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百大_選書
林摶秋全集:圖像卷
  • 定價:599
  • 優惠價:75449
  • 優惠期限:2025年01月31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日本「帝都」首位臺灣劇作家,擎起殖民地新劇運動火炬
傾身家之力投入臺語電影事業,以電影養護提升臺灣文化

國立臺灣文學館、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書林出版 共同出版

玉峯精神,重現人間

【林摶秋全集|卷五 圖像卷】
「歲月」、「寫劇本」、「做戲」、「拍電影」、「書信」、「餘響」共六大單元,
近500張珍貴圖像,完整呈現作家生命軌跡與藝術成就。

  圖像卷精選了豐富的文獻和照片,分為六個單元:「歲月」、「寫劇本」、「做戲」、「拍電影」、「書信」及「餘響」,完整呈現林摶秋的生命軌跡與藝術成就。單元「歲月」取材自家屬珍藏的家族相簿,展示劇作家的人生階段;「寫劇本」收錄多版本手稿,展現其書寫語言和風格的多樣性;「做戲」通過節目單、演出劇照和模型照片等,重現台灣現代戲劇邁向成熟階段從排練到演出的過程;「拍電影」則展示電影製作的全過程及電影檢查文書等資料;「書信」單元展現林摶秋與時代同行者間的交流;「餘響」記錄了劇作家辭世後,台灣社會如何透過紀錄片、展覽和戲劇演出等形式纪念和緬懷這位劇作家的貢獻。這部圖像卷不僅是對林摶秋創作生命的一次全面回顧,也為研究台灣戲劇和電影史提供了寶貴的視角和資料,是學術研究和藝術欣賞的重要資源。

  《林摶秋全集》五卷十二冊
  卷一 舞臺劇劇本卷
  卷二 電影劇本卷1~8
  卷三 雜文.訪談卷
  卷四 文獻卷
  卷五 圖像卷

  ※各卷編排說明※
  卷一、三、四、五卷首均附導讀,卷末附〈林摶秋生平暨創作年表〉與〈林摶秋劇作演映紀錄一覽〉。
  卷一與卷二另附各冊劇本之〈解題〉與〈劇情提要〉。
  卷二《電影劇本卷1》附〈導讀〉與〈電影劇本卷 全卷目次〉。
  卷二《電影劇本卷8》附〈林摶秋生平暨創作年表〉與〈林摶秋劇作演映紀錄一覽〉。

重磅推薦

  李泳泉 資深紀錄片工作者、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退休講師
  吳密察 前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歷史學者
  李智仁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執行長
  李道明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電影與新媒體學院名譽教授 
  呂興昌 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退休教授
  林巾力 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
  林鶴宜 國立臺灣大學戲劇學系教授兼藝文中心主任
  紀蔚然 劇作家、國家文藝獎得主、戲劇學者
  陳昌明 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名譽教授
  陳芳明 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講座教授
  張昌彥 資深影評人、電影學者
  陳萬益 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榮譽退休教授
  鍾明德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名譽教授
  蘇碩斌 國科會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發展處處長
  (按姓氏筆畫排序)

跨世代編劇薪傳推薦

  王友輝、吳明倫、施如芳、許正平、陳龍廷、劉宇均、簡莉穎
  (感謝以上編劇參與全集劇本翻譯)
  (按姓氏筆畫排序)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林摶秋(1920—1998)


  臺灣桃園人。劇作家、舞臺曁電影導演、實業家。明治大學政治經濟科畢業。大學時代加入校園演劇社團,同時結合桃園地方青年組織「雙葉會」鑽研演劇。1942年大學畢業前後,先進入東寶電影公司參與電影攝製工作,後加入以「新喜劇運動」聞名於日本演劇史的紅磨坊(ムーラン.ルージュ)新宿座文藝部,為東京劇壇首位臺灣出身的劇作家。1943年返臺後,擔任臺灣演劇協會的演劇指導員,同時與王井泉、張文環等人成立「厚生演劇研究會」,編導推出《閹雞》、《高砂館》等劇,締造「臺灣新劇運動的黎明」。戰後1946年成立「人劇座」劇團,公演後不久即因政治局勢動盪而離開藝文界,返鄉務礦。1957年成立玉峯影業公司,興建湖山製片廠,規模獨步全臺。玉峯電影攝製嚴謹,採非營利方式作育電影人才,更屬臺灣電影史上僅見。1965年攝製完成電影《六個嫌疑犯》後未做上映,轉移重心往製造業發展,自此不再涉足文化事業。1998年因心臟衰竭病逝於臺北。

  林摶秋在1940—1960年代投入演劇與電影事業之際,持續創作劇本不輟,晚年亦重返案頭第三度改編《閹雞》。一生創作的劇本主要採日文與臺文書寫,今存舞臺劇劇本6部以及電影劇本17部,悉數收於《林摶秋全集》。

編者簡介

主編:石婉舜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博士
  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日文編輯:中野正昭

  日本明治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演劇學專攻博士後期課程
  日本淑德大學人文學部教授

黃馨儀

  日本一橋大學言語社會研究科博士
  靜宜大學日本語文學系助理教授

杉森藍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博士
  實踐大學應用日文學系助理教授

臺文校注審定:陳豐惠

  李江却台語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台文通訊 BONG 報》發行人兼總編輯
 

目錄

出版序 ︱ 臺灣文學史上的瑰寶
──林摶秋及其影視戲劇文學 林巾力
出版序 ︱ 臺灣電影史上的一頁傳奇 李智仁
推薦序 ︱ 補上臺灣文化史的失落環節 吳密察
推薦序 ︱ 賀「臺灣首位劇作家」全集出版 陳萬益
主編序 ︱ 迎向新的歷史機遇 石婉舜

凡例

導讀 ︱ 玉峯精神:為臺灣土地與庶民大眾
而寫的劇作家林摶秋 石婉舜

歲月
寫劇本
做戲
拍電影
書信
餘響

附錄:林摶秋生平暨創作年表
林摶秋劇作演映紀錄一覽

 
 

出版序

臺灣文學史上的瑰寶──林摶秋及其影視戲劇文學


  國立臺灣文學館於2003年10月17日成立以來,今(2023)年迎接開館20週年,值此值得慶賀之際,臺文館迎來了《林摶秋全集》,補足臺灣文學與戲劇史、影視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頁。臺文館自創館以來,為守護臺灣文學的堡壘,長年徵集與整理文學史料,致力於讓重要文獻與珍貴手稿得以妥善保存,更編纂出版作家全集,從紙本出版到線上資源整合,讓作家畢生的心血,得以持續以更多元便捷的推展型態面向新時代的讀者。

  臺文館於2019年啟動「《林摶秋全集》資料蒐集編纂計畫」及「《林摶秋全集》編纂暨註解研究計畫」,全賴石婉舜教授及團隊成員全力投注,自此即以編纂與翻譯林之劇本與文獻為己任,歷經逾四年的工作期,終不負林摶秋家屬賦予臺文館之重任,讓作家文物得以透過全集出版,重現在世人面前。

  《林摶秋全集》以文學作為交集,連結影視、戲劇,全集共計5卷12冊,包含1冊舞臺劇劇本卷、8冊電影劇本卷、1冊雜文.訪談卷、1冊文獻卷、1冊圖像卷,結集了林摶秋畢生重要的劇本版本、圖文資料。臺文館有幸獲贈劇作家重要的劇本、手稿等史料,首要感謝林摶秋哲嗣林嘉義先生的慷慨捐贈,以及全集主編石婉舜教授居中牽線。此次出版更要感謝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提供第一手館藏及劇作家影像資料,以及書林出版團隊成員的鼎力支持,是這次出版的重要後盾。

  這套全集的出版,代表著臺灣文學史上,戲劇文學與影視文學的位置不容忽視。在過往文學史書寫,劇本是受忽視的一環,若參照中國的新文學史,戲劇文學、影視文學已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臺灣作家及作品甚至被收納其中,這樣的現象,在臺文館所編纂的《臺灣文學年鑑》過程中也有相當的體悟,於是每一年「綜述」都有〈劇本研究〉、〈劇本創作〉觀察報告。時至今日,無論從最早期的《楊逵全集》到《劉吶鷗全集.增補集》,以及臺灣文學獎的規劃,臺文館作為博物館兼研究型機構,致力劇本史料及推動創作,在在都向大眾揭示,劇本是文學史的一部分。

  《林摶秋全集》中透過手稿辨識、校注、解題等研究歷程,呈現最核心的「舞臺劇劇本」、「電影劇本」,將更深刻的彰顯影視戲劇文學的基底及其在文學史中的發展歷程,這些作品在過去代表著臺灣文學精彩的篇章,成為不可或缺的文學史料;在當前代表著臺灣文學如實的展演,劇本與映演共構成文學最珍貴的價值。

  《林摶秋全集》是臺文館第一部影視戲劇文學全集,第19部作家全集,這是為文學經典化銘刻重要的紀錄,在此感謝從前期研究到編纂出版的每一位學者專家付出的心血,也謝謝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多年來的協助與合作,兩個機構分屬文學與電影,都在《林摶秋全集》中建立全方位的文史論述,深信未來將在各自的專業領域中,互相對話也共同努力,讓臺灣文學藝術在世界舞臺上得以綻放最動人的光彩。

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
林巾力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7193464
  • 規格:平裝 / 392頁 / 15 x 21 x 2.5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主編序
迎向新的歷史機遇

近代臺灣以戲院為主要場所發展的演映產業在1920-30年代迅速崛起,卻受制於殖民現代化政策及本土社會對戲劇行業根深蒂固的偏見等因素,導致本土現代演劇與新興的電影的產製能力發展遲緩。林摶秋先生正是在20世紀曲折的時代背景下,以引路人、先鋒者的姿態登上臺灣戲劇、電影的歷史舞臺。他跨越戰前與戰後的臺灣、日本兩地,也跨界演劇與電影,具有編劇、導演、製片家等多重身份。過去學界的關注較多呈現他在日治晚期推動第二次新劇運動以及戰後投身臺語片事業、執導臺語電影的建樹與成就,對於他在編劇方面的表現僅停留在少數的幾部劇作。其實不論演劇或電影,林摶秋首先以編劇立身。他在1941-1965年間創作了至少15部舞臺劇劇本、17部電影劇本。這些劇作大部分是為當時演映產業中規模一流的頂尖機構而寫,再由他本人擔綱導演。

作為首位立足於東京劇壇的臺灣劇作家,林摶秋回到臺灣之後,不論是由他本人主導或共同發起的劇團和電影公司,都帶有延續自1920年代新文化運動的自覺。同時,林摶秋屬於跨語世代作家,其作品經歷以日文寫作與「以臺文寫對白、以華文寫說明」的混合書寫等變化,劇作多有田野調查為基礎,語言生動活潑,既反映社會文化的變遷,也是母語文學的寶庫。揆諸數位革命以來一波波新科技影響人類生活,新冠疫情更直接改變生活型態,促使演映產業自全球性沒落中出現歷史性的再起契機。緣此,《林摶秋全集》在作家辭世25年後的今天問世,雖不無姍姍來遲之憾,卻或許正逢其時,可望在新的歷史機遇中化作春泥,為新時代的臺灣文化挹注活水泉源。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藝術設計】典藏藝術全書系:單書85折、雙書79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飲食手作展折20
  • 天雜領券
  • 信誼領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