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套書展
教出殺人犯(Ⅰ+Ⅱ+Ⅲ套書):日本更生專家岡本茂樹暢銷經典

教出殺人犯(Ⅰ+Ⅱ+Ⅲ套書):日本更生專家岡本茂樹暢銷經典

  • 定價:1090
  • 優惠價:7763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多一點寬容,少一點仇恨;
多一點協助關懷,少一點排擠淘汰。」
─── 臺大法律學院李茂生教授
 
日本更生專家岡本茂樹暢銷經典:
《教出殺人犯Ⅰ》+《教出殺人犯Ⅱ》+《教出殺人犯Ⅲ》一次珍藏!
  
  ▍岡本茂樹是誰?
  他是日本享譽盛名的更生專家,擁有深厚的學校教育、矯正教育、心理諮商學養與經驗。2015年辭世。
 
  他畢生致力於教育,運用日本獨有的「角色書信療法」(Role Lettering, RL)輔導過無數個案,從煙毒犯到殺人犯,從苦於飲食障礙的少女到拒學孩童的家長,橫跨社會各個族群。
 
  他走進每個受傷的人的心,他的著作震撼了整個教育界,更促使兒童精神科醫師宮口幸治繼承其遺志,寫下暢銷書《不會切蛋糕的犯罪少年》。
  
  ▍在沉重中看見希望 ───「教出殺人犯」
  岡本茂樹生前留下許多極具啟發性的著作,包括《教出殺人犯Ⅰ》、《教出殺人犯Ⅱ》,以及《教出殺人犯Ⅲ》。
 
  三書皆以「人是一面鏡子」的角度出發,點出罪犯的心理問題其實也反映了所有人的內心問題。前兩集採倒敘形式,從反省教育到原生家庭所累積的壓抑與心傷如何教出罪犯;第三集則補足更多重刑犯案例與矯正教育現場,為此系列劃下句點。
 
  《教出殺人犯(Ⅰ+Ⅱ+Ⅲ套書)》不只寫給家長和教育工作者,更是寫給每個受反省教育長大的我們、每個曾經是「好學生」「乖孩子」的你,以及每個努力活著,努力到忘了傷、忘了痛的你。
 
專文推薦
 
  文國士|蛻變方成事創辦人
  吳曉樂|作家
  巫馥彤|獄政工會理事
  李茂生|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名譽教授
  黃明鎮|基督教更生團契總幹事
  黃致豪|執業律師/司法心理學研究者/司改國是會議委員
  謝孟穎|風傳媒/新新聞記者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岡本茂樹(Shigeki Okamoto)
 
  1958年出生於日本兵庫縣,立命館大學產業社會學系教授。原為國高中英文老師,後來進入武庫川女子大學研究所臨床教育學研究科攻讀博士,取得博士學位。日本角色書信療法學會(Japanese Association of Role Reversal Letter-writing)理事長。在大學授課、從事研究,也致力於協助累犯受刑人更生。2015年歿。
 
  著有《教出殺人犯Ⅰ:你以為的反省,只會讓人變得更壞》《教出殺人犯Ⅱ:「好孩子」與犯罪的距離》《教出殺人犯Ⅲ:治好心裡的傷,才是真正的教育》等書。
 
譯者簡介
 
黃紘君
 
  臺大政治系學士、日本大阪大學公共政策研究科碩士。專職中日文口筆譯工作超過十年,目前努力在工作與育兒間尋找平衡點。
 
  聯絡方式:redarmyhuang@gmail.com
 

目錄

▍《教出殺人犯Ⅰ:你以為的反省,只會讓人變得更壞》
推薦序
前言
 
Chapter 1 ◆ 那真的是反省嗎?
發生兩次擦撞意外時我的真心話
先「後悔」,後「反省」
動不動就開口反省的,都是惡性重大的加害人
加勢大周有「反省」嗎?
待過少年院的人「反省技術」都會進步
被告在法庭上會說謊
看似反省其實不然的案例
受刑人心中對被害人的負面感受
 
Chapter 2 ◆「悔過書」是造成壓抑的危險方法

從「模範悔過書」能讀到什麼
反省造成的壓抑遲早會爆發
不當行為就是徵兆
「代間傳遞」的家庭問題
「表面工夫的悔過書」會讓人變得更壞
出現問題行為時就是「協助的契機」
問題行為是「有必要的行為」
悔過書只是讓問題用很糟的方式暫時消失罷了
反省會讓人失去面對內心的機會
 
Chapter 3 ◆ 讓受刑人同理被害人只會帶來反效果

納入被害人觀點的教育
不實行矯正教育反而比較好?
「老老實實」服刑會導致再犯
絕大多數受刑人都沒有反省
幾乎沒有受刑人主動希望接受改善指導
徒具形式的角色書信療法
你能同理「虐待自己的母親」嗎?
抒發負面情緒後
「內觀療法」的問題
從加害人觀點開始
覺察內心的痛苦才能真正開始反省
哭喊著「爸爸,對不起!」的殺人犯
什麼是「真正的反省」
受刑人活下去的意義
對監獄刑罰的建言
酒井法子的《贖罪》
受刑人的問題並非與我們毫不相干
 
Chapter 4 ◆ 努力「管教」會教出罪犯
良好的教養會讓人活得很辛苦
教養是導致霸凌的原因之一
用「尾木媽媽」的方式不會減少霸凌
反霸凌教育要從站在霸凌者的角度思考
讓孩子成為「堅強的人」的教養方式
讓孩子趕快變成「大人」是很危險的
讓人無法「做自己」的訊息
「好父母」的問題
 
Chapter 5 ◆ 如何讓孩子與自己都不要成為罪犯
一起思考問題行為背後的原因
思考哪些事情是「父母造成我的困擾」
取代悔過書的方式
「謝謝」「我很開心」與「好孤單」「好難過」
建議大家「微發怒」
珍惜「孩子氣」的一面
軟弱也是魅力
能自然展現「真實的自己」才是真正的強者
好好依賴他人
 
結語

▍《教出殺人犯Ⅱ:「好孩子」與犯罪的距離》
推薦序
前言
 
Chapter 1 ◆ 那個笑容開朗的「好孩子」為何會犯罪?
心裡苦,才要強裝笑容
笑容背後隱藏的真實心情
宮本亞門為何自殺未遂?
當孩子面臨危機,你會怎麼做?
「我真的很想了解你」
問題行為發生前,他們都是「好孩子」
笑著說出悲慘遭遇的受刑人
用笑容自我防衛
麻痺情感的過程
一旦犯罪,更生談何容易?
 
Chapter 2 ◆ 進了少年院只會變得更壞
少年院內「嚴禁交談」
少年院與監獄的差異
若開放交談,「惡的資訊交流」將會……
嚴禁交談造成的心理問題
因頻繁脫逃而更加嚴格
非行少年的作文中顯現的問題
誤入歧途的真正理由
「想引人注目的心理」源自對愛的渴望
為何香菸和強力膠是「必需品」?
「不能給人添麻煩」是危險的想法
「我看這傢伙不可能更生了!」
「表面工夫」是評估標準
篤信以暴制暴的教官
「下定決心」無法成為防止再犯的力量
 
Chapter 3 ◆ 受刑人心中深藏小時候的問題
受刑人的小時候百分之百不美滿
自認在父母關愛下成長的受刑人
既然「在關愛下成長」,為何誤入歧途?
將憤怒發洩出來才覺察「愛」的意涵
說出真心話才能覺察問題的根源
不斷強裝開朗的受刑人
老師粗心的言行與學長的暴力
只有道歉才是代表「贖罪」的語言嗎?
根源是小時候母親說過的話

Chapter 4 ◆ 「痛苦的過往」不能視而不見
從未面對內心的酒井法子
毒品累犯的典型模式
「堅定的決心」是靠不住的
染上毒品是因為「需要」
在人前無法展現真實自己的根源
內心的罪惡感使她成為「好孩子」
父親與繼母強化了「好孩子」的一面
危險的「壓抑模式」
價値觀的一體兩面
需要的是「撒嬌力」
悲傷的時候請盡情哭泣
 
Chapter 5 ◆ 父母要在孩子面前接納自己
任性並非不好
擺脫「像個男子漢」的束縛
「強烈的正義感」引發殺人事件
你能向人傾訴煩惱與痛苦嗎?
造成壓力的20種價値觀
思考既有價値觀的20個祕訣
養成從正反兩面檢視價値觀的習慣
建立能抱怨的人際關係
 
Chapter 6 ◆ 孩子還小時,育兒應注意的重點
讓孩子能對父母撒嬌
不要要求孩子「絕不說謊」
絕不說謊會帶來「滔天大謊」
讓孩子建立自信的教養方式
重點擺在「情緒」而非「思考」
「還好」是真的還好嗎?
把叛逆期想成「自我表現期」
不要用「評價」來稱讚孩子
 
結語
 
▍《教出殺人犯Ⅲ:治好心裡的傷,才是真正的教育》
推薦序
前言
 
Chapter 1 ◆ 受刑人無法更生的真正理由
犯下殺人事件的理由是「遺傳」⁈
出現負面情緒就是好機會
應是拯救人心的宗教卻成為「兇器」
「因為我很懦弱」、「我把事情想得太簡單」
「因為一時氣憤」、「因為我個性急躁」
偷竊真的是為了追求「刺激感」嗎?
流於形式的反省教育
「我才是被害人」、「是那傢伙(被害人)的錯」
「都是因為他去告狀」、「我只是聽命行事」
「像個男子漢」的價値觀
會反省的受刑人很不識相
「深自反省的受刑人」才要小心
受刑人無法更生的5個理由
 
Chapter 2 ◆「懂得反省的受刑人」美達大和無法更生
美達大和是什麼人物
服從父親嚴厲「管教」的理由
「金錢至上」的價値觀
有條件的愛對孩子心靈造成的影響
從《牢獄的超人》窺視美達的歧視心理
再犯機率很高
美達該面對的事情
「殺死父親」的必要性
對自己傷害他人毫無自覺
放棄假釋是做給父親看
想當「超人」就沒辦法更生
 
Chapter 3 ◆ 用對等的態度看待受刑人
幾乎沒有受刑人主動接受個人面談
以對等的態度看待
眼淚是療癒心傷的良藥
透過寫信發洩負面情緒
反省無法靠一己之力做到
自稱「我是神經病」的受刑人
「媽媽,我真的好孤單啊!」
「想要被愛」的渴望是更生的起跑點
 
Chapter 4 ◆ 小組討論其實是一種「聚餐」

受刑人都不想參加小組討論
把小組討論當作「聚餐」
10個月7堂課
大家一起思考殺人事件的原因
這就是面對被害人的方法
宣洩對共犯的負面情緒
深入自我理解,感受自己的轉變
為什麼得到幸福才會產生罪惡感
一位成員的自我揭露會讓其他成員敞開心房
 
Chapter 5 ◆ 監獄能夠好好面對受刑人嗎?

長刑期累犯受刑人處於放生狀態
「我已經放棄人生了」
對監獄的矯正教育,5個「現在就能做」的建議
 
結語
 

《教出殺人犯Ⅰ:你以為的反省,只會讓人變得更壞》推薦序 
 
讓幽微的亮光照進黑暗的未來
 
  岡本茂樹教授曾任職於日本京都立命館大學,於二〇一五年去世。早年曾基於臨床教育學的專長寫過兩本有關角色書信療法的書籍,其後借重以往接觸或處遇受刑人與非行少年的經驗,專注於犯罪原因的解析與更生手段內涵的描述。
 
  第一本是二〇一三年年初的《無期徒刑受刑人有可能更生嗎?:一個人真的無法改變嗎?》(無期懲役囚の更生は可能か—本当に人は変わることはないのだろうか),幾個月後立即出版本書《教出殺人犯I:你以為的反省,只會讓人變得更壞》,而其生前最後一本書是二〇一四年的《教出殺人犯Ⅲ:治好心裡的傷,才是真正的教育》。
 
  第一本與第三本顯然是相關作品,按其計畫應該會出版續集,然而卻在書寫草稿的階段病逝。遺屬將教授的手稿寄給出版社,在出色的編輯下出版了其生平的最後一本書《教出殺人犯Ⅱ:「好孩子」與犯罪的距離》。於這本遺著中,岡本教授表明壓抑下成長的非行少年無法展現自我,若欲促成其更生,必須在傾聽、包容、接納的情境下令其安心,開始學會如何仰賴他人而活,只有在對他人敞開心胸時才會邁出更生的第一步。因為是遺稿,縱然經過編輯,仍有些凌亂或不清楚之處,而這些缺漏或遺憾,應該可以從本書中得到解答。
 
  岡本教授於本書的論述有點凌亂,可能是因為他想強調處遇時協助者的應採態度(傾聽、包容、接納),而有些潛在協助者以往所採的態度與基本概念(管教、壓抑、反省)正是造成犯罪、非行、自殺,甚至精神疾病的源頭。或許是有這樣的疑慮,本書後半部談到協助者時,刻意提到其可能採取的錯誤態度或手段,而這些在本書前半部就已經提及。
 
  讓我們用李馬特(Edwin Lemert)於前世紀六〇年代所提倡的標籤理論來整理一下。首先會有一些原因造成第一次偏差行為,就岡本教授的觀察,原因不外乎是傳統優良美德(其實僅是偏頗的價值觀)的刻意強調、家庭的壓抑、學校教育的氛圍,這些都會讓未成年人產生壓抑、孤單與悲傷的心境,進而無法輕鬆表達真正的自我。無法依賴他人,只好依賴藥物或菸酒;沒有朋友,所以縱然知道不是好朋友,仍舊盡力維持關係;被霸凌時,為了不顯示軟弱,於是找更弱的同學霸凌。而國家,特別是司法,針對第一次偏差行為中較為嚴重的非行或犯罪會採取壓制的手段,一旦沒有太多明顯效果,手段會愈來愈重,進而阻礙更生,這就是產生第二次偏差行為的原因。
 
  岡本教授對於這種作為犯罪原因之一的司法作用,在本書最後些微提到一下,並沒有更深一步予以闡明,但應該已經足夠警惕我國的一般民眾或立法委員。不過,本書所提到的是司法(行政)作用中更為幽微的部分。
 
  在上世紀中葉起,為緩和嚴苛的司法作用,全世界展開以善為名的矯治工作,並開發無數的矯治手段,諸如納入被害人觀點的教育、角色書信療法、內觀療法(在國內又稱為正心法),甚至霸凌防治教育等等。姑且不論這些矯治或教育手段的本意如何,於實踐中都在在強調如何讓加害人理解被害人的痛苦,似乎認為只要加害人認知到被害人的痛苦,那麼就可能產生反省,而這個反省是更生的第一步。我們到底是多麼重視反省?這點只要看看司法實務就會明瞭。我們在實踐修復式正義程序時,首要就是要求加害人反省與道歉;再觀諸規範量刑的考量要件時,特別著重所謂的犯後態度。然而,這些強調反省的例證都是反於一般人心理常態的舉措。
 
  一般而言,當我們犯了錯,首先絕對不是反省自己,而是找藉口「正當化」自己的行為,這點只要去看馬札(David Matza)漂流理論中的中立化技巧就可明確掌握。我們絕對不是一開始就會反省自己的錯誤,而是會找一些藉口,例如「都是對方先刺激我」、「我怎麼這麼衰碰到這種事」來緩和衝擊。所以剛犯錯就要求行為人寫「悔過書」的一般教育現場手段,其實僅會造成虛偽的反省,頂多就是寫寫模範例稿做做表面工夫而已,而且愈是老鳥,寫的例稿會愈加完美。這些都會讓行為人產生更多壓抑與不滿,進而繼續犯錯下去。岡本教授認為,反省的第一步應該是讓行為人更加理解自己,所以首要的矯治手段應該是從加害人觀點開始。矯治與更生的協助者應該幫助行為人自省犯罪行為的原因,或許是遭受家暴,也可能是被霸凌。當行為人將自己的負面情緒全部宣洩出來,不逞強地面對他人給予自己的痛苦,示弱、訴苦後,才能將心比心開始同理被害人的痛苦。協助者應該鼓勵這種發洩,而不應採取說教的態度,因為只有在這種發洩中,加害人才會開始說出真話,脫離自我貶抑與壓抑,展開更生的第一步。
 
  岡本教授認為事件發生後立即強求反省的慣例,是造成再犯的重要原因之一,強求反省不會創造出信賴他人的人際關係,而訴苦、服軟、示弱與依賴才會讓行為人展現出真正的自我,在此基礎上真正的更生才會邁出第一步。
 
  本書完整表達了岡本教授的教育理念,或許與一般人的想法有所不同,甚至讓一般民眾無法苟同。但是在處罰日趨嚴苛、再犯不斷、校園霸凌層出不窮、親職教育不彰的此刻,換個腦袋或觀點觀察事物,絕對是突破瓶頸展望未來的手段之一。希望本書譯本的出版,能夠讓黑暗的未來有些幽微的亮光。
 
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名譽教授/李茂生
 
《教出殺人犯Ⅲ:治好心裡的傷,才是真正的教育》推薦序
 
看似更生指南的教養守則:從看見心裡的傷開始 
 
  我曾有位鑄下大錯、傷害過許多人,而被司法體系與社會公論共指為「毋庸在意程序瑕疵,應速審速決」的當事人。判決確定後,為了平息社會公論,法務部很快將他送上刑場槍決。其時,距離判決確定僅短短十八日。
 
  最高法院破例提訊這位當事人到法院進行最終言詞辯論(俗稱生死辯)的那一天,我們辯護律師團實際上已經與當事人相處有數年光陰。但我們並不知道,當天他會在法庭上憑著自己的意氣發言。
 
  當天辯論主軸用白話的說法,自然是「被告該不該死」;若以法庭中矯揉造作的「偽」法律術語來說,則是「被告有無教化可能性」的辯論。之所以說「教化可能性」是偽法律術語,是因為綜觀臺灣法律,其實從未有過此一名詞,自然也無從定義,更沒有法律依據可以把這種不確定的概念拿來和剝奪生命的判決做出連結的空間。
 
  這位當事人在最高法院的法庭上,除了對被害人與家屬,以及社會表達歉意之外,還花費相當的時間在法官面前指陳受刑人在監所中所受的非人待遇,實則讓這些螻蟻般的受刑人根本無從反省、表達歉意,哪怕想用自己僅剩的勞力方式贖罪亦不可得。
 
  在言詞辯論時,我在最高法院合議庭面前提到「教化可能性」這件事。我說:如果法院對「教化可能性」這個概念是認真的,也試圖尋索一個理由給予罪大惡極的犯罪者一個更生機會,那麼被告在法庭上的發言或許已經證實了教化可能性是存在的。數年的囚獄時光,讓他看見了生而為人的荒謬與困境;從堅持己見到公開道歉,從冷漠無情到心繫他人。最後,他甚至願意用自己人生最後一段公開發言的時光,將受刑人的遭遇公開揭露。
 
  我繼續向合議庭說:我們沒有人想淡化被告所鑄下的大錯、造成的傷害;但如果庭上的各位真心有意思考教化可能性是什麼,我想被告的發言可以看作是他乾涸心田裡長出的一葉嫩芽。
 
  但我沒有機會向法院訴說的,則是我們辯護律師團的成員在承辦案件的過程中,透過仔細的蒐證、訪談、無數次律見所看見的被告與他心裡的傷。
 
  逝者俱往,但當事人對被害人與社會造成的傷害影響至今想必仍在。因為這個案件也深受社會撻伐的我,卻也還記得在某次律見時,被告對我細細、悠然地陳述他二十歲之前人生的所有細節 ─── 那些恨意,那些不理解與疏離,以及對於那些願意接住他生命的高中導師與同學們的感慕。
 
  氣力放盡的我,只是靜靜地聽。
  聆聽很難。
 
  嚴格說來,《教出殺人犯Ⅲ》這本著作所提出的兩個重點並不難理解:「治好心裡的傷,才是真正的教育(化)」以及「人都有被聆聽、被注意、被認同、被愛的需求」。
 
  從上述主軸出發,作者論及更生矯治可能性所提出的重點步驟,包括以傾聽為始、讓更生者全面宣洩負面情緒(亦即犯罪時所賦予自己的「正當化」事由)等實踐方法,其實都與近代司法心理學相關研究結果和主張殊途同歸,包括認知會談(cognitive interview)、行為矯治理論,乃至認知行為療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宗師貝克醫師(Dr. Aaron D. Beck)所提出的「理解加害者的憤怒」(可參見《忿恨的囚徒》[Prisoners of Hate]一書)等。
 
  這些重要的研究與主張都在在訴說同一件事:人是有可能改變的。但當事人找到自主改變的動力與契機之前,需要對自己的困境(包括不知道自己所犯下的錯、假性反省/懺悔,有如書中美達大和的案例)有所覺察。要出現那樣的覺察,首先必須讓他有機會把內心的「負面情緒」排光。這一切,始於聆聽。透過聆聽的方式,讓這些人心裡的傷痕在負面情緒的偽裝水位退去後,真正被看見。
 
  聆聽二字,說來輕易,但在這個眾生不等、凡事從速的社會,何其困難?尤其是面對那些身陷囹圄,一路行來早已習慣被他人否定也否定自己的受刑人,又有誰願意聆聽?
 
  就此以言,向來對於教化資源錙銖必較的臺灣矯治機關,如果真的在意「矯治」二字,或許確實有必要認真考慮作者在本書之末所提出的五點建議。但在那之外,我更想進一步指明的是:本書所提到的相關基礎概念與步驟技巧,或許同樣迫切需要傳授給所有身陷於家庭、親子關係困境當中的成年人們。
 
  畢竟,對那些需要面對自己生命傷痕,正面凝視身旁惡水的人們,如果可以在他們即將跌出這張稀疏的社會安全網之際,透過聆聽而減少一個未來的犯罪人,那就太好了。
 
黃致豪/執業律師、司法心理學研究者、司改國是會議委員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3611771
  • 叢書系列:綠蠹魚
  • 規格:平裝 / 760頁 / 14.8 x 21 x 5.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會員評鑑

5
9人評分
|
9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5.0
|
2024/12/31
【教出殺人犯I:你以為的反省,只會讓人變得更壞】
反省させると犯罪者になります
「只有反省沒有理解的文化裡只會加速孩子的墜落」
真情指數*5
-
裡面有很多很短的案例分享像是化名的後藤公男,父母在他小學時離婚,此後他與母親相依為命。上了國中,他的名字被同學笑是「奇妙男」,遭到霸凌。霸凌行為從一個人變成一群人,從被嘲笑變成被迫從家裡拿錢。公男只好偷母親的錢,金額也愈拿愈多。此時,公男偷拿家裡的錢被母親發現,他鼓起勇氣說出自己在學校遭受霸凌,請求母親原諒。母親卻對他說:「被同學霸凌要自己解決。你現在立刻給我寫悔過書,發誓絕對不會再偷拿家裡的錢。」母親的反應讓他感受到「看來發生事情告訴母親也沒有用」,他勉為其難地寫下悔過書,接下來的故事情節不難猜測,他開始轉向外面的世界發展,開始尋求有用的人的庇護,例如黑道等社會人士,踏上不歸路直到入獄服刑….

當然這還只是其中一篇的案例,我曾在監獄短暫服務近半年的時間,也看過許多和後藤公男相似的故事,有些是典型的壞掉的家庭,代際間的傳遞,也有些看似幸福美滿,實則畸形充滿壓力,一開始孩子們可能只是出現不當行為,像是未成年的抽菸、喝酒、偷同學的文具、說謊、半夜遊蕩、進出不良場所等,若未能及時發現這樣的求救信號,而是將這類行為歸類為「你變壞了,給我好好反省」,就像是將墜落在半山腰的人可以活命的樹枝、繩索割斷,讓他直接往下掉,做出更嚴重的行為。

不是說都不要反省、不要教他們換位思考,而是當他做出這樣的行為時,就是啟動了他的保護機制,他需要的是關心、是傾聽,「你發生甚麼事了」、「我想好好地聽你說」、「這裡很安全你想說甚麼都可以」讓他放心地說、好好的抒發那些被壓抑許久的負面情緒,當情緒被接住了、人被接住了,才有可能進一步去想行為對身邊的人造成的影響和困擾,但也有可能當一個人被壓抑太久,感官也會逐漸麻痺,無法再感受自己、也無法感受他人…


『人的行為就像一面鏡子。只要曾經被好好對待,就能好好對待他人;反之,遭人冷漠以對,面對他人也會變得冷漠。同理,傷害別人的人,過去也可能曾被人所傷,失去了珍惜自己的能力,而一個沒有能力珍惜自己的人,當然沒辦法珍惜他人。不懂得珍惜自己的人對「自己內心的傷痛」很遲鈍,也沒有能力覺察「他人內心的傷痛」。』


我很喜歡也很認同書中的這段話,愛是一種經驗性的感受,沒有被好好愛過的人很難好好愛別人,他們在這路上需要更多的幸運和努力,去覺察、去擁抱、去接納那個沒有被好好愛過的自己,辛苦了!

#教出殺人犯1 #你以為的反省只會讓人變得更壞 #岡本茂樹 #他冊 #三日不讀書變成醜八怪 #讀書心得 #好書推薦 #教育 #曝險少年
展開
user-img
Lv.2
5.0
|
2024/10/13
在閱讀之前,對於書名與作者對於「反省」的觀念完全無法理解。看完之後覺得大家都應該看看這本書。

從小到大的教育都告訴我們「做錯事就該反省」,但流於形式的反省真的是我們要的東西嗎?每個問題行為的產生都是一個機會,一個解決問題的機會,如果不是因為意識到錯誤而道歉只是因為被罵而道歉,對於改善沒有任何助益。問題得不到解決,最後演變的方向就只有兩個:犯罪或者是精神疾病。

書中有很多實例幫助理解,看完之後收穫絕對不小!
展開
user-img
Lv.3
5.0
|
2024/07/28
|
電子書
在看這本書過程 我的心也得到療癒 …

從小被教育,孩子要懂得聽話,要懂得反省,要懂得忍耐與自我壓抑。

可是大人往往不懂得如何適時接納孩子,沒時間傾聽孩子聲音。孩子缺乏父母的照顧及關愛,或是出生在有毒環境裡,成長過程遇到諸多外界給他的惡意時,年幼的他不懂得如何自保,當他鼓起勇氣跟父母訴苦時,他們只是要他自己解決 …

孩子發出 “求救訊息”,出現偏差行為目的是想引起大人關愛。例如:頂嘴、打架、偷竊等行為,家長只是一昧要孩子立刻反省 ( 往往是表面 )、寫出一堆看起來合格的悔過書,卻沒有用心深究,究竟為何孩子走偏

慢慢釀成社會悲歌 …

也許我們不會爆發,或是變成傷害他人的劊子手。

可是我們何嘗不是對生活許多事情忍耐及壓抑 …

很多痛苦並不是消失了
只是隨著歲月沈澱,一直被當作沒看到 …
為何社會上會出現越來越多輕生的人
或是罪犯?這本書會有正向的解答

寫得很棒 😌
一層層像剝洋蔥般慢慢走到核心
它不是正規的合格教科書
許多看似正面的書
實則上對於遍體鱗傷的人
一點幫助也沒有
因為要釐清內心過程相當困難及抗拒

我們不知不覺變成
受傷的孩子 長歪的大人
展開
user-img
Lv.3
5.0
|
2024/06/19
|
電子書
劇透警告

教出殺人犯-書評

在這個升學主義著重的社會,我們或許過於推崇教育能達成的效果。
這本書提供了一些個案跟研究,說明了教育對於犯罪,可能造成的反效果。

有值得反思的地方,值得一看。
展開
user-img
Lv.7
4.0
|
2024/04/10
我同意他的主要論點:強逼著反省,只會愈來愈壞
但是我不同意他說的:犯罪者幾乎都有家庭問題、可能是家庭功能不彰、可能是父母離異...等等
畢竟,這樣說只會讓人覺得,我今天有可以作惡的理由。
一樣有家庭問題的人,也有很多人可以成為好人。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楓樹林【超現代語譯的歷史奇遇記】電子書展,12/31-2/9單書88折、雙書8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天下文化特談
  • 開運命理特談
  • 參考書特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