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很難得見到有作者能把社會史、族群遷移與離散、區域政治學等領域統整起來,更厲害的是還加上美食,融合為一本兼具廣度與深度的好書。關卓中正是這樣的作者。
我透過這本書,跟隨關卓中和他的攝影團隊完成了一趟漫長的探索之旅——從加拿大到以色列、肯亞、秘魯、模里西斯、挪威、土耳其、南非、阿根廷、馬達加斯加、古巴、印度、巴西,到千里達。一路上真是樂趣無窮。
本書的精采之處,在於關卓中對每個地區都有引人入勝的見解——從他的筆下可以看到海外華人如何衝擊當地飲食文化,又如何深受該地區影響。他不僅把這些觀察融入歷史脈絡,更生動描述中國菜在時空變遷下怎麼因地制宜,化為另一種風貌。
我這個華裔廚師,因為英國國家廣播電視臺(BBC)的電視烹飪節目暢銷全球而享譽國際,而始終想進一步了解中國菜以何種方式影響世界。關卓中這本獨特、深刻而有趣的書,讓我一償所願,為此要特別感謝他。
這本書裡的故事不僅動人,更是妙趣橫生,有時還滿鬧的,讓人看得欲罷不能。但別把我講的照單全收。請各位自己看下去,我相信你會有同感。繫上安全帶吧,一段美好的閱讀之旅即將開始。
譚榮輝(Ken Hom)
大英帝國官佐勳章得主(OBE)
廚師、作家、電視節目主持人
臺灣版序
我在香港出生,但才十個月大,就因父親工作的緣故,一家人搭乘螺旋槳飛機搬去新加坡,當時我還在祖母懷裡。重返香港是我十二歲那年,這次搭的是噴射客機。兩年後我們全家再次移居國外,目的地是日本,搭的是郵輪。
我至今仍記得郵輪在午夜駛離維多利亞港的那一幕。有些朋友特地來為我送行。十四歲的我,不知這輩子何時才能與他們重逢。市區的燈火在黑夜中漸行漸淡,我對他們的思念卻愈來愈深。
郵輪在橫濱靠岸,我只覺忐忑不安。我到了一個陌生的國家,既沒有親友,也不懂他們的語言和文化,突然間好似空降,進了一間講英語的國際學校,完全不知等在眼前的是怎樣的未來。
套個粵語的形容詞——我就在那時變成一名「正牌」的海外華人。
四年過去,我前往太平洋彼岸的美國念大學。畢業後在美國工作了幾年,又搬到加拿大,成為「已登陸報到移民」(landed immigrant,加國對「永久居民」的舊稱)。
熱愛攝影的我,曾走遍天涯海角尋訪具有「異國特色」之地,記錄當地的居民與文化。任職於資訊科技領域的那些年,也曾在奈及利亞、法國、沙烏地阿拉伯、日本、澳洲、香港工作與生活。
我的故事,正是海外華人離鄉背井,跨越地理、文化、社會與政治界線的故事,但我始終以某種方式保有自己的中華文化和語言。
◇
中文是我的母語。
我在家說的是粵語,但在新加坡讀華文小學時,學校教的是中文(當時稱為國語)。那時新加坡剛成為英國的自治領,朝獨立邁出第一步。當地的華裔人口來自中國各個地區,包括福建、潮州、廣東、海南、客家,每種族群說的方言都不一樣。政府將中文列為官方語言之一、讓學校教中文,某種程度可說是為了在如此多樣的華裔族群間,努力建立一種新的國家認同。
到香港上初中時,這種情況倒了過來——學校教中文和中國史,但用的是粵語。我儘管在粵語環境中如魚得水,但要用粵語朗誦中文寫的文章就舌頭打結。幸好老師很體諒,讓我用中文朗讀。
後來我去了日本念高中,我的中文教育也就到此為止。
也正因此,這本書的繁體中文版對我而言,在很多方面是「語言上的歸鄉」。
原書是我以英文寫成,向西方讀者說明中國菜與中華文化的許多面向,及海外華人的特性,這就是一種文化翻譯。本書的繁體中文版則是把英文「回譯」為中文,也解釋了散見原書各處的西方文化語彙。
◇
名字的意義是什麼?
我採訪的對象之中,並不是人人都有中文名字,好比許多移民的後裔,出生時並未另取中文名字,就算有,他們也不會以中文名字自稱。
舉例來說,「Jessica」因為沒有中文名,而音譯為「潔西卡」。又如利馬的「山海樓」老闆姓氏「Yong」並不是常見的「楊」,而是極少見的「陽」。布宜諾斯艾利斯的「中國之家」老闆江福清來自臺灣,姓氏的羅馬拼音是「Chiang」;他的姪女來自中國,姓氏的拼音則是「Jiang」。
這不禁讓我們思考身分認同的問題——假如你沒有中文名,還能自認是中國人或臺灣人嗎?又或者,你原本就覺得自己是中國人或臺灣人嗎?套句加拿大的「大聲公吉姆」說的話:「算了,反正只是個名字嘛…… 我就是我,我就是做自己。」
菜名的意義又是什麼?
香港的「蛋撻」在臺灣稱為「蛋塔」。「油浸」這種烹調法換個地方也可能叫「油淋」。臺灣的吳郭魚就是香港的多利魚。
接著再講到「正宗」的問題。
紅辣椒和腰果都不是中國原產,而是來自南美洲。 這是否代表用了紅辣椒的川菜都不是正宗川菜?「腰果雞丁」不是真正的粵菜? 「正宗」的中國菜其實是集各個地區菜餚之大成,中國少數民族當然也包括在內。
「臺灣菜」源自臺灣原住民和來自福建與日本的早期移民,加上外省移民帶進的粵菜、川菜、江浙菜、北方菜等菜系,經過消化吸收,反而自成一派。 比方說,「桃源街牛肉麵」是從成都的紅湯牛肉演變而來;士林夜市賣的蚵仔煎是閩南小吃;鼎泰豐聞名全球的小籠包是上海點心 ,但這些菜都是正宗的「臺灣菜」。
◇
臺灣在我筆下這些流徙天涯的華人故事中,占有相當的分量。
巴西的孫華傑和阿根廷的江福清,都是一九六○年代末從臺灣移居異鄉。在國民政府時期出任新疆省民政廳廳長的回教徒王增善,於國民政府撤退至臺灣期間舉家逃離新疆,翻越喜馬拉雅山到了土耳其,之後成為中華民國政府僑居海外的立法委員。他把兩個女兒送到臺灣讀大學;以色列的王章建也是有個女兒在臺灣讀高中。我的攝影團隊還有個臺灣來的成員,就是二機攝影師斯紹華。
二十年前,他們在我的《中餐館》系列紀錄片首次亮相——這一系列影片尋訪了南至亞馬遜、北至北極圈、範圍遍及五大洲,由家族經營的中餐館。
二十年後,我希望著眼於社會、文化、歷史、政治等脈絡,更深入探究這些種族離散的故事。
在周遊各國的這四年間,我常反覆自問:我是誰?我是新加坡人?香港人?日本人?美國人?還是加拿大人?
從印度、巴西,到千里達及托巴哥,許多像我這樣的人也在探尋自我的身分認同。我們講的語言或許不盡相同,卻有一個共同點——我們內心深處都有中華文化的根,也都熱愛中國菜。
我們也因此總會想到:什麼是「家」?什麼是「歸屬感」?
我總覺得和土耳其的王家第二代之間有種情感上的連結,對他們的際遇很能感同身受,包括在異鄉成長歲月中必須面對和承受的種種,與一開始的格格不入。但我們這樣的人又能迅速找到自己的歸屬感——不是對一個國家,而是對這個世界。
我們散居多國,受多元文化薰陶,有各種身分認同。人或許在香港或土耳其定了下來,但情感上與臺灣和中國分不開。這樣的生活要保有中華文化傳統並不容易——尤其講到愛與婚姻,國家或文化的界線便不存在。
然而,走過千山萬水,我們在此相逢。我很欣慰在探索美食、身分認同及歸屬感的環球之旅中,這本書在臺灣找到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