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禮物書展
糧心記,食文化的歷史與現代對話:鐘鳴鼎食×酒樓食肆×異域風味×皇家御宴,從筷頭春秋到八大菜系,品味千年飲食精華

糧心記,食文化的歷史與現代對話:鐘鳴鼎食×酒樓食肆×異域風味×皇家御宴,從筷頭春秋到八大菜系,品味千年飲食精華

  • 定價:320
  • 優惠價:79252
  • 優惠期限:2025年01月02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由古代飲食習俗至現代飲食文化
  從宮廷御宴到民間小吃,再從地方菜系到民族飲食
  以細膩筆觸和豐富知識,為讀者呈現一幅繽紛多彩的食文化畫卷
  食物承載著人類的情感與記憶,是連接過去和未來的橋梁
  不僅是一次味蕾的旅行,更是一場深入中國文化底蘊的探索之旅

  ▎筷頭春秋──從原始到帝王的飲食
  本章揭示了中國古代人民如何從茹毛飲血,逐步發展到石烹陶烹,最終達到列鼎而食的文明階段。從皇家御宴到京城酒樓,再到市井餚席,不同階層的飲食文化反映了社會結構的變遷和文化的多樣性。異域風味的融合,不僅闡述了古代絲綢之路上的文化交流,也見證了中國飲食文化的開放性與包容性。

  ▎天下饌饗──主食與菜餚的演變
  本章詳細介紹了從五穀之說的主食,到六畜八珍構成的菜餚,再到南北風味形成鮮明對比的滿漢全席。這一部分不僅展現了中國飲食文化的豐富多樣,也反映了各地氣候、地理環境對飲食習慣的深遠影響。小吃的淵源與流變更是展現了普通百姓生活的滋味與情感。

  ▎席上五味──飲食與文化的互動
  本章探討了飲食與人的關係,讀者將不僅了解到五味的由來和與五德的比擬,還能看到食物如何在不同的社會階層中扮演角色,從百姓到貴族,再到天子,飲食不僅是生存的手段,更是身分的象徵。席上禮節的介紹,讓讀者了解到古代人對飲食的尊重及其背後的文化意義。

  ▎民間食態──節日與日常的飲食風俗
  本章透過節日食俗、節令食俗和禮儀食俗,展示了中國傳統飲食文化在民間的根深蒂固。從新春年糕到中秋團圓餅,每一個節日都有其特定的食物象徵,這些食俗不僅豐富了人們的生活,也成為傳承文化的重要途徑。

  ▎文人食趣──飲食在文學與藝術中
  本章從文人生活中的飲食,到文藝作品中的飲食描述,乃至食文化典籍的記錄,我們可以看到飲食與文學、藝術之間的密切關係。這不僅是文人對於飲食細膩的感受與描繪,也反映了飲食文化在文學與藝術創作中的重要地位。

  ▎民族飲食──各民族多元文化交融
  本章著重介紹了中國各民族飲食文化的特色與交融。從森林和草原上的佳餚,到絲綢之路上的清真美味,再到西南飲食的獨特多樣,這一章節展示了中國飲食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八大菜系地──域飲食文化的精粹
  本章將讀者帶入中國菜系的精髓,從蔥爆糟溜的魯菜到七滋八味的川菜,每一個菜系都有其獨特的風味和烹飪技術,展現了地域文化對食物口味的影響和融合。不僅能體會到中華美食的博大精深,也理解了各地風味背後的歷史和文化因素。

本書特色

  本書細緻地記述了各種主食、菜餚與小吃的發展,展現了中國飲食文化的深度與廣度。透過節日食俗、文人飲食趣味與民族飲食特色的記載,讀者不僅能夠領略到中國各地的食物多樣性,還能感受到飲食與人文、歷史、社會乃至哲學的連結。

 
 

作者介紹

編者簡介

過常寶


  文學院教授。以生動而內涵豐富的教學,曾被學生評為最受歡迎的教授。曾任東吳大學、高麗大學等院校特聘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上古文學和文化,著有《生肖繹史,十二生肖文化探索與神話解析》、《遺珍重現,歷史收藏的藝術與價值》、《夢文化的歷史軌跡》、《酒文化探源,從神話傳說到酒器藝術》、《閒適哲學,從詩酒畫中,以閒情繹古今》、《生命階段的慶典,禮儀中的歷史與哲學》等書。
 

目錄

第一章筷頭春秋
第一節鐘鳴鼎食
第二節酒樓食肆
第三節異域風味
第二章天下餚饌
第一節主食
第二節菜餚
第三節小吃
第三章席上五味
第一節五味和五德
第二節食物和身分
第三節席上禮節
第四章民間食態
第一節節日食俗
第二節節令食俗
第三節禮儀食俗
第五章文人食趣
第一節文人生活中的飲食
第二節文藝作品中的飲食
第三節食文化典籍
第六章民族飲食
第一節森林和草原上的佳餚
第二節絲綢之路上的清真美味
第三節獨特而多樣的西南飲食
第四節寶島上的漁獵和珍饈
第七章八大菜系
第一節蔥爆糟溜魯菜一絕
第二節七滋八味麻辣川菜
第三節水陸雜陳粵菜品鮮
第四節無湯不歡閩菜滋味
第五節濃油赤醬蘇菜之巔
第六節甜鮮脆軟俏味浙菜
第七節辣中寓酸饞嘴湘菜
第八節滋味醇厚徽菜餘味
參考書目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7165249
  • 規格:平裝 / 234頁 / 14.8 x 21 x 1.17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香港
 

內容連載

第一章 筷頭春秋

第一節 鐘鳴鼎食


茹毛飲血

遠古時代,在人工取火發明以前,人類的食物是指自然界中一切以自然形態,能夠被人吃下的東西。《禮記.禮運》中說:

「昔者先王,未有宮室,冬則居營窟,夏則居橧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實、鳥獸之肉,飲其血,茹其毛。」

那時的人們餐風露宿,吃野果、生肉,飲泉水、獸血,進食的意義只是在於獲得生存。後來傳說中出現了一位聖人,叫做「有巢氏」,《韓非子.五蠹》中描述他「搆木為巢,以避群害」,為人類初步解決了居住問題,並使得人們的住所避免受到野獸的侵害。

不僅於此,《三墳書》裡記載:「有巢氏生,俾人居巢穴,積鳥獸之肉,聚草木之實。」這就是說,有巢氏還教會人們獵取獸肉,採集果實。

一般認為,有巢氏的時代屬於舊石器早期,那時雖然沒有發明人工取火,但是雷電或林莽自然的山火,仍然為人們提供了品嚐熟食的機會。

大火過後,燒熟的獸肉和膨爆的堅果,散發出誘人的焦香,所以也有記載把「燒烤」和「膨爆」看作是最初的烹調。

而熟食的意義不只在於美味,更重要的是它促進了身體對於食物養分的吸收,減少了生食中細菌的侵害,從而增強了人們的體質。

後來,人們開始逐步嘗試利用自然火,並試圖儲存、控制火種。同時,火對於生產工具的進化,也帶來了有力推動的作用。

舊石器時代晚期,出現了人工取火。《韓非子.五蠹》中說:「上古之世,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惡臭而傷害腹胃,民多疾病。有聖人作,鑽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說之,使王天下。號之曰『燧人氏』。」

燧人氏就是傳說中鑽木取火的聖人,他的這一段傳說,在《古史考》中另有記載:「古者茹毛飲血,燧人氏鑽火,始裹肉而燔之,曰炮。」

此處的「炮」是一種燒烤方法,指用泥漿塗抹並包裹住獸肉,然後將其丟進火中燒烤。烤熟後剝去泥殼時,野獸的毛也就一併去除了,同時食物也是皮酥肉嫩。後世的「叫化雞」,就是古時「炮」法技藝的延續。

人工取火的發明,使人們完全告別了茹毛飲血、生吞活剝的飲食方式,正式進入了熟食時代。

熟食時代的來臨,被視為人類飲食文化的起點。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飲食】楓樹林【為人生加油!】電子書展,11/12-12/08單書88折、三書75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大和圖書聯展
  • 遠流童書展
  • 尖端BL藍月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