丟掉對年輕、老化、孩子、夫妻、朋友……種種在意,
日本腦科學專家告訴你,儘管忘記,悠哉生活。
60歲真好!我也想早點活到60歲。
★日本暢銷超過100萬冊《老婆使用說明書》、《老公使用說明書》系列作者,黑川伊保子最新作
黑川伊保子是日本腦科學專家,她指出60歲之後,生殖期結束、工作也退休,可以不需在乎世人眼光,拋開種種「在意」,更自在感性地活著,如果仍把「頭腦靈活、外貌漂亮、身材好」視為人生準則是很辛苦的。請切換大腦的使用目的,60歲是人生的新人,展開自己史上最好的人生。
如果你已屆60歲,想要幸福生活必讀此書;如果你是30、40歲,本書從腦科學角度解讀和「老」有關的問題,也是送給父母親的最佳禮物書。
儘管忘記,悠哉生活!運用6大放下法則:
#法則1放下「在意年輕」
60歲之前與之後,大腦的生存目的並不同。60歲之前是生殖期,青春是為生殖而準備的武器,從生殖戰場上退下來的我們,它是沒有用的武器。60歲之後,美或不美,不用在意,別人稱讚你看起來年輕也不用太開心,也別再評論別人的美醜。天生美醜的差距不再顯著,就是60歲的狀態。
#法則2放下「在意痴呆」
一個念頭閃過大腦又消失的情況,許多人認為這就是「老了」,因此感到沮喪。其實這是大腦的煞車機制,讓運轉過度的大腦休息一下。
#法則3放下「在意孩子」
孩子已經長大成人,對他們嘮叨沒有意義,尤其關於結婚和生子,父母太過嘮叨反而招來敵視。更不用擔心孫子。
#法則4放下「在意老化與死亡」
衰老與死亡是人生必經的道路,與其害怕抗拒,不如積極面對。60歲儘管忘記,大腦會忘記是因為它判斷「人生並不需要這件事」,只要聽從大腦的指示,悠哉生活。
#法則5放下「在意老公」
60世代因為退休的關係,本來各自行動的夫妻24小時都綁在一起,容易產生摩擦。首先是保有私人的時間與空間。
#法則6放下「在意朋友」
60歲的朋友關係超乎想像地困難,因為不想見面不能再拿育兒或工作當藉口。建議坦承告知朋友,自己偶爾想一個人獨處。
交給大腦引導,活出閃亮人生,日本腦科學專家建議這麼做:
•「今天別做明天能做的事」——請作為60世代的座右銘吧。
•到了60歲,只要為管理健康而注意體重和腰圍。
•過了60歲,與其擔心大腦癡呆,不如注重維持體力。至少找到一項可以活動身體的嗜好。
•60歲是學習新事物的好時機,因為60世代的洞察力最強,掌握事物本質的速度也非常快。
•60歲之後,試著探尋自己能成為什麼樣的達人,對自己進行一次盤點。
•60世代,無論是誰都能成為顧問。
名人推薦
工頭堅(旅行與歷史作家/自媒體)、吳若權(作家/廣播主持/企管顧問)、吳典宜(《60歲,還是想一個人去日本Long Stay》作者)、宋怡慧(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施昇輝(理財暢銷作家)、愛瑞克(《內在原力》系列作者/TMBA共同創辦人)、靳秀麗(諮商心理師)、蔡淇華(台中市立惠文高中圖書館主任) 一致推薦
放下、寬容、活動;不要再在意這個、在意那個……。都60歲了,就做自己吧,開展享受新的黃金人生!——吳典宜(《60歲,還是想一個人去日本Long Stay》作者)
暢銷作家黑川伊保子這次以高齡化社會主角「60歲」族群為書寫對象,透過這份獨特新穎的說明書,讓「60」成為生命的祝福,讀者可以重新定位「60歲」大腦,你將擁有人生開外掛的所有可能。
請「放下」執著,盡情享受做自己的快樂,你不該再「過分努力」,你的銀光閃閃餘生,將以活出瀟灑亮眼的自己為目標。因為從此刻起,你不用再在乎他人眼光,你就只是一位不完美,但快樂無比的自己。——宋怡慧(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
沒辦法放下,就無法空出手再抓取。60歲該放下的太多,例如對於外貌、職場以及孩子的執念。至於該如何放下?才能抓住60歲需要的美好?這本「說明書」會完完整整地告訴你。——蔡淇華(台中市立惠文高中圖書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