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土地使用為人與自然環境間交互作用的表徵;土地使用規劃之目的在引導人類各項生活與生產活動的規模與區位。氣候、地質、地形、水文、土壤、生物等環境因素與人文活動,是影響土地使用類別、型態及區位分布的成因。早期的土地使用規劃作業係以順應社經需求為考量,1960年代環境意識覺醒,以容受力為中心理念的環境分析與土地使用適宜性評估成為都會區土地使用規劃的重要工作。
“Ecological planning is the approach whereby a region is understood as a biophysical and social process comprehensible through the operation of laws and time. …… There should be an intrinsically suitable location, processes with appropriate materials, and forms ……”引自:Ian L. McHarg. “Ecology and Design”, in To Heal the Earth (Washington, D. C.: Island Press), 1997.
本書作者黃書禮教授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受到Ian McHarg教授的啟蒙,於學成歸國後,除了進行環境規劃之教學與研究工作,並持續將生態土地使用規劃的觀念引入臺灣的空間規劃。1998年春天,黃書禮教授於洛克斐勒基金會在義大利的Bellagio Study and Conference Center駐院期間,完成了「生態土地使用規劃」之撰寫。
自2000年「生態土地使用規劃」出版至今,全球環境變遷議題逐漸浮現,人類該如何減緩並調適氣候變遷帶來的影響,已成為當前國際社會共同努力的目標。國際學界也因應氣候變遷議題陸續提出新的思維與解方,然而,所提出的新觀念都是根基於環境規劃的基礎所發展出來,皆屬於環境規劃理念的傳承。加以臺灣在2016年開始實施國土計畫法,國內的國土規劃體制與土地使用管理將有極大的轉型,此轉型也成為將人與自然環境系統間的互動與容受力評估的過程,落實於各層級空間規劃體制內的契機。因此,面對全球環境與氣候變遷,以及國內空間規劃體制的轉變,作者黃書禮教授邀請了李俊霖教授與李盈潔教授加入了「生態土地使用規劃」再版的修訂工作,並以「全球環境變遷與在地永續實踐」作為本書的副標題。本書適合都市計劃、景觀建築、地政等與空間規劃相關系所大三至研究所以上的學生閱讀。
李俊霖、李盈潔、黃書禮
2024年 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