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人,在他十幾二十歲的時光,完全浸泡在社會運動裡,
他會跟一般人有什麼不同?
他會跟一般人有什麼不同?
「這本書令人驚異的好」—張亦絢
「當小說在惟它有能預借的那個未來裡,歸攏了時序,並嚮導讀者,進入那處他者自死的密林裡時,對我而言,是在此刻,《變成的人》亦歸結文體流變,索引自己,成為另一本書。一本從各種貌似幻滅的集體運動聲言,謙退向單單一個懸空個體,如斯靜停的有生之書。」—童偉格
社會運動後,人改變了什麼?又被變成了什麼?
《變成的人》以「記憶為核心」透過八章不同時序的小說,以素淨文筆細緻描寫主角從校園異議性社團出發,與友人共同追尋心中的理念,研讀理論書籍、出國參訪倡議團體、親身參與抗爭行動……也述及街頭以外情感關係、工作與生活,呈現出更全面的社會運動者樣貌。
回首過去與虛構未來的時間點,小說交錯第一人稱及第三人稱敘事,呈現行動者在「去/留」以及體制「內/外」間的衝突與靜謐。各篇章分別觸及不同議題面向:例如性別政治、台港關係、東亞地緣關係,以及輕重不一、錯落難辨的陪伴與別離。
《變成的人》以太陽花運動為中心,逐步展演運動前後的事件。呈現社會運動參與者的記憶標籤,不應被簡易歸類為「光榮/創傷」的正負;而是透過連續與斷裂的漫長生命歷程,在持續追尋與失語滯留之間移動、變化,容留更寬闊的想像與對話空間。
名人推薦
專文推薦
張亦絢
童偉格
推薦人
吳介民,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著有詩集《地犬》。
吳叡人,中央研究院台史所副研究員
房慧真,作家
邱常婷,作家
胡淑雯,作家
苗博雅,台北市市議員
唐 鳳
張君玫,東吳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張娟芬,作家
梁莉姿,作家
戴立忍,影視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