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我從小就喜歡科幻小說(Science Fiction),也喜歡看科幻漫畫,能夠給我無限的胡思亂想。但是我不喜歡西方的硬科幻小說,太耗腦細胞了,只喜歡輕鬆又容易閱讀的軟科幻小說。
回想起來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民國六十四年起,我就在台灣大量翻譯出版關於飛碟外星人的書籍,推動幽浮研究,由於飛碟外星人經常是科幻小說的主題,因此我也對科幻情有獨鍾,似乎是冥冥中注定的事。
民國六十七年嘗試寫科幻短篇,發表在當年提倡飛碟外星人與科幻文學的《宇宙科學》雜誌上。更在民國六十九年六月翻譯《二○○一太空漫遊》,這是當時極為轟動的科幻電影,也是我唯一閱讀翻譯的西方科幻小說。
不過,台灣科幻小說的市場很小,科幻作家更是寥寥無幾,能夠長期關注的讀者也很少,因此一路走來看似孤獨,但科幻小說常會帶給我一些離開地星邁向宇宙的殊勝感。
其實科學與科幻是一體兩面,一百年前的西方科幻小說裡頭所描述的像是潛水艇、火箭、太空船、登陸月球等情節,後來都成為科學事實。是否可以說「科幻是科學的前沿」?
我不是小說家,寫這些科幻短篇小說,只是提出一些個人對某些問題的思考而已,也稱不上是台灣科幻界的什麼紀錄,只是希望提供給喜歡科幻的年輕朋友一些思考話題,引導年輕朋友對科學的興趣,因為人類許多偉大的成就,就是先來自於科學的幻想。
回想執教於南華大學時期,也曾經在通識課程中開授《科幻文學與電影》課程,讓年輕世代的大學生們能在賣座的科幻影片中,多一點深度的宇宙思考。
在此期望台灣的科幻風氣能被更多年輕人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