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資料顯示,香港有十多萬名兒童及青少年患上不同精神疾病,包括:抑鬱症、焦慮症、自閉症、專注力不足/ 過度活躍症、讀寫障礙和品行障礙等。治療兒童及青少年的精神疾病,藥物治療只是其中一種方法。實證研究顯示,個案心理輔導和社區支援服務亦有助他們的治療和復元。
從預防精神病的策略看,「及早識別,及早介入」,的確能有效減少精神病的發生。然而,現今香港社會對精神病的誤解仍然嚴重,社會大眾對精神病普遍持有負面態度和偏見。在這種社會文化下,當兒童及青少年出現精神病及或情緒病的症狀時,因擔心被別人取笑、欺凌或歧視,往往隱瞞其精神病或情緒病病況,不願向其他人透露。這樣,只會令他們延誤接受診斷和治療,令其病情進一步惡化。因此,我們應對患上精神病及或情緒病的兒童及青少年作出適切的關懷、接納和幫助。在這種關懷和接納的社會文化下,當兒童及青少年出現精神病或情緒病的症狀後,便會主動尋求幫助,包括診斷和治療。這樣就能預防和減少精神病的出現。
社會工作系自香港浸會大學創校以來,一直重視教研與社區服務相結合,實踐「關心弱勢社群」、「服務社區」的基本理念。本書由香港浸會大學社會工作系的吳日嵐教授和楊劍雲博士編著,同時結集了多名香港浸會大學社會工作系的老師和專業人士的文章,介紹有關香港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疾病的一些常見的問題及相關的政策、社區支援服務和心理輔導個案等。本書深入淺出,附以個案研習實例說明,讓讀者更容易明白、掌握和運用所介紹的理論及介入手法。
作為校長,我非常樂意推薦此書。我相信此書的出版,不但能彌補現時有關兒童及青少年精神健康輔導工作的中文參考書籍的不足,同時亦希望透過此書介紹的個案心理輔導和社區支援服務協助前線社工、社工系學生和輔導學生掌握相關的工作經驗、實踐智慧和研究心得,幫助他們提升對精神健康輔導工作的信心和能力。對很多社工學生、輔導學生和從事精神健康輔導工作的專業人士來說,這是一本值得參考的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