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小參考書首週
圖說臺灣宮殿式建築1949-1975

圖說臺灣宮殿式建築1949-1975

  • 定價:580
  • 優惠價:79458
  • 優惠期限:2025年02月09日止
折價券 領取折價券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優惠組合

 

內容簡介

從戰後到當代,從再現、解構到新定義,專屬此地的獨特建築故事
臺北故宮、國父紀念館、歷史博物館、大成館⋯經典案例一一解說


1949退到臺灣後,在這樣的政治意識形態下,戰前的中國古典建築新式樣之創作在臺灣回到了原點,從塗抹改造日治時期留下的資產重啟嘗試的過程,直到邁向成熟,已經來到民主政治與解嚴的時代。-台灣現代建築學會理事長黃俊銘
若要描寫二次戰後發生在臺灣的政治與建築之關係,「宮殿式建築」可說是最佳的對象-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副教授暨系主任王俊雄
從國府遷臺開始,這個歷史其實已是國族國家的「重建」。而後,「中華文化復興運動」作為國家的重大文化政策,建築作為空間的文化形式,其空間象徵的展現成為一大重點。-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名譽教授夏鑄九
臺灣戰後的建築發展更複雜且糾結,使得建築史研究格外不易。而在諸多發展脈絡中,又以中國古典式樣新建築是最難突破的一環,因為其匯集了建築、政治、歷史、文化與思想等複雜因素於一體。-成功大學建築系名譽教授傅朝卿
過去三十餘年來,臺灣建築學者多以臺灣戰後國民政府來臺的時代背景,探索現代構造結合中國傳統建築語彙的思想、觀點和象徵意義,甚少以建築個案的分析和論証,這本正好可彌補、縫合、鏈結。-中原大學建築學系教授黃承令

1949到1975年間在臺拔地而起的宮殿式建築,獨樹一幟的鮮明形象,訴說著非西方國家及其專業者在現代建築運動的道路上,因為糾結於國族認同,而無法跳脫傳統跟現代思辨的命運。本書的寫作即環繞著這樣的背景而展開,探討這些存在於國族山河畫軸中的樓閣,多樣且深刻的傳統塑造過程。透過歷史的深描,撥解國立歷史博物館與南海學園、《明堂新考》與大成館、國立故宮博物院、國父紀念館等個案,是如何在國府推動的中華文化復興運動趨勢中,創造出歷史與起源、明堂溯古考據和道統、政權與文化正統、國族深層文化空間等議題的形貌,多維度的現代性光點隨之浮現。
 

專家聯合推薦
臺灣博物館基金會董事長 王時思
台灣現代建築學會理事長 黃俊銘
實踐大學建築系副教授暨系主任 王俊雄
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名譽教授 夏鑄九
成功大學建築系名譽教授 傅朝卿
中原大學建築學系教授 黃承令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蔣雅君
現任中原大學建築學系專任副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曾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建築、規劃與保存學院訪問學者、《城市與設計學報》主編。研究領域為建築歷史與理論、空間的文化形式,近年研究主要關注中國近代與臺灣戰後的建築現代性,並教授臺灣當代建築專論、都市研究導論、世界建築史、近代建築史、建築理論、建築設計等課程。
任教期間,同時擔任臺灣現代建築學會秘書長、臺灣建築史學會理事、王大閎建築研究與保存學會監事等專業服務工作。


 

目錄

出版序/王時思
推薦序
建築表象與史實的糾葛/黃俊銘
重寫一個矛盾的時代/王俊雄
現代性的幽靈及其圖象/夏鑄九
為中國古典式樣新建築開創研究新路/傅朝卿
深描的現代性/黃承令

著者序/重探傳統與現代

第壹章 導言
宮殿式建築的時代
現代性與空間的文化形式分析取徑
現代中國建築論述實踐的萌芽與轉軌
關注議題

第貳章 歷史的計畫:國立歷史博物館及南海學園建築群
斷裂與疊加:國家歷史博物館的誕生與建構
模仿論的移植與落實
小結

第參章 天人合一的建築:《明堂新考》與大成館
考據、想像與設計落實:《明堂新考》與大成館
「天人合一」與有機哲學的交織
小結

第肆章 「中國正統」的建構與辯證:國立故宮博物院
「中國正統」論述的表徵實踐
「中國正統」的解離與故宮品牌化之路
小結

第伍章 現代中國文化空間範型的創造與擺盪:國父紀念館
競圖與形式協議
追尋文化空間的深層結構樣貌:現代中國空間
小結

第陸章 結語
異質地方與現代性的光點
移植的現代性

附錄
參考文獻
圖版出處
 

為中國古典式樣新建築開創研究新路/成功大學建築系名譽教授 傅朝卿

比起世界各國戰後的建築,或是臺灣本身戰前的建築,臺灣戰後的建築發展更複雜且糾結,也使得建築史的研究格外不易。在諸多發展脈絡中,中國古典式樣新建築是最難突破的一環,因為其匯集了建築、政治、歷史、文化與思想等複雜因素於一體。截至1990年代末,中國古典式樣新建築的研究,因受限於政治氛圍與檔案加密兩大因素,無法突破,多數的研究只能從表相的外型切入,深入者不多。近年,因為政治解禁與資料解密,使得研究者能不受政治羈絆與壓力進行客觀的論述,更能接觸到第一手的建築圖說與檔案史料,使得中國古典式樣新建築的研究在臺灣有新的可能性。其中,本書開創了一條研究新路。

本書除了導言與結語外,主要內容分為四章,分別以國立歷史博物館、中國文化大學大成館、國立故宮博物院與國父紀念館為論述主體,各章也各自有其論述觀點。第貳章中,作者將國立歷史博物館推回到日治時期的「始政二十年臺灣勸業共進會展覽館」、「商品陳列館」與「國立歷史文物館」的三世前身,由此再成長演化成最後的國立歷史博物館的國族道統象徵, 論述跳脫了單純建築硬體,更將每一時期的歷史背景與展示內容的軟體,視為不可分離的文本,讓讀者對國立歷史博物館的理解,有了全新的視角。第參章中,作者由大成館建築設計者盧毓駿的著作《明堂新考》出發,不僅論述了大成館本身與明堂的關係,更衍生到整個校園配置與明堂廣場的脈絡,使讀者能對這所以「中國文化」為校名的大學早期之校舍與校園的規劃與設計意涵,能有更清晰的認知。另一方面,盧氏喜倡的「天人合一」說如何搭上明堂與現代建築,作者也以大成館來回應,算是嘗試,也算突破。

第肆章中,作者將臺北的故宮博物館拉回了1925 年的紫禁城神武門場景,再跟隨著戰亂於1948 年開始陸續遷臺後的北溝陳列館,再到1961 年美國與國民黨政權因為一場文物美國巡迴展催生的國立故宮博物館,讓讀者看到了政權正統似乎一部分由這座博物館和館內的文物所支撐。也因正統之需,國立故宮博物院無法擺脫中國古典式樣的宿命已經決定,成為再好的現代主義作品都無法沾邊的絕緣體。此章,作者也觸及到邁入二十一世紀後,故宮博物院「品牌化」、「本土化」、「精緻化」與「國際化」的議題,似乎也在引導讀者思考中國古典式樣新建築的軟硬體,在當代永續發展上的另類可能性。第伍章的主體國父紀念館是作者長年投注關懷的對象,作者2006 年完成的博士論文就是以王大閎建築師、中國建築現代化與殖民現代性為主軸。歷經十多年,作者已經可以更加成熟的悠遊應用各種原始史料,對國際建築潮流所造成時代性的影響也更能掌握,最後的論述涉及到類型學、空間深層結構及社會結構之於國父紀念館的討論,都能令人眼睛為之一亮。

從第壹章導言的背景與理論鋪陳,透過四件作品所建構的第貳章到第伍章,最後以「異質地方與現代性的光點」及「移植的現代性」的結語,本書呈現作者過去研究成果的再焠煉,也展現了作者在中國古典式樣新建築研究這條漫長道路上開創的一條新路,可喜可賀!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7336939
  • 叢書系列:NeoArt
  • 規格:平裝 / 296頁 / 23 x 17 x 2.06 cm / 普通級
  • 出版地:台灣
 

特惠贈品

載入中...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藝術設計】年度百大|閱讀次元進化論|來到知識內容新紀元,點開APP就點亮一整個宇宙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草間彌生主題展
  • 秋冬保健書展
  • 羅曼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