命體驗?問得更直接一點,牛津非常短 more
  • 【21世紀的人生難題】不OK真的沒關係嗎?談談牛津非常短講《憂鬱》與《焦慮》

    文/吳易澄,|,左岸文化2024年02月29日

    2020年的韓劇《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演兩位有精神狀況的主角之間的愛情故事,劇情設定一對憂鬱情人,如何與自己和對方的情緒交手,並且能互相支持與療癒對方。這個劇的英文劇名是「It's O.K. to Not Be O.K.」。無獨有偶,職業網球選手大坂直美也曾經用這句話呼籲全世界接受、面對憂鬱的現實。大 more
  • 看更多
 

內容簡介

  憂鬱,可能是21世紀最嚴重(而且沒有疫苗)的疫情,但憂鬱真的存在嗎?
 
  憂鬱症是已開發國家中最常見的心理疾病。許多人承認憂鬱狀態是真實的,但卻難以區分這種憂鬱是屬於一種情緒或心情狀態、悲觀的人格組成的一部分,還是屬於一種精神疾病。有些觀察家主張憂鬱症是現代社會的發明,責備「醫療化」的興起,並且認為提倡治療、尤其是鼓吹使用抗憂鬱劑的人,根本就是製藥產業的共謀。
 
  本書討論憂鬱症的概念演變及其治療,檢視某些爭議,並提出未來的研究方向。
 
  憂鬱症真的存在嗎?自殺可以如何防治?心理治療是否改變了腦部運作方式?這不是一份患者指南,這是一本對一個既複雜又有挑戰性的論題進行非常(非常)簡短介紹兼選擇性評論的書。
 
好評推薦
 
  當我們懂得想像憂鬱是一種疼痛、迷信是一種感覺被愛的社會支持,而藥物反映了我們潛在的焦慮之後,我們才有可能在高度原子化的社會結構中了解21世紀六大煩惱的社會根源,建構適合每一個社群與每一個人的療癒文化。——趙恩潔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瑪麗‧珍恩‧塔契(Mary Jane Tacchi)
 
  一般成人精神科主治醫師,曾接受認知療法的訓練,長期從事憂鬱症認知療法及躁鬱症依從治療(adherence therapy)的研究。她在紐卡索發起了危機評估和家庭治療團隊,並因此獲頒2002年英國「年度最佳醫院醫生獎」。
 
珍‧史考特(Jan Scott)
 
  紐卡索大學精神科教授,研究領域為憂鬱症和躁鬱症。除了本書,史考特與塔契尚合著有:Improving Adherence in Schizophrenia and Bipolar Disorders(2005)。
 
譯者簡介
 
吳妍儀
 
  中正哲學研究所碩士畢業,現為專職譯者,譯有小說與非小說類多本,非小說類譯作包括《看見自己受的傷》、《洞見》、《哲學能做什麼?》、《哲學的40堂公開課》等書。
 

目錄

配圖列表
第一章 鬱病的非常短講
從黑膽汁到斯多葛派哲學家
中世紀
從啟蒙時代到現代精神醫學的誕生
 
第二章 現代紀元:憂鬱症的診斷與分類
克雷佩林與精神病分類
佛洛伊德與精神官能症的分類
界線:一條分界線,一條標示出範圍極限的線
第三章 誰有罹患憂鬱症的風險?
流行病學
人生不同階段的憂鬱症發生率
自殺
 
第四章 憂鬱症模型
生物學模型:單胺類與神經內分泌假說
心理學模型:貝克的認知模型
社會模型:布朗與哈里斯對女性憂鬱症的研究
生物心理社會模型
 
第五章 治療的演變
鎭定劑療法
物理治療:從電擊療法到迷走神經刺激
藥物:抗憂鬱劑與鋰
心理治療:從佛洛伊德理論到當代實踐
現行治療路線
 
第六章 當前的爭議,未來的方向
憂鬱症被過度診斷了嗎?
抗憂鬱劑有效嗎?
所有心理治療方法對憂鬱症都一樣有效嗎?
當代與替代療法
藥物的未來發展
心理治療的未來研究及其與神經科學的連結
 
第七章 現代社會的憂鬱症
衡量疾病的全球負擔
憂鬱症的經濟學:工作場所的憂鬱症
經濟成本
心理健康與財富:心理資本的概念
汙名與憂鬱症
憂鬱症與創造力
參考資料與延伸閱讀
 
名詞對照表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7209868
  • 叢書系列:左岸心靈
  • 規格:平裝 / 192頁 / 14 x 20 x 1.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界線:一條分界線,一條標示出範圍極限的線
 
任何對憂鬱/憂鬱症(depression)的討論都會碰到的問題之一,就是這個詞彙會被不同的人用來指稱不同的事物。對一般大眾來說,「憂鬱」是用來描述正常的哀傷。在臨床實務上,「憂鬱」可以被用來描述負面的心情狀態,這種狀態在很多疾病中都有可能出現(例如有精神病的人也會表示自己心情憂鬱)。然而,憂鬱症一詞也可以被用來指涉一種診斷。以這種方式使用時,它意味著一系列同時發生的症狀,其中最常見的是心情、思緒、感受與行為的變化。理論上,所有這些症狀都需要出現,才能做出憂鬱症的診斷。
 
診斷(diagnosis)一詞源於希臘文,由「dia」(分開的)和「gignokein」(識別或知道)組合而成。在任何醫學專科,做出診斷的第一步就是衡鑑會談(assessment interview)。在精神醫學以外的醫學分支,可以透過很多調查方式來輔助診斷過程。舉例來說,疑似缺血性心臟病的診斷可以靠著進行血管攝影來確認(這個測試會把一種特製染劑注射到血管中,這樣就能看到供應心肌血液的血管有沒有任何變窄的跡象)。精神醫學中沒有任何實驗室測試,這意味著憂鬱症的診斷仰賴臨床判斷與症狀模式的識別。這有兩個主要問題。首先,診斷代表試圖把「有/無」或者「是/否」的分類,強加於一個在現實中有多種面向、而且持續度與嚴重性各有不同的問題上。而且,許多症狀很可能跟先前就存在的人格特質有幾分重疊。合併來看,這意味著憂鬱症或憂鬱症狀應該從哪裡開始被看成是一種精神疾病,也就是說,在一條從健康到正常哀傷、再到疾病的連續體上,要把分界線擺在哪裡,一直是有疑慮的。其次,對於哪些症狀加上功能受損的組合,能夠從臨床介入中獲益,多年來都缺乏一致認同的看法。直到今日,主要問題的來源之一,就是醫界對於治療門檻在哪裡、或者決定使用哪種療法缺乏共識。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心際迷航記|最終章>>陪你穿越迷霧找到最好的路,心靈導航有聲書/線上課程66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情緒溝通教養展(止)
  • GL百合展(止)
  • 五南年度暢銷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