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安徒生大獎得主
感動人心代表作
榮獲歐洲33座獎項
用幽默逗趣化解偏見歧視
為孩子和曾是孩子的我們找回遺失的溫暖
穆海以嚴肅的態度觀察世界,
以幽默的筆調和友善的樂觀主義來開拓讀者們的眼界,
探討當代社會諸多重要議題。
──國際兒童圖書評議會
第一年,這裡有一家五口
第二年剩下一個大人和三個小孩
今天早上,只剩三個孩子
默勒風三兄妹成了孤兒。他們疊起拳頭發誓:「默勒風一家誓死不分離。」
哥哥西蒙十四歲,別人唸國三的年紀,他在唸高三準備考大學,是個天才資優生。
小妹薇妮絲五歲,惹人疼愛的金髮小公主,喜歡玩芭比娃娃,很會畫惡魔。
二妹摩根八歲,雖然也有過人智力,但夾在哥哥和妹妹中間,總是被人忽略。
他們被暫時安置到孤兒院時,為了不被拆散,已經想好了一個計畫。
原來,他們有同姓默勒風、已經成年的哥哥和姊姊,只是從未跟他們見過面。
只要讓其中一人願意領養三個孩子就可以了。
想歸想,事情可沒那麼順利。
那位同父異母大哥巴特雷米,綽號小巴,總是在逃避生活中遇到的任何責任。
他沒有穩定的工作,和感情也不太穩定的男友兼老闆住在一起。
當小巴看到三個孩子找上門,知道他們的來意後,他的反應是:
「噢,我的天哪!」
大姊喬瑟安則是眼科醫生,生活富足,已經結婚,遺憾的是膝下無子。
但她對默勒風兄妹另有盤算,只想要收養最可愛討喜的小妹薇妮絲。
小巴和喬瑟安有同一個媽媽、不同的生父,從小就種下心結。
弟弟妹妹們的出現,逼得他們又得針鋒相對。
默勒風兄妹奮戰不懈,屢出奇招,大人們卻還在想,怎樣對他們最好。
有個愛吃巧克力的監護權法官將會決定他們的命運,
社會局專員和心理諮商師也來幫忙,
就連遭受家暴的鄰居太太也捲入了這場領養爭奪戰。
但沒料到無情的疾病悄悄來到,不論是人或事都起了微妙的變化。
獲獎榮耀
法國電視青少年獎|Tam-tam青少年圖書獎|Julie雜誌女性讀者大獎|雷恩市青少年文學獎|盧代阿克市青少年圖書獎|馬堤古斯市中學生圖書獎|貝爾福地區中學生圖書獎|凡恩市中學生圖書獎|羅亞爾地區河口中學生圖書獎|上薩瓦省中學生圖書獎|利曼市讀者好書獎|莫爾比昂讀者好書獎|盧埃格自由城中學生評審團獎|梅斯夏季圖書獎|舍夫勒斯市書展推薦獎|比利時Farniente青少年圖書獎|韋科爾Frissons圖書獎|索爾格市青少年文學獎|文化與全民圖書館書頭圖書獎少年小說類|蒙貝利亞爾書展彈珠罐獎|聖保羅三堡城青少年書展芝麻獎|Tatoulu文學獎(由中小學生授獎)|「2001中學風暴」獎(由巴斯克地區250名中學生授獎)|比利時布魯塞爾年輕讀者鍾愛之書獎|布里夫拉蓋亞爾德金勇圖書獎|Isidor Fictions圖書獎(由HomoEdu授獎)|雷恩市圖書獎|維埃納省信風獎|義大利Paolo Ungari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獎|波隆那童書展LIBER獎|德國Goldener Lufti青少年圖書獎|義大利蘇扎拉最佳圖書獎|莫里哀獎年輕觀眾最佳戲劇獎(改編舞台劇獲獎)
各界人士推薦
李崇建∣作家、教育家
楊佳羚∣高師大性別教育研究所副教授
楊佳嫻∣作家、「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理事
專文推薦
朱國珍∣作家
吳玫瑛∣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特聘教授
阮若缺∣政治大學歐洲語文學系教授
郝譽翔∣作家
陳培瑜∣立法委員
許伯琴∣親子共讀頻道「我們家的睡前故事」小妹媽媽
黃國珍∣品學堂創辦人
蔡適任∣國語日報兒童文學牧笛獎評審推薦獎得主
暖心推薦
你一開始讀這本書,絕對會跟我一樣覺得欲罷不能!……作者穆海給大家的提醒是,請照顧童年的自己,並且在各種邂逅中互相陪伴,讓這些溫暖的觸動為我們解開心結,而得到支撐彼此走過艱難時刻的力量。──楊佳羚
書中時時挑戰「家」的意義與組成……同時,對於台灣讀者來說,書中也挑戰了兒童認識「性」究竟該把界線畫在哪裡的難題。──楊佳嫻
這類題材在台灣兒文難見,因為呈現的社會面貌,以及觸及的敏感議題,都不容易擺放在兒文領域。我過去與青少年相處的經驗,孩子們閱讀此類作品,應會與三個孩子和小巴共鳴。──李崇建
國外媒體盛讚
穆海筆調幽默,本書每一頁都充滿新鮮感,寫出了現實人生,卻也抱持樂觀……既美味又風趣、既悲傷又睿智,是實至名歸的青少年文學經典之作。──Madmoizelle雜誌
巧妙編排的故事、討人喜歡的人物、充滿智慧的言詞、令人激賞的多元友善──都是本書讓人難以抵擋的魅力。──法國法雅客書店
常規不是既定規則。對穆海而言,青少年讀物不一定要由兒童擔綱主演、也無須以童言童語的口吻來贏得支持……她已出版上百本書,其中包括驚人暢銷的《噢,我的天哪!》,這本小說向恐同症宣戰,屢次改編為戲劇,甚至登上紐約舞台。──瑪麗.帕夫蘭科(Marie Pavlenko),世界報
穆海筆下角色栩栩如生,能讓青少年讀者在其中看見自己,並在尋求認同與追求理想之間,想像不同的未來、不同的可能性。──法蘭西西部報
聖修伯里曾說,只有少數的大人記得自己曾是小孩。他若遇見穆海,一定會修正這句話。──芙蘭索瓦茲.達荷瓊(Françoise Dargent),費加洛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