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購書節a
東南亞政治變遷下的華人社群

東南亞政治變遷下的華人社群

  • 定價:880
  • 優惠價:9792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748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作者出版《東南亞政治變遷下的華人社群》一書,深入探討東南亞各國華人社群在政治變革中的角色和地位。作者從政治參與的視角出發,對印尼、泰國、越南、馬來西亞等地對華人政策的演變以及華人在政治上的參與情況進行了詳細分析。

  作者在書中介紹了華人在東南亞地區的歷史背景,從古代至近代,華人遷移至東南亞並在商業、勞動等領域貢獻良多。然而,華人在東南亞地區也面臨著排斥和歧視,許多國家曾發生過排華事件,尤其是印尼在後蘇哈托時期發生的排華運動更是殘酷血腥。

  本書在分析各國華人政治參與情況時,提到不同國家的政策和態度。印尼在後蘇哈托時期放寬了對華人的限制,使華人得以享有平等的國民地位;泰國華人雖然被同化入泰國社會,但政治動盪對族群關係產生了影響;越南則限制華人的政治參與,而馬來西亞則持續實行馬來人優先的政策。

  此外,書中還強調華人在當地政治參與的重要性。唯有積極參與政治,華人才能真正發聲,爭取自身權益和地位。本書為對東南亞地區政治和族群議題感興趣的讀者提供了獨特的視角,讓人更好地了解該地區的政治現狀和華人社群的地位。對於華人社群成員及其後裔來說,本書是一必讀之作。它更好地了解自己所處的政治環境,並激勵他們積極參與政治,爭取自己的權益和地位。

  《東南亞政治變遷下的華人社群》通過深入的分析和洞察,為讀者提供了一個全面而深刻的理解東南亞地區政治和華人社群的視角,是一本具有重要價值的研究著作。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陳鴻瑜


  台灣花蓮市人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名譽教授
  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榮譽教授

  學歷: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系畢業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班、博士班畢業
  國家法學博士(1978年)
  美國喬治城大學訪問教授
  新加坡東南亞研究院訪問教授

  經歷:
  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教授(2017年1月31日退休)
  淡江大學亞洲研究所教授
  淡江大學東南亞研究所教授兼所長(2008年8月1日至2009年7月31日)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教授(2000年8月1日至2006年8月1日退休)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授兼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1995年8月1日至1998年7月31日)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所教授兼所長(1997年8月1日至1998年7月31日)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兼國際組召集人(1993年3月至1995年7月)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兼國際組副召集人(1987年1月至1993年2月)
  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東亞研究所、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兼任教授
  「問題與研究」月刊主編(1987年4月至1994年5月)
  「東南亞季刊」發行人兼主編(1996年1月1日至1998年7月31日)
  「戰略與國際研究」季刊主編(1998年8月至2000年4月)
  中華民國海外華人研究學會理事長(1996年3月至2000年3月)
  「海華與東南亞研究」季刊發行人兼主編(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

  本書作者著作:
  1.陳鴻瑜,菲律賓的政治發展,台灣商務印書館,台北市,1980年。
  2.陳鴻瑜,約翰密爾的政治理論,台灣商務印書館,台北市,1981年6月初版,1987年7月二版。
  3.陳鴻瑜,政治發展理論,桂冠圖書公司,台北市,1982年10月初版,1992年1月再版。(獲得1984年教育部青年研究著作獎)
  4.陳鴻瑜,南海諸島與國際衝突,幼獅文化事業公司,台北市,1987年。
  5.陳鴻瑜,如何拓展我國與東協國家關係之研究,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印,台北市,1989年11月。
  6.陳鴻瑜,東南亞各國政治與外交政策,渤海堂書局,台北市,1992年。
  7.陳鴻瑜,台灣:邁向亞太整合時代的新角色,台灣書局,台北市,1996年11月。
  8.陳鴻瑜,東南亞國家協會之發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出版,南投埔里,1997年3月。
  9.陳鴻瑜編譯,東南亞各國海域法律及條約彙編,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出版,南投埔里,1997年6月。
  10.陳鴻瑜,南海諸島之發現、開發與國際衝突,國立編譯館出版,台北市,1997年11月。
  11.陳鴻瑜主編,亞太地區安全條約、協議及聲明彙編,台灣綜合研究院戰略與國際研究所出版,台北市,1999年1月。
  12.陳鴻瑜主編,邁向21世紀海外華人市民社會之變遷與發展,中華民國海外華人研究學會出版,台北市,1999年8月。
  13.陳鴻瑜,台灣的政治民主化,翰蘆出版公司,台北市,2000年1月。
  14.陳鴻瑜主編,中華民國之僑務政策,中華民國海外華人研究學會出版,台北市,2000年4月。
  15.陳鴻瑜,東南亞政治論衡(一)、(二),翰蘆出版公司,台北市,2001年6月。
  16.陳鴻瑜,菲律賓史-東西文明交會的島國,三民書局,台北市,2003年。
  17.陳鴻瑜,中華民國與東南亞各國外交關係史(1912-2000),鼎文書局,台北市,2004年。(獲2007年中山學術著作獎)
  18.陳鴻瑜,關於華僑史的幾個問題,中華民國海外華人研究學會,台北市,2005年1月。
  19.陳鴻瑜,東南亞各國政府與政治,翰蘆出版公司,台北市,2006年1月。
  20.陳鴻瑜,印度尼西亞史,鼎文書局,台北市,2008年5月。
  21.陳鴻瑜,越南近現代史,鼎文書局,台北市,2009年6月。
  22.陳鴻瑜,新加坡史,臺灣商務印書館,台北市,2011年。增訂版,2017年。
  23.陳鴻瑜,馬來西亞史,蘭臺出版社,台北市,2012年。
  24.陳鴻瑜,泰國史,臺灣商務印書館,台北市,2014年。增訂版,2015年。
  25.陳鴻瑜,柬埔寨史,秀威資訊科技公司,台北市,2015年。第二版,2019年。
  26.陳鴻瑜,緬甸史,臺灣商務印書館,台北市,2016年。
  27.陳鴻瑜,寮國史,臺灣商務印書館,台北市,2017年。
  28.陳鴻瑜,民國以前中國與東南亞關史料編註(共四冊),新文豐出版公司,台北市,2018年。
  29.陳鴻瑜,臺灣與附近島嶼之領土主權問題,臺灣學生書局,台北市,2018年。
  30.陳鴻瑜,越南史,臺灣商務印書館,台北市,2019年。
  31.陳鴻瑜,東南亞史概論,國立空中大學出版,新北市,2020年。
  32.陳鴻瑜,東亞航路與文明之發展,臺灣學生書局,台北市,2020年。
  33.陳鴻瑜,皇明外夷朝貢考校註,新文豐出版公司,台北市,2020年。
  34.陳鴻瑜,東南亞史論集(三冊),新文豐出版公司,台北市,2020年。
  35.陳鴻瑜,真臘風土記英譯本(電子書),台灣商務印書館,台北市,2020年。
  36.陳鴻瑜,揭密:冷戰時期臺灣與東南亞之軍事關係,臺灣學生書局,台北市,2022年。
  37.陳鴻瑜,真臘風土記中英文對照本,蘭臺出版社,台北市,2023年。
  38.陳鴻瑜,島夷志略中英文對照本,蘭臺出版社,台北市,2023年。
  39.陳鴻瑜,印尼近現代史,蘭臺出版社,台北市,2023年。
 
 

目錄

序     i

第一章 導論     1
第一節 對華人、華僑之稱呼源起     1
第二節 中國人外移之原因     11
第三節 渡航的港口和方式     16
第四節 東南亞各國華人人口數     21

第二章 關於華僑史的幾個問題     26
第一節 關於清朝開放海禁的時間     26
第二節 關於出洋華人男女性比例顯示的意義     34
第三節 華人被殺被逐人數問題     39
第四節 外交與保僑問題     41

第三章 東南亞排華運動的先驅者:泰國的同化華人及排斥華僑運動     43
第一節 前言     43
第二節 早期華人的社會地位     44
第三節 由國王發動排華     48
第四節 二戰前發動排華     53
第五節 二戰結束後之排華措施     64
第六節 結論79

第四章 泰國華人與政治關係之歷史分析     81
第一節 前言     81
第二節 華人何時移入泰國     82
第三節 華人成為統治者和地方首長     84
第四節 1727年後華人到暹羅者日增     92
第五節 擔任到中國的朝貢使和通事     96
第六節 擔任政府高官     99
第七節 華人領導的君主立憲革命運動     102
第八節 華人制訂排華政策     107
第九節 民主化時期華人出任高官     111
第十節 結論     116

第五章 菲律賓的華人與政治之關係     119
第一節 前言     119
第二節 西班牙統治時期     122
第三節 美國統治時期     131
第四節 菲律賓獨立時期     134
第五節 華裔積極從政     147
第六節 結論     160

第六章 二戰後印尼對華人的政策:從同化到包容     162
第一節 前言     162
第二節 限制入籍     163
第三節 限制經濟活動     169
第四節 關閉華校、限制華文流通     175
第五節 其他同化政策措施     178
第六節 排華運動     182
第七節 排華原因的解釋     194
第八節 後蘇哈托時期的包容政策     202
第九節 結論     213

第七章 越南的華人與政治之關係     215
第一節 前言     215
第二節 華人在大越國出任國王者     217
第三節 清人之地位與角色     219
第四節 明鄉人之地位和角色     227
第五節 法國統治時期對華人的管理     233
第六節 越南共和國對華僑之管理     236
第七節 共黨越南對華僑之管理     244
第八節 結論     246

第八章 1975年以後越南的華人政策:從同化到包容     249
第一節 前言     249
第二節 華人人口數     250
第三節 「越南化」政策之推行     252
第四節 改革和開放     259
第五節 同化問題     276
第六節 結論     278

第九章 新加坡的華人與政治之關係     281
第一節 華人抵新島     281
第二節 治理華人的機關:華民護衛司     285
第三節 參與立法委員會和其他政治活動     289
第四節 禁止工會和政黨活動     291
第五節 日本佔領時期     295
第六節 戰後參政     297
第七節 平衡華人居多數之相關的制度設計     307
第八節 結論     312

第十章 馬來西亞的華人與政治之關係     314
第一節 前言     314
第二節 在馬來半島的華人甲必丹     318
第三節 私會黨和港主     324
第四節 參與英屬領地地方行政     330
第五節 二戰後公民權問題     334
第六節 參與聯邦立法議會     339
第七節 1969年「513」種族衝突     340
第八節 1987年種族衝突     345
第九節 華人政黨的消長     350
第十節 結論     359

第十一章 柬埔寨的華人與政治之關係     360
第一節 前言     360
第二節 越南移殖華人至柬埔寨     361
第三節 法國統治下的華人政策     367
第四節 獨立後華人受壓制和迫害     372
第五節 華人人口數與參政     378
第六節 結論     388

第十二章 緬甸的華人與政治之關係     390
第一節 前言     390
第二節 英屬緬甸時期的華人     394
第三節 緬甸獨立後華人的地位     401
第四節 參與政治     409
第五節 緬甸華校和華語教學班     418
第六節 2021年排華事件     422
第七節 結論     424

第十三章 中國分裂與東南亞華人社會     426
第一節 前言     426
第二節 國籍與多重認同     426
第三節 政治態度     432
第四節 文化關係     438
第五節 商業投資關係     441
第六節 結論     444

第十四章 海外華人的文化變遷與適應     447
第一節 前言     447
第二節 戰後華人社群改變認同     454
第三節 海外華人文物館     460
第四節 新華人移民與文化變化     461
第五節 結論     463

第十五章 海外華人研究工具書百科全書和辭典之比較     466
第一節 前言     466
第二節 工具書簡介     467
第三節 結語     481

第十六章 臺灣華人對日本同化運動之反應(1914-1937)     483
第一節 前言     483
第二節 同化運動:內地延長主義之迷思(myth)     485
第三節 對同化問題的四種反應     491
第四節 社會運動與政治意識之覺醒     500
第五節 結論     505

第十七章 近二十年中國大陸海外移民潮之原因與影響     507
第一節 中國大陸近二十年爆發移民潮之原因     507
第二節 中國大陸移民潮所帶來內部政治、經濟與社會影響     510
第三節 中國大陸海外移民增加對國際之影響     511
第四節 大陸移民增加對海外僑社之影響     513

索引     519
 



  西元第1世紀中國勢力進入越南中部,會安、歸仁和峴港逐漸成為中國和東南亞、印度航路上的中間停靠港,以後增加泰南的宋卡、北大年,馬來半島的吉蘭丹、登嘉樓、馬六甲,印尼的萬丹、舊港、蘇門答剌等港口,中國人在該航線上的港口經商和旅遊,有些人成為當地的長住民。第16世紀後,西方人到東南亞開闢殖民地,需要商人和勞工,以繁榮其經濟,中國人遂大量移入東南亞,主要分佈在印尼群島、馬來半島和泰國,菲律賓、越南和柬埔寨亦有不少華人移居。

  早期華人到東南亞者以商人為主,第17世紀以後則多為勞工,從事山林和礦場之開發。其中有少數略通文墨者,充當暹羅、爪哇、滿剌加等國到中國的貢使或通事。在越南和暹羅甚至出任國王者或高官,至第20世紀,菲律賓、柬埔寨、泰國和緬甸的統治者或高官很多均有華人血統。華人因擅長經商,亦控制東南亞諸國的經濟。可以說:沒有華商,東南亞各國即無經濟發展可言。

  由於華人自成一個華人社群團體,有其自己的文化和商業圈子,引起當地土著的嫉妒和排斥,以致於從1603年西班牙控制下的菲律賓首度爆發排華事件,以後爪哇、泰國、越南、柬埔寨和緬甸亦都曾發生排華事件。1938年暹羅的排華政策,成為以後東南亞各國排華的範本,以暹羅為師。在各國排華運動中,又以印尼的排華最為暴力血腥,從1965年到1998年的歷次排華風潮除了殺害華人外,亦燒毀華人店屋。越南和柬埔寨的共黨政權則將華人驅趕到鄉下從事勞動改造和再教育,被害華人不計其數。

  除了新加坡外,華人在其他東南亞國家都是少數族群,他們在二戰後出現的民族國家氛圍下,成為被納入國家統治之對象,入籍成為判別華人是否對當地國效忠的標準,不入籍者,將被剝奪政治和經濟權利,例如1959年後的印尼、1962年的緬甸;嚴重者被驅逐出境,例如1975年的越南;或者已入籍,但成分不良而被下放勞改,如1975-1978年的柬埔寨。值得注意的是,二戰後東南亞各國的排華運動,都是與北京政權有邦交之情況下爆發的,顯然邦交並不能起到保護海外華人的作用。清末欲在東南亞設立領事館,是以保僑為名,於今觀之,豈有進步乎。

  本書從政治參與的角度,逐一就東南亞各國對華人之政策及華人參政作一分析,發現唯有各國採取民主體制、保障人權,則華人才能安居樂業、生命、財產和人權受到保障。凡是獨裁專制統治的政權,華人就會受到迫害。最重要者,為了保障自身的權益,華人僅從事工商業是不夠的,必須投身當地政治,挺身為自己的權益發聲。

  民主化是當今世界思潮,東南亞有些國家正朝民主化發展,例如馬來西亞和印尼,特別是印尼在後蘇哈托時期,鬆綁了許多拘限華人的法令,使得華人與土著立於平等的國民地位。印尼的融合政策,成為華人邁向平等地位之新里程碑。柬埔寨的華人則受到憲法保障的平等地位。越南仍拘限華人的社經地位。馬來西亞還沒有取消馬來土著擁有優先權之政策。泰國和菲律賓都採取各族群平等的政策,沒有對華人有特別的法令規定。新加坡為了保障馬來族和印度族,立法給予特別保障。

  本書有部分章節曾刊登在傳記文學、其他刊物或者研討會論文,今予以整理出版,如有疏漏之處,敬請博雅讀者諸君賜教。

臺灣花蓮
陳鴻瑜謹誌
2023年8月3日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9752768
  • 叢書系列:東南亞研究叢書
  • 規格:平裝 / 568頁 / 16 x 23 x 2.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對華人、華僑之稱呼源起
 
一、對中國人的稱呼
 
自古以來,外國人對中國人之稱呼,有不同的稱呼。依順序為:
 
(一)支那:第一世紀印度人對中國的稱呼,當時稱呼為「秦人」,印度人發音轉為支那。在唐朝時,即稱呼中國為支那。根據約在西元80年,一名住在埃及亞歷山卓(Alexandria)的希臘商人希帕勒斯(Hippalus)所著的厄立特里亞海航海記(Periplus of Eritrean Sea)(厄立特里亞海,指紅海(Red Sea)),司朝福(Wilfred H. Schoff)對該書的英文譯本,該書記載了有關對中國人的稱呼是「支那」:「在走到恆河最北端的這個區域之後,在海洋盡頭的地方叫做『Thinae』(支那,即中國),那裡有一個非常偉大的內陸城市,從那裡將生絲、絹絲和絲布通過雙足步行經由巴克特里亞(Bactria)運到巴里嘎沙(Barygaza)(位在西印度的阿默達巴德(Ahmedabad)),並且還通過恒河出海口到達米里卡(Damirica)(即南印度的馬拉巴海岸(Malabar Coast)),但是這片土地並不好走;幾乎很少有人從那裡來。該國位於小熊(Lesser Bear)(Ursa Minor)星座之下,據說與龐特斯(Pontus)和裏海(Caspian Sea)最遠的邊界接壤,旁邊是馬克提斯(Maeotis)湖;所有這些河流都流入大海。」
 
(二)漢人:是漢朝人的稱呼用語,以其源自漢水。
 
(三)唐人:宋朝朱彧的萍州可談,卷二:「北人(中國人)過海外,是歲不還者,謂之住蕃,諸(蕃)國人至廣州,是歲不歸者,謂之住唐。」
 
萍州可談,卷一:「漢威令行於西北,故西北呼中國為漢。唐威令行於東南,故蠻夷呼中國為唐。崇寧間(1102-1106)臣僚上言,邊俗指中國為漢唐,形於文書,乞並改為宋。……詔從之。」
 
元朝周達觀所寫的真臘風土記一書即記載:「國人交易皆婦人能之,所以唐人到彼,必先納一婦者,兼亦利其能買賣故也。」
 
(四)華人:
 
華人一詞是從宋國開始使用,趙汝适的諸蕃志一書闍婆條曾記載:「地不產茶酒,出於椰子及蝦猱丹樹之中,此樹華人未曾見。」

會員評鑑

0.5
1人評分
|
1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Lv.1
0.5
|
2024/04/23
本書是作者歷年文章集結擴充而成,非專業著作或教科書。主要特色是大量引用維基百科及網絡上找得到的古籍、檔案及圖片,全書字數雖多但論述淺顯。各章相似度高關連性低,偶有令人醒目的奇言妙論,或許適合沒時間上網查找資料做作業或不喜歡看知識型youtuber影片的讀者。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張忠謀親筆撰寫、獨家授權自傳,他的一生,一場不能錯過的智慧盛宴!《張忠謀自傳》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遠流領券(10/23-11/18)
  • 圓神領券折
  • 共和國全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