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禮物書展
討好者的自適指南:將注意力從博取認同拉回,逐步還原關係裡的「真實我」(二版)

討好者的自適指南:將注意力從博取認同拉回,逐步還原關係裡的「真實我」(二版)

The People Pleaser’s Guide to Loving Others Without Losing Yourself

  • 定價:390
  • 優惠價:79308
  • 優惠期限:2024年11月30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可不可以當個不被討厭、又真實的自己?

劃清「自我價值」與「外在認同」的界線,
一步步讓真實的我在原有關係中顯現

釋放5種社交需求,打破「討好慣性」,10 Steps實現自我價值

  ★ 正值「複製討好行為」的時代,小心在眾人眼光裡迷失自我
  ★ 怎樣是討好,怎樣是貼心?用【討好健康指數測驗】了解自己
  ※ 本書曾以《你可以當好人,但不要好得不像人》之書名上市

  ✧ 辛苦付出被當作理所當然,到最後被人予取予求
  ✧ 生活很充實,填滿了他人的需求
  ✧ 即使別人給你的肯定不嫌少,也還是自卑

  每十個人當中就有五個屬於「討好型人格」,這類人即使深受討好所苦卻不能自拔。因為討好是人生教會我們的事,最初帶給我們好處,卻在過程中漸漸過度,因此損耗情緒。本質上,討好型人格是沒有滿足五種「社交需求」而形成與強化。

  你覺得你是一個善良的人嗎?不用辛苦地活在別人的期望裡,
  只要稍稍調整「討好」的使用方式及頻率,你會發現:
  越讓自己幸福,你就會越使別人高興。

  教育博士麥克運用其教育背景,將探討使人陷進恐懼的需求,並解說實現自我價值的要素,帶我們釋放內在恐懼、正視自我價值,改善我們與人連結的方式,藉此建立真正的人脈。

  看見五種社交需求,打破討好慣性:
  ◎關係裡的許願池,有求必應──怕拒絕

  從來不提出要求,就不會有被拒絕的問題,然而當他人有求於我,我卻來者不拒。「好人」當到底,別人開始予取予求。(第4章)

  ◎有些痛,這一生不該避開──怕衝突
  只要旁人的想法跟自己不符,我習慣妥協或附和,便不必面臨否定或衝突。──這樣的人通常缺少靠一己之力解決對立的經驗。(第5章)

  ◎對於這個「我」,我很不滿意──怕不夠好
  我們人類與幾個人共處,就有幾種臉孔,然而我們常忘記這點,總是將赤裸的真實自我,與別人修飾過的外在比較。(第7章)

  自我提醒小語錄,無痛卸下好人面具──
  ✓在聽別人分享最近有什麼新發現時,不要急於回應。
  ✓如果要確實改掉比較心態,就要檢視、重建日常小慣例,比如「早點起床,提早出門」、「一天滑手機不能超過1小時」。
  ✓在這個分心時代,我們真正需要的不是提高專注力與效率的方法,而是管理分神瑣事的能力。
  ✓人遠比自己想像的更不在意旁人。你能形容上次在外用餐時隔壁桌的客人嗎?

本書特色

  1. 最新調查指出,自覺討好傾向的人數已超過50%。這些人深受討好所苦:難以跟他人建立界線、不知道自己的真實感受,擱置自己的人生目標等,導致內心過度損耗。

  2. 市面上的書籍呼籲大家「停止討好」,儘管從中知道如何改變,卻很難在我們的日常實現,一不小心就偏向自私。作者以專業背景與角度來拆解討好的根本動機,讓讀者看清自己、建立自我認知系統,循序漸進地自我修正。

坦率推薦

  精神科職能治療師/尼克小姐
  IG心裡小心理、諮商心理師/莊芷昀
  IG 語錄創作者/幹話心理學(以上按姓氏筆畫排序)

  Goodread讀者4.5星推薦──
  ・我最有收穫的觀點是:如果動機正確,討好並非不好的事情。
  ・以前我想如果我把所有事情都做對了,我就會被喜歡。對由內而外尋找自我價值,本書給人完全不同的觀點。
  ・這是我今年做了最多筆記的書。
  ・每個人都可以從讀本書中獲得什麼,不只是這樣,每一章的真實故事都特別引人入勝。
  ・我在這本書畫了好多重點:要出於關心而不是表現得關心,表裡如一、真誠坦蕩。
  ・這本書讓我認清自己屬於哪一類的討好者,把不健康的討好模式戒掉,過上滿意且平靜的生活。

  ※ 本書初版為一起來出版《你可以當好人,但不要好得不像人》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麥克.貝勒 博士 Mike Bechtle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教育博士,是美國知名講者。

  麥克在富蘭克林柯維領導者訓練機構(FranklinCovey)擔任顧問30年以上,擅長建立方法架構,幫助人們有效解決生涯規劃、提升效能、高難度溝通等困擾。從《財星》五百大企業的管理者、到面臨婚姻危機的男女,至今數千人受惠。

  麥克亦為《作者文摘》、《企業》(Entrepreneur)雜誌等專欄作家。至今出版七本著作,各國銷量超過40萬冊,包括《他在想什麼?》、《處理隱象》、《跟任何人都聊得來》、《不為他人抓狂》等。

譯者簡介

謝慈


  臺大外文系畢業,臺大翻譯所在學,熱愛文學與翻譯。
  譯有《九型人格覺醒指南》《沒關係,是悲傷啊!》、《暈船診療室》等書。
  歡迎來信指教:tracythekill@gmail.com

 
 

目錄

引言 不要低估善意的力量

▋Part 1 看見當下的狀態
第1章 與各種評價和平共處
第2章 我是哪一種討好者?
第3章 把好人面具摘下

▋Part 2 善良者面向世界的五個不安
第4章 我需要你喜歡我:怕(被)拒絕
第5章 我需要你不生我的氣:怕衝突
第6章 我需要你的關注:怕被忽略
第7章 我需要你的肯定:怕自己不夠好
第8章 我需要被你需要:怕自己不重要

▋Part 3 找回內在力量的10個起手式
第9章 珍惜一次又一次的選擇
第10章 真切地與人連結
第11章 自信心的養成
第12章 坦誠地活著
第13章 打破你的語言界限
第14章 持續渴望,保持單純
第15章 懂得按暫停
第16章 專注,帶來當下的豐盛
第17章 感恩,帶出人生的積極面
第18章 改變觀點,重新看待每件事

▋Part 4 把夢想縮小
第19章 讓改變持續發生    
第20章 忠於自我
第21章 以真實自我面向世界

後記 我也仍在復原的過程中
 

前言

不要低估善意的力量


  既然我注定令人失望,至少我不要再令自己失望。──無名氏

  我之所以寫這本書,是因為我累了。

  有生以來,我都努力討好別人。我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因為這已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就像是魚不會特別注意到水的存在那樣。我希望人們喜歡我,所以我所做的決定幾乎都以此為目標。

  高中時期,我對自己很沒信心(但每個人都是這樣吧?)。於是,當我開始找工作時,總是選擇和朋友們不同的工作:在太平間上班、賣樂譜、經營商業印刷、主持通勤

  時段的廣播節目、擔任婚禮攝影師等。我以為人們會注意到我的不同,並對我刮目相看。

  我的計畫很成功,人們確實很佩服我。然而,我的不安並沒有改善。內心深處,我知道他們佩服的只有我的作為,而不是我這個人(至少我是這麼以為的)。我從未給他們機會看見真實的自己,因為這樣風險太大了。

  我太過執著要當個「好人」。我所仰慕的人通常都是慈祥和藹、不輕易動怒的大人。他們個性穩定、始終如一,受每個人喜歡。我很好奇,他們為什麼不會對任何事生氣,我以為他們天生就沒有脾氣。因此當我生氣時,會學著壓抑怒火,不讓任何人知道。我或許氣在心裡,表面上卻會說:「沒關係。」

  當然不是沒關係。我開始偽裝,但我以為,這是為了生存而不得不為。換句話說,我從不坦誠面對自己;為了討好其他人,我扭曲了自己的模樣。這並不容易,因為我必須隨時保持警覺,才能維持這樣的表象。漸漸地,表象成了自我認同,而我努力地偽裝下去。

  我是個嚴重的討好者。

  你仍然可以討好

  最終,我開始燃燒殆盡。我意識到,自己一直為了其他人而活,而不是為了自己。但我覺得自己被困住了,找不到脫逃的方式。每個晚上我都因為內心焦慮而輾轉難眠。我知道自己撐不了多久,遲早會崩潰。

  我當時心想,也許能從書上找到解決方法。於是我去書店翻閱一些書後,得到三個啟示:

  一、討好別人不好。

  二、我們不應該繼續討好別人。

  三、停止討好別人的方法,就是專心討好自己。

  乍看之下挺有道理的,但我就是無法信服。這些書似乎是要我激怒別人,搞得天怒人怨,只關心我自己。這和我一直以來的為人和形象截然不同。我不是個討厭鬼,我是個好人。如果停止當個好人,一切會變好嗎?

  看完這些書,我又看了不同的文章和網站,看到的建議都大致相同,「我得轉移注意力,不再一味滿足其他人,而是把自己擺到第一位」。讀得越多,就會發現重點並無二致。假如真是如此,那麼我以往對其他人的關注,只是讓我不斷迷失自己。

  顯然我必須更自私一些。

  但我的內心深處,卻不斷浮現一些惱人的想法。

  討好難道沒有好的一面嗎?

  除了仰賴別人的看法外,有什麼更能提升自我感覺的方式嗎?

  我能保有更健全的自我認同,同時繼續討好別人嗎?

  我能更有自信、更堅強地關心別人嗎?

  我的成長之路由此啟程。為了回答前述問題,我開始探索如何不將自我認同建立在其他人的看法上。假如我能看見真實的自己,學習接受自己的獨一無二,就不再需要尋求其他人的認同。可以單純把其他人放在心上就好。

  除此之外,這本書將比市面上其他類似書籍再更進一步。如果藉由討好別人來提高

  自尊,就是不健康的行為傾向;首先,我們可以學習更專注在自己身上,讓自己的身心更健康。

  假如能達到這樣的健康心態,就能奠定穩健的基礎,成為「強大」的討好者。我們可以做對的事,幫助他人,滿足他們的需求。我們可以在接受真實的自己後,再真心地關注其他人。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7212677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272頁 / 14.8 x 21 x 1.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再版
  • 出版地:台灣

會員評鑑

5
3人評分
|
1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5.0
|
2024/06/21
猶記得多年前在辦公室的一個場景是當大家都乖乖掏出錢放進同一個紅包袋的時候,我直截了當地把紅包袋遞交給下一位同事,直到有多事的同事特別詢問我:「妳怎麼還沒有包?」我冷冷地回答:「我沒有要包。」

同事想必心裡感到一陣訝異,但我以泰然自若的心情面對看似不合群的行為,因為我實在不想因為從眾而違反自己的意願去包紅包給不認同又不熟識的同事,我認為如此討好的職場人際關係根本從頭到尾都是一場虛偽的表演,在離職前肯定不會下戲,並且將逐漸消磨一個人的自由意志。

《討好者的自適指南》一書便帶領讀者測試自己是哪一種討好者?而我測出來是零分,也就是懷抱著健康的自我認識,不僅有能力接受他人建設性的批判,也可以無視沒有意義的個人意見,這個測驗結果確實符合我對自己的認知,但我相信像我這樣的人應該是相對少數,畢竟多數人還是很難擺脫他人的眼光,在許多時刻不得不做出違反自己意志的行為,甚至在沒有自我意識的的情況下藉由討好的行為得到自我滿足。

比如作者在書中就提到「幫助他人」和「希望自己在別人眼中樂於助人」是不同的。簡單來說就是前者是利他,而後者是利己。無論是利他或是利己其實無所謂對錯,但凡事以他人為依歸的想法本身不是健康的,試想當別人一句批判的話語就能擊垮你的自信心,那是多可怕的一件事啊!不如把肯定的自主權拿回來,而不是透過討好的行為去獲得正面評價。

書中提到討好者的五大恐懼分別為怕被拒絕、怕衝突、怕被忽略、怕自己不夠好、怕自己不重要。其實我們不應該把拒絕及衝突看成是全然負面的事情,很多時候拒絕及衝突是能讓我們往更好的方向前進,也不應該因此否定自我的價值,而至於另外三種恐懼都是基於不自信所造成,同時也把別人的反應看得比自己更為重要。

我認為作者提到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在於應該主動關注他人的需求,讓對方感受到重視,也就是除了學習找到自己內在的價值,也應該發自內心去關懷他人,如此自然會讓別人注意到自己,是不帶有目的性所產生的正向循環,而不是單方面怨懟他人總是看不到自己的存在。

討好者除了時常會感到身心疲憊,還會因為無法承認自己的錯誤而無法有意識地為自己的每個行動負責,因為一旦把自身的價值寄託在他人對自己的評價上,就很容易把不滿的情緒歸咎於他人,而始終學不會承擔自己人生的責任。

學會不討好並非要我們刻意選擇叛逆,而是在融入群體的同時仍能保有自我,至少以我自己的經驗來看,反而堅持不討好的性格才能使他人更尊重自己,也同時能維繫緊密的人際連結。

如果你也想改變過去百般討好的人生及擺脫精疲力竭的身心消耗,希望閱讀這本書能幫助你改變過去的觀點,並且重拾建立美好人生的信心。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心理勵志】秋日好chill_放慢腳步,再次為身心靈充電/電子書88折、有聲書79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大和圖書聯展
  • 遠流童書展
  • 尖端BL藍月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