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推薦
視覺影像的高峰之作──《楚留香新傳:蝙蝠傳奇》導讀
著名文化評論家 南方朔
古龍的楚留香故事,有兩個系列。一個是「楚留香傳奇系列」,一個是「楚留香新傳系列」。
「楚留香傳奇系列」由《血海飄香》、《大沙漠》、《畫眉鳥》三部組成。依序完成在一九六八、一九六九及一九七○這三年。這三部作品創造出了楚留香這個人的基本性格,人際關係網絡,以及整個楚留香故事的敘述模式。由於完成的時間相近,每部作品除了各自詭譎奇幻的情節外,風格卻有著極高的統一性。
而「楚留香新傳系列」則否。它由五個單元故事組成,作品完成的時間則從一九七○年橫跨到一九七九年。整整十年的時間落差,遂使得五部作品出現明顯的風格差異。這五部作品及其完成年份依序:《借屍還魂》(一九七○)、《蝙蝠傳奇》(一九七一)、《桃花傳奇》(一九七二)、《新月傳奇》(一九七八)、《午夜蘭花》(一九七九)。
《借屍還魂》、《蝙蝠傳奇》、《桃花傳奇》這三部作品的完成時間緊隨著「楚留香傳奇系列」之後。因而風格也延續著從前,只是在故事本身求變化。《借屍還魂》相當於一個高複雜度的武俠偵探推理小說,不但情節跌宕有致,更涉及畸型的心理犯罪。《蝙蝠傳奇》則將蝙蝠擬人化,並將人物蝙蝠化,在楚留香故事裡,可算是相當奇幻有趣的一部。至於《桃花傳奇》則寫楚留香的浪漫愛情故事,可算是把這個傳奇人物往縱深發展的一次人性實驗。
不過,這三部小說雖然情節生動,但可以說都是「楚留香傳奇系列」的延長,它們都一仍舊貫地保有獨特的「古龍風格」,所謂「古龍風格」乃是他所創造出來的武俠小說新文體。中國的武俠故事,從唐代傳奇、宋明清的話本以迄公案、俠義小說,那是老傳統;而近代由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俠傳》開始,以迄金庸,可謂業已數變。到了古龍則又是一變。古龍在自述「我對武俠小說的理念」時,曾指出武俠小說「要求變,就得求新,就得突破那些陳舊的固定形式,嘗試去吸收」。他並說:
武俠小說既然也有自己悠久的傳奇和獨特的趣味,若能再儘量吸收其他文學作品的精華。豈非也同樣能創造出一種新的風格,獨立的風格,讓武俠小說也能在文學的領域中占一席之地,讓別人不能否認它的價值,讓不看武俠小說的人也來看武俠小說!
而古龍的確創造出了一種新的風格。他將傳統第三人稱,寫實的武俠敘述型態,轉變成新式的武俠大眾小說。古龍的小說不再有特殊的時間與地點,也不再有複雜的招式名稱,更改變了以前那種半文半白的文體。這是武俠小說的「脫傳統化」,因而能替小說釋放出更大的想像空間,並在情節的奇幻詭譎上更加著力。他的武俠經常能揉武打、俠情、推理、言情等於一爐,創意之複雜開武俠有史以來的高峰。
而更值得注意的,乃是他小說裡已完全使用新的口語,並刻意在語言上耍酷弄帥。這種「古龍腔」的語言風格,使得它不但更有大眾親和力,甚至還造成了流行。古龍的貢獻是他讓武俠小說也變成了流行文化的重要成份。合理的推測是:他的小說敘事及語言風格,肯定與他長期以來都和青少年及成人幫派走得相當親近有關。那個圈子裡耍四海,玩道義,扮性格,以及語言滑溜機智等特性,都以一種扭變過來的方式進入他的小說中,這也使得筆下的江湖不再是以前的江湖。他創造出了一種「新江湖」。
古龍的小說以情節和對白取勝。傳統武俠那種過度的描述都被精簡,因而他的小說遂有較高的視覺影像效果,適於搬上銀幕或螢幕。自一九七六年香港導演楚原將《流星.蝴蝶.劍》拍成電影,並轟動一時後,再加上港劇《楚留香》跟上,遂使得他快速達到生涯的高峰。
「楚留香新傳系列」裡,以《蝙蝠傳奇》的規模最大。情節最奇幻,結局也最出人意料之外。但除了這些以外,這部小說的視覺效果亦最獨特。小說的場景變化頻仍,高山、江河、大海、孤島、懸崖,這些地形不斷交相出現;另外,則是澡堂、酒樓、艙房、山洞、大船、小舟、棺材,也快速易動。至於人物,則僧尼、官差、盜賊、漁夫、俊男、美女等一個個彷彿走馬燈;甚至武俠小說罕有的大火及大爆炸都出現過好幾次。所有的這些,堆疊出一個個彷彿好萊塢電影的畫面。只可惜華人的電影工業在影像科技上仍然極為落後,否則《蝙蝠傳奇》必可拍出高度娛樂效果的影片或電視劇。
《蝙蝠傳奇》是部在視覺影像效果上發揮到淋漓盡致的代表作。而視覺影像也正是古龍小說的最大特性。大眾小說的視覺影像化,乃是當代的新趨勢。抒情式的描寫被行為、動作、簡化的語言等取代,故事的發展則著重場景的變化。大眾小說的這種發展,亦被稱為「小說的圖像化」,它顯露在二戰後流行的「驚悚小說」、「諜報行動小說」、「科幻小說」等方面。
眾所周知,第二次大戰後,由於電視電影等的發達,「文字文明與影像文明」的對峙和交互影響日益顯著,文字敘述在這種壓力下,遂日益開始圖像化,細緻複雜的說理及抒情開始荒廢,畫面型的敘述則逐漸成為主流。一個成功的大眾小說作者,其作品予人的視感即彷彿在看一場用文字表達的紙上電影。這類小說在改編時,原著與改編劇本間的差異極微,難度則集中在特殊畫面的呈現上。
而古龍即是親炙這種「圖像文明」的第一代,並很自覺的理解到大眾小說的此種變化。於是,強調視覺影像和懸疑驚悚的新派武俠小說遂告出現。以前的武俠小說,經常以很多篇幅敘述招式的名稱,而對新讀者而言,這些已毫無意義,新讀者需要的是「效果」,新武俠是一種著重「效果」的小說。
以《蝙蝠傳奇》為例。它以作風及表情嚴峻的「華山派」掌門人枯梅大師,拋棄尼服,改著俗裝出場,而後藉著一個個線索,終於讓小說裡的陰謀被揭開。小說裡雙眼失明,但無論風度與武功皆出類拔萃的原隨雲,終於露出真面目。小說到了最後,才將枯梅大師的真正角色寫了出來,出乎人們意料之外。《蝙蝠傳奇》裡強調驚悚,主要的角色都不是人們以為的那樣,因此它有極大的驚奇之感;而小說過程中則步步險戲,引人入勝。這是一種懸疑的營造。
但《蝙蝠傳奇》裡真正讓人興味十足的,卻是它的視覺影像。以枯梅大師的出場為例,一個矮小而銳利的老婦人,臉上刻著疤痕,拄著龍頭拐杖,身邊則有兩個美女陪侍,她們在大江裡的一艘新船上。單單這樣的畫面,就已十分詭異而搶眼,除了對比的搶眼外,小說無論地點、情節、動作,也都變化快速。在小說和劇本的研究裡,經常根據時間與張力關係而給出示意圖,這種圖形有許多類型。古龍的類型是:故事進行時,經常都是一個畫面,一個畫面的鑲嵌進故事架構中,每組畫面都是新增的線索,將故事一步步的推向高潮,而後即以補述的方式將故事的因果重組,作為總結,即戛然而終。鋪陳畫面,塑造脈絡愈來愈清楚的拼圖,乃是古龍小說的特點,也是讀者始終對他的作品感到興趣的原因。
《蝙蝠傳奇》有許多情節的設計都可堪討論,例如枯梅大師和金靈芝對原隨雲的感情,原隨雲的變態心理;但除了這些之外,視覺影像應最為可觀。對於視覺影像的論證是:當我們看完全部,合起書本,而後回頭想一想,我最記得的是些甚麼?
如果有一天,華人的商業電影發展到能夠拍攝出像「黃金眼」、「割喉島」、「侏羅紀公園」這種電影的科技程度時,《蝙蝠傳奇》一定可以拍得十分好看而有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