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對東臺灣地區研究有興趣的學者或民眾,都知道《臺東殖民地豫察報文》一書的重要性和價值。這是1896年日本殖民地政府終於打敗後山的殘餘清軍部隊,確實掌控東部之後,隨即派遣博物學家田代安定實地勘查,並直接訪問當地居民而完成的報告書。其向來是了解清、日跨政權時期東臺灣的經典著作。
自1990年代以來,成立東台灣研究會、積極推動東臺灣研究的夏黎明教授(1956-2015),始終希望能夠將這一本書翻譯成中文,以讓不諳日文的讀者得以一窺全貌。早在2000年左右,他就曾經請我考慮進行此工作。本人深知翻譯此書的價值和意義,一度嘗試,卻由於研究壓力和工作甚多,加以自揣日文能力不足以勝任,最後不了了之。
然而,很令人振奮和敬佩的是,長期在東部服務的張勝雄校長(1940-2019)退休之後,在多種因緣俱足之下,慨然決定翻譯本書。如同他在2016年的「譯者序」所說,夏老師聞訊後,直接邀請張校長考慮將譯著交由東台灣研究會出版。
為了確保翻譯品質、正確性以及可用性,2012年夏天,夏老師也跟我聯繫,詢問我有沒有可能為翻譯成果進行校訂。雖然一聽到張校長正戮力翻譯《臺東殖民地豫察報文》,實在非常敬佩和歡喜,但是基於個人先前翻譯的經驗,認為必須找具有留日經驗、熟諳日文的學者來協助校訂才更適切,因而推薦由高雄師範大學的吳玲青教授擔負重任。之後,吳教授又邀請成功大學歷史系的李啟彰教授共襄盛舉、聯手完成。
在夏老師一開始的規劃中,本書除了有詳盡的翻譯和譯註之外,更納入田代安定研究專家陳偉智的兩篇導讀。透過導讀,讓我們知道《臺東殖民地豫察報文》是臺灣總督府早期殖民地撰寫計劃中的成果,也是唯一出版的調查復命書。田代安定是以臺東行政官署提供的檔案作為基本資料,在具體而清楚的問題意識和博物學知識體系中架構出本書,因而寫作風格和內容也展現田代在臺灣東部調查的脈絡,以及反映明治時期日本關心國家未來發展計畫的知識人對日本國族主義的文化想像。也因此,本書更像一部博物學誌,更是臺灣東部在知識上首次體系性的再現。
導讀二,則是陳偉智利用臺大圖書館所藏田代安定文庫中的手稿和總督府公文類纂資料,針對1896年田代安定到臺灣東部調查所產生的資料,進行盤點,並介紹史料價值。透過這些田野資料,或可以重現當時生活在東臺灣的原住民族群、漢人以及自然環境,而重建當時東臺灣的生活世界。
然而,儘管一開始夏老師做了充分的翻譯、校注以及導讀的安排,但要翻譯一本好書,又要確實地做好校訂工作,且囿於資源有限,可說是歷盡滄桑始得付梓。在經過多人的媒介和合力協助之下,歷經11年(2012-2023),這本書終於出刊,譯者張勝雄校長和積極倡議出版的夏老師卻都已經仙逝,令人不勝唏噓。為此,這本書得以翻譯校註出版,除了可以嘉惠學界和東臺灣研究,讓更多人利用之外,更展現一本代表性經典要翻譯成中文的坎坷之道。讀者閱讀本書,當能感受到翻譯的典雅,校註的下功夫,而體會為本書極力付出的譯者、校註者以及推動者的辛勞和努力。期盼本書的付梓,可以慰逝者在天之靈,也為人間留下另一頁不可磨滅的功績。
林玉茹 2022年6月謹誌於臺南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國立臺北大學歷史系合聘教授)
譯者序
日本領臺後,為瞭解東臺灣狀況,臺灣總督府派田代安定技師等四人前往實地調查。一行四人於1896年8月20日乘船抵達花蓮港,沿縱谷線經璞石閣、卑南至太麻里溪,然後沿海岸線經成廣澳北上,最北到達石空社(清水斷崖附近)。同年,12月12日搭船離開花蓮港,共費時114天。其間,曾因強渡卑南大溪險遭滅頂,在花蓮港遇火災致調查資料被燬,在花蓮港因舢舨翻覆險遭不測。可以想見,這分資料的取得,的確難能可貴。
田代安定返回總督府後,自1897年1月15日起陸續提出相關調查報告。1900年3月,總督府民政部殖產課將該報告集結成《臺東殖民地豫察報文》出版。這本書,不僅記錄了當時東部的人文地理風貌,為後山勾畫出有跡可尋的故事篇章,並進而為東部之開發擘畫了永續發展的藍圖,對日後東臺灣的殖產政策影響深遠。時至今日,此書依舊是研究東臺灣的珍貴史料。特別是,田代以其專業的真知灼見,提出具前瞻性、可行性、全面性、完整性的長遠規劃,即使對目前制定東部產業政策而言,仍有足供參考借鏡之處。
多年前,承蒙廖聖福兄以日文版《臺東殖民地豫察報文》影印本相贈,捧讀之下,愛不釋手,深仰田代安定其人。之後,在臺東大學李玉芬教授的鼓勵下,提議筆者將該書譯成中文,以與所有關心東臺灣的人共同分享。唯筆者自覺日文根柢不足,對於日文漢字及動植物之譯解恐未臻「信雅達」之理想,故遲遲未能下筆。幸好,在潘明貴校長、曾晴賢教授、江偉全博士、李玉芬教授等前輩加持下,乃不揣淺陋勉力完稿,交給東台灣研究會留供備考。一日,夏黎明教授大駕光臨,謂:東台灣研究會有意將譯稿出版,以做為本會的典藏資料。筆者聞言,不勝惶恐,因拙譯錯誤難免,若倉促付梓恐有貽誤讀者之虞。是故,乃懇請夏教授將拙譯委由精通日文之專家學者校訂,以正其謬,幸得吳玲青、李啟彰等教授費神匡謬補正,並潤色文采,始有此譯文問世。在此,要特別感謝東台灣研究會董事長鄭漢文校長,以及李美貞小姐的大力協助。唯譯文疏漏難免,若有錯誤不當之處,譯者願負文責,尚祈讀者不吝批評指教為禱。
謹以此冊獻給
東台灣研究會夏故董事長 黎明教授
譯者 張勝雄2016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