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百大_選書
我不是想死,我是想結束痛苦:人為什麼會自殺?從動機到行為的研究探索,溫柔而理性地全面了解自殺

我不是想死,我是想結束痛苦:人為什麼會自殺?從動機到行為的研究探索,溫柔而理性地全面了解自殺

When It Is Darkest: Why People Die By Suicide And What We Can Do To Help

  • 定價:480
  • 優惠價:79379
  • 優惠期限:2025年01月08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編輯選書

自殺其實是某一種形式的求生

自殺議題直至今日仍像是《哈利波特》裡的佛地魔,是一種鬼魅式的存在,代表著晦暗不可說的禁忌,但事實上這世界每四十秒就有一個人死於自殺,對於被留下來的人來說,這些創傷像一道反覆結痂的傷口,時時刻刻反噬倖存者,「為什麼?」,而人們得花一生的力氣,成為死去靈魂的偵探找出答案。 正因為自殺涉及層面太廣,難以定義,不被了解也承受過多汙名化的罪名,羅里·奧康納才試圖帶領大眾解開這個謎團。也許太過衝擊,但自殺行為在某層意義上來說,並不只是消極悲觀,反而近乎是種求生選擇。對於所有摯愛因自殺而離世,以及每天努力活下去的人來說,這本書無疑是黑暗中的一道光。

 

內容簡介

★★★★★ Amazon 4.8星好評
讀者留言評論:「切入正題!沒有廢話!」

 

◢◤也許違反直覺,但自殺行為在某層意義上來說,近乎是種求生選擇。◢◤
 


全球平均每四十秒就有一人死於自殺,為其身邊親人摯友和社會帶來巨大衝擊與傷痛。儘管如此,我們對自殺的了解仍不夠多。本身有過兩次傷痛經歷的羅里‧奧康納教授,投入於第一線自殺研究數十年的知名學者,為此議題在全球積極奔走倡議,並將其研究精華寫成此書。
不同於許多書籍只將自殺視為一種壓力或憂鬱因素導致的「結果」,作者傾向將自殺視為一個獨立的「行動」,圍繞著這個行動有前因後果、外部力量、內部力量、社會觀感、迷思、汙名化、使用語言……等等,作者藉大量訪談與傾聽,整合各界研究資料,細膩地分析自殺行為。
我們亦希望這本書能幫助到職業上可能接觸自殺傾向者或受事件影響的人,包括社工、學校教師、心理師、醫護人員、獄警等。因為我們唯有了解,才能知道自己能做些什麼。對失去所愛之人的人來說,了解也是踏上復原之路的開始。


 

「獻給所有摯愛因自殺而離世的人,以及每天努力活下去的人。」



●●●台灣專業工作者第一線經驗共同推薦●●●

張書森│精神科醫師、臺大公共衛生學院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研究所教授/所長
▍專文推薦 ▍
 

 

呂淑貞│臺灣自殺防治學會理事長
陳映燁│北市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心身醫學科主任/陽明交通大學教授
廖士程│臺大醫學系精神科教授
吳佳儀│臺大醫學院護理學系所教授、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臺灣自殺防治學會常務理事
周昕韻│馬偕紀念醫院自殺防治中心諮商心理師
李沐芸 (呂芯秦)│社團法人台灣自殺者親友遺族關懷協會理事長
▍溫柔倡議 ▍



「本書從作者自身經歷出發,試圖讓普羅大眾理解自殺行為及背後的原因,並能防範它的發生,避免人們必須面對親朋好友逝去後的無盡哀傷。如同書中所提,許多地方仍將自殺視為禁忌且充斥著汙名,連同諸多自殺危險因子阻礙了自殺防治的腳步。本書讓大眾了解到有哪些言語及行為警訊、心理支持、及同理對待須被注意,自殺歷程中的心理轉折又是什麼。大多數處在低潮痛苦的人們不會驟然以自殺結束生命,但關懷及詢問自殺與困頓經驗卻可能開啟拯救生命的對話,相信本書內容能提供大眾更多有關自殺者的心路歷程及如何扶持他們的方式,以減少自殺遺族的遺憾,更積極引導生命找到它的方向與價值。」
——吳佳儀

「作者長期研究並服務受自殺困擾的民眾,本書集結他的個人故事、臨床與研究經驗,將其提出之『自殺行為的整合動機—意志模型』,用非常親民的方式做出介紹,讀者可更理解自殺這個複雜的問題,實屬不易。文中充滿對受到自殺事件衝擊的人們的同理與溫暖,並提出理性判斷及介入作法,情理並重,的確示範出面對自殺的正確態度,很值得推薦!」
——周昕韻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羅里‧奧康納Rory O’Connor
格拉斯哥大學健康心理學教授。他是自殺研究和預防領域的世界領先者,並已在該領域工作了25年。他在自殺和自殘領域發表了大量文章,並為BBC製作了五部關於自殺的紀錄片,並擁有一個Twitter帳戶@suicideresearch。

譯者簡介

林巧棠
台大外文系學士,台大台文所碩士,現為專職譯者。著有《假如我是一隻海燕:從日治到解嚴,臺灣現代舞的故事》,入圍2020年臺灣文學金典獎。譯作《年少友人》。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3106338
  • 叢書系列:不分類
  • 規格:平裝 / 320頁 / 21 x 14.8 x 2.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9歲~99歲
 

內容連載

chapter 4─理解自殺的含義
 
當家屬或悲痛欲絕的親友聯絡我的時候,通常是想知道原因。為什麼他們所愛的人會選擇自殺?為什麼他們沒有預料到這一切?或者,如果他們料到了,為什麼他們無法阻止自己失去摯愛?這些電子郵件、信件、電話,都和失去生命的故事有關,都和兄弟姐妹、母親、父親、朋友、兒子、女兒的痛苦有關。這些故事是如此私人又獨特,但往往又如此相似。有些人仍然震驚不已,為失去而極度崩潰,而另一些人則是憤怒或困惑不已。所有人都束手無策,試圖理解他們所遭遇的悲劇。他們通常是突然聯繫我的,可能是在網路上搜尋後找到我的名字,聽過我關於自殺的講課,或讀過我的學術論文。
 
我第一次收到這樣的信件時還不到三十歲,起初整個人被難倒了,不知道該如何回應。那是一封手寫信,寄到我所在的大學,信中詢問我是否可以打電話給他們。「他們」指的是父母─丹尼爾的父母。幾個星期前他們失去了兒子,但他們的兒子沒有憂鬱症病史。丹尼爾是他們唯一的孩子,他的死亡突如其來,並且「完全沒有預兆」。信上沒有電子郵件地址,只有一支電話號碼。他們偶然讀到我的一些文章,文字讓他們產生共鳴,所以主動聯絡我。
 
那是在二○○○年,我應該是二十七歲,當時一直在和冒牌者症候群搏鬥。那時我才剛取得人生第一個講師的職位沒幾年,試圖在獨立研究領域站穩腳跟。正如任何一個新上任的大學講師都共感的,你經常會被扔到深水區去,拚命奮鬥,保持領先學生一步。當時,我確實感覺自己在自殺預防的研究領域之中沒有立足之地。顯然我還只是一個新手,那個階段只發表過博士論文。

會員評鑑

5
1人評分
|
1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Lv.4
5.0
|
2024/12/05
《我不是想死,我是想結束痛苦》我認為這本書光是「主標題」的部分就非常引人深思。一般觀念來說會認為「我很痛苦所以我想死」,但這個標題是用另一種觀念來說明「自殺行為」,告訴我們那些自殺的人們,比誰都想要努力活下去。副標題「人為什麼會自殺?從動機到行為的研究探索,溫柔而理性地全面了解自殺」就已經很明白地告訴讀者這本書將不是單純以「傳統防治理念」來看待自殺一事。我認為《我不是想死,我是想結束痛苦》與《自殺與靈魂》看似是很相近的心理學書籍,不過著重的地方倒是有些不一樣。《自殺與靈魂》是以「感性」以及「靈學」的方向去思考自我毀滅行為;《我不是想死,我是想結束痛苦》則是用「理性」和「客觀」的角度來分析自殺動機。

本書的第三章節「迷思與誤解」,對於「自殺」一詞有過於主觀看法的人來說,會是很好的調和劑。像是迷思八所提到的:自殺動機的行為是尋求關注──這就是很值得討論的議題。有些想要自殺的人也許會利用社群網路或是電話的方式來告知親朋好友或是不認識的人自己想要自殺的心情,但這種把自殺情緒「公開化」的行為,其實是會讓一些人產生偏見和誤解的。有些人認為真的要去自殺的人並不會把這種心情說出來或是提前告知大家,認為對方的「公開」只是為了「尋求關注」,但這種思考觀念就會出現另一個問題──那麼對方為什麼需要這種關注呢?如果單純是需要關注的話,其實是可以把好的一面公開出來跟大家分享,不需要如此偏激地訴說自殺計畫。所以我覺得每個「自殺訊息」其實也等同於是一種「求救訊號」。不該把每一則負面訊息都當作對方想要獲得關注、想要濫用大家的同情心,這種觀念反而會害了許多真正需要幫忙的人。

我覺得《我不是想死,我是想結束痛苦》不只適合醫療人員、自殺者遺族和精神病患家屬閱讀,對於曾經想要自殺的人來說,也會是一本很好的「治療書」。我們無法切身體會每個人的痛苦,痛苦是無法拿來比較的情懷,我們只能盡可能地去理解每一道心理傷口,溫柔地對待身旁情緒低潮的親朋好友,告訴他們:你不是一個人。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心際迷航記|最終章>>陪你穿越迷霧找到最好的路,心靈導航有聲書/線上課程66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飲食手作展折20
  • 天雜領券
  • 信誼領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