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禮物書展
礦山的孩子

礦山的孩子

  • 定價:300
  • 優惠價:79237
  • 優惠期限:2024年12月31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優惠組合

加購推薦

( 未選購加購品 )

明細
 

內容簡介

  阿財的爸媽都在礦坑工作,一家人雖然辛苦,卻很幸福。然而爸爸在一次災變中受了重傷,為了幫助家計,哥哥只好輟學,跟著媽媽一起入坑工作,他內心知道自己的未來,都將在黑暗的礦坑裡拚搏,再也沒有重返學校的機會了……

  煤礦是上個世紀臺灣經濟起飛、蓬勃發展所依賴的主要能源,厥功甚偉,但大多數人對煤鄉的悲歡喜樂卻很陌生。這本書用孩子的觀點呈現煤鄉的日常種種,願能帶領更多人看見礦工、接近礦村,理解他們在歷史上的貢獻,讓更多真情與光明,點燃礦業文化保存與傳承的未來。

真情推薦

  台灣人權促進會資深研究員 施逸翔
  臺大醫院環境及職業醫學部主治醫師 陳宗延
  新北市社會輔導團團員/新北市光華國小社會專任老師 陳香吟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張晉芬
  知名兒童文學作家 彭素華
  中正大學傳播系教授 管中祥
  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教授 劉梅君
  國語日報主筆 簡錫堦
  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得主 顧玉玲
  (按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RCA工殤環境公益信託基金贊助出版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郭明珠


  出生於台北社子小地方的工人家庭,五年級後段班。為紀錄片工作者,近年與台灣勞動歷史與文化學會伙伴投入礦工口述歷史的工作。首篇少年小說曾獲第二屆新航文學蓓蕾獎,獨立評論〈工人寶礦記〉專欄作者。《礦山的孩子》是第一本童書創作。
 
 

目錄

畫者介紹
從黑土山來的孩子
神奇的黑土
崩塌的煤炭山壓住爸爸
兩歲娃兒進礦坑
爸爸吐血了
漆黑的臺北街頭
爸爸的手
爸爸是個好領班
爸爸的酒後心聲
捨石山上的姐弟檔
手牽手相聚首
媽媽的背影
嗚咽的礦山
後記:消失的礦村與無法忘懷的煤炭歲月
附錄:煤礦百工圖

 
 

推薦文

臺大醫院環境及職業醫學部主治醫師 陳宗延


  崩山落石掩埋礦工生命,粉塵刻劃肺葉陰影,「黑土窟」也連同產業被時代吞沒。作者以扎實訪談和柔軟畫筆撥開土層,猶如頭燈探照蜿蜒坑道。

中正大學傳播系教授 管中祥

  我們經常忽視經濟奇蹟背後的無名英雄,即使知道了,也很少了解他。這本書裡的礦工就是無名英雄,如果你還不認識,可以從這裡開始。

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得主 顧玉玲

  以阿財的孩童之眼,勾勒台灣的礦工、礦村、礦業、礦災,內容豐富,意象飽滿,揉合最在地的行內話、古早語,將複雜的史料交織成好讀好看的故事。書末阿財現身,歷史相片與工具圖繪帶來相互參照的真實感,更是異常動人。

推薦序1

煤鄉已繁華落盡,但故事還未了……
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所長 劉梅君教授


  曾肩負臺灣最主要電力來源的煤礦,於一九八零年代重大礦災頻傳,導致數百名礦工傷亡後,終於在兩千年熄燈。

  雖然礦災悲劇不再發生,創傷卻並未就此停格,例如塵肺症——這個煤礦工人躲不掉的職業病,依然如影隨形的終生威脅著他們。

  這段煤鄉的黑金歲月歷史不能被忘記,作為上個世紀臺灣經濟起飛、蓬勃發展所依賴的主要能源——煤礦,厥功甚偉,但大多數人對於煤鄉的悲歡喜樂,卻極其陌生。

  一九九四年吳念真導演以其礦工父親為原形,編劇執導的電影《多桑》,創造了礦工父親的形象,再往回溯及一九八六年侯孝賢執導的《戀戀風塵》、一九九二年王童導演的《無言的山丘》,這幾部電影以礦村為舞臺,礦工為主角,難得的將臺灣礦鄉故事呈現在大銀幕前。所幸近年已有識者開始進行文史的蒐集、保存與宣揚,讓這段寶貴的歷史得見天日。

  這本兒童讀物是這群文史工作者的創意嘗試,作者選擇從孩子的觀點來呈現煤鄉的日常種種,包括礦工父兄叔伯們患難時刻的互相扶持、煤鄉街角店鋪賒帳的濃厚人情味、礦工家庭居住空間的侷促與窮困……當城裡孩子衣著整潔的去上學時,煤鄉的孩子一旦遭遇家中頂梁柱於災變亡故,就必須被迫提早長大,輟學幫助家計,卻也因此無奈的步上父兄的後塵,繼續進入礦坑拚搏人生。至於撿煤渣換零頭錢仔,則是更小孩子貢獻家庭的身影。在溫飽已是艱難的情況下,嚼食野生肉桂當零嘴也能開懷的天真歲月,更令讀者鼻頭微酸。

  童書文字精簡,卻將煤鄉的日常刻劃得栩栩如生,煤鄉孩子童年的片鱗半爪彷彿就在讀者眼前。這段煤鄉歷史雖已遠颺,但總有某些值得我們緬懷與感恩的人事物……

推薦序2

童稚之眼在黑暗礦坑看見真情和光明
台灣促進和平文教基金會發起人.國語日報主筆 簡錫堦


  一九八四年六、七月,接連爆發海山和煤山煤礦災難,死亡一百七十五人,震驚社會。民歌歌手胡德夫和楊祖珺等人,發起關懷受難礦工募款晚會,我參與其中。為了探究真相、戳破政府和雇主的掩飾,我協同社運紀錄片綠色小組王智章潛入醫院,揭露受害礦工「植物人」景況,電視臺始跟進窮追此事件,引發受難者未來安置與其家庭照顧的討論。

  台灣勞動歷史與文化學會以田野訪談,爬梳勞動前輩的生命歷程。蔡依伶和郭明珠深入山區礦工家庭採訪,勉力為歷史補遺,並以淺顯文字娓娓敘說故事,讓兒童也能理解上個世代勞工如何冒著生命風險採礦,在汙染環境賭命,為黑金拚搏的人生觀。

  《礦山的孩子》真實而令人悸動。為了幫襯家庭,十四歲的大哥放棄讀初中,決心和媽媽一起進礦坑工作。爸媽難以接受,說:「我們這麼拚命工作,就是為了讓你們好好讀書受教育,長大以後不要再當礦工。」阿財才兩歲多,家裡沒人照顧,就跟著媽媽和哥哥一起下礦坑。媽媽找一個平坦的地方,將阿財放下便開始工作,越挖越深入坑道,離阿財也越來越遠,遠到阿財完全看不到他們頭上的燈光。面對一片漆黑,小小囝仔雖害怕但不敢號哭,反覆數著手指默念,等著媽媽回頭帶他出坑。

  發生災難時,礦工們不爭先恐後逃命,而是奔往災難處合力搶救,體恤生活困難的人,互助互勉,商家也讓他們賒欠度難關。這本書貼近理解礦工社會的真誠、濃濃人情味,是臺灣社會特有的文化,亦能追尋即將消逝的地下記憶。

  中研院學者林宗弘,學生時代在工運團體當志工,因協助臺陽文山煤礦一百多位老礦工追討退休金抗爭,走訪受害礦工家庭,目睹許多老礦工罹患塵肺症,長年病痛纏身無法工作,家庭陷入貧困的處境,激發他投身工運,即使日後成為學者,依然牽掛勞工處境及貧困議題。他說:「接觸礦工家庭的機緣,是改變我一生的轉捩點。」

  希望這本童書的出版,可以帶引更多人看見礦工、接近礦村,理解臺灣煤礦業的勞動者在歷史上的貢獻。讓更多真情與光明,點燃礦業文化保存與傳承的未來。

作者序

捨石山上的孩子:遇見礦工家的阿財們
郭明珠


  二0二一年第一次參加猴硐文史館的導覽,就受到極大的震撼。

  負責解說的礦工老師群裡,除了帶頭的周朝南、吳寶銀,還有毛振飛,他們詳細介紹礦場遺址、解說礦村生活,說到礦工生死一刻,至情至性,令人動容。

  解說群裡有一位大哥,默默的背著麥克風的擴音器和解說圖片,站在隊伍最前面,配合解說的內容,微笑著從背袋裡掏出不同的照片,協助大家理解眼前荒蕪的礦村,在盛產時期是何等繁榮的景象;消失殘破的礦場遺址中,原本安好運作的機械設備如何英姿煥發。他,就是阿財——周朝南大哥的弟弟,解說志工隊裡的兄弟檔。兩人相差十一歲,周大哥屢次說自己快八十了,大家總盛讚周大哥精神好,沒有老態,弟弟阿財就默默在旁邊跟著大家一起笑,擔任大哥不老容顏的對照組。

  隔年,和周大哥閒聊時,他說希望有人可以幫忙寫下母親的故事,我立即請命擔負這個責任,開始訪問周大哥,以及他的妹妹周玉珠和弟弟阿財。

  訪談阿財時,他的第一句話是:「我小時候對爸爸媽媽的印象就是經常不在家,看不到他們。」

  原來,年長的哥哥十四歲就和媽媽進入礦坑工作,一路跟在爸爸身邊學習,到了二十歲當兵前,已經成為可以獨當一面的礦工師傅。而年幼的阿財則是臺灣六0年代,過勞父母放在家中典型的「看守兒童」。

  礦工父母最大的願望,就是自己的子弟不要再當礦工,然而在命運的安排下,阿財的哥哥、姐姐都不得不在初中時放棄學業,進入礦場工作。只有阿財,在全家人的期望下,成為九年國民教育施行後的第一屆國中生,畢業後就讀瑞芳高工建築科,終於讓父母如願,成功離開危險的礦場,擺脫礦工家族的宿命。

  阿財說到童年的礦村生活時,充滿了幼兒清澈萌稚的觀點。相較於我們這四年來進行的礦工口述歷史,字字句句幾乎都是血汗交織、生死一瞬的驚悚,有很大的差距。

  阿財回憶兩、三歲時被抱進礦車,出入礦坑時,黑暗與光明的交替。還有跟著胃出血的父親到臺北求醫時,被遺忘在診所的往事。他記得「大人有教我,走丟了要留在原地,不可以亂跑。」遠從礦山到臺北的孩子能臨危不亂,讓我佩服不已。我決定,一定要把這個兒童版的礦村故事寫出來!

  越是貧困的人越懂得相互照顧,阿財提到他和姐姐到捨石山撿碎煤時,爸爸工班的礦工叔叔特意留下大塊的煤炭給他們,造成「撿太多背不動」的窘境,成為家族流傳至今的笑話。還有用碎煤換來冰棒的滋味、找肉桂樹獨特的「虎鼻師」功力、和班上小朋友在教室一起嚼肉桂樹皮……這些人情、味道和香氣,都是臺灣道道地地的礦村生活風景。不應該被隱沒於時代的浪潮之下。

  浸泡在礦工口述訪談的日子裡,我找了國內外的礦工相關書籍。驚喜於日本大文豪夏目漱石的《礦工》、推理小說名家三津田信三的《黑面之狐》,這些以礦工為主角、礦場為舞臺的作品,讓我深陷於文學與礦場的魅力之中。而多本童書繪本:《我在礦山的童年》、《我的海盜父親》、《我家在海邊》、《我的爸爸是寶礦》……也都讓我沉醉又驚喜。世界各地有這麼多人用感人的文字和圖畫,讓孩子進一步認識礦工。那麼,臺灣呢?

  這次出版,除了訪問阿財本人,也遇到礦工第三代,玉珠的兒子阿祥,聽他分享礦村的童年記憶,還有多位陪訪的第二代礦工子女,也都分享了他們礦工爸爸、媽媽的故事,以及對礦村生活的記憶。這些素材,美味的、辛酸的、流血的、歡樂的、美好的、遺憾的,都一起揉進了這本《礦山的孩子》裡。

  二0二四年母親節當天,我第二度訪問曾在金瓜石礦坑內工作的女礦工——八十八歲的月女阿嬤,聽她細述礦場的勞動人生。她說在坑內工作,人就像是「土牛」,所以她下定決心,自己再怎麼拚怎麼苦,都要讓孩子去唸書,找個好工作,不要再做礦工了!結束訪談,她的兒子阿華開車送我和伙伴們到公車站牌。在彎彎曲曲的山路上,阿華指著前方說:「這些綠綠的,以前都是捨石山。那時家裡都燒大灶,小孩子就去撿碎煤和相思木回家燒……」

  如今許多礦村為了生存,轉型走向觀光,但在礦山的孩子眼中,和觀光客看到的貓村、老街,卻是完全不同的風景和歷史故事。這本書寫的不僅是阿財的故事,也是阿南、阿華、阿祥、阿文、阿伶……和他們的礦工爸爸媽媽、礦工阿公阿嬤的故事。

  最後,要感謝企畫、推動這本書的伙伴:台灣勞動歷史與文化學會、猴硐礦工文史館所有的礦工導覽老師們。還有小兵出版社全力支援,和我一起參加猴硐礦工導覽的畫家徐建國老師、創辦人可白老師、我的小學老師悅君。他們在認識了這群礦山來的孩子之後,都深受感動,全力協助、支持我完成這本書。最後,更要感謝RCA工殤環境公益信託基金,贊助這本書的製作和推廣活動。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7271926
  • 叢書系列:光陰的故事
  • 規格:平裝 / 156頁 / 19.5 x 20.5 x 1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8歲~12歲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與每個奇想相遇】兒童故事小說展~遨遊文字世界66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村上春樹
  • 東立買慶祭
  • 角川文藝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