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暢銷榜
心經新解:轉化心念、超越快樂與痛苦

心經新解:轉化心念、超越快樂與痛苦

  • 定價:380
  • 優惠價:79300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人世間,波詭雲譎,各種念頭紛呈,
  若能試著以自己喜歡的方式,活好每一個日出日落,
  尋常以待,尋常領受,會發現心安即是歸處。

  如果你迷茫困惑,如果你內耗焦慮,
  不妨跟著作者的重新演繹,以現代人的思維角度出發,
  從《心經》的字裡行間中獲得無堅不催與溫暖包容的力量,讓你放下浮躁,找回初心。

  作者在誦念《心經》經文迴向給往生的母親時,也超渡了自己。摯親的過世,很痛!這樣的痛,在她聲聲唸誦《心經》的過程中,漸漸看清生命的實相,體驗到宗教力量的偉大,也撫平她內心的傷痛。

  《心經》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或《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簡稱。是所有佛經中翻譯次數最多,譯文最豐富且最常被念誦的經文。然而,誦念者雖多,但是能真正了解經文的人卻很有限。

  在《心經新解》中,作者重新詮釋佛法中最人盡皆知,也被視為高深究竟的經典:《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在分享她從《心經》體悟到的人生智慧外,作者博採眾議,不偏於某一家為讀者解說經文,希望能夠幫助讀者有效的吸收《心經》的關鍵要點;更透過現代心理學的角度,來詮釋《心經》中的經文,啟發更多的思考與討論,可以說是讓《心經》更貼近人生的實用智慧。

  願你也能藉由《心經》──順應自我、真實前行,練習成為那個懂得平衡、找到安適力量的自己!

  ※本書採用唐朝三藏法師玄奘的漢譯本,這個譯本可說是流傳最廣、一般人最耳熟能詳的版本。
  ※本書為改版書,原書名為《超解心經》。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楊嘉敏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畢,取得合格教師證照,卻因對寫作情有獨鍾,畢業後不選擇走入校園,轉而投入新聞工作,後又因緣際會下,從零經驗開始從事居服員工作。

  嘉敏是一位熱衷創作和教育的自我實現者,對寫作充滿熱忱,尤其對生命、家庭及教育議題深感興趣,長期投稿不輟,有數百篇文章在報章雜誌上發表,著有《國中古文輕鬆讀》、《創意寫作練習》、《作文好小子》、《搞定寫作》、《沒有孩子願意變壞》、《搶救無感宅小孩》、《懂這些訣竅,火速飆升作文力》、《玩出生活語文力》、《好好老,不怕老!》等。
 
 

目錄

前言 關於《心經》
自序
0觀──看見真我的起點
1自在──自己在何處的定位
2菩薩──慈悲的圖騰
3行深──勇氣的發揮
4般若波羅蜜多──信仰的極緻實踐
5時──全然投入的當下
6照見──自己的鏡子
7五蘊──身心的揉合藝術
8皆空──空白且寧靜的當下
9度──突破臨界點的跨越
10一切苦厄──擁抱光明與黑暗
11舍利子──靈魂的核心價值
12色──存在的一切
13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觀照自己的天空
14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內在與外在的和諧連結
15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觀照內心的那片天空
16舍利子, 是諸法空相──展現水晶般純淨且成熟的自己
17不生不滅,不垢不淨──接受自己全然為人
18是故空中無色──開啟內在的煉金術
19無受想行識──讓生命臻於卓越
20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心帶我們跨越感官的藩籬
21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充分展現自己的潛力
22無無明,亦無無明盡──點燃光明照耀心房
23乃至無老死, 亦無老死盡──超越出生與死亡的藩籬
24無苦集滅道──覺知的使用自己的因果卡
25無智亦無得──超越自己的「頭腦」
26以無所得故──超越得失的「境界」
27菩提薩埵──展現自己的「同理心」
28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展現最終極的「智慧」
29心無罣礙,無罣礙故──超越潛意識的失落感
30無有恐怖──心是勇氣的道路無懼的源頭
31遠離顛倒夢想──善用偶然來孕育覺醒
32究竟涅槃──佛性的覺醒時分
33三世諸佛──佛性的極致展現
34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立志成佛
35故知般若波羅蜜多 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 是無上咒 是無等等咒──讓持咒就像呼吸一樣自然
36能除一切苦 真實不虛──當個厲害的人生玩家
37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用咒語來與內在及宇宙做連結
38揭諦揭諦──覺醒之旅的行前準備
39波羅揭諦──跨越咒語到達彼岸
40波羅僧揭諦──創造自利利他的完美結合
41菩提薩婆訶──無極限的自在境界
結語


 
 

前言

關於《心經》


  為什麼「我」會寫這本書,其實那真的不是「我」,只不過因緣巧合-宇宙透過「我」這個管道,把祂想要告訴你的,藉我之手寫出來罷了。所以,這本書就是為你而寫!

  沒錯,就是為你!你好不容易從艱難的人生中,走到這一步。走得有點滄桑,走得有點疲累,走得有點顛簸,甚至,還不知為何而走?你不知下一步該往哪裡踏出去?

  是該暫停下來的時候了!但這個世界不會因你停下來而停止轉動,因為它不停的變換著。你的世界也不會因你停下來,而失去什麼。人生的得到與失去,只是在我們的一念之間,沒有什麼值得去慶祝得到,也沒有什麼值得為失去而難過,看完這本書,你就會知道為什麼。

  你為什麼會與這本書相遇?你又為什麼繼續看下去?照佛家的觀念來看,這一切都是因緣巧合,無法預測的湊巧機緣。這樣的因緣,是存在賦予我們的禮物,是存在對我們生命的祝福。也許你內心的呼喚,召喚了這本書的出現;也許你內心的困惑,引發了這本書的誕生;甚至,你現在生命中所面臨到的種種困境,都可能在這本書裡找到突破及跨越的心態。

  注意!是「心態」而非「方法」。「心態」指的是想法、看法。而「方法」指的是為達到某種目的所行的方式和步驟。《心經》顧名思義就是直指「心」,因此它能為你所做的,就是藉由這本書的智慧,來轉化我們自身的心態;而非直接提供方法給我們。也許你現在有房貸要背,有一家人要養,有病痛纏身,有工作上的壓力,有感情的困擾等等,它無法直接教你解決的方法,但是,它會告訴你,如何用有智慧的角度,來看待生活中的一切,並轉化你的心態。

  它不會直接給你一筆錢,好解決你財務上的壓力,但它會告訴你這些壓力是自找的,要為它負起全部的責任,一旦我們願意負起全部的責任,在那當下,你就可以在壓力的折磨下解脫,心甘情願的接受並處理自身的財務問題,那麼財務問題雖然還是個問題,但這個問題不會再影響到你的身心。

  它不會直接治療你的病痛,不管是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病,它能給的唯一藥方,就是「覺知」。去「覺知」自身的痛,有多痛?痛在哪?對生活造成哪些影響?更深層的是,你對自身的「痛」到底有什麼樣的看法及感受呢?讓你從制高點去檢視自身的痛,那麼你的「痛」,就像天空中飄來飄去的浮雲一般,而你自己就像個看雲的人,不管浮雲的變化如何,你依然還是那位觀看浮雲的人,那樣的從容且自在。

  它不會告訴你,哪一位才是適合你的終生伴侶。它會告訴你,你有「選擇權」,但沒有「控制權」。它會告訴你,生命的真實面貌,本是無常的,即使我們買了一大堆的保單,我們還是沒有辦法控制未來會發生的事情。

  我們能做的,就是帶著覺知去選擇,並且去負責。當我們帶著覺知過生活,「昨日種種譬如昨日死,今日種種譬如今日生」,我們能做的就是過好每個當下,過好每個當下,就是最好的未來。照顧好自己,那麼整個存在也會照顧你。

  它,不像一位醫生,你生病了就直接開藥給你。它,比較像是一位輔導老師,在你生命中有任何問題或困境時,會陪伴你、會啟發你、會引導你,直到你穿越了心靈幽徑,回到了自己的心靈原鄉,也就是找到真我,認識了真正的自己,讓佛性得以展現,並且催化自身的覺醒,到了覺悟以至成佛的當下,你就再也不需要這位輔導老師。即使如此,你還是會記得它的好以及它的一切……

  這位生命中,你我皆需要的輔導老師,化身成為《心經》,帶著宇宙想要給你的智慧與祝福,帶著對世間苦厄的慈悲心,帶著你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幫助,在造物者精心的安排下,終於來到你的面前。也許它已經敲過你的心門好幾次了,有時你不在;有時你理都不理;有時你自顧不暇,不管如何,它,終究並沒有放棄,還是來到你的面前了……

  收下它吧!如果錯過這一次,又不知何時才會再遇到它?在沒有它的這段期間,你可能還是得受盡各種生活的困境和生命的考驗,與其到時候才覺得後悔,甚至感到遺憾,何不現在就與它相逢,它已經等你好幾世,別再錯過了!

  在上路前,我們先來看看如何善用這本書:

  本書每一篇的開始都以《心經》中的經文開啟,「←」這個符號告訴你,此句經文的前一句經文為何?而「→」這個符號告訴你,此句經文的後一句經文為何?藉此了解它們前後呼應的關係。接著,在「←」和「→」的中間,就是此篇的主題,也就是所要闡明的經文。

  一、精點思考
  這部分以提問的方式,來引發你學習及了解的動機,這些問題的答案,不一定要直接寫在書上,你可以思考一下,摘錄一下思考的內容,等到整篇看完之後,再回頭去思考這些問題,也許答案就會不一樣。

  二、經典文句
  這部分是就各家對此經文的解說。我在找尋相關解說時,博採眾議,不偏於某一家,凡有助於容易了解的,會是優先的選擇。

  〈佛家版〉
  其中有關佛教專用的名詞,以一般人較為常用的「教育部重修辭典」為主,一來這是國家級的辭典,內容上比較不會有所爭議。二來這是一般人常用的「工具書」,所以在內容及表達的方式上,適合一般民眾們閱讀及了解。總之,我希望能夠幫助你有效的吸收這本擁有無比奧妙智慧的《心經》。

  〈心理學版〉
  這裡特別用現代心理學的角度,來詮釋《心經》中的經文。現代心理學是一門「科學」,「科學」與現代人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係,舉凡食衣住行,都與科學有關。《心經》是佛教的經典,佛教是一種宗教,佛教雖然不像物理化學那種科學,但它卻還是一種科學,因為它是最終的真知。「科學」就是一種「知」道事物「真」實面貌的方式。同樣的道理,宗教也是讓人們「知」道事物,甚至是生命「真」實面貌的方式。因此我們可以說:「宗教是最高層次的真知,是最純粹的真知。」

  因此要達到最純粹的真知以前,我們可用具有科學性的現代心理學,來當作進入最純粹的真知的「橋梁」。而《心經》又是佛教經典中,最為普遍的經典,它的純粹度也更加的純然,因此我們可善用現代心理學,來當作進入《心經》殿堂中的階梯,拾階而上並循序漸進,自有到達彼岸的一刻!

  三、精緻小品/靜心自得
  這部分除了分享我的所思所想,也希冀藉由雋永的小品散文,使你更能深刻的體會主題所要闡明的義理。藉由引起動機、了解經文內容以及透過現代心理學,來結合目前現代人的生活,藉由「他山之石」,來幫助自己,領略經文中,所要傳達的意涵。

  看完這些用心的設計之後,這本書,還差「臨門一腳」,那就是請你來欣賞。這本書,將因你的觀賞,而更加完整!謝謝你!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9725472
  • 叢書系列:薪經典
  • 規格:平裝 / 368頁 / 14.7 x 21 x 1.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宗教命理】楊定一新書《水仙:從自戀談起,一種逆風的解讀》、系列獨家88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親子天下領券
  • 遠流領券
  • 皇冠全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