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療癒繪本展
母愛的枷鎖,女兒的牢籠

母愛的枷鎖,女兒的牢籠

母という呪縛 娘という牢獄

  • 定價:350
  • 優惠價:9315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298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分享
編輯選書

親情即地獄

在東亞儒教國家,孝往往伴隨著順(從),我們對於這樣的規訓習以為常,接受來自家庭的控制與傷害,並默契的傳承給下一代。但,這樣真的是正確的嗎?本書呈現的則是數萬個有相似問題的家庭裡最血腥且具象的結局,驚心動魄讓人無法直視,卻又不得不承認這座以親情搭建的牢籠真實存在。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上頁下頁
 

OKAPI 推薦

  • 吳曉樂/以愛為名的傷害,以教育為名的虐待──導讀《母愛的枷鎖,女兒的牢籠》

    文/吳曉樂,|,圓神出版2024年03月25日

    當我一讀完書介,立刻放下手邊所有工作,專注地沉浸每一字、每一句,即使閱讀當下反覆感受到「就要喘不過氣」的壓力,卻又捨不得放下。《母愛的枷鎖,女兒的牢籠》,是齊藤彩與高崎明理的對話。齊藤彩是司法記者,高崎明理是犯下轟動社會的弒母案,正在獄中服刑的受刑人。 高崎明理為獨生女,長期與 more
 

內容簡介

每天共浴27年的母女,為什麼最後只有一個人能活?
真實的人生,比虛構的故事更驚悚!今年最震撼人心的一本書!
日本現象級話題書!讀者溫度計上千則書評,真實社會事件引發全國性討論!
探究家庭之傷的紀實大作,震撼又令人心痛的故事!
2023年日本百大暢銷話題書!《達文西》雜誌非文學類排行榜第四名

  針對童年傷害、過度教養、情緒勒索、求助管道,讀者寫下各種感想,並寄予獄中女兒無限的祝福。
  當家人使你的人生失去選擇,當愛成為永遠無法掙脫的束縛,
  當母親成為一種病,當家庭成為巨大的傷,
  一個令人難以接受的罪行,卻引爆了無數的熱淚與共鳴!

  家庭這種傷、情緒勒索、母親這種病、童年創傷……
  最寫實、最血淚斑斑、令人動容,療癒無數受創者的案例!

  「我打倒怪物了,總算可以鬆一口氣……」
  2018年3月,滋賀縣守山市野洲川的河畔邊,找到一具沒有四肢和頭部的屍體。屍體嚴重腐敗,分不清是人類還是動物。經過警方搜查,發現那是當地一位58歲的婦女。婦女和丈夫分居20多年,有個31歲的女兒,母女倆一起生活。過去就讀升學名校的女兒,受到母親高壓脅迫,重考九年醫學系仍落榜,在看不到盡頭的重考生涯,身心受創,最後崩潰弒母。對女兒來說,母親是不可能掙脫的束縛,是囚禁她整個人生的牢籠。
  後來警方以棄屍罪嫌逮捕女兒,並展開一連串審訊,最終突破女兒心防,坦承弒母。
  在審訊過程中,母女之間的種種遭遇與回憶一一展露人前……
  「她拿水泥磚砸爛我的手機,我覺得她砸爛的不是手機,而是我的心。我沒辦法再忍下去了……」
  「我和母親的心結,是多年來的積怨造成的。母親對我有強烈的不信任感和恨意,這些負面情緒沒人化解得開,即便到現在也是一樣……」
  「這一切非要等我們其中一方死亡,才會真正結束。」
  曾擔任司法記者的筆者,到獄中採訪女兒,透過30封書信交流,共同撰寫這部驚心動魄,最後卻讓人得到安慰與療癒的紀實作品。

動容推薦

  吳曉樂/作家
  周慕姿/諮商心理師
  洪培芸/諮商心理師、作家
  陳名珉/Netflix影集《媽,別鬧了!》故事原創、《我媽的異國婚姻》作者
  戴伸峰/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系教授
  (按姓氏筆畫排序)

感動推薦&好評

  這本紀實作品讀起來,讓我數度升起似曾相識之感!如此的親子相愛相殺的悲劇,總是不斷變形,持續複製,似乎難有止息之日。希望透過這本書帶領更多人有深刻的省思,也喚起下一步的行動力:終止悲劇循環,不再複製!——洪培芸/諮商心理師、作家

  讀的過程逐漸明白,為什麼明理殺掉了母親,卻引發日本輿論廣泛的理解與同情。
  在隱密的家內,明理被母親視為奴隸,恣意差遣跟擺佈、施暴二十幾年,無止盡地挖空自己,好填入母親對「高材生女兒」的憧憬……
  讀到明理因案入獄之後,終於得到渴望已久的關懷與讚美,我難過得幾乎喘不過氣。——吳曉樂/作家

  這本書讓我們看見了巨大人倫悲劇背後的慘痛真相,但如果我們只是讀過看過嘆息過,一切都不可能有所改變。明理入獄時三十多歲,出獄時也是四十歲的人了吧?法官判決時說,贖罪後,請走出自己的人生……這在我們來說如此理所當然的事,對她而言,卻要花四十年的力氣才能走到。衷心祈禱,如此悲劇不會在任何人身上再次發生。——陳名珉/Netflix影集《媽,別鬧了!》故事原創、《我媽的異國婚姻》作者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齊藤彩


  1995年生於東京,2018年3月畢業於北海道大學理學部地球科學系。畢業後加入共同通信社,先後任職於新瀉分局、大阪分局社會部,擔任司法記者。2021年離職,本書為處女作。

  作者透過數次探望、採訪,並藉由書信交流與母女間的通訊紀錄,完整還原母女生活的整個過程,真實呈現女兒所承受的苦與樂、悲傷與疼痛,以及最後因為審判長的理解與父親的陪伴,而終於坦然面對自我的一切。

譯者簡介

葉廷昭


  文藻外語學院畢業,現為專職譯者。譯有《64》《高度狂熱》《動機》等多部橫山秀夫作品、《有母親等待的故鄉》《鐵道員》等淺田次郎作品。

  若對翻譯有任何疑義,歡迎來信指教:kukuku949@gmail.com。

 
 

目錄

序章    接見日
「第三者」申請接見
破冰
我想擺脫母親的束縛

第一章    有期徒刑十五年
黃色物體
母女LINE對話—2017/10/18(一)
矛盾的證詞
母女LINE對話—2017/10/18(二)
我在浴室肢解屍體
母女LINE對話—2017/12/24
「殺人罪」定讞

第二章    我打倒了怪物
翻供
「時機」到來
二審自白
認罪的理由

第三章    母女
湖畔小鎮
交錯的長針和短針
格格不入
父親離家

第四章    逼問、辱罵、翻舊帳
美國阿嬤
被滾水燙傷
想成為怪醫黑傑克

第五章    目標醫學系
成為人上之人
難以跨越的高牆
無法棄權的比賽

第六章    我女兒考上了
夢幻泡影
差一分打一下
「骨肉相逢」
被母親踹到瘀青
「跟親戚說妳考上了」
「我們去看和服吧!」
「請讓我住宿舍」

第七章    九年的重考生涯
就等二十歲
悔過血書
母親自殺未遂
帶著一百萬逃家
明理的書信—2013/12
死胡同的出口
合格與自由

第八章    給我去當助產師
二十七歲的大一新生
終於有正常的親子關係
「妳又毀約!」
寫給母親的悔過書
半夜三點下跪道歉

第九章    黃色的杯子
母女LINE對話
沒有母親的人生
三百七十公尺外的屍體
東窗事發
「妳在說謊」
當庭否認

第十章    畢竟是家人
殺人嫌疑
再見父親
不再說謊了
獄友
人是我殺的
判決後的心境轉變
認罪落淚

終章    再次失去自由
獄中生活
哀傷的親近感

謝詞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1339207
  • 叢書系列:天際系列
  • 規格:平裝 / 272頁 / 14.8 x 20.8 x 1.3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一章   有期徒刑十五年
 
黃色物體
 
二○一八年三月十日,禮拜六下午一點左右,有人發現了妙子女士的遺體。
 
三月已然入春,早上的氣溫依舊寒冷。雨從昨夜下個不停,野洲川南向河道周邊盡是一片煙雨濛濛。
 
野洲川在琵琶湖南邊,琵琶湖活像一個開口朝下的布袋,這個布袋綁口的位置剛好就是野洲川流入的地方。過去野洲川分為南北兩河道,南向河道尤為猛烈,素有「近江浪子」之稱。河水經常氾濫,威脅流域居民的生計。
 
戰後日本經歷高度成長期,政府規畫將南北河道匯聚到琵琶湖中。河道工事在昭和五十六年(一九八一年)完工,也不再有河水氾濫的問題了。
 
而南向河道的周邊一帶,也規畫成「琵琶湖地球市民森林」縣府公園,居民都會去那裡親近自然環境,是個相當恬靜的地方。
 
「怪了,那是什麼東西……」
 
坂田道子(假名)是住在河畔的居民。她回到家以後,很在意自己剛才看到的景象。
 
野洲川南向河道的西邊,有一.五公尺高的鐵製圍欄,河畔邊有一大片雜草和樹木,夏天的時候可以長到五公尺高。底下常有野貓徘徊,傍晚時分上空還有蝙蝠盤旋,一般人不會走到那裡。
 
圍欄中間有一道開口,開口處只有設置低矮的路障,上面還有青蛙的標誌。對面有一條小徑可以通往河畔。
 
坂田注意到小徑的中段五公尺處,有一樣東西在左邊的草叢裡。
 
那是一個半埋在土裡的黃色物體,上面聚集了不少黑鳶。那東西離圍欄沒有很遠,坂田隔著圍欄一眼就看到了。對面還有柳樹已經冒出棉絮般的新芽了。
 
(應該是動物的屍體吧。)
 
坂田決定回家,不再多想。可是,她從沒看過黑鳶群聚的光景。到了下午,她決定約朋友再去看一次。
 
兩人走進雜草叢生的小徑,就近觀察那個「黃色的物體」。
 
「這該不會是……」
 
黃色物體散發出令人作嘔的臭味,看上去很像人類的軀幹,只是少了頭部和四肢。昨夜下的大雨沖刷土壤,一部分露出了地面,大批黑鳶才跑來搶食。
 
「警察先生,快來這裡!」
 
坂田立刻報警,滋賀縣警守山警察署派了一名警察,在下午一點五十五分到場。警察越過路障走入小徑,確認黃色物體到底是何物。坂田和朋友在一旁守候,但警察也看不出那是人類的屍體,還是動物的屍體。

會員評鑑

4.5
2人評分
|
1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5.0
|
2025/01/03
你能想像連續九年都在準備大學考試的心理壓力嗎?如果再加上從小就被母親不斷在學業上鞭策,還有各種言語上的羞辱及貶低,嚴重時還會被施以肉體上的虐待,你還能在這樣的家庭裡成長而不逃跑嗎?

我打倒怪物了,總算可以鬆一口氣⋯⋯

這是明理犯下弒母罪行後在推特所發出的貼文,可以感受到如釋重負的解脫,也讓人想一窺到底內心存有多大的怨恨才能犯下如此殘忍的惡行?而《母愛的枷鎖,女兒的牢籠》這本書便是記者齊藤彩透過與明理面談及筆談的內容所完成的,也揭開了身為女兒長期受到母親控制與壓迫所釀成的家庭悲劇。

肯定會有人提出疑問:「即便母親如此蠻橫,有需要做到殺人滅口嗎?」確實,明理犯下的罪行天理不容,需要用餘生去懺悔,但能否試著去理解一個小女孩從小就依附在母親身邊,基於生存的本能,她只能選擇迎合母親的期待,否則換來的就是永無寧日的辱罵與恐嚇,甚至明理的母親還會雇用徵信社跟蹤明理,這也讓明理在日常生活細節上無法擺脫母親的監視,也徹底切斷了明理與同儕之間的連結,連向老師求救都被母親阻斷,所以站在明理的角度去想,她有反抗的餘地嗎?倘若一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需要受到如此殘忍的壓迫,那可能比死去更加悲哀。

在這個社會案件中,有一個關鍵的角色是「父親」,是最後讓明理卸下心防坦承殺害母親的原因之一,也是在這一樁家庭悲劇中逃跑的人物,雖然明理的父母沒有離婚,但父親因為受不了母親的叨念與咒罵,於是選擇住在公司宿舍,卻絲毫沒有想過女兒在未來的每一天都將受到妻子惡魔般的折磨,我想也是因為父親理解明理這份痛苦的心情,所以還能在明理犯下滔天大罪之後持續給予支持與關懷的原因吧?

其實自始至終,明理沒有全盤否定母親對自己的教養方式,甚至還說這種嚴厲的管教方式對自己有很大的幫助,即便這個名為「怪物」的母親已經被自己親手毀滅,但從小被灌輸的思維仍舊無法連根拔除,這是我最感到無奈也無能為力的部分,也為明理的人生遭遇寄予無限同情。

這不是一部推理小說,而是真實發生的社會案件,也使得我們不得不去正視養育兒女的目的到底是什麼?是極盡所能地鋪設一條自我滿足的道路要求孩子依循踏上,抑或是讓他們在自己熱衷的事物上專心投入,並且展露自信的光芒?
展開

百貨商品推薦

上頁下頁

最近瀏覽商品

 
"上頁" "下頁"

相關活動

  • 教練,我好想學□□!!!2025數位學習祭,有聲書/線上課程/電子書參展品66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東立春饗祭
  • 商業創意書展
  • 水滴全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