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薪酬比我高,部門裡所有事情都是我做,他只要動口?他還嫌人不夠?
◎內部晉升,脫穎而出的常是能力較平庸者,較厲害的那個?走了。
◎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你的部門也是這樣嗎?
當你或你的組織,被以上問題困擾時,恐已陷入「帕金森定律」的危機。
此定律源於英國歷史學家帕金森出版的《帕金森定律:對於進度的追求》。
書中最有名的一句話就是「工作總會填滿它可用的時間」。
帕金森根據自己在英國皇家空軍的辦公經驗發現,
「明明是一個人就能完成的工作,卻分給六個人做。」
──員工不斷增加,每個人都很忙,效率卻越來越差,
因此帕金森定律又稱為「官場病」、「組織麻痺症」。
與墨菲定律、彼得原理,並稱為二十世紀西方組織管理的三大發現。
作者徐志晶,從事教育學和心理學工作多年。
本書從企業管理、職場法則、個人提升等,深入剖析帕金森定律背後,
為何會產生集體無能、推諉、嫉妒、拖延等現象,並提出改進方法。
◎主管耍權威,動口不動手的「冗員增加原理」
主管只敢任用能力比自己差的人?還把很忙當很棒?
嫌自己太累批部屬太閒?這就是帕金森定律的「冗員增加原理」。
管理者為了展示權威或掩飾自己能力不足,
會找兩個比自己平庸的助手分擔工作,隨著公司業務擴大、變複雜,
這兩個助手就再找兩個不如自己的助手,
依此類推,形成一個大家發號司令、「授權」卻不做事的平庸組織。
怎麼避免?學學傳媒大亨梅鐸的管理方式:
如果組織裡有人(包括主管)拿了錢卻用各種理由不幹活,就辭退他。
這種管理方式並沒有令部屬士氣消沉,反而激發出更多的潛能。
◎該做的事總是無法完成,卻忙著幹瑣事鳥事
這是帕金森裡的「雞毛蒜皮定律」。怎麼改善?
參考效率專家艾維.李的「每天六件事」時間管理原則,
伯利恆鋼鐵公司利用此方法,逐層篩選大事、授權小事,
達成獲利超過一億美元的里程碑。
其他類似帕金森定律、會拖累組織效率的公司成長病徵,包括:
.主管忙著對外社交,建立人脈、搞客戶關係,卻不花時間進公司好好管理。
這些人都是陷入「雞尾酒會公式」的迷思。
.決策權不在應該做決定的人手中,導致部屬來來回回請示,浪費時間。
這也是帕金森定律裡的「中間派決定原理」
這些麻痺症該如何突圍?
心理學家解讀組織的集體無能、推諉、拖延等背後的原理,
你該如何對抗與運用?
名人推薦
創新管理實戰研究中心執行長/劉恭甫
先行智庫執行長/蘇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