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蕓朵
孤獨,讓人斷絕於喧囂的外在紛擾,回到當下的自己,獨處是理性而嚴謹的自我對待,是美好的生命反思。於我而言,孤獨是一種嚮往,一種習慣,一種自我學習,一個與自我對話的時空關係。
假設孤獨能夠被取代,或許是熱鬧場景,舞會或演唱會,成雙成對的熱戀,兒女環繞的歡樂笑語,可以是亮麗的舞台,掌聲、讚揚、成就感飽滿時紅通通的得意,甚至是爭吵的深夜,喝醉酒的胡言亂語,一整夜的電競遊戲或是沉淪於失眠悲傷的痛苦。填補生命空間的東西太多,雖然並非每一項都是美好與歡喜的享受。然而,我卻更願意沉浸在孤獨的影子中,看風起雲湧,世間起落,人情冷暖,此時,文字與書畫就是我的喧囂。
人生像一幅畫,畫過的生命已然掛立牆上,也許是一個故事,一個題材,一種意趣,畫中的顏色也許明亮,也許灰暗,雜亂無章或是井井有條,總之,當人生不再是張白紙時,訊息紀錄著走過的點點滴滴,圖案成為生命完成後的紀錄。過去已然過去,未來尚未來到,我們卻只能從當下的此刻算起,一步一腳印,瞬間就是永遠。我常常讓自己跳出框架之外,從觀賞者的角度看畫中的自己,看自己在畫中怎樣的姿態,如何的心情,那類的筆畫,在寫畫自己的人生,跳出畫外,冷靜如無情的觀眾,批判著畫中血淋淋的前半生。
孤獨是必然的,獨處獲得冷靜與自持,不用混入人群,人云亦云,我自有自己的節奏,在眾人身邊,像一粒無言的塵土,沒有人發現的時候,我最悠遊。喧囂時刻,捲起的熱浪容易讓人迷失,白日裡歡顏樂趣,晚上總是要給自己一個寧靜的時空,清淨身心。雖然那些畫中,紀錄各式各樣的人們,千家萬家的生命故事像是無窮無盡的銀河,流淌在宇宙,如穹蒼中的點點星光,羅列河漢,然而我們也僅僅能看到一隅,捕捉到屬於自己的那片天空。
於是,孤獨時喧囂,喧囂時孤獨,彷如一體共存的二元對立同時和諧存在的狀態,存在於實體生命世界,也存在於詩語言的意象空間。我與自己的對話世界中,交錯繁複的語言世界,繽紛的花開花落,腦海中開拓出的文字世界裡,自有他的孤獨與喧囂,承載著我生命歷程中的每一個角落,每一段心情。
這本詩集中最早的一首詩是二○一二年發表的〈茶的滋味〉,最後一首詩應該是二○二三年才寫的〈畫外〉,茶的滋味有苦有甘,苦澀的舌尖紀錄的味覺,如果靜下心來,停留片刻,等來的就是喉間甘甜的滋味。第一卷中的敘事模式是一種按照自然節奏與語言動態,以較為長的句型,伴隨著情節的流動書寫故事,我想用一種自然的語言節奏實驗白話文的語言聲調,敘事的快慢有如說書者的視角,敘事是否也可以是白話的詩?第二卷對映著畫內畫外的心情,投射觀賞者的心境與創作者的角度,從觀賞畫作以及旅行景點的經驗,出入於世間或化外的心境,來去之間也許就是入世與出世的穿梭。第三卷寫紅塵中的見聞樂趣,簡單的生活,清淡的樂趣。第四輯寫喝茶歲月中的點點樂趣,各種茶類引發的不同心情,最重要的是與你喝茶的人以及喝茶的心情。第五卷以很輕的筆觸與意象書寫生活,相較起第一卷,後面是輕的,前半部顯然較重。從詩句的片段中,我寫歲月流動中的想法,想要寧靜卻無法波動全無的人間生活,想要當隻鹹魚而終究是無法完成的小小渴望,最終發現,無動於衷的日子始終不屬於我。
在看似繁華的人世間,喧囂與孤獨並存著,這許是一種人間風情。也許存在著對立或矛盾,卻常常發生在生命中,輕鬆卻仍有負荷,沉重的厚彩中也有輕暖的色調。但最終發現,生命只是一個過程,不是結果,路走得遠了,發生的情節也就多了,但無論是挫折或是不公,欺瞞或是惡意,我們只能學習讓這些累積成為我們生命的墊腳石,提升內在更為精純的智慧,並且保持初心,保有如兒童般純淨的內心與善良,走出我們自己的人生道路,對抗著世界的紛亂與價值的傾斜,這也許是文字的花園裡還能帶來的淨化與昇華。
在詩中,我書寫著,在文字裡,我擠著心情,寄託生命帶來的重量,以減輕肩上負荷過多的無奈。在孤獨與喧囂的間隙中前行,需要勇氣,需要更多的愛與溫暖。因此,我在詩中,孤獨時有喧囂,喧囂時有孤獨。
當下,畫裡畫外,我都在。
二○二三‧七‧十四於山實齋