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一
當愛成為毀滅的力量,你是自己唯一的導航
海苔熊/諮商心理師
你遇過那種「愛到卡慘死」的組合嗎?其中一方幾乎掌控全局,另外一方極度順從;一方用語言或肢體虐待,另外一方無怨無悔甘願委身其中;雙方在一起幾乎每天都在一種彼此毀滅的狀態,但卻又像強力膠一樣。這樣的關係到底是怎麼形成的?
《渣男渣女磁吸症》作者羅斯‧羅森堡(Ross Rosenberg)用「人際磁吸症候群」(The Human Magnet Syndrome, HMS)來描述這種典型組合,一方(通常是共依存者)被另一方(通常是自戀者)的行為、需求或情感所吸引,形成一種像磁鐵一樣的強力配對模式。兩人在一起之後就像是某種程度的「上癮」(Addiction),不斷做出讓彼此痛苦的行為但是卻又無法自拔。根據羅森堡的觀點,常見的組合有下面幾種:
● 帶著「負」磁荷的人與帶著「正」磁荷的人:負磁荷的人通常會給予和犧牲,專注於別人的需求;正磁荷的人則傾向於拿取和索求,聚焦於自己的需求。這種互補的組合會導致共依存的關係模式。
● 具有同理心、敏感和有照顧能力者與疏忽者:這種組合中,有同理心和照顧能力的一方會被另一方的疏忽和自戀所吸引,導致不平衡的關係。
● 自戀者與共依存者:自戀者通常專注於滿足自己的需求,而共依存者則經常犧牲自己以滿足他人。這種組合形成一種強烈的互相吸引的關係,但同時也導致不健康的關係模式。
你可能會覺得奇怪,這些組合為何會「互相吸引」?不是雙方都痛苦嗎?主要是因為雙方的關係範本和心理需求之間存在一種互補的動態。例如,共依存者會吸引自戀者,因為共依存者通常具有照顧他人、犧牲自己以滿足他人需求的傾向,這與自戀者尋求被關注、被肯定的需求形成一種互補。同時,自戀者會吸引共依存者,因為共依存者在自戀者身上找到一種熟悉或習慣的模式――例如童年時與父母的關係。
共依存者常常在童年時期有個自戀型的父母(或主要照顧者),所以他們會在自戀者身上找到一種熟悉的模式,例如:
1. 父母的自戀行為:完全不考慮小孩的想法,不論是出遊或安排活動都以自己最美最舒適為主,罔顧小孩的權益;這個小孩在長大之後可能會成為共依存者,也會找一個類似的伴侶來「服侍」,因為這是他習慣的生活模式。
2. 父母的需求和期望:如果共依存者在童年時經常需要滿足父母的需求和期望,並且經常感到自己的價值取決於是否滿足父母的期望,他們會在自戀者身上找到類似的需求和期望。例如從小就要聽家人的話去學習才藝、選填科系的小孩,完全不能夠有自己的任何意見,那麼長大之後也會找一個「限制自己穿著」的伴侶,來獲得一種熟悉的安全感。
3. 父母的關係模式:小孩很容易會模仿家人的相處方式,所以如果大人之間存在這種自戀者和共依存的組合(比方說爸爸是自戀者,媽媽是共依存者),那麼在這個家庭裡面的女兒可能會模仿媽媽,兒子會模仿爸爸,有時也可能相反。
如同前面所說,雖然這些組合會在某些方面互相吸引,但同時也導致雙方痛苦或困擾。共依存者會感到被自戀者的需求和行為所壓迫,而自戀者感到共依存者的需求和期望無法滿足,才會開始作出調整、尋求協助。常見的「卡點」是:
● 當其中一方開始覺得痛苦已經大於關係當中的滿足;
● 隨著時間的推移,雙方感受到關係中的痛苦或困擾加劇;
● 當他們遇到其他的親友、閱讀了某些書籍、看了別的影片,發現原來自己這段關係「很奇怪」或「不健康」。
那麼,如果你讀了前面這些文字,發現糟糕了、自己也在這樣的關係當中,那該怎麼辦呢?羅森堡在本書最後用「絕望與希望的金字塔」來協助你走出「自愛不足失調」(SLDD,參考第十二章)的低谷。不管你是自戀的那一方,還是共依存的那一方,金字塔底端的原因都來自於依附創傷――童年時期過度被忽視或是過度被控制,形成你在親密關係中最大的枷鎖,所以你會不斷地向外渴求,渴求一個人能把過往那些你所缺少的部分填補起來。
你一直以為答案在外面,你一直以為只要找到一個人和自己拼在一起,那些所有的痛苦、所有的寂寞、所有的空虛、所有不值得的感受,都可以迎刃而解;但到頭來你會發現,如果你陷入單身,沒有親密關係,沒有人陪在你旁邊,你就會覺得恐慌。因為沒有人關注你、沒有人可以讓你照顧,你就是空的。
可是真正的答案在你自己身上。
就像作者所說,只有自愛才能帶來豐盈,而自愛的起點就在於「停止」向外追尋。停止追尋那些掌聲、追尋那些愛心、追尋那些需要你的人,先讓自己停下來,才能夠讓自己慢慢好起來。接著,你會感覺到非常巨大的痛苦,也就是作者所說的「上癮」的戒斷症狀(見第十二章),那些寂寞會像海浪一樣,突然把你淹沒,你得要忍住再去找下一段關係的衝動,讓這些海浪就這樣淹過去,你會發現潮水終究會退去,而你還是會站在哪裡,陪著你自己。在過程當中,你會想起很多過往被忽視、虐待、剝奪、要符合某些條件才能夠被愛的經驗,可能會伴隨許多羞恥、不堪的畫面一起湧現,但這些都只是過程。撐過這些「讓人膽怯」的時刻,你會經歷到一種類似颱風轉向的感覺,那些原本吸引你的自戀者或共依存者,你會逐漸對他們產生排斥反應,好像撥雲見日一般,你不再需要倚靠別人來達到平靜,此去經年,你是自己的小船,你成為自己的岸。
這並不是一個容易的過程,尤其當你身邊還有一個具有強大吸引力的「磁鐵」的時候,光是要拿起這本書並且讀完這件事,對你來講可能就是巨大的負擔和震驚。我會推薦你把這本書和作者在YouTube上面的影片一同服用,用多媒體的方式一起吸收,一方面在閱讀過程當中不會覺得枯燥,另外一方面也可以搭配影片下面的留言(現在有Google翻譯還有AI摘要等等工具,相當方便),你可以從和你有類似經驗的「病友」當中得到支持和普同感,發現自己並不孤單。
如果你發現自己還是很難離開一段有毒的關係,也不要太過責怪自己。冰凍三尺本來就非一日之寒,想像自己是剛從冷凍庫拿出來的日本和牛,你正在試著慢慢解凍,給自己時間也是給自己溫柔,翻開這本書就是一個開始,而只要肯開始,永遠不會太遲。
導讀二
辨識出身邊的自戀者,找回人生的主控權
鐘穎/心理學作家、愛智者書窩版主
你覺得自己被利用了嗎?
你在關係中的付出是否沒有回報?你跟伴侶之間是否真的有平等的關係?他讓你深信自己沒有價值,但你卻離不開他?這些不健康的關係怎麼了?我們要如何辨識那些在各種關係中獵捕無辜受害,卻將自己偽裝成受害者的加害者?
本書作者羅斯‧羅森堡用親身經驗為你揭露共依存者與自戀者危險關係的真相。
共依存(用作者的話來說,應當命名為SLDD──自愛不足失調)有幾個核心特徵,包括病態寂寞、核心羞恥(有缺陷的自我概念)、依附創傷等。這些概念雖然不夠精確,但大致為我們勾勒出了這樣一群人,他們容易感到孤單,容易自責內疚,同時也有不良的早期經驗。而這樣的人經常會在成年後使自己進入一段有害的關係不能自拔,這便是書名取為「渣男渣女磁吸症:為何你總是愛得無法自拔,又傷得體無完膚?」的原因。
正因如此,如果你是個共依存者,那麼你最需要注意的是辨識出你身邊的自戀者,以免將自己葬送在有害的關係裡。
這邊先幫讀者把四散在書中各處對自戀者的描述做點整理:
自戀者最大的特徵之一,就是經常會把自己描述成厄運和不公平待遇的受害者。相較於共依存者經常會把問題個人化(也就是覺得自己該為問題負責),自戀者卻會將問題他人化(推給周遭的人負責)。在後者的人生敘事中,你會發現他周邊的每個人都對不起他,從父母、配偶、同事到朋友,似乎每個人都在找他麻煩,與他有仇。他們不會覺得內疚,而是想方設法站在道德高位想要引發你的羞愧。
不僅如此,作者還提醒我們,自戀者經常會將自己偽裝成共依存者,公開和隱蔽地操弄周遭的人。這樣的人你或許很熟悉,因為他總會讓你覺得環境對他有虧欠,因此不自覺地想為他伸張正義或打抱不平。他們說的故事通常會有一個偏執的核心,那就是認定旁人應該對自己負責。而當你帶著同理心聽著他對其他人的抱怨時,往往不會知道,他其實正向另一個人指控你。
越是善良的人越容易被這些自戀者利用,結果是強化了他們不負責任的心態以及特權意識。他們覺得自己不一樣,並且會在自己的妄想被明顯的證據推翻時,堅定地捍衛個人錯誤的立場。
他們不會傻傻地將自己自私的那一面表現出來,而是會把自己偽裝成無辜的受害者,有計畫地操弄身邊的人,例如散播耳語、推心置腹、裝可憐、避免你去跟現實作核對(不要講出去喔!你聽聽就好,我沒有想怎樣),以達成煤氣燈效應的心理操縱,扭曲你對自我的認識。
共依存與自戀的起因經常被認為是錯誤的教養環境與不良的家庭動力所造成,由上一代傳遞給下一代。但為了避免讀者過度歸責父母親與另一半,我想補充說明三件事:
第一,自戀父親+共依存母親的互動模式今日看來雖是病態的,但在過去的時代卻受到傳統的社會觀念所支持,因此我們現在看起來有問題的互動模式很可能反映的不是夫妻雙方的人格病理,而是那個時代的性別角色。我們的父母親並不見得就是自戀者或是共依存者,做出這種推論時務必謹慎。
第二,人並不完全是一張白紙,經驗論者總是強調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時什麼也沒帶。但事實上,我們經常會對與生俱來的原始意象做反應,心理學家榮格將它稱為原型(archetype)。而父母與孩子的互動模式也可能是由後者的天性決定的。有經驗的父母親都知道,每個孩子的氣質與性格不同,很難對不同脾氣的孩子做出穩定且一致的教養。關係是互動來的,希望讀者不要太快歸咎於任一方。
第三,找回自己在關係中的責任有助於取回改變的力量。將受到傷害的錯誤全盤推給自戀者,這點無助於覺察自己在關係中少做或多做了什麼,反而容易陷入不知從何改變起的窘境。雖然並非故意,但我們確實是同謀。
正如作者所引用的名言「你只會被迫成為受害者一次,之後,你是志願者。」無論是對共依存者還是自戀者而言,雙方經常都沒有見到完整他人的能力。因為他們依戀的對象是「關係」,而不是對方。前者仰賴關係來使自己逃離病態的寂寞感,而後者則仰賴關係來滿足自己無底的空洞。由於害怕失望,他們無法見到真實的雙方,而是努力將對方變成自己期待的模樣。
事實上,我相信不僅是自戀者會使共依存者被其搾取,共依存者也同樣會使對方成為自戀者或使他榨取自己,即使對方並不完全具備這種傾向。這個機制藉由「投射性認同」發生,並促使另一方在無意識中演出當事人期待的版本。
我仔細地檢視了自己過去的關係,似乎就具備了共依存者的幾個明顯特徵。從而也將具有自戀特質的人擺上了能夠操縱我的位置。我個人或者其他有類似特質者的潛台詞可能是「因為我喜歡自我犧牲,所以我要你成為要求我犧牲的人。」
無論是哪一方想要邁向完整,都要找回屬於自己的責任,也把不屬於自己的責任加以歸還。
我們很難想像有哪一段關係能不經自己的允許而存續,也無法同意有誰可以自稱是完全的受害者的說詞。尤其根據本書的觀點,那些高明的自戀者經常會引發他人愧疚,使別人為自己負責,因此特別難以看見屬於自己的責任。
那些你在大門拒絕的,都會繞回後門來找你。榮格在談論陰影(shadow)時曾經這麼說過。
雖然自戀者比較少進入諮商室(因為他們比較自我中心,也認為自己沒有錯),但我相信他們受的痛苦並不比共依存者低。由於情感上缺乏自我負責的能力,他們的心思得花在不停地說謊與圓謊,並冒著被他人質疑,被現實戳破的風險一輩子。
我相信這本書的描述與案例會讓許多人看見自己,無論你位於光譜中的哪一端,或者書中不同亞型的哪一種,修復的前提都是對自己誠實,同時停止再為自己找藉口。唯有如此,你才能遠離有害的關係或者能不再為了編造謊言而獲得平靜。
本書革新了對共依存的傳統觀點與治療方式,並以自愛不足做為理解這個病症的核心。掀開關係裡那個難以自我面對的傷口非常需要勇氣,我們都曾因為百千個理由迴避,但這本書會幫助你重新找回人生的主控權,並藉由了解個人的陰影,防止他人利用它們奪走你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