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在蛻變中受苦,在相愛中享樂
暢銷親子作家、講師/尚瑞君
不管你們以前的親子關係有多好,子女一旦轉大人,父母很難不吃點「苦頭」。
不論你家裡養的是兒子、女兒,還是兒女雙全,當孩子的情緒開始失控時,他們會張牙舞爪的對你大呼小叫,又或是前一秒還眉飛色舞的和你說話,下一秒卻立刻板著臉變成搞自閉的蛤蜊……我相信,大多數的爸媽應該都會覺得既莫名其妙又不知所措。
進入青春期的男孩,怒氣指數爆棚,還會事事看不順眼;進入青春期的女孩,有很多連自己都不解的地雷與介懷。關於青少年的壞脾氣,你可以看我寫的《剛剛好的距離》這本書,至於青少女的種種,閱讀這本《青春女兒,更年媽媽,誰先成熟》,會讓你一邊拭淚,一邊有種被療癒的感覺。
一直很慶幸自己在大兒子小學快畢業前夕,開始成為撰寫親子專欄的作家,那時我已經跟因荷爾蒙劇烈變動、情緒猶如雲霄飛車的兒子磨合兩年了!我認真的學習、觀察、紀錄和分享一路走來和孩子的相處與互動,這也讓我們一直往更好、更穩定的關係前進,但老實說,一切真的都好不容易!
最大的問題是,當親子關係遇上「青春期與更年期重疊」時,雙方體內的荷爾蒙都急遽變化。孩子越是爆衝,就可能變得越囂張,而父母卻是越退縮,越覺得自己窩囊,不禁在心中吶喊:家長的尊嚴在哪裡?以前那個可愛的小朋友還會回來嗎?
當作者在跟叛逆期的女兒纏鬥,而回想起母親在她生下小孩後,跑去醫院看她時,她的母親跟孫女說:「不要讓我的女兒太辛苦了。她雖然是妳媽媽,但也是我最心愛的女兒。」看到這段文字,我不禁流下眼淚,彷彿是我媽媽看著初為人母的我,只顧著餵孩子吃飯時和我說的話:「不要光是照顧小孩,也要顧好妳自己。」
有多少人要在為人父母之後,才能體會父母給的愛既無條件又無限期!只要爸媽在,我們永遠都是他們心愛的寶貝。
當小孩還處在成長階段,因為外面的世界才是他們的天地,真的無心顧及父母的心情,我們只須協助他們釐清內在想法和能力,以及可以跟外面的世界做怎樣的連結等,藉此發展其天賦或特質即可。
面對孩子有時候要拉,有時候要推。如果需要幫忙,記得要拉他們一把,當孩子推開我們時,就給他們一些時間和空間去探索與實踐。
祝福天下每一對親子都能在愛中看見與珍惜彼此。
前言
青春女兒槓上更年媽媽
有句玩笑話說:「青春期對上更年期,誰輸誰贏?」不過,這兩者打從一開始就不是什麼彼此爭鬥的關係,所以不管誰輸誰贏都沒好處。這場可恥的戰爭可以跟誰宣揚?又會獲得誰的喝采?
「妳是父母愛的結晶,他們這10個月以來,只祈禱著妳是一個健康的孩子。妳的母親戰勝產後憂鬱症,當時她後背上背著哭鬧的妳,只能趴在沙發上睡覺。就算妳口水流得到處都是,妳的父親依然覺得很可愛,他連妳的大便都覺得是香的。如今妳讓父母看妳的臉色做事,讓他們在深夜偷偷落淚,真是太棒了,恭喜妳在這場戰爭中獲勝。」
「妳終於壓制住青少年子女,真是恭喜!但妳想過這個像外星人的孩子,很快就會變回正常人嗎?我已經體會過妳怪異的個性,我們永遠無法成為像朋友一樣的關係。以後也要看妳的臉色過日子,估計得花很長的時間才能有一場真摯的對話。」
青春期女兒和更年期媽媽對立,終究只會帶來以上這些令人鬱悶的結果。所以說,為什麼會發生衝突?因為在孩子經歷青春期,媽媽也剛好進入更年期,兩者的時間相互重疊,才會引爆戰爭。
青春期是人生第一個劇變期,更年期則是步入中年的第一個劇變期,許多家庭都曾發生彼此對立的狀況。處於此階段的子女,無法理解父母像老頭般的言談和行為;處於更年期的父母,難以接受子女不端莊的樣子和粗魯的談吐。
雙方沒有空去爭執兩者的重要性,而是在較量著誰的症狀更嚴重,彼此互相壓制。
青春期跟更年期究竟是什麼?青春期是肉體和精神轉大人的時期,性激素的分泌增加,隨著第二性徵的出現,孩子會對異性感興趣、春心蕩漾,普遍落於15歲至20歲左右。
另外,女性隨著年齡增加,卵巢開始老化、功能衰退,不再排卵時,便會停止分泌女性荷爾蒙,這就是所謂的停經。如果月經一年都沒有來,就會被診斷為停經。這種變化通常於四十多歲,一直到停經後大概一年,稱之為圍停經期(perimenopause),但我們更常叫做更年期,平均時長是4年到7年左右。
這兩者都會因為荷爾蒙,造成身體和情緒方面突然發生變化,而且每一個人發生的時期和症狀都不太一樣。有些人可能根本不會意識到它的到來,而有些人則明顯到連周圍的人都不得不發現。
子女的青春期和父母的更年期,看起來雖然像是一場對決,但實際上是兩種症狀所引起的衝突,並不是因為互相討厭所導致。
問題在於,這兩個時期的症狀在某些層面上很相似,例如:情緒起伏大、對所有事情都很敏感、憂鬱且焦慮等。家中只要有一個人展現出這些症狀,整個家庭的氛圍就會變得很混亂,如果媽媽、子女或是爸爸也加入戰局,可以說是亂上添亂。
例如,更年期父母對子女關房門的聲音很敏感,甚至還有人直接把房門拆掉,就只因不想聽到關門聲。
「妳以為我想叫妳讀書嗎?我說這些都是為妳好。不就唸了妳一下,有必要那樣關門嗎?」
沒有爸媽喜歡對子女嘮叨,話雖如此,但看到他們躲著自己、無精打采的樣子時,就會怪自己是不是太多嘴,並對此後悔不已。然而,看到子女做出不負責任或不理性的行為,又會再度失去理智。
而青少年小孩也會對大人們的嘆息聲感到敏感,感覺好像所有事情都是自己的錯,每天如坐針氈。
「沒有小孩喜歡看到父母生氣,為了成為爸媽心目中的子女,如此努力著,但他們卻不懂我在想什麼,毫不在意我的幸福,他們好像只想要一個會讀書的小孩,真是冷漠無情。」
結果不管是更年期父母或是青春期子女,紛紛做出或說出違心的行為與話語。在這個過程中,雙方的心靈都會受到各種傷害。
所有人都知道什麼是青春期和更年期,也知道有成千上萬種緩解症狀的方法。雖說了解對方為什麼這麼鬧騰總比什麼都不懂好,不過就算知道又如何,解決方法不是太過理論與抽象,就是非常難實踐。
「如果知道原因,就可以馬上找出解決的方法」這種說法通常會接著說:「我們必須克服這段混亂的時期,才能不傷害彼此,並成為感情堅實的父母與兒女。」但知道原因後,真的就能找到如何有智慧度過青春期和更年期的方法嗎?
我最討厭聽到的單字就是「好好的」,意指適當、沒有不足也不過度,是最恰當的狀態。說起來簡單,但這世界上應該沒有任何一句話可以比「好好的做好就行」,還要更不負責任、更不帶感情。
基於這個意義,我能大膽的說,我們有更好的方法可以克服青春期和更年期,而且還非常簡單。
盡量忍耐、互相肯定;吵架要嚴肅,不可以向對方說狠話、爆粗口;做錯事要儘快道歉;稱讚過程而不是要求成績,給予兒女足夠的零用錢;偶爾還要面對面坐下來,坦承自己的想法。
當你這麼做時,也許會嚇一大跳,原來解決更年期父母與青春期子女日常紛爭的方法,竟然如此普通。
沒有錯,這件事沒有什麼其他方法可行。過去的我,知道孩子的青春期將至,也知道我們夫妻倆很快會迎來更年期,我研究過,也做了準備,而且我還是一位負責照顧孩子的幼教師。
但當孩子成為青少年時,我們依然驚慌失措,輪番拋接手中那顆會炸傷彼此心靈的小炸彈。當這顆炸彈在心裡爆炸時,我們揪著心、流著淚,持續了好長一段時間。
經歷過這段痛苦的時光後,就像現在年輕人所說的「重視過程,不重結果」,我們一邊回想,一邊像是在清理颱風過境的痕跡般,整頓自己的心情。
不知道是不是我內心真的變得很堅強,現在的我,可以不流一滴眼淚的講述我和女兒曾發生過的那些事。我想告訴大家的是,當青春期的孩子遇上更年期的爸媽,日常上會發生什麼樣的摩擦、彼此之間會如何互相傷害,以及該如何克服這個過程。
如果你們已經結束這段艱辛又漫長的長途旅行,現在可以放鬆躺在沙發上,讀著我的自白時,你們會笑著說:「我們當年也是如此。」但假如你們正走在青春期與更年期的暴風雨之中,你將會感嘆這本書就是你的寫照,並潸然淚下讀完我那段時期所發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