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暢銷榜
依賴陷阱:在脆弱中找回勇敢,凝視關係困局,重拾自我的21個練習【作者親簽+親繪語錄貼紙】

依賴陷阱:在脆弱中找回勇敢,凝視關係困局,重拾自我的21個練習【作者親簽+親繪語錄貼紙】

  • 定價:380
  • 優惠價:79300
折價券 領取折價券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為什麼太過靠近一個人,會演變成深陷其中而無法自拔?
為什麼每一次「被安慰」、「被接住」、「被表揚」後,反而帶來更大的恐懼?
心理師「海苔熊」的轉變力作!
深入「過度依賴」議題,首度融入諮商經驗,
陪你在脆弱裡,找回勇敢

  「這個我不會,幫我!」
  「你一定覺得我很沒用對不對?我就知道……」
  「沒關係啦,我一個人去看醫生,頂多路上出車禍,你再回來照顧我就好了。」
 
  這些話,可能來自你的同事、你的男/女朋友、你的父母,甚至是你自己,
  聽起來有些不舒服,但另一方面,這種不舒服讓人有種「安全感」,
  漸漸的,這樣的行為模式還會形成一種封閉的循環……
  
  當愛變成依賴,我們該怎麼做?
  如何在關係裡,把自己找回來?
 
  ●依賴,是一種雙向的共生關係──
  我們常誤以為依賴是一方不斷「等、靠、要」的自我弱化行為,殊不知也是另一方「養、套、殺」的支持和幫助。因為雙方在關係中都有得到「好處」,也無形中將自己的恐懼傳染給對方,才會形成一種讓人窒息的「恐怖平衡」。

  ●依賴,其實也是一種沉沒成本──
  抽離不了的舒適圈就像巨大的流沙,把你不斷往下拖,深不見底又無處可逃。這不是「一方索求,一方給予」的依賴關係,卻是更複雜的依賴陷阱。為什麼我們常有空洞、表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感受,正是因為──放不下過去的自己。

  ●也許,我們都小看了「依賴」──
  幫孩子完成畫展作品的父母、曾經知心卻漸行漸遠的夥伴、在開放式關係中焦慮的戀人、將自尊心建立在主管表揚上的員工……這些其實都是依賴的變形,更揭露「共依存關係」可能發生在伴侶、親子、朋友,甚至是職場當中。

  ●如何在關係困局中,尋找出口?──
  在書中,心理師海苔熊爬梳無所不在的依賴形貌,深刻剖析「過度依賴」的陷阱,層層回溯這種扭曲安全感背後的源頭--恐懼。他以溫暖療癒的文筆寫下故事案例,陪你走這一段凝視黑暗的旅程。你也能透過詳實的分析與練習,卸下恐懼,為自己擎一盞微光,一點一滴累積「肯定自我」的價值。

  「了解,是改變的開始。」──海苔熊

治癒推薦

  Repeat|人類圖講師、作家
  SKimmy|YouTuber、作家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胡展誥|諮商心理師
  張忘形|溝通表達培訓師
  張瑋軒|「女人迷」創辦人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陳曉唯|作家
  劉軒|作家
  蔡佳璇|「哇賽心理學」執行長
  鐘穎∣諮商心理師
 
  海苔熊在這本書中提供了各種不同層次的自我覺察工具,唯有發現自己的依賴狀態,我們才能逐漸找回屬於自己的安全感與信任感。──Repeat/人類圖講師、作家
 
  使我感到窒息、束縛、被人掐住命脈般的親密關係,這當中的威脅與不適,最核心的原因,究竟是什麼?海苔熊的這本《依賴陷阱》,無疑是撥開層層迷霧、直達意識深處之作。──SKimmy/YouTuber、作家
 
  我們都是帶著自己的議題與另一個人相遇、相處……意識到自己有類似的狀況時,可以練習用更正向的方式來經營關係,照顧自己的需求;意識到對方有這些狀況時,則可以練習劃出界線,幫助自己擁有更自在的生活。──胡展誥/諮商心理師
 
  依賴不只是在情感關係,更在家人,朋友,甚至職場之間都可能發生……願我們都能校準對彼此的期待,跳脫依賴陷阱,創造關係中的對話與流動。──張忘形/溝通表達培訓師
 
  海苔熊用一個又一個讓人感同身受的故事,一語道破其中的心理陷阱……讓讀者有機會層層遞進,衷心理解一段關係的主角必須是自己。──張瑋軒/「女人迷」創辦人
 
  為自己與他者之間找出一條溫和而安定的界線……下次面對人際關係裡可能的依賴難題時,能擁有自癒,甚或癒人的能力,得以將依賴的困境,轉為信賴的順境。──陳曉唯/作家
 
  《依賴陷阱》深入探討這種失衡的共生關係,從不同心理框架來解讀這種關係問題……書中提供的方法,可能會讓你直面內心深處的恐懼,但最後能幫助你找回自己。──劉軒/作家
 
  認識海苔熊多年,他總是能將艱澀的心理學理論融入日常……當過度依賴,變成適度依賴,我們將能夠充分地信任別人。即使顯露出自己的脆弱,也有足夠的自信,處理關係中的失落與衝突。──蔡佳璇/「哇賽心理學」執行長
 
  海苔熊在這本書裡為我們整理了許多令人安心的步驟,而最重要的心法或許是「打破慣性,從回饋開始」……即使不舒服,承諾改變並採取行動,會讓人感到莫大的自由。──鐘穎/諮商心理師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海苔熊


  諮商心理師、心理學作家、Podcast主持人。
  政治大學心理學系學士、台灣大學心理學系碩士、彰化師範大學諮商輔導學系博士。專業包括親密關係、感情議題、社會心理學、正向心理學、沙遊治療等。在泛科學、女人迷、失落戀花園、姊妹淘等多個平台寫作專欄,也擅長以溫暖的手寫字、貼近人心的Podcast節目,在社群上拉近與讀者的距離。
  著有《在怦然之後》、《暖傷心》、《對愛,一直以來你都想錯了》、《因為有黑暗,我們才能在彼此生命裏靠岸》等書。
 
  Instagram / Threads / YouTube:haitaibear
  Facebook:海苔熊
 
 

目錄

前言        寫給曾經落入陷阱的我
 
Part 1 過度依賴其實是一種病?
第1章 一種共生的上癮關係
第2章 陷阱的源頭──大母神的兩種原型
第3章 沒收自我的關係──想要改變,卻又害怕改變
第4章 「自囚受害者」現象──為何我總是放不下?
第5章 不穩定的高自尊──關係中的權力感受覺察
練習篇 相遇之前你是誰?
 
Part2 你的逃離裡,有你的恐懼
第6章 被拒絕的恐懼
第7章 生命的兩種動力──「趨樂避苦」和「維持穩定」
第8章 為何我好想被愛,卻又好怕被愛?
第9章 恐懼之井──你真正害怕的是什麼?
練習篇 自我塔──什麼是你無法放棄的自己?
 
Part3 無法共同成長的關係,一秒都嫌多
第10章 所有的關係,在開始的那一刻就已經結束了
第11章 舒適圈之愛──那些沒有不好,也不算很好的關係
第12章 家庭、感情與職場中的依賴陷阱
第13章 渴望答案的你,真正需要的其實是平衡
練習篇 關係檢核測驗──你們的關係,是成長,還是消耗?
 
Part4 解構恐懼,重塑信任
第14章 「自我」信任的力量
第15章 拯救者的恐懼、愛與信任
第16章 關係即陰影──那些最好和最壞的你都在這裡
第17章 從期待校準,到關係校準
練習篇 象徵構成──打開你的內在地圖,發現物件背後的祕密!
 
結語        成為先改變的那個人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3617070
  • 叢書系列:綠蠹魚
  • 規格:平裝 / 264頁 / 14.8 x 21 x 1.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書籍延伸內容

限量贈品

 

內容連載

第1章 一種共生的上癮關係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自己是個很黏的人。直到遇見Hank,他的出現,讓我感覺到前所未有的安全感和歸屬感。

「我們的第一次約會,是在大安區巷子裡的貓中途咖啡。他為我點了一杯卡布奇諾,並小心翼翼地為我擦去桌子上的水漬。那一刻,我心裡湧上一股莫名的感動,似乎找到了長久以來渴望的依靠。我好久沒有被這樣子放在手心上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Hank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當我有不安或悲傷,他總是第一個出現在我身邊,用溫暖的懷抱和鼓勵的話語安慰我。他總是那麼無微不至,從生活的大小事,到心靈的每一處細微傷痛,他似乎都能一一梳理,讓我感到無比的安全和滿足。

「然而,我發現這份依賴漸漸變質。我開始放棄自己的社交圈,甚至是興趣愛好,只想和Hank在一起。我變得愈來愈依賴他的肯定和關注,我的世界彷彿只剩下他。有一次,他因為工作忙碌而已讀不回,我竟然感到莫名的恐慌和焦慮,整個人彷彿失去了方向,那種被遺棄的恐懼讓我窒息。

「我開始意識到,我對Hank的依賴已經超越了正常人的程度。但每當這個念頭浮現,我就會不自覺地想他,渴望他那安撫人心的聲音和擁抱。我怕失去他,怕沒有他的日子裡會迷失自我。

「有一天晚上,我已經忘記我們是為了什麼而吵架了。只記得最後,我指責他不夠關心我,而他則無奈地告訴我,他感到被我的需求和情緒絆住了,無法呼吸。那一刻,我看到了他疲憊的眼神,意識到我們的關係已經走到了一個不健康的境地。這種依賴不僅讓我失去了自我,也讓Hank感到負擔。

「我被這個依賴的陷阱困住,無法自拔。我想要尋找回那個獨立、自信的自己,不讓想讓自己成為他的拖油瓶,但我內心充滿很多無名的恐懼,也不知道要怎麼開始……」

Sherry對我說著,眼神裡充滿惶恐與無助。

會員評鑑

5
9人評分
|
9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Lv.1
5.0
|
2024/06/28
接觸海苔熊的文字很多年了,從暖傷心、在怦然之後、對愛,一直以來你都想錯,到女人迷專欄、官方網站…,算算有到六、七年這麼久。好多好多篇文章陪著我,在這些年穿越了各式的情緒迷霧。
這次知道有新書,立刻買來閱讀。這本裡面深入淺出談著不同的議題,而且在分析後還有著各式的小練習,有的是察覺信念,有的是練習安放身心,有的是打破慣性...,很適合邊看邊想邊練習著。
看了書,參加了新書座談會,感謝海苔熊帶來好多好多物件,讓我們試著練習書中最後一個練習一象徵構成。匆匆選出的物件(因為人很多,不好意思選太久,哈~),在海苔熊的說明和帶領下,讓我還真有了新的領會,實在是很棒的體驗。
這本書真的頗扎實,是挺適合放在身邊的工具書,推薦給大家!
展開
user-img
Lv.1
5.0
|
2024/06/22
平常聽著「海苔熊的心裡話」度過通勤與睡前的日子已經維持好久了,在一次看到這本新書的簡介的同時,我也決定再給自己一次改變的機會,封面寫到「了解,是改變的開始。」於是我想到一句話:「世界上唯一不變,就是改變。」忘了這句話是誰說過的,但我記得改變會讓自己變得更好,就像不怎麼看書的我,改變不看書的定律,卻認真的閱讀了這本深奧的書,而得到了深刻的感受。

我覺得自己在情感裡像極了Sherry和May,看見她們的經歷,硬生生的讓我必須接受自己的狀態,而這種感受讓我覺得怕怕的,因為要承認自己掉入陷阱,好像有點慚愧,不過還好我是一個人在閱讀這本書,我可以慢慢練習「中斷」、慢慢的陪伴自己、慢慢的做回我喜歡的Tina!

書中讓我影響深刻的一段話,「這也會過去,先找回對時間的信任,再找回對自己的信任」。因為我時常感到空虛又寂寞也不知所措,有時的難受彷彿時間永遠會停止,因為痛苦的時間體感好像過的特別慢,導致我無法自拔,久久無法恢復,然而對時間的信任或許就是提高「自我效能」的第一步,然後提醒自己「這會過去的」,這個信念對我或許很有幫助!

這本書有好多自我學習與自我理解的內容,收穫比我自己預想的還多,或許沒辦法全部都學會,或許又會不小心掉入陷阱,但就算只記得一個小故事或一句話到心裡,或許也能覆蓋一張陷阱卡,結束這回合,那絕對值得吧!

最後,謝謝海苔熊的溫暖與溫柔。
展開
user-img
Lv.1
4.5
|
2024/06/22
像故事書、像工具書,也像知識量龐大的課本~

我在等、靠、要,養、逃、殺的關係互動模式中,
檢視過去的互動模式與應對姿態。
我在做蛋糕的比喻中,了解關係的組成與變化的過程。
我運用書中提及的IFS,試著去釐清自己混亂的內在,並且嘗試找到當下的平衡。
我在閱讀積極想像的例子裡,試著也透過類似的方式讓自己有一個出口。

以前曾經看過有段話大致上是說,
「人類行為在詮釋上是相當辛苦的領域,那些能停留在情緒上和心理上感動人的人擁有治癒心靈的能力」
而海苔熊的文字,就具有這樣的功能。
那段話還有後半段,是說「如果關係是讓發展出錯的原因,那麼關係也最可能會是可以幫助重返正途的重要因素」
這本書裡用理論、案例將關係中各種模糊、曖昧、拉扯、交錯等錯綜複雜的互動延展性說得一清二楚,再精闢的分析,
讓關係裡那些人性、心境的轉變呈現在讀者面前。

大病初癒,能遇到這本書,真好!

我想著,
有沒有一種可能,依賴是陷阱,
也是羨井,可以是羨慕的井底呢。
展開
user-img
Lv.1
4.5
|
2024/06/21
印象很深刻的是烤箱法則的延伸,從書中以旁觀者的角度來審視自己與周圍人的關係,更了解自己在不同情境陷入的依賴陷阱!
展開
user-img
5.0
|
2024/06/20
劇透警告

在書中找到自己

最近腦筋急轉彎2正夯,去電影院看了很喜歡,大力推廣給身邊的朋友,原因是在看這部電影時,看到了好多自己,深深被打中,對!我就是這樣啊!這輩子能跟這部電影相遇實在太好了的感覺!
而海苔熊的依賴陷阱這本書,恰恰好也是打中我的一本書,在我經前症候群全身倦怠無力、憂鬱的時候,看到海苔熊的粉絲專業發布了相關的內容,二話不說就上博客來購買了電子書,光是看了前面幾頁就足以讓我有非常強大的動機分享這本書寫寫書評!也一樣的,這輩子能夠跟這本書相遇實在太好了,終於有人能了解我的感受的那種感受從心中冒出來。

書中的「依靠者」讓我想到了我自己,明明就想要強大,但因為「靠」習慣了,總是等待自己被照顧,形成一種惡性循環,一直以來在感情不順利的我,也經歷了不少對象,其中我發現自己雖然享受著當依靠者的身分,但同時又對自己的無助跟沒有選擇權感到厭惡,因為不努力、不扛起一些事情就不會失敗,不出手不主動的目的背後原來躲著好大好大的恐懼,就是怕被看到或是認為自己不夠好,也一點都不想面對失敗的情緒,不當英雄只想當平民,等待英雄來拯救自己,或許從小家庭對自身的照顧模式習慣「弱化」了自己,尤其我又是女性,更容易被冠上了不用太強的標籤,明明不喜歡這樣的自己,卻又動彈不得,導致我曾罹患憂鬱症服藥跟諮商了一陣子。

而書中的「拯救者」則是讓我想到過去的伴侶還有曾經的約會對象,他們對我的照顧可以說是無微不至,可是我發現我卻開心不起來,反而有很大很大的壓力跟反感,也幸好我提前意識到我不喜歡這樣的關係,而自己遠離了被過度照顧的角色,但我仍然責怪自己,「為什麼遇到了對我那麼好的人,我卻不珍惜?」,後來我跟我的心理師談,才知道因為我的角色被「弱化」了。

第二章的「大母神」一體兩面的解釋,提到了滋養與吞噬,讓我想到我的母親,她一直都是扮演這樣的角色,只要她有空,就可以對我照顧得無微不至,但同時也限制了我一些選擇權。
再來就是「代理成就感」「未竟事務」,母親婚姻的不順利,讓她對於我的感情世界也曾有過分的干涉與意見,幸好我在參加完心理師帶的團體之後,在人生的某一刻對她釋放了我的憤怒和不悅,讓她明白原來過度的關心會讓人有著非常大的壓力。
這也是為什麼皮克斯電影的「青春養成記」會讓我有這麼多的感觸。

第三章談的是沒收自我的關係,也曾經是我的過去,還記得先前的戀愛經驗,我會為了愛去改變自己,變化穿著、學習新的興趣,只為了害怕被丟下,那英的一首歌《偏心》道出了我在感情中的卑微。

第四章自囚受害者裡面提到的症狀恰恰好就是我自己,像是對未來感到絕望、覺得自己努力沒有用、認為自己沒有價值,而開始有了逃避行為,例如沈迷在動漫當中、跑去睡覺。
也提到了童年的過度忽視跟過度保護造成的影響,剛好我的童年兩者都有。
「你不是不夠好,只是還沒有做到。」書中的一句話剛好幫助我面對自己現在練習吉他所遇到的困境,總覺得自己做什麼事情都沒有天份想放棄的那種心情。
第四章列出了五個句子還有藉由案例來設定一些改變的方法,像是紀錄小成就,減少無助和絕望感,都是很實用的方式!
-
寫到這邊才發現原來這本書的內容來到了17章,意味著需要花一段時間把它看完並練習上面的內容!
如此豐富的內容真的讓我感謝我的衝動消費特質!才不會到時候與這本書相見恨晚!
展開
 

特惠贈品

載入中...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心理勵志】用閱讀傳遞正能量!圓神電子書全書系,三書79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商務暢銷展_本本折20
  • 動植物展(止)
  • 存股族閱讀書展(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