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x飲食大展
百年周家兩個世界:中國大動盪中一個家庭的悲歡離合

百年周家兩個世界:中國大動盪中一個家庭的悲歡離合

  • 定價:520
  • 優惠價:9468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442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周家, 一個動亂時代悲劇性的產物。
此書記錄了寧波和台灣的兩個周家,因為戰亂所經歷的起伏、苦樂;
它也承載著上一代中國人共同的苦難與記憶。
 
  八年抗戰與國共內戰硬生生地將一個周家拆成兩半。父親與大媽媽是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安排下,於1931年組成的家庭。我的父母親則是抗日戰爭時在重慶組成的抗戰家庭。
 
  在寧波灣塘村的周家,兩兄弟在母親獨力的撫養下,熬過了新中國最初三十年的動亂與困苦,艱難地長大成人並組成自己的家庭,開枝散葉。1970年代末開始的改革開放讓他們的生活得到巨大的改善。
 
  父親與我的母親在抗戰勝利之後,經過國共內戰,幾經遷徙來到台灣。五個孩子在父母的呵護下過著小康生活,接受完整的教育,留學並移居美國,並在異鄉落地生根。兩個周家的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毫無交集,甚至,我們根本就不知道在遙遠的寧波鄉下,還有兩位長我們十多歲的兄長。
 
  2008年,一個偶然的機緣讓兩岸的兄弟在相隔六十年之後,團聚在了一起,並建立起濃郁的兄弟情誼。
 
  我對兩位兄長艱辛的成長過程感觸極深。透過這本書,我要特別感謝我們的父母親在戰亂動盪的時代,奮鬥不懈,對我們的養育之恩。我更要向從未謀面的大媽媽,這位孤獨一生的偉大傳統女性表達最深重的敬意與哀思。
 
  我也祈望,讀者能從周家的故事中得到啟發,珍視和平。願兩岸之間再無戰爭,讓我們這一代以及我們後代的中國人永遠都不再骨肉相殘,永遠不再有戰爭造成的顛沛流離與骨肉離散。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周奇
 
  祖籍浙江省寧波市,1947年9月6日出生於湖北省武漢市。新中國成立後,並未隨父母親遷往台灣,而是於1958年初,十歲那年,由一位長輩帶著,從上海途徑廣州,偷渡到香港,再轉往台灣與父母及兄弟們團圓。
 
  於1970年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1971年赴美國攻讀新聞研究所。1973年獲得碩士學位後返回台灣進入中央通訊社擔任特約英文編輯。
 
  1983年,舉家移民美國南加州。前三年,擔任中國租賃美國分公司的副總經理。三年後,轉入印刷業:1993年與朋友合資開設南加州華人最具規模的彩色商業印刷厰MVP Graphics,擔任總經理。1999年,出售公司之後,一直擔任專業經理人及市場銷售,直至2020年退休。
 
  2008年,在一個偶然的機緣裡,得知其父於寧波老家尚有一位原配夫人及兩個大兒子,所以與妻子前往寧波與素昧平生的兩位大哥會面並建立起血濃於水的兄弟親情。
 
  由於對兩位兄長艱苦的成長歷程感觸極深,乃決定寫一本書,記錄在兩個世界的周家人,截然不同的生活和成長歷程。
 
  一直謙稱自己是新聞界的逃兵。移居美國後的四十年裡,其工作與採訪寫作也毫無交集;然而,這本書卻讓自己圓了年輕時要寫作傳世的夢想。
 

目錄

推薦序 記家族世代悲喜,樹調查報導範例  黃肇松
自序   希望後代子孫能了解並珍惜先人所做的一切努力

第一章 緣起              
戰亂分隔了周家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爸爸的第一個家庭  
自由戀愛,爸爸的第二個家庭
大媽媽痛苦的抉擇
暫時的分離成了夫妻、父子的永別
一個家庭兩個世界:寧波與台灣
大媽媽叮嚀兒孫們要做堂堂正正的周家人

第二章 隔離六十年,兄弟終於團聚
弟弟開了一扇門,搭了一座橋
走了六十年的返鄉路
鄉音家鄉菜,美酒兄弟情
第一次祭拜祖母與大媽媽
熱忱好客的家庭傳統
兩位哥哥不卑不亢,不忮不求

第三章 我們的父親
這一天,我們失去了最愛我們的爸爸  
戰勝了鼻咽癌卻被肺癌擊敗
計劃中的賀壽行竟成匍匐送終之旅
爸爸辭世帶走了媽媽的心
春蠶到死絲方盡
兩岸的兒孫一同紀念爸爸的百年冥誕
爸爸與我們這個家
家是爸爸溫暖的源泉
爸爸從未忘記留在寧波的家人
歸鄉夢未圓
慈父慈母在我家
我們都被寵成了靠爸族
子欲養而親不在           
             
第四章 我們的母親
我們的母親是抗戰夫人
思想前進的女青年成了全職母親、主婦
多病卻堅強的母親
媽媽對爸爸的永恆懷念
阿姨是媽媽最好的伴侶
五十多歲的兒子仍需要媽媽操心
買了一輛日本車,我令媽媽生氣
一個難忘的母親節
將爸媽的愛送給故鄉的孩子們
媽媽走了,這個家就散了

第五章 唯一跨界生活的兒子
內戰結束打散了周家的一切 
我從香港又回到武漢
姑姑家的天之驕子和小男丁
依依不捨地離開小姑姑和奶奶
我的新世界,新生活
回到國內做肝移植延續生命

第六章 寧波的周家
寧波周家,一個動亂時代悲劇性的產物
解放後的寧波周家
苦難中開支散葉的喜悅:三代人截然不同的婚禮
海外關係,一片吹不散的烏雲
吉巳,一家人的最愛與最痛

第七章 我的大媽媽
為周家付出一生的一位傳統女性  
一生期盼終成泡影
坎坷艱苦的一生
孫兒們憶奶奶

第八章 苦盡甘來
三十年的苦難終於熬過去了
兄弟二人都當上了廠長和共產黨員
母親七十大壽的盛宴
從未見過爺爺的阿牛卻最像爺爺
灣塘村周家百年來的第一棟新屋
灣塘村周家百年祖屋的終極命運

第九章 台灣的周家,僑居漸失根
從重慶到武漢、香港、台灣,終至美國
周家子孫都長於數學
五個孩子都留學並定居美國
苦心為兒女,難免嘆空巢

書後感
平生第一次用心寫作
起心動念為親恩
自我的期許,懷念與感恩
向好友致上最衷心的感激 
 

自序
 
希望後代子孫能了解並珍惜先人所做的一切努力
 
  我在五十八年前參加台灣的大專聯考,以第一志願考進政治大學新聞系。畢業後,到美國留學,花了兩年,得到新聞學碩士學位。
 
  在這兩段的求學生涯裡,我都是主修編輯採訪與寫作;而且胸懷大志,立志要成為一位立德立言的名記者,專欄作家。然而,在日後的職業生涯裡我卻當了個新聞界的逃兵。
 
  除了在台北的中央通訊社做過幾年特約英文編輯之外,我的職業與編採寫作工作幾乎毫無關聯;四十年前移民美國之後,更與新聞工作完全脫節。
 
  如今,已經脫離職場多年,而且年愈古稀,我卻起心動念,要寫生平的第一本書。
  我的處女作,書名是:《百年周家兩個世界 : 中國大動盪中一個家庭的悲歡離合》。
 
  嚴格説來,我寫這本書,並非突發奇想。2008年,在一個意外的機緣裡,我首次在寧波市鎮海區偏遠的灣塘村見到了同父異母卻素昧平生的兩位兄長。那時,我已六十一歲,兩位兄長都已年過七十。
 
  這段兄弟相見的奇緣,我在本書的第一章裡有詳細的記載。在那次初見之後我又回老家與他們團聚了六次。
 
  在我們台灣的家裡,父母親從未向我們提過,在他們結婚成家之前十年,我的父親就已經在寧波鄉下,有了他的第一段婚姻。那是一個承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組成的家庭。父親在媒人介紹認識兩周之後即與大媽媽成婚。
 
  成家之後兩周他們就搬到湖北省,定居武漢,並有了兩個男孩。抗戰時期,父親跟隨他工作的郵局撤退至四川重慶;大媽媽則帶著兩個孩子和我的祖母回到寧波鄉下躲避戰火。就這樣,他們地隔千里,分散了八年。
 
  在重慶,我的父親遇見了一位也是從武漢到大後方的女士;他們相識相愛而組成了父親的第二個家庭,並生了三個孩子。1945年秋,抗戰勝利,我的父母親回到武漢。父親本欲接鄉下的原配與兩個孩子來武漢一起生活,然而她拒絕了。父親計劃慢慢再説服她;然而,隨之而來的國共內戰與國民政府的潰敗,我的父親與他的第一個家庭就永遠地分開了。
 
  而且,父親帶著我們這一支周家離開大陸之後,他就再也未能回過寧波鄉下的老家。當時的兩岸政府根本不允許人民來往互訪;即使是家人團聚也不例外。
 
  只讀過四年小學的大媽媽就在那個封閉又動盪的社會裡獨力撫養兩個兒子長大成人。我們的父親在台灣,限於兩岸政府的政策,除了不定時地透過香港親友匯些錢幫助他們之外,對於兩個孩子的養育,他是個完全缺席的父親。
 
  尤有甚者,父親在台灣的那層海外關係,更讓兩個兒子成了「黑五類」的壞分子。他們的生活雪上加霜;在那個極端保守的體制下,兩個兒子求學工作都受到極不公平的待遇。他們過著比常人更艱辛困苦的日子。然而,他們從未自暴自棄,相反地,他們堅持付出比常人加倍的努力,在底層社會求生存。皇天不負苦心人,兩位大哥終於在上世紀七十代末期,等到了屬於他們的機會。
 
  那年,鄧小平推動改革開放,揚棄了行之有年的「唯成分論」,兄弟二人終於得到了應有的認同與肯定。兩人先後當上鄉、村企業的廠長,更被遴選加入了共產黨。而且他們都養育了自己的兒女及孫輩,如今他們都已成為曾祖父,真可算是苦盡甘來,兒孫滿堂,安享天倫之樂。
 
  相較之下,在台灣的周家孩子們成長的過程則平順得多。我們兄姐弟五人在父母的照顧下,一直都過著衣食無虞的小康生活。父母親提供我們完整的教育機會,大學畢業後還送我們每一個人都到美國留學。比起寧波老家的兩位大哥,我們真像是天之驕子啊!
 
  每一次回到老家,踏著父親年幼時曾走過的鄉間小道,與兩位哥哥一起回顧他們的一生,總覺得趣味無窮而且感慨萬千。兩位大哥哥自幼年起即與單親媽媽相依為命,受了比旁人更多的苦,然而,他們對於我們的父母親卻絲毫沒有一點怨懟之心。他們對於父親的思念與仰慕,更是深深地感動了我,也引我起心動念,決定提筆書寫平生的第一本著作。
 
  我希望,透過這本書,周家的後代子孫,無論貧富、無論苦樂,都能了解並珍惜我們先人所做的一切努力。因為他們的堅忍,奮鬥與犧牲,才有今天我們兩岸周家後代人的成長與發展。
 
  就如同許多其他的寧波人,父親在幼時就隨著他的父母親遷居武漢,並在那裡求學、工作並成家。抗戰時期父親在重慶成立了第二個周家。國共內戰之後,父親帶著我們武漢這一支周家輾轉遷往台灣,後來又移居美國。寧波的周家則固守在灣塘溪畔的灣塘村,度過幾十年的艱苦歲月,直至改革開放才獲得新的生命,並開枝散葉,將灣塘周家延綿了五代。
 
   如今,在太平洋兩岸的寧波周家已經各自長成為兩棵茁壯的大樹。周家的兒孫們又團圓在了一起,相互友愛,彼此祝福,一起緬懷我們的父親和兩位偉大的母親。
 
  藉由這本書,我要向為我們付出一切的父母親獻上最深切的懷念與感恩,也要向從未謀面的大媽媽致上我最崇高的敬意與最深重的哀思。
 
  我也祈望,兩個世界的周家後代在我們父母親的護佑下,秉持著周家「勤奮努力,寬厚待人,愛家顧家」的傳統家風,繼續努力成長,直至永遠。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3960435
  • 叢書系列:People
  • 規格:平裝 / 288頁 / 14.8 x 21 x 1.7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一章 緣起
 
我是一個五十多年前台灣政治大學新聞系的畢業生,一個放棄新聞工作的逃兵。2008年,當我年過耳順之際,卻因弟弟一次尋根之旅,揭開了父母心中一直隱藏著的一個大秘密,讓我認識了兩位素昧平生,生活於另一個世界,同父異母的大哥哥。在那之前,我們兄弟們從不知道爸爸生前還有另一個家庭,而且在寧波鄉下還有我們兩位兄長。
 
2008年,在我們暮年之際,太平洋兩岸的兄弟們,終於相見。命運的作弄,令爸爸和大媽媽的兩個大兒子和我們這邊的六個兒女地隔千萬里,幾十年都無緣相見。然而,命運的巧合,卻讓我們神奇地相識相聚,並且建立起濃郁的兄弟情誼。
 
兩位大哥哥自幼年起的艱苦生活,和一輩子對父親的思念與仰慕,深深地感動了我,也引我起心動念提筆書寫平生的第一本書。
 
這不是傳記,也不是小說,更不是什麼文學創作。我只是想將我的父親在寧波和台灣的兩個家庭,因為戰亂所經歷的生活起伏、苦樂,留下一個忠實的紀錄,以遺子孫。透過這本書,我想讓周家後人了解:國難之下,我們先人的顛沛流離與生活不易。尋根團圓是一個偶然的機緣,卻也是我們這一代周家人的至高喜悅。
 
戰亂分割了周家
 
1911年,辛亥革命後一個月(農曆10月),我的父親周文質誕生於戰亂中的武漢,並在那裡成長。十九歲那年,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回到寧波老家娶了他的第一位妻子戴曼麗,也就是我的大媽媽。蜜月之後,他們回到武漢定居,生下兩個兒子 (周中和周平),過了幾年平安幸福的日子。
 
抗戰軍興,1938年日軍攻佔武漢前夕,父親隨著他工作的郵局遷往大後方陪都重慶;大媽媽則帶著兩個兒子和爸爸的小妹,陪侍婆婆(我的祖母)回到寧波鄉下躲避戰亂,直至戰爭結束。他們本以為從分離到重聚大概只是兩三年的事,誰料到,這一別就是八年。而在重慶的父親,遇到了同是來自武漢避難的同鄉:我的媽媽王文娟。他們因相愛而結合,組成了當時所稱的「抗戰家庭」。1945年抗戰勝利,他們帶著三個孩子(兒子周晴、周鍊和女兒周南)回到武漢,並在那裡又添了三個兒子(偉儀、周奇和周倜)。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感電出版全書系 任選2本82折,打主書《鋰戰:全球儲能競賽的未來真相 (電子書)》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電腦資訊展
  • 蓋亞全書系
  • 台灣設計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