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輕小說展
為何父母越完美,孩子越痛苦?:化擔憂為信任的教養之道

為何父母越完美,孩子越痛苦?:化擔憂為信任的教養之道

高学歴親という病

  • 定價:300
  • 優惠價:79237
  • 優惠期限:2024年12月20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優惠組合

 

內容簡介

  當媽媽不在時才肯動手畫畫的天才小畫家、
  每天都把媽媽愛心便當倒掉的資優高中生、
  罹患飲食障礙的小學生……
  這些孩子為何更常出現在父母百般呵護、力求完美的家庭?

  育兒是一趟化擔憂為信任的旅程,本書讓我深感共鳴。——諾貝爾獎科學家山中伸彌

  ★親子教養類第一名!日本亞馬遜總榜百大暢銷書。讀者盛讚:「觀點深刻,讓我了解到自己的教養盲點。」
  ★前所未有的主題!不只有學歷迷思,或本身高學歷的父母,凡關心教育者必讀!
  ★專業推薦:Elisa/「博士媽媽Elisa聊教育」版主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陳其正(醜爸)/親職教育推廣人 蔡宜芳/諮商心理師 蔡淇華/台中市立惠文高中圖書館主任

  為什麼父母這麼努力,還是在教養路上屢屢挫敗?
  為什麼在乎孩子課業的父母,容易養出「啃老族」「繭居族」?
  為什麼學歷越高的父母,往往會越孤獨?

  作者身兼腦神經科學家及教養諮詢專家,發現有越來越多高學歷、或有學歷迷思的父母前來求助,他們百般呵護、為孩子提供最好的資源,但親子的衝突並未減少,反而問題層出不窮。

  過度擔憂、干涉、溺愛,是許多現代父母易犯的教養錯誤。無法全心信賴孩子、想要孩子完成自己未達成的夢想或成就……最後只能哀嘆:「為什麼這孩子會長成這副德性呢?我都已經幫他這麼多了。」

  用具體案例說明父母的盲點,提供實際解方!
  作者在書中舉出各種教養困境實例,說明只要改變觀點,問題都會出現驚人的改變!
  .要常對零歲幼兒說話
  .在培養智能腦和心智腦前,先培養體能腦
  .有比學才藝更重要的事
  .比起自誇,多說自己的蠢事,更有助於孩子自我肯定
  .孩子沒有叛逆期才需要當心
  .無法信賴孩子的三個原因
  .學歷迷思父母的「雪恥型育兒」
  .金錢觀偏差的高學歷父母

專業推薦

  推薦給陷在教養焦慮之中的父母,劃對重點育兒,事半功倍,還可以換到良好的親子關係。──「博士媽媽Elisa聊教育」版主Elisa

  「高學歷父母」正成為這個世代孩子情緒問題的最大因素,本書點出這個世紀的教育痛點,邀請大家閱讀,一同關注孩子的未來。──台中市立惠文高中圖書館主任蔡淇華

讀者五星好評

  ★完全擊中職場媽媽的心聲!當我買超商食物,就會被說「你不自己做便當嗎?」我做了便當,又被說「菜色不豐富一點怎麼行呢?」當爸媽自己在競爭意識中長大,他們也會如此看待孩子。希望更多人讀這本書,能停止過度干涉。

  ★推薦每個父母必讀!我終於知道為何我父母會這樣對我了!

  ★我本來相信為子女操心是父母的天職,讀完這本書才發現我錯了,這樣只會帶給孩子無謂的壓力。

  ★我原本以為這是一本反對高學歷父母過度保護子女的書,但恰恰相反,他傳達出作者對高學歷父母的期望。受過高等教育的父母擁有更高的經濟實力和智力,能夠更自由地養育子女。教養最困難的不在於經濟,而是父母的全心信任。

  ★這本書讓我了解自己的思考盲點、能進一步調整心態。不論是不是高學歷,都推薦一讀!

  ★完全擊中職場媽媽的心聲!當我買超商食物,就會被說「你不自己做便當嗎?」我做了便當,又被說「菜色不豐富一點怎麼行呢?」當爸媽自己在競爭意識中長大,他們也會如此看待孩子。希望更多人讀這本書,能停止過度干涉。

  ★看到書名我就對它很好奇,所以我預購並一口氣看完了。我真的很高興能讀到它。

  ★日益增加的教育選擇讓我煩惱不安,但這本書讓我鬆了口氣,更能專注陪伴孩子!

  ★無論你是否受過高等教育,如果你不確定與孩子互動的方式或希望改善自己的方式,都建議閱讀這本書。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成田奈緒子


  1963年出生於日本仙台市。神戶大學醫學系畢業,醫學博士。在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獨協醫科大學和筑波大學基礎醫學系學習後,於 2005年成為文教大學教育學部特殊需求教育副教授,並在2009年起擔任教授。自2014年起,擔任育兒支援計畫「育科軸心」的代表。前作《山中教授與同窗兒童神經學家同學談論育兒》與山中伸彌教授合著,成為暢銷書並引爆熱門話題。

譯者簡介

陳聖怡


  曾留學東京。享受有日文的生活。2013年開始踏入譯界,熱愛筆譯。
  譯作已逾百冊,包括《腸理》《睡前3分鐘超感謝筆記》《基本設計力》《箱庭世界史》等。
  聯絡信箱:kawahijiri66@gmail.com

 
 

目錄

前言 破除學歷迷思,幫助孩子培養適應未來的綜合能力

第1章 「完美父母」的育兒風險

三大風險是「干涉、矛盾、溺愛」
為何父母愛「干涉」?
因「裝腔作勢」而自相矛盾的父母
基於「干涉、矛盾」的「溺愛」
用「自己被教育的方式」育兒

第2章 過度擔憂的高目標父母
育兒是將「擔憂」變成「信賴」的旅程
孩子沒有叛逆期,才需要當心
無法信賴孩子的原因1:完美主義
將母親做的便當丟掉的資優生
無法信賴孩子的原因2:虛榮心
無法信賴孩子的原因3:孤獨
我也曾經不被母親信賴
會遭遇假親友詐騙的親子,有這些特徵
為何詐騙集團鮮少冒充女生?
好壓力與壞壓力
不再畫圖的天才兒童

第3章 玻璃心的學歷迷思親子
飽受生母陰影所苦的母親
學歷至上主義父母的「雪恥型育兒」
「雪恥型育兒」會讓孩子後繼無力
金錢觀偏差的高學歷父母
學歷迷思親子的「心理韌性」很差

第4章 學歷迷思父母會偏向「錯誤的早期教育」
讓五歲孩子學三角函數的父母
每週要上六次才藝班的小孩
大腦的發育順序
比才藝更重要的事
培養出「像原始人的孩子」
培養出「有課外求知欲的孩子」
培養出「能夠判讀對方心思的孩子」
要常對零歲幼兒說話
「繭居」是可以預防的
歐洲的幼稚園會把孩子放逐到山野
懂得培育大腦的父母

第5章 學歷迷思父母專用的「育兒方法」
貫徹身為父母的堅決態度
別給幼兒看手機
與其告訴孩子成功的經驗,不如告訴他失敗的經驗
尊重孩子的「偏執、堅持」
要常保開朗的好心情
要建立最大的原則
後記 化擔憂為信任,你的孩子才能健康地成長
 

前言

  我的上一本書,是與山中伸彌教授合著的《山中教授與同窗幼兒腦科學家談育兒》(暫譯)。託讀者的福,這本書大受好評,之後也有更多親子到我負責的「育兒科學軸心」(位於千葉縣流山市,以下簡稱育科軸心)尋求諮詢。

  最近學歷偏高的家長比以前多了,不曉得他們是不是透過上一本書認識我的緣故,我總覺得來諮詢的人增加了。擁有高學歷的家長一般來說都很熱衷於研究,可是一旦他們感到迷惘,通常就會越來越煩惱、變得不知所措。

  例如,有些家長會說:

  「我現在偶爾還是會夢到被母親罵,嚇得我從床上跳起來。她會罵我功課寫完了沒,或是要我在期限內完成某件事、否則就饒不了我。到現在我還是會覺得很害怕。在和成田醫生談過以後,我才明白這是母親的教育帶給我的心理陰影。」

  現在日本正在養育孩子的中堅世代,稱作團塊二世,其中很多人在就學時期經歷了激烈的考試競爭。他們遭受所謂的「虎媽」嚴厲管教,這段經驗在他們長大成人以後,變成心理創傷遺留了下來。

  那位來談者很清楚她不能像自己的母親那樣教育孩子,卻又十分煩惱自己是否也犯了相同的錯誤。「自己是怎麼被養大的,就會怎麼去養孩子」,從某方面來說這是事實。如果沒有別人的建議,難免就會依樣畫葫蘆。

  另外,也有些家長會這麼說:

  「我以前沒能考進自己理想中的大學,所以我希望孩子可以擁有我所沒有的學歷。」

  這就是「雪恥型育兒」。本書會再詳細敘述,不過要是用這種理由來強迫孩子讀書,孩子心中的怨恨總有一天會回報在你身上。  為什麼學歷越高的父母,越會為育兒煩惱呢?

  我在接觸過許多實際案例以後,歸納出了幾個原因和傾向。既然有原因和傾向,就會有因應的方法。

  本書是我根據自身的經驗和見解,為了提醒有育兒煩惱的高學歷家長,以及本身學歷不高、卻盲信「學歷至上」的家長所寫的。

  出版社提案的《高學歷父母病》(譯注:原書名)這個書名相當浮誇,一開始我還有點抗拒;不過,書名可以解釋成高學歷的父母受到「學歷至上主義」這種病侵蝕。實際上高學歷的家長,大多也都有育兒的煩惱。希望各位讀者可以理解,書中的「高學歷父母」一詞同時包含這兩種含義。

  如今獨生子女越來越多,育兒變成了父母「一生僅有一次」的體驗,無法重來,所以想要用盡全力。我明白這種心情,但若是因此用狹隘的觀念來教育孩子,孩子就會受到不良的影響。一旦孩子成長失衡,就會連累整個家庭。

  本書也指出,這樣的父母往往會越孤獨、眼光越狹窄。正因如此,我希望各位能夠先了解「一個人的能力畢竟有限」「這世上還有自己不知道的育兒知識」。你所受過的教育並不是一切,而且對孩子來說未必是最好的。

  這是個多元化的時代,社會追求的人物形象也瞬息萬變。所以,在任何時代、任何環境下都通用的「綜合能力」尤其重要。

  本書談論的就是讓孩子具備這種能力的方法。希望各位願意翻開本書,別再獨自煩惱。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1366906
  • 叢書系列:HAPPY FAMILY
  • 規格:平裝 / 176頁 / 14.8 x 20.8 x 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三大風險是「干涉、矛盾、溺愛」
 
有一天我去參加一場親子活動,聽到一位負責木工體驗區的女性在向主辦方求助,就好奇湊過去聽。 「孩子們有點怪怪的欸。」
 
這位已經連續好幾年參加這場活動的女性表示,「大概從四、五年前開始,孩子們就不會自己主動做手工藝了」。
 
鋪在地板上的大塑膠布上,各種形狀的木塊堆得像小山一樣。在這裡孩子們可以任意用白膠黏貼這些木塊、做出自己喜歡的樣子,完全就是個可以雀躍玩耍的體驗區。這一區的宗旨就是放任孩子自由玩耍,「家長只需要在遠處默默關注即可」。在這裡可以看到孩子興奮地衝進去,一股腦兒開始做手工藝的模樣。
 
但是,現在狀況就跟那位女性說的一樣,孩子們漸漸變得「不知所措」;而就像是呼應這個變化似地,緊跟在孩子身邊不走的家長則是異常醒目,結果變成家長要指導不知所措的孩子做出木工作品。
 
「你看,那個圓木片要黏在這個凸出來的角上喔。不是,不是那個,要拿旁邊那個。對,把它們黏起來不就好了嗎?」
 
就像這樣,家長會一直下指令,然後孩子乖乖地照著做。
 
以前的孩子會不停地黏貼木塊,不知不覺就做出了比自己還要高的巨大作品,於是大叫著「帶不回家啦~!」這種有趣的場面還滿常見的。
 
「可是,最近再也沒有發生過這種情形了。不曉得是不是大人覺得帶著作品搭電車很丟臉、家裡沒地方放什麼的,考慮太多的關係。」
 
負責這個體驗區的女性似乎感到很惋惜。
 
其實,這是二○一六年的事了。之後我也沒有聽說孩子們又開始會衝進去玩。這位女性和已經研究親子議題三十多年的我,都是長時間持續縱向觀察孩子的模樣,所以才能清楚看出「小孩的樣子越來越奇怪」。
 
相較之下,目前正在育兒的父母,眼中看見的只有與自家小孩相同年齡層的孩童,也就是採取橫向的觀察,所以才會覺得「大家不都是這樣做嗎」,而不會在意那麼多。 這位女性在六年前說「孩子從四、五年前就不會動手做工藝」,代表至少從十年前就已經有明顯的變化了。
 
這種現象很可怕,必須提高警覺。我在思考該怎麼辦時,最後得出的結論就是應當從大人,也就是從父母開始矯正。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親子、童書、國中小】親子天下數位產品社方展:預備孩子的未來,全展77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GL百合展
  • 墨刻紙電聯展
  • 室內設計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