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禮物書展
大和洋樓的人與物:鹿港民俗文物館 創立50周年專刊

大和洋樓的人與物:鹿港民俗文物館 創立50周年專刊

  • 定價:500
  • 優惠價:9450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425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臺灣最有看頭的民間洋樓
 
  大和洋樓是日治時期臺灣五大家族之一鹿港辜顯榮所興建,為臺灣民間最有看頭的百年洋樓。民國62年11月洋樓改設為鹿港民俗文物館。
 
  鹿港民俗文物館的主體館舍為大和洋樓。鹿港大和洋樓完工於日治時期1919年,時值「大正浪漫」及洋樓主人辜顯榮事業如日中天之際,因而洋樓建築極為富麗堂皇。
 
  文物館創建於1973年,為臺灣首座民間博物館。典藏文物以清末民初的食、衣、住、行、育、樂、宗教、禮俗等民俗文物為主,分別來自辜氏家族及鹿港鄉親之捐獻。五十年來,歷經辜偉甫、辜振甫、辜濂松、辜寬敏、辜嚴倬雲、辜仲諒等多位董事長的苦心經營,並連結鹿港鄉親的支持,迄今仍為鹿港最珍貴的文化財。
 
  由本書可一窺辜家人半世紀的心血,鹿港人的文化使命與熱情,還有珍貴難尋的的民俗文物。
 
  書籍特色包括:
  ‧大和洋樓建造史記與建築特色。
  ‧台灣首座民間博物館成立暨經營的歷程。
  ‧台灣民俗文物典藏介紹。
 
  洋樓整體造型頗為接近歐洲中世紀古堡,為一棟前後兩進,有寬大中庭,具中式「正身護龍」四合院布局的二層樓建築。第一進正面有孟薩爾式塔樓,下方為洋樓的唯一三層樓,左右兩側有八瓣佛羅倫斯大教堂式魚鱗型瓦塔樓兩座;中庭左右護室有巨大的巴洛克山牆及四角尖型塔樓兩座;第二進左右兩側有方尖碑急斜式尖塔兩座。
 
  洋樓外觀有多種形式的圓柱與方柱,柱頭、圓拱、紅白相間牆壁,還有各種勳章、貝殼、獎盃、麥穗、繩結、火炬、鮑魚等裝飾物。
 
  本洋樓為曾參與臺北總督官邸(今臺北賓館)的頂尖匠師所設計監造,反映英國建築師Norman Shaw 及日本辰野金吾的設計風格。但其中庭配上內部的合院布局,又能反映臺灣傳統漢人宅第精神,而其前、後、側面共七座塔樓,高度與數量冠於全臺,可謂臺灣最有看頭的民間洋樓,又稱民間的「臺灣總督府」。
 
  洋樓不僅為辜氏家族的根基與象徵,更象徵臺灣社會與家族的重要故事。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鹿港民俗文物館編纂小組
 
  黃天橫 施鎮洋 施明發 李昭容 蘇麗瑜 施雲軒 梁家瑋
 

目錄

推薦序 趙守博
推薦序 蔡志展
推薦序 李乾朗

董事長序
世代協力  五十年史志出刊                    辜仲諒董事長
推薦序
為鹿港、為臺灣保存了社會發展的珍貴史料      趙守博資政              
為新世代續寫新篇章                          蔡志展教授                                                         
鹿港民俗文物館建築賞析                      李乾朗教授                                                             
總編撰報告                                    施明發董事

第一篇  大和洋樓  館舍主體 
第一章 大和洋樓的興建者:辜顯榮的人生與志業 編撰小組                    
第二章 辜顯榮的多重面貌與真實形象:         李昭容                                             
 以《辜顯榮翁傳》為主的探討   
第三章 大和洋樓建築大樣                     編撰小組                   
第四章 大和洋樓的特色與價值                 梁家瑋                       
第五章 古風樓:                             梁家瑋                                                                                            
鹿港街屋建築歷史與演變的縮影

第二篇  經緯萬端  完成創館 
第六章 籌備創館 辜偉甫運籌帷幄              編撰小組
第七章 鹿港鄉親 熱情參與                    編撰小組
第八章 開館迎賓 全臺盛事                    編撰小組 
第九章 捐獻祖產 設立財團法人                編撰小組

第三篇  民俗文物  館藏精華      
第十章 濃厚的鄉土色彩:鹿港民俗文物藏品簡介 黃天橫                                                                       
第十一章 智慧與創造力的結晶:               梁家瑋                                       
館藏生活類文物精華簡介      
第十二章 懸壁俱珍:館藏書法精品介紹         蘇麗瑜                       
第十三章 沉睡中的瑰寶:館藏木藝品精華簡介   施鎮洋   

第四篇  館舍館務  同心共守
第十四章 辜偉甫與文物館                     編撰小組
第十五章 辜振甫與文物館                     編撰小組
第十六章 辜嚴倬雲與文物館                   編撰小組
第十七章 辜濓松與文物館                     編撰小組
第十八章 辜寬敏與文物館                     編撰小組
第十九章 現任董事長辜仲諒                   編撰小組

第五篇  民間首座博物館  辜家守護半世紀
第二十章 臺灣民間博物館經營與管理的個案分析 梁家瑋
第二十一章 情牽兩代:一位老員工的自述       施雲軒                   
第二十二章 情繫鹿港 五十年回顧              施明發

附錄:鹿港民俗文物館五十年重要記事年表        編撰小組
 

董事長序 
 
世代協力 五十年史志出刊
辜仲諒
 
  欣逢鹿港民俗文物館創立五十周年,為臺灣文化史寫下璀燦的一頁。五十年前創館之時,仲諒 當時正值就學之年,未能參與盛會,但深知辜家長輩們理念一致,在臺灣省政府、社會各界和鹿港鄉親們鼎力協助之下,成立臺灣第一座民間博物館。數十年來,辜家與鹿港鄉親共同合作,努力經營,使百歲以上的大和洋樓依然企立,也使民俗文物館盡力發揮功能,為教育與文化略盡棉薄之力。
 
  因為有曾祖父顯榮先生,才有著瑰麗宏偉的大和洋樓;成就了建築之美和文物的古韻相互輝映。庭園裡四季花木扶疏,錦魚池中悠游,是難得的人間逸境。館藏的文物超過六千件,其中的家具雕刻、服裝配飾、字畫文獻等,俱為上選。號稱鎮館之寶的紅眠床,更為郵政總局印製郵票發行。
 
  歷屆的董事會中,不乏國之大老和社會精英,莫不群策群力為館務發展與維繫,費心費力。施董事明發畢生服務教育界,曾任板橋高中校長及國立臺灣博物館館長等職務,歷練豐碩。此次自動請纓,擔任專刊總編輯一職,親力親為,運籌帷幄,終於完成這本五十周年專刊。尤其許多毀於民國 75 年 8 月韋恩颱風的檔案,也能盡力還原,是一本世代協力完成,彌足珍貴的創館史志,值得細細品讀。
 
  鹿港民俗文物館是辜家長輩們一棒一棒延續下來,努力為化民成俗、延續鄉土情感、傳承文化史脈竭盡心力,才能有如今的深厚基礎。六年前,仲諒 自八叔公寬敏先生手中接下重任,深知這是辜家各房長輩們所賦予的使命,也有著社會各界的期待。維護傳統民俗文化,一如仲諒 對藝術、體育的熱愛和公益慈善的推廣,都是終身的志業。爾今爾後,必兢兢業業,繼往開來,盡力為鹿港民俗文物館之永續經營,繼續籌謀劃策。
 
推薦序1  
 
為鹿港、為臺灣保存了社會發展的珍貴史料
祝賀鹿港民俗文物館創立五十周年專刊之出版
趙守博
 
  位在我家鄉彰化縣鹿港鎮的鹿港民俗文物館創立已半世紀,五十年來致力於蒐集、展示、保存和介紹臺灣的民俗文物與器具,對民俗文物的傳承與推廣,很有貢獻;同時也對鹿港地區的觀光事業和文化活動頗有助益。很高興見到關於此一民俗文物館創立五十周年專刊的出版問世,一方面祝賀此一專刊之出版,另一方面也向民俗文物館的所有工作同仁表達衷心之賀意。
 
  鹿港民俗文物館的主建築即大和洋樓,係當年臺灣五大家族之一的鹿港辜顯榮先生的宅邸;落成於 1919 年,為經驗豐富的匠師所設計,結合西洋英式與閩南建築風格而成的大樓。日治時期不少政商名流和地方仕紳經常在此飲宴、聚會或來此參訪,是一棟極具歷史內涵與故事性的宅邸古蹟。文物館另一重要館舍古風樓,更是古色古香;大和洋樓及古風樓館舍內的許許多多家具和雕刻品,更是當年鹿港地區不少著名雕刻與家具大師、巧匠的創作。而文物館所蒐集展示的器物和文物均是頗能反映晚清和日治時期及台灣光復前後台灣地區尤其是鹿港一帶之民間生活、民俗藝文活動的物品。所以,這個民俗文物館就是一個以民俗生活為主體並包括古蹟建築和家具木雕的博物館。鹿港民俗文物館創立五十周年專刊,詳詳細細介紹了民俗文物館的歷史、建築、器物、辜氏家族與民俗文物館的關係,和文物館各項重要蒐藏品與展示品,可以說,為我們臺灣,特別是鹿港地區的民間社會發展保存了非常珍貴的史料。
 
  我有幸於辜家三代擔任財團法人鹿港民俗文物館董事長期間,長期受聘擔任董事,親身目睹和體會辜振甫先生、辜濓松先生、辜嚴倬雲女士、辜寬敏先生和辜仲諒先生等五位董事長維護辜家古建築和經營民俗文物館所投下的心力和巨額資金﹔沒有他們的領導和努力,就沒有今天的鹿港民俗文物館。他們這五位先生、女士,也都曾在臺灣的經貿與社會發展上,扮演過重要的角色,實在令人敬佩。鹿港民俗文物館於民國 60 年代創立之初,我時任臺灣省政府新聞處處長,曾陪同當時的省主席謝東閔先生應辜振甫先生之邀到館參觀。而長期以來,我本人曾多次邀請各界人士及若干親友到鹿港遊覽觀光,也同時一定到民俗文物館參觀。所以,對鹿港民俗文物館的規模和其蒐藏和展示品及營運情形,一直留有很深刻的印象。鹿港民俗文物館創立五十年專刊,內容豐富,是一本具史料性、文物性、民俗性和故事性的書籍,希望能廣為流傳。茲此專刊付梓發行之際,特綴數言以為之序。
 
推薦序2 
 
為新世代續寫新篇章
賀鹿港民俗文物館創立五十周年
蔡志展
 
  文化是由人類生活的積澱而來,民俗是族群生活的共同體現。鹿港民俗文物館蘊涵豐富的館藏,曾被譽為民間的「故宮博物院」;百年館舍,仿自文藝復興時代的巴洛克式,華麗且壯觀,臺灣人稱之為民間的「臺灣總督府」,文化史上自有其崇高的地位。
 
  「臺灣五大家族」之一的鹿港辜家,長期用心於臺灣的「近代化」;二戰以後又配合國家政策,賡續投入促進臺灣的「現代化」,是國家不斷進步的重要推手。祖孫數代皆熱心公益、奉獻郷里,慨捐祖宅,創立臺灣首座的「民俗博物館」深受各界的肯定。1973 年創辦伊始,董事長辜偉甫先生曾說:「鄉土的情感相信大家都會有,只是不自覺而已。對於祖先留下的文物,我們特別珍惜。能珍惜先人的文化遺產,就好像把歷史的點接起来,才能成線。」鹿港民俗文物館即基於這樣的觀念而成立的。
 
  我們知道,任何一種文化的產生,都與人民的生活、情感、信仰有關,民俗才是一切文化的根源。杜維運在他的《史學方法》裡說:「日常生活中,無論是口頭傳說、文字記載、實物保存,都可以做互相的發明。」館藏若再賦予田野調查,印證歷史的脈絡,來彰顯其意義,更能激發創新的思想力,對詮釋未來館務之發展,一定會有助益。創館第二年,董事長便邀請國內學者,組織「鹿港文物維護與地方發展促進委員會」,籌設「研究部門」。一時,高朋滿座,勝友如雲,個人學淺才疏也蒙邀參與琢磨;先請研究傳統建築的漢寶德教授主持《鹿港古風貌研究》、《鹿港龍山寺調查研究》,喚醒了各界對民俗文化的關注;1970 年代,臺灣史的研究猶受意識形態的束縛,也沒有類似「文化資產與自然生態保護法」的法制。因此,一開館立即觸動了國人關懷自己民俗文化的神經,為鹿港掀開文化之旅的觀光潮;民俗采風研習班、民俗才藝活動、民俗文化村,更如雨後春筍。鹿港民俗文物館曾為臺灣開闢一條休閒文化旅遊的新途徑。
 
  美國博物館學者史蒂芬・威爾 (Stephen E.Weil),認為「缺少社會價值,博物館便毫無意義⋯博物館的存在,是為了服務大眾。」鹿港既是文化古鎮,也是重要的觀光勝地。西方人說:文化可以使一個城市更加的偉大。我們擁有無數的古蹟和綿長的老街,多少年來又設立許多別具特色的博物館。政府可從「知性」與「感性」去幫忙連結,為民眾提供一個「終身學習」的社教環境,因為它已是先進國家正在發展的方向;這是一個文創爆發的時代。梁啟超曾說:有思潮的時代,必是文化昂進的時代。鹿港民俗文物館未來可以從傳統的館務,配合行銷跨入教育、資訊、傳播和休閒文化旅遊,歡迎民眾隨時來參觀、瀏覽與研究,逐漸地融入他們的生活裡;鹿港人將不僅會以擁有一座宏偉的博物館為榮,還會以能隨時為訪客或朋友做導覽為傲。這裡絕對是一個可以發揮地方特色,宣揚臺灣價值的引擎。
 
  當今臺灣在經濟、文化上已獲得空前的成就,政府也用心的在激勵地方文化的發展潛能。半世紀了,這座代表著臺灣文化價值的博物館,已成全民共同的印記;然而創意文化有時不能侷限於單打獨鬥,我們雖然是法人機構,但服務的對象與公家單位無異。「鹿港丁進士宅」、古街區,與本館緊臨,景物的參觀動線似乎可以再扣緊一點。期盼政府從事「文化建設」與「基礎建設」能一起的做建構性的加乘,對本館附近巷弄以及空間進行重劃和美化,以改善車輛進出的瓶頸和現有的地景韻味,好為鹿港觀光動線打開一扇新窗。
 
  創館五十年來,承蒙政府單位的用心輔導,和許多專家學者的幫忙。最感人的是鄉親為本館不斷的付出與關懷,銘心致謝,無法一一;值此紀念創館的重要時刻,回顧過去也要展望未來,做為臺灣第一座民間博物館,我相信一定會秉持初衷,做好配合國家政策和地方發展,來為新世代續寫新的篇章。
 
推薦序3
 
鹿港民俗文物館建築賞析
慶賀鹿港民俗文物館創立五十周年
李乾朗
 
  五十一年前  首次造訪辜家大和洋樓
 
  欣聞鹿港民俗文物館五十周年慶,接到施明發董事邀稿,我非常榮幸能為即將出版的特刊撰一文,從建築史的角度介紹這座原為辜家大和樓的特色。回想我第一次拜訪大和洋樓是在西元1972 年冬天,當時由擔任臺灣省政府文獻委員會委員的林衡道帶領,我與文化大學建築系的同學組團前往,同行的師長還有畫家席德進。當時是民俗文物館開館的前一年,館內的展覽文物尚未完全準備就緒,我們參觀的重點只以建築物為主。
 
  開館之後,我每次到鹿港必定排入行程前去參觀,1970 年代臺灣鄉土文化藝術的研究熱潮初起,民俗藝術的愛好者與歷史文化的研究者,最嚮往的朝聖地是鹿港,咸認為要研究臺灣文化與閩南泉州的淵源,鹿港是首選之地。我在鹿港大街小巷東張西望,從文祠、龍山寺走到天后宮,再繞中山路回到鹿港民俗文物館,它成為我每次考察的終點站。
 
  洋樓大修期間  目睹匠師的開模印花工法
 
  又過了幾年,我聽說民俗文物館要進行大整修,設計施工單位要依據博物館的設備水準進行修復,並且也聘請有經驗的老匠師運用「開模印花」技術,修復一些欄杆柱頭。1987 年日本學者西澤泰彥來臺灣,我們邀約東海大學洪文雄教授專程到鹿港參觀修復過程。工地現場有許多水泥模,用來灌鑄各種柱頭花。這種技術盛行於日治時期,像臺中市役所 (1911)、臺中州廳 (1913)及臺中火車站 (1917),皆可見開模印花的柱頭浮塑。看見這些即將消失的建築工藝技術在鹿港民俗文物館又獲得重視,使我印象深刻。
 
  臺灣各式洋樓的出現
 
  在往後的幾年裡,我有機會到近代建築整修的工地現場時,特別注意日治時期臺灣的洋樓,包括基督長老教會在淡水埔頂的洋樓、臺北迪化街的洋樓、新竹鄭家洋樓,臺南安平的洋樓、高雄陳家洋樓等。後來,因行政院文建會之推薦,我有機會負責調查測繪高雄西子灣哨船頭山丘上的英國領事館洋樓,至 1990 年也修復完成了,現在已經成為高雄的重要古蹟景點。
 
  臺灣洋樓的出現,要上推至十九世紀,臺灣被迫開放與外國通商,從北到南的港口有基隆、淡水、安平及打狗,均出現洋行,遂有商人、領事館及傳教士所興建的洋樓。洋樓建築有一共同特色,即是多採兩層樓,前後或左右留出拱廊,可以收擋陽遮雨之效,並且常附設壁爐,屋頂突出煙囪。外觀如用紅磚,則常被稱為紅樓;如用白灰粉刷,有如石材。也有仿英國 Norman Shaw或日本辰野式的建築風格,外牆紅白相間,有如斑馬紋。較考究的作法,正面或轉角處凸出塔樓,遠看有城堡之美。
 
  臺灣在 1895 年受日本統治之後,日本建築師引進文藝復興式建築,臺北的總督官邸 (1912)、臺中州廳 (1913)、臺北州廳(1915) 與臺南州廳 (1916),都由森山松之助設計。他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建築科,學習英國式建築,除了喜用圓頂塔樓,也用孟薩爾式 (Mansard Style) 屋頂。這些外觀形式上的特色聳立在臺灣街頭,成為明顯地標,也影響臺灣的民間富紳所建造的洋樓。
 
  辜家洋樓  應時而生
 
  而辜顯榮在鹿港及臺北所興建的洋樓大宅,即是這股設計風潮下的代表,它的外觀雖然流露著洋式建築風格,但內部空間安排卻仍保存傳統中式布局之特色。鹿港的辜氏大宅,被稱為「大和厝」或「大和樓」,為一座有中庭的大型二層洋樓,是 1919 年辜顯榮事業如日中天時所建的宅第,也是臺灣人所建洋樓中最巨大者。民間長期謠傳設計者為與總督府一樣的森山松之助,但我們從建築細節中可以確定並非出自科班訓練的日本建築師之手,推斷仍應出自臺灣傳統泥水匠師之設計建造。
 
  七座塔樓  四種型式
 
  鹿港辜宅的平面仍遵循傳統「正身護龍」四合院佈局,一樓多安排重要的空間,包括入口門廊、會客室,二樓則安排主臥室及家屬房間。左右護龍較短,安置木造樓梯可供上下。最值得注意的是正門四個角隅及正門護室,皆設塔樓 (Tower),總共凸出七座塔樓,高度與數量冠於全臺,比日本官員的豪宅更多。
 
  一座四合院平面格局的洋樓,在正面、四角隅與左右側面凸出七座塔樓,其造型已經頗接近歐洲中世紀的古堡了,似乎在二十世紀初,塔樓是臺灣人認識洋樓的必備元素之一。而且,辜宅七座塔樓的造型有四種,正面主入口上為孟薩爾式 (Mansard Style),第一進角樓為八瓣的佛羅倫斯大教堂式半球頂,左右護室為巨大的巴洛克山牆,第二進角樓則為急斜式的四角尖塔,這種尖塔在巴洛克教堂較常見。
 
  塔樓在歐洲原多出現在城堡,中世紀歐洲貴族建立城堡是為防範敵對者的侵擾,為取得制高點。住宅的轉角處常凸出角樓,作為眺望用途。塔樓的形式有多種,較常見的為圓筒形及八角形,其屋頂作成圓錐形或金字塔形。另外,在十九世紀的法國,也盛行急斜二折式的屋頂,被稱為孟薩爾式屋頂 (Mansard Roof),鋪上銅片瓦或石板瓦,屋脊以鐵花或鑄銅裝飾,代表性建築如巴黎羅浮宮及凡爾賽宮皆可見,它也成為貴族城堡或豪宅模仿的對象。而日本在明治維新時期模仿西洋科技文化,也注意到宮殿與豪宅塔樓的壯麗美感,東京新宿的赤坂離宮由第一代建築師片山東熊設計,它的轉角處有圓筒形塔樓,屋頂為覆缽形的圓頂(dome)。另外大財團岩崎久彌邸入口建造三層樓高的方形塔樓,屋脊凸出鑄銅及鑄鐵欄杆,今天被指定為重要文化財,接受保護,並對外開放參觀,這種設計也傳播至日治初期的臺灣。
 
  今天我們在臺北凱達格蘭大道邊的臺北賓館 ( 原總督官邸 )可見到八角形塔樓,而原在總統府 ( 原總督府 ) 前的民政長官官邸也有八角形塔樓。除了官員大宅外,官署如臺南郵便局 (1909)、臺中州廳 (1913)、臺北州廳 (1915)、臺南州廳 (1916) 及臺中火車站 (1917) 的建築也都有建塔樓或鐘樓,它們改變了臺灣城市的天際線。在街頭上凸出天際線,成為城市最明顯的地標。
 
  塔樓的施工方法
 
  鹿港辜宅大和樓的建造年代剛好逢上這一股競相表演塔樓的建築風潮,因而前後左右皆聳立塔樓,有八角圓頂,也有四角錐形頂,也有孟薩爾式的屋頂。至於塔樓的構造,一般皆用磚砌厚牆,牆體留出長窗,可供遠眺,而屋頂的結構最具特色,以木樑構成八角形框樑,再架水平交叉樑,交點處豎立短柱,俗稱「雷公柱」,直達尖頂,然後像雨傘骨一樣分散斜樑,斜樑上頂水平望板,望板之上鋪油毛氈防水布,再釘上掛瓦條,上面覆銅皮或魚鱗形石片瓦,屋脊上豎立避雷針,施工極為不易。
 
  大和樓左右護室的塔樓凸出半圓陽台,半圓陽台可在大稻埕李春生舊居及金門洋樓見到,似乎是華人洋樓常用的設計。至於大和樓第二進方尖碑式 (obelisk) 的塔樓,石造外牆極堅厚,開窗小,十足模仿歐洲古堡防禦性質的角樓,也是臺灣僅見之孤例。
 
  臺灣傳統生活空間與洋樓形式之結合
 
  就內部平面來觀察,大和洋樓正面設外顯的門廊,但左右僅設封閉式走廊。長方形天井四周圍亦有迴廊,有減低暑熱之效。後落房間面積小於前落,也反映主人與家屬之尊卑關係。鹿港辜宅在建築史上最主要的成就,是它將臺灣民宅的空間與西洋建築結合起來,這是最困難,也是最敏銳的課題。另外,它的細部裝飾,包括源自英國十九世紀建築師 Norman Shaw 及日本辰野式的紅白相間牆壁 (band)。正立面兩層樓高度的修長併柱 (Couple Column) 及主入口正上方的半圓形山牆 (gable),它們脫胎於西洋建築,但卻融入臺灣匠人的手藝,雖有點走樣,反而散發出本土的創意,這是我們欣賞這棟洋樓時,必要有的寬容與理解。
 
  辜家大和洋樓  值得細加品味
 
  鹿港辜宅大和樓在臺灣建築史上有特殊地位,它不但是現存最巨大的洋樓,其合院式布局仍反映臺灣傳統漢人宅第之精神。正面留設廊道,實即漢人宅第的步口廊;左右各闢出次要出入口,亦即漢人宅第的「子孫巷」門。外觀雖為西洋式,但平面仍掌握漢文化本質,合乎「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之旨意。
 
  在裝飾語彙方面,它的正面形體組合,受稍早完成的臺南州廳(1916年完成,今改為臺灣文學館 ) 之影響至為明顯。牆面紅白相間斑馬紋 (band) 則是十九世紀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盛行的風格,如倫敦蘇格蘭場 (Scotland Yard);而正面入口塔樓則明顯得自巴黎羅浮宮 (Musée du Louvre) 之形式影響。另外,羅馬柱頭、圓拱、方柱、圓柱、拱心石及勳章浮塑等,莫不展現了臺灣匠師的模仿及想像力,運用洗石子 ( 洗出 ) 與磨石子 ( 研出 ) 或更多樣的技巧,追求多彩多姿的裝飾效果。
 
  在辜家大和洋樓落成已逾百年,民俗文物館即將迎接創立五十周年之際,值得我們再對這棟洋樓細加品味;而民俗文物館歷經五十年的文物蒐集、研究、典藏與推廣,亦是很不容易的專業。值此五十周年專刊出版,我們對辜家給予文物館的支持與守護,感到欽佩,謹以本文,向所有貢獻人士,致最大的敬意。
 
總編撰報告
 
施明發
 
  一、大和洋樓完工於 1919 年,為臺灣五大家族之一,鹿港辜顯榮所興建,已是百年建築,被建築學家認定為臺灣最有看頭的民間洋樓。50 年前辜家將洋樓捐獻成立「財團法人鹿港民俗文物館」,是臺灣首座民間博物館。50 年來,諸多的辜家人與鹿港人將心血灌溉於其中,將珍藏的文物有序的陳列展示,成為鹿港小鎮及臺灣重要的文化資產。本書取名《大和洋樓的人與物 -- 鹿港民俗文物館創立五十周年專刊》,就是基於對人的尊重與對物的珍惜。
 
  二、我於民國 98 年 12 月獲聘擔任文物館董事,原因是我曾於民國 84-88 年擔任國立臺灣博物館館長,有一些行政實務經歷,又是半個鹿港鄉親 ( 福興鄉人 )。民國 101 年 11 月我負責主編《鹿港民俗文物館 40 周年紀念訪談》,藉由閱讀 10 位當年實際參與籌備或關心館務的鹿港鄉親之受訪紀錄,加深我對文物館的情感。時光飛逝,文物館又迎來 50 周年,基於保存文物館歷史記憶的使命感,並補足 40 周年紀念訪談專刊之不足,且藉此探討民間博物館的實務問題,遂主動向董事會提議編撰 50 周年專刊。經 111 年 12 月 21 日第 17 屆第 4 次董事會決議,由辜仲諒董事長批示,指定由我擔任總編輯。
 
  三、本書經編撰小組商量,112 年 3 月大致決定本書大綱、特約撰稿題目及人選、各篇章的資料收集、序文人選等前置作業,並選定由前秋雨出版社的主要編務負責人王文娟女士,統籌文編、美編、排版、印刷及發行通路的整體業務。
 
  四、112 年 5 月間,決定全書分為五篇 22 章,其中約稿 8章,舊稿重刊 1 章,另 13 章原預定由我與施雲軒館長分工執筆;但施館長因業務繁忙及健康因素,無法分身,遂改由編輯小組負責文件與照片之收集、掃描、補充、更換及文字之審閱,我改以總編撰之名,負責參考收集之文字資料及照片,主筆完成另外 13章之初稿,再請編輯小組幫忙校稿。經小組 8 個月之努力,113年1月底完成全書文稿及照片之搭配,及六次之校對並編製〈五十年重要記事年表〉為附錄。
 
  五、本書承蒙董事長辜仲諒惠賜序文,並批准專款一筆,授權我主導全書之篇章及內容,感謝他對我的信任及支持。總統府資政趙守博、臺中教育大學教授蔡志展、臺灣藝術大學教授李乾朗各賜推薦文,添增本書光彩。趙資政與蔡教授都是鹿港人,長期關心文物館之發展;李教授於民國 75 年就曾指導文物館之整修規畫,對於臺灣洋樓建築之研究,已為學界翹楚。
 
  六、本書成書過程中,感謝歷史學博士李昭容老師、文物館館長施雲軒、館長特別助理楊昇樺,與我合組編撰小組,完成文件與照片之收集與整理,加上全書之六次校稿;李博士更以其對「鹿港學」之卓越研究素養,不厭其煩,為本書校稿把關。書成之時,特別感念他們三位鹿港鄉親的幫忙。最為遺憾的事就是雲軒館長未及看到本書出版,就於 112 年 12 月因胃癌過世。他與我為此書之編撰,從 111 年 11 月 9 日開始商議,到 112 年 12 月9 日最後一則訊息告訴我他到文物館任職的起始日期。13 個月期間,我們用 Line 傳遞文件、照片及討論等,多達上千則。
 
  七、本書由我主筆的內容,如有引述《勁寒梅香 -- 辜振甫人生紀實》、《逆風蒼鷹 -- 辜寬敏的臺獨人生》或其他參考文獻時,均於文內註明頁數,以供查考。但如引述 102 年 11 月出版之《鹿港民俗文物館 40 周年紀念訪談》之受訪者談話紀錄,因該書並未對外發行,也未寄贈各大公立圖書館典藏,所以僅於初次呈現時註明受訪日期。
 
  八、本書文稿之撰寫,全書照片之搭配,時間之考證,物件之解說,人物之描述,雖力求謹慎周全,但以時間匆促,才學有限,「老成凋謝,莫可諮詢」;加以文物館曾於 75 年 8-9 月遭遇兩次颱風侵襲,屋瓦幾乎全毀,導致「斷簡殘篇,蒐羅匪易」;所以謬誤難免,尚請文史專家不吝指教,以供後來者匡正。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9768566
  • 叢書系列:山谷叢書
  • 規格:平裝 / 304頁 / 17 x 23 x 2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一章
 
大和洋樓的興建者:辜顯榮的人生與志業
 
鹿港民俗文物館的主要館舍是大和洋樓,附屬館舍是兩棟閩式建築,所以本書以大和洋樓的興建者為開端。
 
五大家族  鹿港辜氏居其一
 
歷史學者在回顧晚清末期到日本殖民時期這段期間,臺灣人在地方上曾經顯赫一時的家族時,習慣上使用「五大家族」來概括;也就是由北至南,分別為基隆顏家、板橋林家、霧峰林家、鹿港辜家、高雄陳家。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曾於 2011 年舉辦「百年風華 -- 臺灣五大家族特展」,可見「五大家族」這個名詞已經約定俗成,成為歷史公論。
 
辜氏事蹟 著作流傳
 
鹿港辜家之所以能成為臺灣五大家族,毫無疑問的歸功於辜顯榮 (1866-1937)。關於辜顯榮的生平與事蹟,著述評論者甚多。出自於辜家者,至少有辜顯榮五子辜振甫的:《勁寒梅香 -- 辜振甫人生紀實》( 黃天才,黃肇珩著,2005 年,臺北聯經出版社 )、八子辜寬敏的口述自傳:《逆風蒼鷹 -- 辜寬敏的台獨人生》( 辜寬敏口述,張炎憲、曾秋美採訪整理,2015 年,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 ) 這兩本;出自於他人著作之傳記者,至少有《辜顯榮翁傳》( 日本尾崎秀太郎主編,宮崎健三主筆,王佐榮翻譯,2005年,蒼壁出版社;另有楊永良翻譯,2007 年,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 ) 及〈辜耀星先生家傳〉 ( 蕭同茲撰,1965 年 ) 這三本。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張忠謀親筆撰寫、獨家授權自傳,他的一生,一場不能錯過的智慧盛宴!《張忠謀自傳》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共和國全書系
  • 時報暢銷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