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一日吸貓,終身戒貓
我是從二○二一年開始寫這本書的。彼時我是一個經過差不多十年學術訓練的中國古代歷史研究者,同時也是兩隻貓的「鏟屎官」。我腦海中關於人類吸貓的歷史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疑問:
第一隻貓是在什麼地方出現的?
牠們是什麼時候來到我們身邊的?
古代人吸貓嗎?他們會像我們這樣為貓心醉沉迷、甘願俯首為奴嗎?
西方人和東方人對待貓的態度是一樣的嗎?
什麼時候開始,散養貓變成了圈養貓,足不出戶的貓成為主流?
歷史上有哪些大人物喜歡吸貓,他們和貓之間有什麼祕聞?……
我一下子很難找到答案。
我翻閱書籍、查閱文獻,發現關於人類吸貓的資料不少,但都散見於各種東西方古代典籍和資料中,等待有心人的發掘和整理。
更令我激動萬分的是,古人對吸貓的沉迷程度,遠遠超出我們的想像。但令我遺憾不已的是,這些鮮少被提及。
我開始廢寢忘食地鑽研史料,由於幾乎沒有系統的資料可供參考,爬梳資料的過程非常艱難,但是,我從無退卻。
隨著鑽研的深入,我發現了人類吸貓歷史中的不少祕聞。我明白了為什麼古往今來,那麼多人沉迷於吸貓無法自拔——人和貓本來處於兩個世界,卻陰差陽錯地走到了一起。
這本書就是為熱愛吸貓者所作。
吸貓者中,有男有女,有凡人也有大佬,有養貓者,也有「線上養貓」者,有社會的中產階級,也有人群中的異類,有耄耋老人,也有獨居青年……這些人形形色色,難以歸類,不過他們唯一的共同點就是:愛貓、關心貓,渴望探究貓,並且陷入貓的香軟甜美中不能自拔。
因此,本書會全盤托出你所不知道的人類吸貓史,想要瞭解人們古往今來的吸貓史,你看這一本書就夠了。
第一章,探究貓的起源。第一隻貓究竟是怎樣來到人類身邊的?貓在早期人類的生活中究竟留下了什麼樣的印記?我們都以為是人類馴化了貓,但或許是貓給了人類這樣的錯覺。
第二章,講述貓是如何從古埃及到歐洲、從中東到亞洲。在自我馴化的過程中,貓在歷史上究竟有哪些命運沉浮?牠又是如何忍辱負重,等待人類文明的曙光?
第三章,濃墨重彩地描繪了古人吸貓的日常。在這一章中,你會發現,吸貓成癮的陸游和語文課本中的陸游不太一樣,愛貓成癡的宋朝人似乎也比歷史書上的宋朝人有血有肉許多。古代普通人吸貓,王公貴族也吸貓,宋朝皇帝畫貓,明代皇帝養貓。大家熟知的乾隆皇帝也會在這一章裡與大家見面,他不僅吸貓,而且吸大貓。作為真情實感吸貓的典範,乾隆皇帝還和貓食盆有一段不可不說的故事。
第四章,講述貓與文人、藝術家之間不得不說的故事。新中國成立前後,北京的文藝圈非常熱鬧,新鳳霞是評劇女皇,老舍先生又是她的媒人,齊白石老人是新鳳霞的師父,這三個人還有一個共同的標籤,就是喜歡吸貓。除此之外,豐子愷、錢鐘書等,都是吸貓愛好者。貓見過人類最壞的一面,終於迎來了人類最好的一面。人們為什麼喜歡吸貓呢?或許是貓點燃了人類內心深處的溫柔和愛意吧。
第五章,講述貓是如何實現了一個物種的逆襲。從貓砂的發明到貓咪經濟學的興起,從養貓大軍到「雲養貓」大軍的異軍突起,在貓掌控世界的重要一環中,貓治癒了人類。
數千年來,貓陪伴人類從野蠻走到文明,人和貓的關係在「吸」的這個動作中,得到了雙向的深化。《小王子》中說:「什麼是馴化呢?馴化就是花費時間。」而正是因為我們在彼此身上花費了如此多的時間,所以才讓彼此顯得如此重要。
在有些人看來,貓的世界是等級森嚴的:客廳裡長大的貓比簷溝下出生的貓要尊貴,布偶貓、緬因貓比田園貓要高貴。但是在貓的眼中,是否愛貓、吸貓,是否在貓的身上花費時間、和貓交換彼此的氣味,才是養貓人是否合格的唯一標準。
吸過貓的人都會同意,被愛的貓比什麼都珍貴。貓不會知道自己身價幾何,牠們只知道,牠們有沒有被真情實感地愛著。
我養貓,但不是一個喜歡曬貓的人。就像絕大多數隱性的吸貓者一樣,我既是這個龐大吸貓群體中的一員,又遊走在熱點的邊緣,這讓我可以寫下冷靜卻炙熱的文字。
一日吸貓,終身戒貓。人類吸貓簡史的畫卷在眾人面前緩緩展開,那將是一幅多麼讓人心潮澎湃的畫卷。人為什麼吸貓呢?或許古往今來的人都從貓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看起來冷漠,實際上充滿著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