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陳添枝/清華大學台北政經學院教授、前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
日本半導體產業在一九八八年的高峰時,在全球半導體市場的佔有率超過一半,其中動態存取記憶體市占率約有八成,可謂獨步天下。那時候台積電剛剛成立,日本人沒把它放在眼裡。三十年以後,日本半導體產業在全球市佔率只剩一成,製程技術落後台積電至少五個世代,距離全面崩解,似乎只有寸步之遙。
如何復興半導體產業,是近期日本學術界、產業界、政府最關注的議題。黑田忠廣這本書,為日本半導體的復興,提供了理論的基礎,並且指出了具體的道路。黑田是東京大學教授,也曾經是東芝半導體的工程師,產學經驗豐富,可謂日本半導體學界第一人,現在負責台積電的東大實驗室。他的理論和解決方案,已經落實為日本政府的政策,體現在吸引台積電赴日投資和Rapidus設立等案件上。
黑田形容台積電在熊本投資的效應,是日本產業發展的「黑船事件」。一八五三年美國的黑船(汽船)駛入橫濱港,逼迫日本幕府放棄鎖國政策,開啟日本現代化的序幕,使日本成為亞洲第一個工業化的國家。黑田認為台積電的投資,將使日本半導體產業由谷底翻身,重振雄風。他指出台積電的熊本工廠以及先前在橫濱設立的研發基地所提供的就業機會和開出的薪資,已經使日本年輕人重新燃起對半導體的熱情,這股熱情為日本半導體產業持續三十年的寒冬吹來春天的第一道暖風。他說過去他的學生,若有志於半導體的研究,常常遭遇家裡的反對,例如媽媽會說「研究甚麼半導體!最後不過跟你爸一樣坐在窗邊看報紙。」他說這種悲觀論現在消失了。黑田曾多次到台灣旅遊,他熟知八田與一的故事,他說台積電對日本半導體業的貢獻,將等同八田與一對台灣農業的貢獻。
黑田認為日本半導體產業由世界的高峰跌落谷底,是半導體的應用場域由物理空間轉移到虛擬空間的緣故。所謂物理空間是指家電、通信等提供生活便利性的物理功能,而虛擬空間指的是電腦、手機等虛擬世界的活動。日本人善於物理世界的創新,但拙於虛擬世界的想像,因而跟不上一九九○年以後興起的個人電腦和手機浪潮。黑田認為下一世代的半導體應用場域,將回到物理空間,包括自動駕駛、物聯網等,都是物理空間。這是日本人熟悉的領域,如龍回深淵,將不再為魚蝦戲弄。
伴隨著應用空間的改變,產業競爭的原理亦將改變。過去在電腦、手機的時代,講究計算能力和計算速度,因此電晶體越做越小,每顆晶片所含的電晶體數目越來越多,產業競爭的基礎是製造能力,因此專注於製造的台積電成為世界的王者,甚至超越提供電腦和手機核心引擎的企業,例如英特爾。黑田認為電晶體的微縮工程已經到達極限,未來在人工智慧的世代,產品的複雜度、整合度、歧異度都增加,半導體的競爭基礎將是產品開發的速度和耗能多寡,這將使產品設計的重要性凸顯。典範轉移,也將為日本帶來機會。
日本政府支持Rapidus設立,預期將投資數兆日圓在北海道設立晶圓廠,和熊本的台積電分制南北,而且直接切入2奈米製程。這個方案,日本學界多數反對,認為是土法煉鋼,躁進無謀,黑田是少數贊成者之一。他贊成的理由,在書中有明確的說明,就請讀者自參。這個公司的名字裡,隱藏了「速度」的密碼,可見黑田的見解和這家公司的成立,有密切的關連。
本書是作者為一般讀者寫的書,不是專業書籍。書中雖引用專業術語,但作者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說明,讀起來應無窒礙。作者的漢語造詣頗深,多處出現四字成語,例如一陽來復(否極泰來)、百花撩亂(百花齊放)等等,譯者楊鈺儀的功力亦佳,如綠葉襯托紅花,相得益彰,真如百花撩亂、春意盎然。
序
寫給臺灣讀者們
黑田忠廣
熱水中煮著的青蛙突然跳了起來!
日本的半導體政策不正是像這樣展現在世界上的嗎?
日本的半導體產業在這四分之一個世紀間,簡直就像在熱水中煮著的青蛙。一九八八年時,日本企業的市占率還是五○%,但之後就像從坡道上跌落下來般,成直線下降,至今只剩下一○%。在這期間,雖然推出了幾項產業政策,但仍止不住凋零。一直有聲音批判日本的政策是too little、too late。
但是,這隻青蛙突然跳了起來。
Rapidus以製造Beyond2nm為目標。國家下定決心,要認真致力於讓半導體產業再生。此次,日本的政策是large and quick,這讓世界大吃了一驚。
日本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呢?這正是本書的著眼點。
本書的另一個主體則是半導體的未來。
追求欲望,資本競爭正愈形激烈。半導體產業成了所謂的高血壓體質,這樣的半導體產業又有什麼樣的未來等在前方呢?我們能否不去爭奪霸權,而是做到推進民主化、生產出多種多樣的晶片,將世界導向繁榮?
這個答案的提示就藏在地球的多樣性之中。關於自然界的規律,自達爾文提倡進化論至今已經過了一百六十多年,最尖端的科學正試圖闡明生物們隱藏的進化機制。也就是說,除了展開嚴苛的生存競爭,另一方面又跨越了物種,複雜地相互連結在一起、相互幫助。那就是「共生」與「共進化」。而敏捷就掌握了這關鍵。
本書是在論述半導體的超進化論。
二○二三年五月,本書在日本發售後,美國、中國、韓國也相繼提出了要翻譯出版本書。之所以會在臺灣出版,是透過了中華經濟研究院陳添枝先生介紹給出版社。對此我深表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